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系統及無線通信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8:37:46 1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080067575.5的發明專利申請(國際申請號:pct/jp2010/060429,申請日:2010年06月21日,發明名稱:無線通信方法及無線通信裝置)的分案申請。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系統及無線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廣泛利用便攜電話或無線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等無線通信系統。此外,在無線通信的領域中,為了進一步提高通信速度或通信容量,繼續議論下一代通信技術。例如,作為標準化團體之一的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中,提出了被稱為lte(longtermevolution)的無線通信系統、或lte發展而成的lte-a(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的無線通信系統。
在這樣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無線基站對終端分配無線資源,進行確定編碼調製方式等調度,從而進行高效的無線通信。無線基站通過使用無線線路質量等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進行調度,能夠確定與無線線路的狀態對應的編碼調製方式等。
作為這樣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有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信道狀態信息)。csi是例如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終端生成並向無線基站報告。關於這樣的csi的報告,例如,有終端周期性地報告csi的周期報告(periodicreporting)和非周期性地報告的非周期性報告(aperiodicreporting)。在周期報告的情況下,終端例如在預先確定的時機,定期地向無線基站發送csi,在非周期報告的情況下,例如在不是預先確定的時機的時機,發送csi。
在周期報告的情況下,終端使用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發送csi。pucch例如是上行鏈路(從終端到無線基站的鏈路)中的控制信號發送用的物理信道。但是,在與csi同時發送數據時,終端與數據復用而使用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發送csi。pusch是例如上行鏈路中的數據發送用的物理信道。
另一方面,在非周期報告的情況下,終端使用pusch發送csi。例如,即使在不發送數據的情況下,終端也使用pusch發送csi。
在使用了pusch的數據發送的情況下,無線基站利用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終端發送控制信號(pdcch信號),終端使用作為pdcch信號來發送的控制信號,通過pusch發送數據。pdcch是例如下行方向(從無線基站到終端的方向)中的控制信息發送用的物理信道。
作為通過pdcch發送的控制信號的格式之一,有dci格式0(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format0)。圖59是表示在頻分雙工(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時包含在dci格式0中的參數的例的圖。如圖59所示,作為包含在dci格式0中的參數之一,有「cqirequest(請求)」。「cqirequest」是例如表示終端是否進行csi非周期報告的參數。例如,當無線基站將「1」發送給終端作為「cqirequest」格式中的參數值時,終端進行csi的非周期報告。
另一方面,也研究了無線通信系統並行地使用多個頻帶來進行無線通信的情況。多個頻帶中各自例如被稱為分量載波(以下cc),能夠通過多個cc(或多個頻帶)進行大容量的無線通信。
關於這樣的使用多個頻帶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的csi報告,例如有以下的情形。即,在無線基站使用下行方向中的多個頻帶中的任意一個頻帶來發送控制信號的情況下,終端進行關於該頻帶的csi報告。例如,在無線基站使用下行方向中的dlcc#1(下行鏈路的第一個cc),發送了dci格式0的控制信號時,終端要進行針對dlcc#1的csi報告。
此外,在無線基站使用下行方向中的多個頻帶中的任意一個頻帶發送了控制信息的情況下,終端對下行方向中的全部頻帶進行csi報告。
現有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3gppts36.212v9.1.0(例如5.3.3.1章)
非專利文獻2:3gppts36.213v9.1.0(例如7.2.1章,7.2.2章)
非專利文獻3:「cqi/pmi/rireportingforcarrieraggregation」、3gpp、r1-103090
非專利文獻4:「aperiodiccqireportingofcarrieraggregation」、3gpp、r1-102863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關於控制信號的發送中利用的頻帶進行csi報告的情況下,終端無法報告關於下行方向中的多個頻帶中的、在控制信號的發送中沒有利用的頻帶的csi。因此,在所涉及的技術中,無線基站無法關於多個頻帶中的任意的頻帶,向終端發送csi。
另一方面,在終端關於下行方向中的多個頻帶中的全部頻帶進行csi報告的情況下,無線基站能夠關於下行方向的全部頻帶接收csi。但是,還存在無線基站只利用所接收的csi報告中的、針對幾個頻帶的csi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從終端向無線基站發送全部頻帶的csi,所以關於沒有利用的頻帶的csi的發送變得徒勞,無法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夠報告多個頻帶中的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的無線通信方法及無線通信裝置。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的無線通信方法及無線通信裝置。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根據一方式,在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和第二無線通信裝置利用多個頻帶進行無線通信的無線通信方法中,所述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向所述第二無線通信裝置發送與所述多個頻帶中的各個頻帶對應的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時,所述第二無線通信裝置向所述第一無線通信裝置發送針對由所述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指定的所述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信方法,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和第二無線通信裝置進行無線通信,該無線通信方法的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利用第一下行頻帶向所述第二無線通信裝置發送包含信道狀態信息請求以及指示第一上行頻帶的信息在內的控制信息,在接收到所述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時,所述第二無線通信裝置利用所述第一上行頻帶將針對從與所述第一上行頻帶導出對應的第二下行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無線通信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與其他無線通信裝置進行無線通信,該無線通信裝置的特徵在於具有:接收部,其利用第一下行頻帶從所述其他無線通信裝置接收包含信道狀態信息請求以及指示第一上行頻帶的信息在內的控制信息;以及發送部,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頻帶向所述其他無線通信裝置發送針對從與所述第一上行頻帶導出對應的第二下行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本發明提供一種包括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和第二無線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系統,其中,
所述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包括:
第一發射機,其利用第二下行頻帶向所述第二無線通信裝置發送控制信息,該控制信息包含信道狀態信息請求以及指示第一上行頻帶的信息;
所述第二無線通信裝置包括:
第二發射機,其在接收到所述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時,利用所述第一上行頻帶中的pusch向所述第一無線通信裝置發送與對應於所述第一上行頻帶的第一下行頻帶的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與另一無線通信裝置進行無線通信,其中,該無線通信裝置包括:
發射機,其利用第二下行頻帶向所述另一無線通信裝置發送控制信息,該控制信息包含信道狀態信息請求以及指示第一上行頻帶的信息;以及
接收機,其利用所述第一上行頻帶中的pusch從所述另一無線通信裝置接收與對應於所述第一上行頻帶的第一下行頻帶的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與另一無線通信裝置進行無線通信,其中,該無線通信裝置具有:
接收機,其利用第一下行頻帶從所述另一無線通信裝置接收控制信息,該控制信息包含信道狀態信息請求以及指示第一上行頻帶的信息;以及
