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5:39:26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及系統,其中該方法為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通過衛星的信令信道傳輸給地面監控終端。系統包括衛星、地面監控終端、衛星地面站、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地面監控終端包括:跟蹤數據接收模塊、數據解析模塊、跟蹤數據顯示模塊、控制指令發送模塊;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包括:跟蹤數據採集器;對採集的跟蹤數據進行組包的跟蹤數據組包模塊;壓縮組包後的數據的跟蹤數據壓縮模塊、將壓縮後的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的信令組包模塊;發送跟蹤數據和控制指令的信息收發模塊。本發明不佔用業務信道並且不用經過網絡運營商的計費系統,實現了遠程跟蹤功能。
【專利說明】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及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衛星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衛星通信是現代通信的產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補現有通信(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終端無法覆蓋的區域,為人們的工作提供更為健全的服務。
[0003]近年來,隨著航運在交通運輸中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由此產生的航運安全與航運管理的需要,使得船舶跟蹤監控系統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對船舶的實時跟蹤是船舶監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海,可以通過海岸電臺和陸上進行通訊,可是到了茫茫無際的大洋上,海岸電臺就失去了作用,此時,只能依靠衛星通信。衛星通信用於船舶與船舶之間、船舶與陸地之間的通信,可進行通話、數據傳輸、傳真、導航定位等。通過衛星通信設備,可以隨時跟蹤船舶的行駛路線、位置、速度、高度等,並把這些信息傳送到控制中心。
[0004]對於遠洋航運業、公海捕撈業、跨國物流等眾多行業以及其他有特殊調度指揮要求的單位,迫切需要對船隊進行遠程監控和管理,目前常用的方式是使用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來傳送遠程跟蹤信息。
[0005]為了實現遠程實時監控,通常衛星通信設備通過TCH (業務信道)周期性傳送跟蹤數據,這些龐大的數據量不僅佔用衛星網絡的通信帶寬,加大衛星網絡負擔,導致衛星網絡性能下降,所以衛星運營公司會收取用戶不菲的通信費用,對於大型船舶運輸公司來說,這些通信費用是十分驚人。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該方法採用衛星信令信道傳送用戶數據,可解決頻繁發送跟蹤數據導致的衛星網絡性能下降和用戶通信費用負擔過重的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系統。
[0007]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通過衛星的信令信道傳輸給地面監控終端。
[0008]進一步,所述跟蹤數據填充在信令報文的可選欄位內。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上述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51、移動衛星通信終端開機後讀取上次關機時保存的跟蹤數據發送周期,並將該周期設定為本次跟蹤數據發送周期;
52、進入空閒狀態進行等待,根據跟蹤數據發送周期判斷是否已到跟蹤數據發送時間,並監聽是否收到地面監控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如果已到發送時間,跳轉到步驟S3 ;如果收到控制指令則跳轉到步驟S5 ;如果未到發送時間且未收到控制指令則繼續等待並保持監聽;本步驟中判斷是否已到跟蹤數據發送時間,可以判斷分局數據發送周期設定的定時器是否超時,超時則表示已到跟蹤數據發送時間,反之則未到;
53、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
54、將步驟S3中填充了跟蹤數據的信令報文通過信令信道進行發送,跳轉到步驟S2;
55、解析並執行控制指令,執行完後跳轉到步驟S2。
[0010]進一步,步驟S3中,還首先對跟蹤數據進行壓縮處理,使跟蹤數據的長度等於信令報文中可選欄位的長度,然後再將壓縮處理後的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
[0011]進一步,步驟S5包括以下步驟:
551、判斷是否為更改發送周期的指令,是則跳轉到步驟S52,否則跳轉到步驟S53;
552、將當前發送周期更改為控制指令中指定的周期,跳轉到步驟S2;
553、執行其他指令,執行完後跳轉到步驟S2。
[0012]進一步,所述地面監控終端的監控命令也被填充到信令報文中通過衛星的信令信道傳輸給移動衛星通信終端。