發射機,其在接收到所述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時,利用所述第一上行頻帶中的pusch向所述另一無線通信裝置發送與對應於所述第一上行頻帶的第一下行頻帶的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發明效果
能夠提供能夠報告多個頻帶中的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的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系統及無線通信裝置。此外,能夠提供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的無線通信方法及無線通信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無線通信系統的構成例的圖。
圖2是表示無線通信系統的構成例的圖。
圖3是表示分量載波的設定例的圖。
圖4是表示無線幀的構成例的圖。
圖5是表示pdcch等的設定例的圖。
圖6是表示dci格式的參數例的圖。
圖7的(a)和圖7的(b)是表示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例的圖。
圖8是表示基站的構成例的圖。
圖9是表示終端的構成例的圖。
圖10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11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12是表示dci格式的參數例的圖。
圖13是表示pdcch等的設定例的圖。
圖14是表示基站的構成例的圖。
圖15是表示終端的構成例的圖。
圖16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17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18的(a)及圖18的(b)是表示dci格式的參數例的圖。
圖19的(a)及圖19的(b)是表示pdcch等的設定例的圖。
圖20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21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22的(a)是表示對應關係的例的圖,圖22的(b)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23是表示基站的構成例的圖。
圖24是表示終端的構成例的圖。
圖25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26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27是表示對應關係例的圖。
圖28的(a)是表示對應關係的例的圖,圖28的(b)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29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30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31的(a)和圖31的(b)是表示對應關係的例的圖,圖31的(c)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32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33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34是表示dci格式的例的圖。
圖35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36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37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38的(a)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圖,圖38的(b)是表示發送對象的ulcc的例的圖。
圖39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40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41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42的(a)~(c)是分別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43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44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45的(a)~(e)是分別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46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47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48的(a)~(c)是分別表示csi的報告時機的例的圖。
圖49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50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51的(a)和圖51的(b)是分別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
圖52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53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54的(a)是表示dci格式的例的圖,圖54的(b)是表示pdcch等的設定例的圖。
圖55是表示基站的構成例的圖。
圖56是表示終端的構成例的圖。
圖57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58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59是表示dci格式的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構成例的圖。無線通信系統包含第一無線通信裝置10和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第一無線通信裝置10和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使用多個無線通信頻帶進行無線通信。
第一無線通信裝置10具有發送部11和接收部12。
發送部11向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發送與多個頻帶中的各個頻帶對應的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
接收部12從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接收針對由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指定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另一方面,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具有接收部21和發送部22。
接收部21從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接收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
發送部22向第一無線通信裝置10發送針對由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指定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第一無線通信裝置10向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發送與多個頻帶中的各個頻帶對應的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向第一無線通信裝置20發送針對由第一信道狀態信息請求指定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
從而,第一無線通信裝置10能夠從第一無線通信裝置20接收多個頻帶中的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關於指定的頻帶,發送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所以和發送關於全部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時相比,信道狀態報告所需要的無線資源變少,相應地在其他數據傳送中使用的無線資源增加,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第二實施方式]
圖2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構成例的圖。無線通信系統具有無線基站裝置(以下稱為基站)100和終端終端(以下稱為基站)200、200a。
基站100是與終端200、200a進行無線通信的無線通信裝置。基站100與有線的上位網絡連接,在上位網絡與終端200、200a之間轉發數據信號(以下稱為數據)。基站100能夠在無線通信中使用多個(例如五個)被稱為分量載波(cc:componentcarrier)的頻帶。基站100使用多個頻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頻帶而進行無線通信。將在使用多個頻帶進行無線通信的情況有時稱為載波應用。
終端200、200a是與基站100無線連接而進行無線通信的無線通信裝置,例如是,便攜電話或信息便攜終端裝置等。終端200、200a從基站100接收數據,並且向基站100發送數據。在本說明書中,將從基站100到終端200、200a的方向稱為下行鏈路(dl:downlink),將從終端200、200a到基站100的方向稱為上行鏈路(ul:uplink)。
另外,基站100是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第一無線通信裝置10的一例,終端200、200a是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無線通信裝置20的一例。
此外,在圖2的例中示出了兩個終端200、200a的例,但也可以是三個以上的終端。兩個終端200、200a雙方是相同的結構,沒有特別限定的情況下以終端200為例進行說明。
圖3是表示分量載波的設定例的圖。在基站100與終端200之間的無線通信中利用fdd的情況下,例如,對於dl和ul分別確保cc#1~cc#5的五個頻帶。在簡稱為cc的情況下,有時也指dl用的頻帶和ul用的頻帶的組。此外,在無線通信中利用tdd(timedivisionduplex:時分雙工)的情況下,不區分dl用和ul用,例如確保五個頻帶。圖3表示fdd的情況。在該例中示出了dl和ul的cc數量相同時的例,但也有可能存在dl和ul中cc數量不同的情況。
基站100例如考慮收容預定的終端數量或通信速度等而設定cc#1~cc#5各自的帶寬。作為cc#1~cc#5各自的帶寬的例,例如有1.4mhz、5hmz、10mhz、15mhz、20mhz等。基站100可以將cc#1~cc#5全部設為相同的帶寬,也可以設為不同的帶寬。此外,基站100可以使用任意的個數的cc進行無線通信。
圖4是表示無限幀的構成例的圖。在基站100與終端200之間,針對每個cc收發無線幀。一個無限幀包含多個子幀(例如10個子幀)。
無線幀的頻率方向的最小單位是子載波,時間方向的最小單位是符號。作為復用訪問方式,例如ul子幀利用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dl子幀利用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
ul子幀包含用於上行鏈路物理共享信道(pusch)的區域(或者無線資源)。pusch是用於例如終端200向基站100發送用戶數據或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基站100能夠對於各個基站200分配ul子幀,能夠對一個ul子幀設定與多個終端200、200a相應的pusch。
dl子幀包含用於下行鏈路物理控制信道(pdcch)和下行鏈路物理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的各區域(各無線資源)。pdcch區域被設定在從dl子幀的開頭到n符號,pdsch的區域被設定在與pdcch連續的剩餘的符號中。
pdcch是用於基站100向終端200發送l1/l2(layer1/layer2)控制信號的物理信道。在通過pdcch發送的控制信號(pdcch信號)中含有與pdsch或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在後述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是例如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號的一例。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號表示的信息例如有表示無線資源的信息、調製和編碼方案(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等指定數據格式的信息、與基於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的上行重發控制有關的信息等。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號表示的信息例如有表示pdsch的無線資源的信息、表示數據格式的信息、與下行重發控制有關的信息等。終端200能夠通過監視有可能發送發給本站的控制信號的cc的pdcch的區域,提取與pusch或pdsch有關的控制信號。
圖5是表示pdcch和pdsch、以及pusch的設定例的圖。在該例中,基站100對dl(下行方向)的五個cc#1~cc#5中的dlcc#1和dlcc#3設定了pdcch。例如,終端200能夠通過dlcc#1和dlcc#3從基站100接收pdcch信號。在dlcc#1中的pdcch區域中,設定有表示終端使用ulcc#1進行數據等的發送的控制信號和表示終端使用ulcc#2進行數據等的發送的控制信號。此外,設定有使用dlcc#1進行數據接收的控制信號和表示使用dlcc#2進行數據接收的控制信號。
這樣,基站100能夠通過pdcch的區域,發送與該pdcch所屬的cc不同的cc的物理信道有關的控制信號。這樣的調度有時稱為跨載波調度。另一方面,還有稱為相同載波調度的調度。相同載波調度是例如利用與pdcch所屬的dlcc相同序號的ulcc發送數據等的調度。
另一方面,基站100能夠對於每個終端200設定cc#1~cc#5各自的狀態。終端200根據cc#1~cc#5的狀態,針對每個cc進行無線接收處理。cc狀態例如能夠分類為「configuredbutdeactivated(設定但去活)cc」、「configuredandactivated(設定和激活)cc」、以及「pdcchmonitoringset(監視集合)」。
「configuredbutdeactivatedcc」是例如當前在數據通信中沒有使用,但處於可使用的狀態(去活狀態)的cc。終端200對於去活狀態的dlcc,可以不監視pdcch和pdsch中的任意一個。在圖5的例中,dlcc#5是去活狀態,終端200可以停止該無線頻帶的接收處理。
「configuredandactivatedcc」是例如在當前數據通信中使用的狀態(激活狀態)的cc。在圖5的例中,dlcc#1~#4為激活狀態,終端200在這些頻帶中,至少對發給本站的pdsch進行接收處理。
「pdcchmonitoringset」例如是激活狀態,且是有可能設定發給終端200的pdcch的cc的集合。在圖5的例中,dlcc#1和dlcc#3被包含在該集合中。終端200在該無線頻帶中,監視pdcch。另外,「pdcchmonitoringset」能夠定義為「configuredandactivatedcc」的子集合,但終端200有時也應該在全部「configuredandactivatedcc」中進行pdcch的接收處理。此時,「pdcchmonitoringset」和「configuredandactivatedcc」表示相同的集合。
圖6是表示dci格式0的參數例的圖。如上所述,dci格式0的控制信號在pdcch區域從基站100發送至終端200,並包含用於發送上行鏈路中的數據等的控制信息。在本第一實施方式中,將dci格式0的各參數中的「cqirequest」(或者信道狀態信息請求)設為例如5比特,使用該5比特,用於指定dlcc#1~#5中的進行csi報告的cc。
圖7是表示通過「cqirequest」指定的比特和進行csi報告的cc之間的關係例的圖。在基站100發送了「11100」作為「cqirequest」的情況下,終端200進行針對dlcc#1~#3的cc的csi報告。這樣,被指定為「cqirequest」的參數值不僅能夠指定一個dlcc,還能夠指定關於多個dlcc的組合。
另外,200在跨載波調度時,終端利用在dci格式0的「carrierindicator(載波指示符)」中指定的ulcc發送csi。
這樣,基站100能夠通過5比特的「cqirequest」指定進行csi報告的任意的dlcc,由此,能夠從終端200接收關於任意的dlcc的csi。
另外,「cqirequest」的比特數可以是5比特以外,能夠根據dlcc的數量,例如設為8比特等。
此外,作為將「cqirequest」作為參數來包含的dci格式,說明了dci格式0的例,但只要是包含「cqirequest」的控制信號的格式,則可以是任意的格式。
而且,基站100通過「cqirequest」指定進行csi報告的csi,終端200生成所指定的dlcc的csi並發送給基站100,這例如是「非周期」的csi報告。在周期報告的情況下,是指關於基站100最初進行了設定等的dlcc,終端200定期地生成並發送,在這樣的狀況下,基站100指定dlcc而進行csi報告的情況例如成為「非周期」。
以上的內容在包含本第二實施方式的以下的實施方式中也相同。
圖8是表示本第二實施方式的基站100的構成例的圖。基站100包含調度器110、rs生成部112、pdcch生成部113、pdsch生成部114、復用部115、無線發送部116、天線120、無線接收部130、第一分離部131、pucch處理部132、pusch處理部133、第二分離部134。另外,調度器110具有報告cc確定部111。
另外,調度器110、報告cc確定部111、rs生成部112、pdcch生成部113、pdsch生成部114、復用部115以及無線發送部116例如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發送部11對應。此外,無線接收部130、第一分離部131、pucch處理部132、pusch處理部133以及第二分離部134例如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接收部12對應。
調度器110管理dl無線資源和ul無線資源的分配。即、在基站100的緩存中到達發給終端200的用戶數據時,調度器110將dl無線資源分配給終端200。此外,調度器110例如從pusch處理部133取得的控制信息中檢測終端200發送的用戶數據量,並將ul無線資源分配給終端200。調度器110將調度的結果輸出給pdcch生成部113。
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多個dlcc中的作為csi的報告對象的dlcc。調度器110為了將確定的dlcc作為報告對象,製作在「cqirequest」中將對應的比特例如設為「1」的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並輸出給pdcch生成部113。
rs生成部112生成參照信號(rs:referencesignal),並輸出給復用部115。參照信號是例如在終端200生成csi時使用的信號。
pdcch生成部113根據調度的結果生成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或者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此外,pdcch生成部113根據調度結果或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生成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或者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pdcch生成部113對所生成的控制信息進行糾錯編碼而生成pdcch信號並輸出給復用部115。
pdsch生成部114讀出在緩存中存儲的發給終端200的用戶數據,並對讀出的用戶數據進行糾錯編碼而生成pdsch信號並輸出給復用部115。
復用部115對參照信號、pdcch信號(控制信號)以及pdsch信號(數據信號)進行復用。復用部115向無線發送部116輸出所復用的參照信號等。