[0013]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系統,包括用於提供衛星通信網絡的衛星、用於接收跟蹤數據和發送控制指令的地面監控終端、用於在移動衛星通信終端與地面監控終端之間進行數據轉發的衛星地面站、用於採集和發送跟蹤數據並接收和執行控制指令的移動衛星通信終端,
所述地面監控終端包括:
跟蹤數據接收模塊,用於接收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解析模塊,用於解析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顯示模塊,用於將解析後的跟蹤數據顯示給用戶;
控制指令發送模塊,用於向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發送控制指令;
所述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包括:
跟蹤數據採集器,用於採集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組包模塊,用於對採集的跟蹤數據進行組包;
跟蹤數據壓縮模塊,用於壓縮組包後的跟蹤數據,使跟蹤數據的長度小於信令報文的可選欄位長度;
信令組包模塊,用於將壓縮後的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的可選欄位中;
信息收發模塊,用於發送跟蹤數據和接收控制指令。
[0014]進一步,所述移動衛星通信終端還包括:
控制指令解析模塊,用於解析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執行模塊,用於執行解析後的控制指令。
[0015]綜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實現了遠程跟蹤功能,拓展了設備的應用領域,實現了海事衛星通信終端的遠程監控、跟蹤求救、遙測遙控等功能,解決了偏遠地區或船舶遠程難以管理的難題。
[0016]2、本發明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信道中發送給用戶,不佔用業務信道並且不用經過網絡運營商的計費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頻繁發送跟蹤數據導致的衛星網絡性能下降和用戶通信費用負擔過重的問題,保障衛星網絡性能、降低用戶使用成本。
[0017]3、本發明將跟蹤數據進行壓縮後傳輸,傳輸的數據內容更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中的一種編碼方式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對於遠洋航運業、公海捕撈業、物流等眾多行業以及其他有特殊調度指揮要求的單位,迫切需要對船隊進行遠程監控和管理。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原有的解決方法模式是:需要購買一臺用於通信設備和一臺用於跟蹤的設備,跟蹤設備每年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按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廣的數據終端,國內每年單臺設備需支付的跟蹤費用大概是3000人民幣左右。對於大型船隊公司而言,每年在遠程跟蹤服務上的支出費用驚人。此外,通常衛星設備使用業務信道傳送跟蹤數據,業務信道一般用於傳送話音等信息,若業務信道被佔用,容易出現TCH(業務信道)信道擁塞,用戶容易出現掉話現象。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和系統,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信道中發送給用戶,不佔用業務信道並且不用經過網絡運營商的計費系統,保障衛星網絡性能、降低用戶使用成本。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0020]【實施例1】
如圖2所示,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系統,包括衛星、衛星地面站、地面監控終端和安裝在船舶上的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其中:
衛星用於提供衛星通信網絡;衛星地面站,用於在移動衛星通信終端與地面監控終端之間進行數據轉發,通過衛星通信網絡與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相連;地面監控終端用於接收跟蹤數據並向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發送控制指令,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用於採集和發送跟蹤數據以及接收和執彳丁控制指令。
[0021]所述地面監控終端包括:
跟蹤數據接收模塊,用於從衛星地面站中接收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解析模塊,用於解析接收的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顯示模塊,用於將解析後的跟蹤數據顯示給用戶;
控制指令發送模塊,用於向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發送控制指令;
所述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包括:
跟蹤數據採集器,用於採集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組包模塊,用於對採集的跟蹤數據進行組包;
跟蹤數據壓縮模塊,用於壓縮組包後的跟蹤數據,使跟蹤數據的長度小於信令報文的可選欄位長度;
信令組包模塊,用於將壓縮後的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的可選欄位中;
信息收發模塊,用於通過衛星通信網絡發送跟蹤數據和接收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解析模塊,用於解析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執行模塊,用於執行解析後的控制指令。
[0022]如圖1所示,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1、移動衛星通信終端開機後讀取上次關機時保存的跟蹤數據發送周期,並將該周期設定為本次跟蹤數據發送周期;
52、移動衛星通信終端進入空閒狀態進行等待,根據跟蹤數據發送周期判斷是否已到跟蹤數據發送時間,並監聽是否收到地面監控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如果已到發送時間,跳轉到步驟S3 ;如果收到控制指令則跳轉到步驟S5 ;如果未到發送時間且未收到控制指令則繼續等待並保持監聽;本步驟中,如果已到發送時間,則產生中斷觸發,跳轉到步驟S3 ;如果未到發送時間,不產生中斷觸發,設備則一直處於空閒狀態;同樣,如果收到控制指令,網關即信息收發模塊產生控制指令的中斷,進行中斷觸發,跳轉到步驟S5,如果沒有收到網關發來的控制指令的中斷,移動衛星通信終端一直處於空閒狀態;
步驟S3: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具體地:將跟蹤數據填充到L3層(網絡應用層)的信令報文中,本實施例中,信令格式如下表所示:
V21/2I710 'I''- U
協議類型~Pn~消息類型承載業務的信道參數配置跟蹤數據內容
其中,自左向右,「協議類型」欄位用來表明此報文是L3層的call control (呼叫控制)子層的報文,佔用1/2位元組;「TI」欄位為Transact1n Identifier (事務標識器),佔用1/2個字節,「消息類型」欄位用來區分是call control子層的具體報文類型,佔用I字節;「承載業務的信道參數配置」欄位,主要用於設置承載該業務的信道參數,佔用7個字節;「跟蹤數據內容」欄位佔用10位元組,需要發給地面監控終端的跟蹤數據填充到該10個字節的欄位內;
步驟S4: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後,通過信令信道進行發送,具體地: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後,衛星移動通信終端發起一次主動呼叫過程,呼叫進入專用信道(SDCCH)後,將包含有跟蹤數據的信令報文通過SDCCH信道發送出去,發送結束後,結束會話,跳轉到步驟S2,回到空閒狀態;
S5、解析並執行控制指令,執行完後跳轉到步驟S5。
[0023]其中,步驟S5包括以下步驟:
551、判斷是否為更改發送周期的指令,是則跳轉到步驟S52,否則跳轉到步驟S53;
552、將當前發送周期更改為控制指令中指定的周期,跳轉到步驟S2;
553、執行其他指令,執行完後跳轉到步驟S2。
[0024]此外,所述地面監控終端的監控命令也可被填充到被叫信令報文中通過衛星的信令信道傳輸給移動衛星通信終端。
[0025]在海事衛星系統信令報文中有一定長度的可選欄位,一般為10個字節,本實施例中,位於船舶上的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將要傳送的船舶的位置信息、時間信息、船舶的航行狀態、速度等跟蹤信息填充到信令報文的10個字節空間中傳送,這樣不僅能將跟蹤數據實時傳送到接收的監控的網絡端,而且這種傳送方式不需要經過業務信道,減少對業務信道的佔用,保障衛星通信網絡的性能;也不用經過網絡運營商的計費系統,不會產生任何的費用。同時地面監控終端的控制命令還可以通過被叫信令方式發送到船舶的移動衛星通信終端,此過程也不經過衛星網絡的計費系統,同樣不會產生費用。
[0026]【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的步驟S3中還首先對跟蹤數據進行壓縮處理,使跟蹤數據的長度等於信令報文中可選欄位的長度,然後再將壓縮處理後的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這樣單次傳輸的數據更多。
[0027]本實施例中將包括當前的經緯度信息、航速、航向等航行信息的跟蹤數據進行組包、壓縮,使跟蹤數據的長度等於信令報文中可選欄位的長度,以下以組包前的數據長度為11個字節(22個數字),壓縮處理後的數據長度為10個字節(20個數字)為例提供一種跟蹤數據進行壓縮處理的具體的處理方法如下:
步驟S31:將表示原始位置的經度和緯度均轉換成度分秒的形式,並將經度和緯度進行偏移處理,將偏移後的位置信息編輯成22個數字組包,組成的位置數據bl?b22,其中b I表示報文類型,b2?b8依次為經度的度、分、秒,b9?b 15依次為緯度的度、分、秒,b 16?bl8為速度,bl9?b21為航向,b22為有效位;
步驟S32:臨時去掉報文類型bl,得到21個數字組成的位置數據b2?b22 ;
步驟S33:對步驟S32中得到的21個數字組成的位置數據進行編碼,去掉編碼後兩端的數字,保留中間的19個數字,從而得到編碼後的位置數據;由於採用了特定的編碼算法,此處雖然去掉了兩端的兩個數字,只保留中間19個數字,但是在接收端可以採用相應的解碼算法計算出兩端的數字,因此這兩個數字可以不必傳送,節省空間;
步驟S34:將去掉的報文類型bl補充進來,報文類型bl和步驟S33中得到的19個數字構成了壓縮後的10個字節的內容,將這些類容填充到信令報文的10個字節的可選欄位中,跳轉到步驟S4中進行發送。