無線發送部116對於所復用的信號,通過頻率變換等來向上變換為無線信號之後輸出給天線120。
天線120將從無線發送部116輸出的無線信號對終端200進行無線發送。此外,天線120接收從終端200發送的無線信號,並輸出給無線接收部130。在圖8中所示的例中,天線120是一個,兼用發送和接收,但例如也可以通過多個天線分別進行發送和接收。
無線接收部130將通過天線120接收的無線信號,通過頻率變換等來向下變換而變換為基帶信號,並輸出給第一分離部131。
第一分離部131從基帶信號提取pucch信號和pusch信號,並將pucch信號輸出給pucch處理部132,將pusch信號輸出給pusch處理部133。例如,第一分離部131參照基站100通過pdcch向終端200通知的ul無線資源,提取pucch信號或pusch信號。
pucch處理部132對pucch信號進行糾錯解碼,從pucch信號提取與pucch有關的控制信息。例如,pucch處理部132進行與基站100在與終端200之間預先規定的編碼方案對應的糾錯解碼等處理。
pusch處理部133對pusch信號進行糾錯解碼,從pusch信號提取用戶數據或csi,並輸出給第二分離部134。
第二分離部134將用戶數據和csi分離而輸出。
圖9是表示終端200的構成例的圖。終端200具有天線210、無線接收部220、分離部221、測定部222、csi生成部224、pdcch處理部223、pdsch處理部225、ack/nack生成部226、csi處理部227、用戶數據處理部228、pusch生成部229、pucch生成部230、復用部231以及無線發送部232。終端200a也具有與終端200相同的結構。
另外,無線接收部220、分離部221、pdcch處理部223、pdsch處理部225例如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接收部221對應。此外,csi生成部224、csi處理部227、用戶數據處理部228、pusch生成部229、pucch生成部230、復用部231以及無線發送部232例如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發送部22對應。
天線210接收從基站100發送的無線信號,並輸出給無線接收部220。此外,天線210將從無線發送部232輸出的無線信號對基站100進行無線發送。在圖9中所示的例中,一個天線210兼用接收和發送,但也可以具有多個天線,通過各個天線進行接收和發送。
無線接收部220通過頻率變換等來對無線信號進行向下變換,從而變換為基帶信號,並將變換後的基帶信號輸出給分離部221。
分離部221從基帶信號提取rs信號、pdcch信號以及pdsch信號,並將rs信號輸出給測定部22,將pdcch信號輸出給pdcch處理部223、將pdsch信號輸出給pdsch處理部225。例如,分離部221接收通過pcfich(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發送的信號。pcfich包含例如表示映射了pdcch信號的符號數(1、2或3)的信息,分離部221能夠通過從dl子幀的開頭起取出與符號數相應的量,分離pdcch信號。然後,分離部221能夠從與pdcch信號連續的其餘的符號中提取pdsch信號。例如rs信號配置在預先確定的無線資源,所以分離部221能夠使用預先保持的資源信息從基帶信號分離rs信號。
測定部222根據從分離部221輸出的rs信號,測定下行信道的接收質量等信道狀態,將測定值輸出給csi生成部224。此時,測定部222輸出是關於多個dlcc中的哪個dlcc測定的測定值的信息。例如,測定部222保持dlcc#1~cc#5屬於哪個頻帶的信息作為設定信息。然後,測定部222根據設定信息,能夠通過測定的rs信號的接收頻帶,輸出關於哪個dlcc進行測定的信息。
pdcch處理部223對從分離部221輸出的有可能發給本站的pdcch信號進行糾錯解碼,提取發給本站的控制信號。在由控制信號表示的信息中,如上所述,有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和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在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中,例如,包含有指定了應該進行csi報告的cc的「cqirequest」。pdcch處理部223從提取的控制信號中,將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向pdsch處理部225輸出,並將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向用戶數據處理部228輸出。然後,pdcch處理部223向csi生成部224輸出所提取的「cqirequest」。
csi生成部224對於通過測定部222測定的測定值中的、通過「cqirequest」表示的dlcc,生成csi。例如,csi生成部224從測定部222輸入測定值和是哪個dlcc的信道狀態的信息,但其中關於通過「cqirequest」表示的dlcc的信道狀態,生成csi,並輸出給csi處理部227。
csi例如有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ri(rankindicator)等。csi生成部224將這些中的任意一個或組合作為csi輸出。csi例如是表示無線信道(在該例中是下行鏈路的無線信道)的接收質量的信息,pmi是例如與由基站100使用的預編碼矩陣相對應的指標。ri例如是可並列地發送的最大流(stream)數。
另外,csi生成部224對於與指定的dlcc不同的其他dlcc定期地生成csi,將生成的csi輸出給pucch生成部230。
pdsch處理部225參照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對於pdsch信號進行糾錯解碼。由此。提取基站100發送的發給終端200的用戶數據等。此外,pdsch處理部225向ack/nack生成部226輸出表示是否正常接收了pdsch信號(或者是否正常提取了用戶數據等)的信號。
在從pdsch處理部225輸入了表示正常接收了pdsch信號的信號時,ack/nack生成部226生成ack信號,在輸入了表示沒有正常接收了pdsch信號的信號時,ack/nack生成部226生成nack信號。ack/nack生成部226將生成的ack信號或nack信號輸出給pucch生成部230。
csi處理部227對於從csi生成部224輸出的csi進行糾錯編碼等,並輸出給pusch生成部229。
用戶數據處理部228參照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對用戶數據進行糾錯編碼以及調製等處理,並輸出給pusch生成部229。
pusch生成部229參照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將來自csi處理部227、用戶數據處理部228以及ack/nack生成部226的各輸出信號作為通過pusch發送的pusch信號進行輸出。pusch生成部229向復用部231輸出pusch信號。
pucch生成部230輸入來自ack/nack生成部226的輸出和從csi生成部224輸出的應該定期地報告的csi,作為通過pucch發送的pucch信號進行輸出。pucch生成部230向復用部231輸出pucch信號。
復用部231復用pusch信號和pucch信號,並輸出給無線發送部232。
無線發送部232對於復用的pusch信號和pucch信號進行頻率變換等處理,向上變換為無線信號,並輸出給天線210。
接著,說明本第二實施方式的動作例。圖10以及圖11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以下,按步驟序號順序說明圖10以及圖11中表示的動作例。
首先,基站100確定非周期csi報告起動,確定關於哪個dl的cc進行報告csi(s10、s11)。例如,基站100在例如到達了大量的下行數據時等滿足某些條件時進行非周期csi報告的起動,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關於哪個cc進行csi報告。
接著,基站100按照關於哪個dl的cc進行csi報告,生成「cqirequest」比特(s12)。例如,在報告cc確定部111關於dlcc#1~#3的dlcc進行csi報告時,調度器110生成成為「11100」的「cqirequest」比特。
接著,基站100生成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13)。例如,調度器110生成包含所生成的「cqirequest」比特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
接著,基站100生成pdcch信號(s14)。例如,pdcch生成部113根據調度器110生成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生成pdcch信號(控制信號)。
接著,基站100向終端200發送pdcch信號(s15)。例如,無線發送部116將在pdcch生成部113生成的pdcch信號變換為無線信號進行發送。
接著,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16)。圖11是表示終端側處理的動作例的流程圖。
終端200接收pdcch信號(s161)。例如,分離部221分離pdcch信號並輸出給pdcch處理部223,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取出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與pdsch有關地方控制信息)或上行數據控制信息(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
接著,終端200判斷在pdcch信號中作為控制信息是否包含有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162)。pdcch信號作為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有時也包含有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另一方面,在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和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中,pdcch信號的信號長度不同。例如,pdcch處理部223能夠根據pdcch信號的信號長度來判斷是否包含有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或者,能夠根據在pdcch信號中包含的flagforformat0/format1adifferentiation(用於區別格式0/格式1a的標誌)來判斷是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還是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
在判斷為在pdcch信號中包含有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情況下(s162中,是),終端200接收pdsch信號(s163)。例如,分離部221分離pdsch信號之後輸出給pdsch處理部225,pdsch處理部225參照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對pdsch信號進行解碼。
在接收pdsch信號之後(s163),或者判斷為不包含有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162中,否),終端200判斷是否檢測出了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164)。例如,pdcch處理部223能夠根據pdcch信號的信號長度檢測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或者,能夠根據在pdcch信號中包含的flagforformat0/format1adifferentiation來判斷是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還是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該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包含「cqirequest」,例如是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
在無法檢測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164中,否),由於沒有接收到用於對於上行鏈路發送用戶數據等的控制信息,終端200不進行該發送而結束一連串的處理。
另一方面,在判斷為檢測出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164中,是),終端200關於在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中包含的「cqirequest」,檢測是否含有一個以上的「1」(s165)。例如,通過pdcch處理部223參照dci格式0內的「cqirequest」比特來檢測。
在「cqirequest」中包含有一個以上的「1」時(s165中,是),終端200生成針對通過「cqirequest」指定的dlcc的csi(s166)。例如,csi生成部224對於與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cqirequest」對應的dlcc生成csi。此時,如果有應該發送的用戶數據,則終端200也生成用戶數據。
接著,終端200對生成的csi和用戶數據進行編碼(s167)。例如,csi處理部227參照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對csi進行糾錯編碼,用戶數據處理部28參照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對用戶數據進行糾錯編碼。
接著,終端200對csi和用戶數據進行復用,生成pusch信號(s168)。例如,pusch生成部229對csi和用戶數據進行復用,並生成通過pusch發送的pusch信號。
接著,終端200將生成的pusch信號發送給基站100(s169)。例如,終端200利用由dci格式0的「cqirequest」指定的ul的cc,在4個子幀時間之後發送csi。
另一方面,在檢測出的「cqirequest」中不含有一個以上的「1」時(s165中,否),終端200生成用戶數據(s170)。在這樣的情況下,基站100不指定要進行非周期報告的dlcc,終端200不進行非周期的csi報告。終端200按照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進行用戶數據的生成等。
即、終端200對生成的用戶數據進行編碼,生成pusch信號(s171、s172)。例如,用戶數據處理部228參照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對用戶數據進行糾錯編碼等。
回到圖10,基站100接收從基站200發送的pusch信號(s17),在pusch信號中包含有csi時,提取該csi(s18)。例如,在pusch處理部133對pusch信號進行糾錯解碼,提取作為pusch信號來發送的csi,第二分離部134分離用戶數據和csi,由此提取csi。由此,基站100能夠接收與指定的dlcc對應的csi。
在這樣的本第二實施方式中,基站100能夠利用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cqirequest」,指定進行csi報告的任意的dlcc。從而,基站100能夠關於任意的頻帶,向終端200報告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發送與指定的dlcc對應的csi,所以與發送針對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另外,作為本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其他的例,可以例如將dlcc分組化,能夠將5比特的「cqirequest」例如減少為3比特。圖7(b)是表示分組化的例的圖。例如,在作為「cqirequest」能夠發送3比特時,將一個組最大分組化為3cc,在一個組內能夠指定多個csi報告對象的dlcc。此時,基站100可以通過在「pdcchmonitoringset」中包含的dlcc發送指定了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cqirequest」。或者,基站100能夠通過組內的至少任意一個dlcc發送。即便在此時,基站100利用多個dlcc中的至少任意一個,至少發送一個例如包含5比特的「cqirequest」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由此能夠進行指定的dlcc的csi報告。
[第三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三實施方式。以與第二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三實施方式是對於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1、1a、1b、1c、1d、2、2a、2b)追加「cqirequest」的例。
首先,對於dci格式進行說明。作為pdcch信號的格式,有dci格式1、1a等。根據控制信號的用途,靈活運用這些dci格式。列舉如下。
(0)dci格式0,如第二實施方式中所說明,例如用於pusch的調度。
(1)dci格式1,例如用於pdsch的通常的調度。在dci格式1中,能夠指定不連續的無線資源。
(1a)dci格式1a用於pdsch的緊湊調度(compactscheduling)。緊湊調度是例如根據開始位置和尺寸指定連續的無線資源的調度方法。此外,dci格式1a有時也用於隨機訪問的起動。
(1b)dci格式1b用於包含預編碼信息而通知時的pdsch的緊湊調度。
(1c)dci格式1c用於通知信息比dci格式1a更小的、pdsch的緊湊調度。
(1d)dci格式1d用於包含預編碼信息和功率偏移信息雙方而通知時的、pdsch緊湊調度。
(2)dci格式2用於執行閉環控制的mimo(閉環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時的、pdsch的調度。
(2a)dci格式2a用於執行開環控制的mimo(開環mimo)時的、pdsch的調度。
(2b)dci格式2b用於執行雙層傳輸(duallayertransmission)時的、pdsch的調度。
這樣,dci格式1~2b的各格式是用於pdsch的調度的控制信息。
圖12是表示dci格式1的參數例的圖。如圖12所示,在本第三實施方式中,作為下行數據用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1)的參數,還對表示是否進行非周期csi報告的「cqirequest」追加1比特。
圖13是表示pdcch和pdsch的設定例的圖。在本第三實施方式中,基站100向終端200請求通過在被追加了「cqirequest」的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中將該「cqirequest」設為「1」來進行非周期csi報告。然後,基站100將在第二實施方式中說明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圖6中所示的dci格式0)作為pdsch信號,發送給終端200。終端200在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cqirequest」為「1」時接收pdsch信號,從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提取例如5比特的「cqirequest」(以下稱為詳細的cqirequest)。終端200對於通過詳細的cqirequest指定的dlcc生成csi。
另外,作為pdsch信號發送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成為終端200發送指定的dlcc的csi時的控制信息。
圖14是表示本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的構成例的圖。調度器110生成與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的dl的cc對應的詳細的cqirequest的參數值,生成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上行數據用(pusch)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例如圖6))。調度器110將生成的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輸出給pdsch生成部114。pdsch生成部114將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作為pdsch信號輸出給復用部115。