[0028]下面,結合具體的實例對上述的實現過程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編碼過
程示意圖,也可當作是解碼過程示意圖,首先,規定步驟S31中偏移處理後的經度和緯度的範圍為O?69° 59』 59.9」,假設經度的偏移量為Long_0ffSet,緯度的偏移量為Lat_Offset,原始位置的經度表示為ddd° mm』 ss.s」,原始位置的糹韋度表示為ddd° mm』 ss.s」;按照經度和緯度的偏移量,得到偏移後的經度為(ddd土Long_0ffSet)° mm』 ss.s」,偏移後的諱度為(ddd土Lat_0ffset) ° mm』 ss.s」,這裡,ddd±Long_0ffset 和 ddd土Lat_0ffset的最大值就是69,mm的最大值就是59,ss.s的最大值就是59.9。另外,本發明中涉及的數字均為正數,而為了區分原始的位置信息到底是東經還是西經、北緯還是南緯,本實施例中規定東經為正數、西經為負數、北緯為正數、南緯為負數,雖然這樣得出的位置信息可能有負數,經度和緯度也可能大於69° 59』 59.9」,但通過偏移量處理後,始終能夠確保編碼前的位置數據的經度和緯度在O?69° 59』 59.9」之間,即O彡ddd土Long_0ffset ( 69,
O( ddd±Lat_0ffset ( 69。當然,為保證偏移後經度和緯度的處於O?69° 59』 59.9」內,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偏移量,本實施例中規定:
實際經度在-180° O』O」至-110° O』I」內時,偏移量Long_0ffset為180° 0』0」,這樣實際精度加上偏移量就在O?69° 59』 59.9」內,
同理:
實際經度在-110° O』 O」至-40° O』 I」 內時,偏移量 Long_0ffset 為 110° O,0」, 實際經度在-40° 0』0」至-0° O』 I」內時,偏移量Long_Offset為40° O』0」,
實際經度在0° O』 O」至69° 59』 59」內時,偏移量Long_Offset為0° O』0」,
實際經度在 70。O,O」 至 139。59』 59」 內時,偏移量 Long_Offset 為-70° O,0」, 實際經度在 140。O,O」 至 180。O,O」 內時,偏移量 Long_Offset 為-140。O,0」, 實際緯度在-90° O』 O」至-20° O』 I」內時,偏移量Lat_Offset為90° O,0」,
實際緯度在-20° O,O」至-O。O』 I」內時,偏移量Lat_Offset為20° O,0」,
實際緯度在0° O』 O」至69° 59』 59」內時,偏移量Lat_Offset為0° O,0」,
實際緯度在70° O』 O」至90° O』 O」內時,偏移量Lat_Offset為-70° O,0」,
上述正值代表東經、北緯,負值代表西經、南緯,可以看出,在全球範圍內只在5個經度位置變換偏移量、在4個緯度位置變換偏移量即可,而船舶的行駛通常較慢而且位置連續變化,因此不用時刻傳輸偏移量,只需要到達上述需要變換偏移量的位置時,移動衛星通信終端通知地面監控終端變更偏移量即可,因此跟蹤數據中不必傳輸偏移量,該偏移量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告知地面監控終端。上述偏移量的設置僅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實際應用中,也可以採用其他的與經度、緯度相配套的偏移量設置方法,並不僅限於上述設置方式。
[0029]下面我們假定經偏移處理後的位置數據b2?b22為695959969595999993991,此時位置的經度和緯度均為最大值。接下來是具體的編碼過程:
步驟 331:b6 = b4*6+b6,
如果 b6 ^ 10,則 b4 = (int) (b6/10), b6 = b6% 10 ;
如果 b6 < 10,則 b4 = 0, b6 = b6 ;
由此得出b4 = 3, b6 = 5 ; bl3 = bll*6+bl3,
如果 bl3 彡 10,則 bll = (int) (bl3/10),bl3 = bl3% 10 ;
如果 bl3 < 10,則 bll = 0,bl3 = bl3 ;
由此得出bll = 3,bl3 = 5 ;
b22 = bl9*2+b22,bl9 = b22 ;由此得出 bl9 = 7 ;
步驟 332:bll = b4*4+bll,
如果 bll 彡 10,則 b4 = (int) (bll/10),bll = bll% 10 ;
如果 bll < 10,則 b4 = 0, bll = bll ;
由此得出b4=l,bll = 5;
步驟 333:b9 = b2*7+b9,
如果 b9 彡 10,則 b2 = (int) (b9/10), b9 = b9% 10 ;
如果 b9 < 10,則 b2 = 0,b9 = b9 ;
由此得出b2 = 4, b9 = 8 ;
步驟 334 -M = b2*2+b4 ;由此得出 b4 = 9 ;
步驟335:由步驟331?步驟334得到新的數據b2?b22,b2?b22為499959989595999997991,將b3?b21依次賦值給a2?a20,a2?a20即為編碼後的數據,a2 ?a20 為 9995998959599999799,al = bl, bl 是已知的。這樣,al ?a20 構成了 10 個字節的內容,將al?a20填充到信令報文的可選欄位中進行發送。
[0030]對於地面監控終端的接收端,其具有相同的解碼算法:其收到20個數字組成的位置數據,將最後19個數字通過逆運算解出21個數字組成的位置數據,逆運算是相對於編碼來說的一個反推過程;補上報文類型,得到22個數字組成的位置數據;對22個數字組成的位置數據的經度和緯度進行逆處理,即可得到原始位置信息,所謂逆處理,即是將偏移處理的經度和緯度還原,得到原始位置的經度和緯度。