圖15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終端200的構成例的圖。終端200還具有分離部235。另外,分離部235例如被包含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接收部21中。
分離部235分離從pdsch處理部225輸出的用戶數據和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關於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分離詳細的cqirequest的參數值及其以外的控制信息。分離部235將詳細的cqirequest向csi生成部224輸出,將詳細的cqirequest以外的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向pusch生成部229輸出。
接著,說明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動作例。圖16以及圖17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以下,按步驟序號順序說明圖16以及圖17中所示的動作例,但省略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說明。
當確定了要對哪個dlcc進行csi時(s11),基站100生成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20)。例如,調度器110生成與pdsch有關的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1或1a等的控制信息。此時,調度器110生成將追加的「cqirequest」比特設為「1」的控制信息。
接著,基站100生成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21)。例如,調度器110生成為進行csi報告而包含在dci格式0(例如圖6)中的各控制信息。
接著,基站100生成詳細的cqirequest的參數值(s22)。例如,調度器110生成與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的cc對應的參數值(「11100」等)。由此,基站100能夠指定進行csi報告的dlcc。
接著,基站100生成用戶數據(s23)。例如,生成的用戶數據被輸入到pdsch生成部114。
接著,基站100根據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生成pdcch信號(s24)。例如,pdcch生成部113對於從調度器110輸出的dci格式1等的控制信息,生成pdcch信號。
接著,基站100根據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詳細的cqirequest以及用戶數據生成pdsch信號(s25)。例如,pdsch生成部114對於從調度器110輸出的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和從上位輸出的用戶數據生成pdsch信號。
接著,基站100向終端200發送pdcch信號和pdsch信號(s26)。
終端200對於這些信號進行終端側處理(s27)。圖17是表示終端側處理的例的流程圖。
在接收的pdcch信號中沒有包含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162中,否),終端200不接收dci格式1、1a等控制信息(例如圖12),不進行csi報告(s270)。
另一方面,在接收了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162中,是),終端200參照控制信息的「cqirequest」比特,判斷該比特是否是「1」(s271)。例如,pdcch處理部223參照提取的dci格式1、1a等的控制信息,判斷「cqirequest」比特是否是「1」。
在該比特不是「1」時(s271中,否),終端200不進行csi報告,參照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接收pdsch信號(s272)。在「cqirequest」比特不是「1」時,基站100沒有指定非周期的csi報告,所以終端200不進行非周期的csi報告。但是,由於終端200接收到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所以據此接收pdsch信號。例如,pdsch處理部225參照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對pdsch信號進行解碼。
另一方面,在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cqirequest」為「1」時(s271中,是),終端200參照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接收pdsch信號(s273),提取在pdsch信號中包含的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s274)。例如,在pdsch處理部225從pdsch信號提取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並輸出給分離部235。分離部235將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中的詳細的cqirequest的參數值輸出給csi生成部224,將其以外的參數值輸出給pusch生成部229。
以後,csi生成部224生成針對通過詳細的cqirequest指定的dlcc的csi(s166),終端200向基站100發送指定的dlcc的csi(s167~s169、s17~s18)。
這樣,在本第三實施方式中,也通過pdsch信號向終端200發送指定了應該報告針對哪個dlcc的csi的信息(詳細的cqirequest)。從而,在本第三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向終端200報告針對任意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終端200發送與指定的dl的cc對應的csi,這與發送針對全部cc的csi時相比,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另外,在本第三實施方式的動作例(圖16)中,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和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生成(s20、s21)的順序可以相反。此外,關於pdcch的生成和pdsch的生成(s24、s25)的順序也可以相反。
[第四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四實施方式。以與第二以及第三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四實施方式是在請求非周期csi報告時,改變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解釋的例。
圖18(a)以及圖18(b)是表示dci格式0的參數例的圖。在「cqirequest」比特為「1」(請求非周期csi的情況下)時,如圖18(b)所示表示用於關於dci格式0的各參數,是表示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各參數,而不是表示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各參數。在「cqirequest」為「0」(不請求非周期csi的情況下)時,如圖18(a)所示表示如通常那樣表示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參數。
圖19(a)以及圖19(b)是分別表示pdcch和pdsch的設定例的圖。在不向基站200進行非周期csi報告時,基站100將把「cqirequest」設為「0」的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作為pdcch信號來發送。
另一方面,在向終端200進行非周期csi報告時,基站100將「cqirequest」為「1」、且包含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作為pdcch信號進行發送。然後,基站100將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圖6中所示的dci格式0)作為pdsch信號,發送給終端200,其中,該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作為詳細的cqirequest指定了csi報告對象的dlcc。
本第四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基站100以及終端200的各構成例能夠與第三實施方式同樣地實施(例如圖14和圖15)。
圖20以及圖21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動作例的說明也以與第三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按步驟序號順序說明。
在確定了進行針對哪個dl的cc的csi報告時(s11),基站100生成pdcch信號和pdsch信號(s30)。此時,例如pdcch信號中含有改變了解釋的dci格式0的各參數值(例如圖18(b))。此外,在pdsch信號中,作為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含有在第二實施方式中說明的dci格式0的參數值。在作為該pdsch信號發送的信號中含有的dci格式0的參數值中,例如含有5比特的詳細的cqirequest比特。例如,調度器110生成各參數,pdcch生成部113生成pdcch信號,pdsch生成部114生成pdsch信號。
接著,基站100向終端200發送生成的pdcch信號和pdsch信號(s31)。例如,復用部115和無線發送部116作為無線信號來發送給終端200。
接著,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32)。圖21是表示終端側處理的的例子的流程圖。終端200接收pdcch信號後(s161),判斷是否檢測了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320)。例如,pdcch處理部223根據pdcch信號的長度以及在pdcch信號中包含的flagforformat0/format1adifferentiation來判斷是否接收了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pdcch信號。在未能檢測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320中,是),終端200不進行非周期csi的報告。
另一方面,在能夠通過pdcch信號檢測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320中,是),終端200從通過pdcch信號發送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確認「cqirequest」(s271),以後進行與第三實施方式相同的處理。
這樣,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通過詳細的cqirequest來指定報告非周期csi的dlcc。從而,與第三實施方式等同樣地,基站100能夠向終端200報告針對任意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發送與指定的dlcc對應的csi,所以與發送針對全部cc的csi時相比,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第五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五實施方式。以與第二實施方式等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五實施方式是終端200根據設定為「pdcchmonitoringset」的dlcc(以下為pdcch監視cc)與進行了pdsch的調度的dlcc(以下為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報告csi的例。
圖22(a)表示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的例,圖22(b)是表示進行csi報告的dlcc的例的圖。如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也說明的那樣,pdcch監視cc例如是有可能對終端200設定pdcch的dlcc。在圖22(a)的例中,pdcch監視cc是dlcc#1和dlcc#4。在dlcc#1的pdcch中設定為對於dlcc#1~#3的pdsch進行調度。此時,對於作為pdcch監視cc的dlcc#1,作為調度的dlcc來設定了dlcc#1~#3。同樣地,對於設定為pdcch監視cc的dlcc#4,dlcc#4~#5作為調度的dlcc進行了設定。
在這樣的對應關係中,如圖22(b)所示,基站100使用dlcc#1發送了「cqirequest」為「1」(例如進行非周期報告)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情況下,終端200向基站100發送dlcc#1~#3的csi。此外,在基站100使用dlcc#4發送了「cqirequest」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情況下,終端200將dlcc#4和dlcc#5的csi發送給基站100。終端200關於有可能根據由dlcc#1發送的控制信息調度的dlcc#1~#3報告csi。
接著,說明本第五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終端200的各構成例。圖23是表示基站100的構成例的圖,圖24是表示終端200的構成例的圖。
基站100還具有上位層140。上位層140生成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表(例如圖22(a)),並作為控制數據輸出給pdsch生成部114。此外,上位層140向調度器110輸出對應關係表。
pdsch生成部114對於來自上位層140的控制數據進行糾錯編碼等,作為pdsch信號輸出給復用部115。此外,調度器110或報告cc確定部111根據對應關係表確定進行csi報告的dlcc,進行調度。
終端200還具有上位層240。上位層240將在pdsch處理部225中通過糾錯解碼等來提取的控制數據作為輸入,生成或保持對應關係表。上位層240向csi生成部224輸出對應關係表。
csi生成部224保持與基站100生成的對應關係表相同的對應關係表。csi生成部224根據該表,針對與接收了「cqirequest」比特「1」的pdcch監視cc對應的調度的dlcc,生成csi。
接著,說明第五實施方式中的動作例。圖25以及圖26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本動作例也以與第二實施方式等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
首先,基站100設定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s40)。例如,基站100的上位層140通過載波應用的設定來進行哪個頻帶是哪個cc的設定,或哪個cc是pdcch監視cc,哪個cc是調度的dlcc等的設定。此時,上位層140生成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表。
接著,基站100通知這些設定(s41)。例如,上位層140將對應關係表與通過載波應用的設定來設定的cc與頻帶之間的關係等一起作為控制數據(或設定信息)輸出給pdsch生成部114。通過pdsch生成部114將控制數據作為pdsch信號發送給終端200。
終端200接收通過pdsch發送的控制數據(s42)。例如,pdsch處理部225從pdsch信號提取控制數據,並輸出給上位層240。
接著,終端200保存接收到的控制數據(s43)。例如,上位層240保存控制數據。
如上,基站100和終端200共享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圖22(a))。然後,當通過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進行哪個cc的csi報告時,調度器110根據對應關係表,利用與確定的dlcc對應的pdcch監視cc,發送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10~s15)。例如,在圖22(a)的例中,在要報告dlcc#3的csi時,基站100在dlcc#1中發送「cqirequest」比特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
在接收該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45)。例如,當在dlcc#1中接收pdcch信號時,終端200根據通過pdcch信號發送的下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接收作為調度的dlcc的dlcc#1~cc#3的pdsch信號(s161、s162中,是,s163)
接著,終端200檢測是否接收到了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450)。例如,pdcch處理部223根據接收到的pdcch信號的信號長度以及pdcch信號中包含的flagforformat0/format1adifferentiation進行檢測。在沒有接收到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450中,否),終端200不進行非周期csi的報告而結束一連串的處理。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了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s450中,是),終端200判斷該控制信息內的「cqirequest」是否為「1」(進行非周期csi報告)(s271)。
然後,在該比特為「1」時(s271中,是),終端200根據對應關係表,進行對應的調度的dlcc的csi報告(s451)。例如,pdcch處理部223根據接收到的pdcch信號的頻帶,將表示利用哪個dlcc發送了dci格式0的信息,與「cqirequest」比特一起輸出給csi生成部224。csi生成部224將作為發送了dci格式0的dlcc作為pdcch監視cc,根據對應關係表,選擇調度的dlcc,並將該dlcc作為csi報告對象生成csi(s451)。
另一方面,在「cqirequest」比特不是「1」時(s271中,否),終端200可以不進行非周期csi報告,所以參照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進行用戶數據的生成等(s170~s172)。
此後,終端200向基站100發送生成csi(s169)。在進行發送時,例如在跨載波調度的情況下,終端200通過由dci格式0的「cqirequest」(例如圖6)指示的ul的cc進行發送。
或者,終端200可以通過調度的ulcc發送csi。通過pdcch監視cc有可能設定為pdcch的控制信息的,除了dlcc以外還有ulcc。終端200還能夠利用該ulcc發送csi。
圖27是表示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例的圖。例如,與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同樣地作為設定信息(或者控制數據),基站100進行設定並發送(s40、s41),終端200接收並保存該設定信息(或控制數據)(s42、s43),由此共享對應關係。例如,在基站100通過dlcc#1發送「cqirequest」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情況下,終端200通過carrierindicator指定ulcc#1~ulcc#3中的任意一個,利用指定的ulcc發送所生成的csi。
這樣,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中,基站100利用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要進行csi報告的dlcc。基站100能夠關於設定為調度的dlcc的dlcc進行csi報告,能夠向終端200報告針對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能夠關於設定為調度的cc的dlcc報告csi,所以與針對全部dlcc報告csi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而且,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對於dci格式0等不增加比特數,所以按原樣使用現有的,沒有控制信號的開銷(overhead)的增加。