[0031]接下來,接收方收到編碼後的數據後,進行解碼,解碼過程與編碼過程對應,主要是一個反推的過程,具體如下:
步驟(一):為了方便敘述,假定完成步驟S331後,得到的新的數據為c2~c22;完成步驟S332後,得到的新的數據為d2~d22 ;完成步驟S333後,得到的新的數據為e2~e22 ;完成步驟S334後,得到的新的數據為f2~f22,因此,編碼後的數據a2~a20即為f3~
m ;
步驟(二 ):因為之前規定了經度和緯度的最大值為69° 59』 59.9」,通過步驟S33的編碼方式可知,e4 的值小於 2,因為 e4 = d4, d4 = (int) (cll/10),cll = c4*4+cll, c4 =(int) (b6/10),b6 = b4*6+b6, cll = (int) (bl3/10),bl3 = bll*6+bl3,即 e4 只能是 0 或1,由於f4即為a3,f4 = a3 = 9,根據奇偶性可推得e4 = I,又由於f4 = e2*2+e4,可得e2=4 ;
步驟(三):由步驟(二)中推出的e2的值並結合a8的值,可推得d2*7+d9的值M,因為 a8 = d9 = 8, e2 = d2 = 4,於是 d2*7+d9 = M = 48 ;
步驟(四):由於d2、d9分別為經度和緯度的度的最高位,經度和緯度的最大值為O~69。59,59.9」,即d2〈7,d9〈7,由此結合步驟(三)可得:
【權利要求】
1.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通過衛星的信令信道傳輸給地面監控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跟蹤數據填充在信令報文的可選欄位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51、移動衛星通信終端開機後讀取上次關機時保存的跟蹤數據發送周期,並將該周期設定為本次跟蹤數據發送周期; 52、進入空閒狀態進行等待,根據跟蹤數據發送周期判斷是否已到跟蹤數據發送時間,並監聽是否收到地面監控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如果已到發送時間,跳轉到步驟S3 ;如果收到控制指令則跳轉到步驟S5 ;如果未到發送時間且未收到控制指令則繼續等待並保持監聽; 53、將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 54、將步驟S3中填充了跟蹤數據的信令報文通過信令信道進行發送,跳轉到步驟S2; 55、解析並執行控制指令,執行完後跳轉到步驟S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3中,還首先對跟蹤數據進行壓縮處理,使跟蹤數據的長度等於信令報文中可選欄位的長度,然後再將壓縮處理後的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5包括以下步驟: 551、判斷是否為更改發送周期的指令,是則跳轉到步驟S52,否則跳轉到步驟S53; 552、將當前發送周期更改為控制指令中指定的周期,跳轉到步驟S2; 553、執行其他指令,執行完後跳轉到步驟S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地面監控終端的監控命令也被填充到信令報文中通過衛星的信令信道傳輸給移動衛星通信終端。
7.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系統,包括用於提供衛星通信網絡的衛星、用於接收跟蹤數據和發送控制指令的地面監控終端、用於在移動衛星通信終端與地面監控終端之間進行數據轉發的衛星地面站、用於採集和發送跟蹤數據並接收和執行控制指令的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其特徵在於, 所述地面監控終端包括: 跟蹤數據接收模塊,用於接收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解析模塊,用於解析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顯示模塊,用於將解析後的跟蹤數據顯示給用戶; 控制指令發送模塊,用於向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發送控制指令; 所述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包括: 跟蹤數據採集器,用於採集跟蹤數據; 跟蹤數據組包模塊,用於對採集的跟蹤數據進行組包; 跟蹤數據壓縮模塊,用於壓縮組包後的跟蹤數據,使跟蹤數據的長度小於信令報文的可選欄位長度; 信令組包模塊,用於將壓縮後的跟蹤數據填充到信令報文中的可選欄位中; 信息收發模塊,用於發送跟蹤數據和接收控制指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據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衛星通信終端還包括: 控制指令解析模塊,用於解析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執行模塊,用於執行解析後的控制指令。
【文檔編號】H04B7/185GK104202078SQ20141047229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6日
【發明者】謝永鋒, 佟力, 劉小林, 嚴國榮, 吳仡 申請人:成都天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