[第六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六實施方式。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六實施方式是對於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不同地預先確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例。
圖28(a)是表示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csi報告對象的dlcc之間的關係例的圖,圖28(b)是表示進行csi報告的dlcc的例的圖。
例如,如圖28(a)中所示,即使有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也能夠將對於監視dlcc#1進行csi報告的dlcc設定為dlcc#1和dlcc#2,將對於監視dlcc#4進行csi報告的dlcc設定為dlcc#3、dlcc#4和dlcc#5。例如,在關於dlcc#3,向終端200進行了csi報告時,基站100利用作為pdcch監視cc的dlcc#4,發送「cqirequest」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終端200基於對應關係,進行dlcc#3~#5的csi報告。由此,基站100能夠接收關於dlcc#3的csi報告。
基站100和終端200的構成例能夠與第五實施方式同樣地實施(例如圖23和圖24)。圖29以及圖30是動作例的流程圖。
基站100的上位層140,在設定載波應用時,生成pdcch監視cc與成為csi報告對象的dl的cc之間的對應關係,並作為對應關係表(例如圖28(a))進行保持,並發送給終端200(s50、s41)。
另一方面,終端200的上位層240通過保持作為控制數據來接收的對應關係表(s42、s43),能夠在與基站100之間共享進行csi報告的cc的信息。
然後,當確定了進行csi報告的dl的cc時,基站100根據對應關係表(例如圖28(a)),確定發送pdcch信號的dlcc(s51)。例如,調度器110參照來自上位層140的對應關係表,根據該表,確定發送對象的dlcc。
此後,基站100利用確定的dlcc,發送「cqirequest」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s14、s15)。
另一方面,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52),檢測在接收到的pdcch信號中是否還含有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s450),當檢測到時(s450中,是),參照在dci格式的控制信息中包含的「cqirequest」比特(s271)。
在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中包含的「cqirequest」比特為「1」時(s271中,是),根據對應關係表,讀出與發送了pdcch信號的dlcc對應的csi報告對象的dlcc。然後,終端200關於該dlcc進行csi報告(s520)。例如,csi生成部224從pdcch處理部223輸入關於發送了pdcch信號的dlcc的信息,並從上位層240參照對應關係表,確定與該dlcc對應的csi報告對象的dlcc。然後,csi生成部224關於確定的dlcc,生成csi。
然後,終端200向基站100發送生成的csi(s169)。例如,與第五實施方式同樣地,終端200可以利用由dci格式0的「carrierindicator」指示的ul的cc進行發送,也可以利用調度的ulcc(例如圖27)進行發送。
這樣,在本第六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根據與pdcch監視cc之間的對應關係,指定應該報告的任意的dlcc。從而,基站100能夠向終端200報告針對任意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能夠關於設定為csi報告對象dlcc的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針對全部ulcc報告csi時相比,發送的信息量變少,所以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第七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七實施方式。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七實施方式是設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與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終端200根據該對應關係進行csi報告的例。
圖31(a)以及圖31(b)是表示發送pusch信號的ulcc與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的例的圖,圖31(c)是表示進行csi報告的dlcc的例的圖。
如在第二實施方式中說明那樣,在進行跨載波調度的情況下,在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中,例如包含有表示應該通過哪個ulcc發送pusch信號的「carrierindicator」。將應該對於哪個dlcc進行csi報告與應該發送該pusch信號的ulcc相對應起來,根據該對應關係進行csi報告。
例如,基站100要進行關於dlcc#3的csi報告的情況下,如下。即、在對應關係(例如圖31(a))中,作為csi報告對象dlcc與cc#3對應的ulcc是ulcc#1~cc#3中的任意一個。基站100確定ulcc#1~cc#3中的發送pusch信號的ulcc(例如ulcc#1)。
基站100可以將ulcc#1~cc#3的全部確定為發送pusch信號的ulcc。然後,基站100生成作為發送pusch信號的ulcc指定了ulcc#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在dci格式0的情況下,「carrierindicator」=ulcc#1)。關於該控制信息用的pdcch信號,在跨載波調度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任意的dlcc進行發送(例如pdcch監視cc),在圖31(c)的例中利用ulcc#1進行發送。相同載波調度情況下,基站100使用dlcc#1發送pdcch信號。由於作為發送pusch信號的ulcc指定了ulcc#1,所以終端200根據對應關係,關於dlcc#1~cc#3進行csi報告。由此,基站100能夠接收關於dlcc#3的csi報告。
另外,如圖31(b)所示,ulcc與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可以是按照每個ulcc而不同的dlcc成為csi報告對象。此外,可以不具有關於全部ulcc為報告對象的dlcc的信息,可以具有使一部分的ulcc成為csi報告對象的dlcc。
基站100和終端200的構成例,能夠與第五實施方式同樣地實施(例如圖23以及圖24)。圖32以及圖33是動作例的流程圖。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按步驟序號順序說明。
首先,在載波應用設定時,基站100設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與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s60)。例如,上位層140進行設定,生成表示對應關係的表(例如圖31(a))。然後,基站100將該對應關係作為控制數據通知給終端200(s41),終端200接收這些,作為表來保存(s42、s43)。例如,上位層240作為表來保存。由此,在基站100與終端200之間共享對應關係。
當確定了關於哪個dlcc進行csi報告時(s11),基站100根據該dlcc,確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s61)。例如,調度器110根據通過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的dlcc,參照對應關係表(例如圖31(a)),確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然後,基站100生成指定了該ulcc的pdcch信號,並發送給終端200(s14、s15)。
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62),當接收到了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時(圖33的s450中,是),檢測「cqirequest」比特是否為「1」(進行非周期csi報告)(s271)。
然後,在「cqirequest」比特為「1」時(s271中,是),終端200參照對應關係表(例如圖31(a))確定與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對應的csi報告對象dlcc,生成與確定的dlcc對應的csi(s620)。例如,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提取表示發送pusch信號的是哪個ulcc的信息。在跨載波調度的情況下,可通過提取在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中包含的「carrierindicator」,來提取表示通過哪個ulcc發送pusch信號的信息。此外,在相同載波調度的情況下,pdcch處理部223能夠從與接收的pdcch信號的接收頻帶之間的關係中提取。pdcch處理部223向csi生成部224輸出表示發送pusch信號的ulcc是哪個的信息。csi生成部224對於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從上位層240參照對應關係表,確定csi報告對象dlcc,對於該dlcc,生成csi。
終端200通過指定的ulcc發送所生成的csi(s169)。基站100能夠通過接收該csi,(s17、s18),接收關於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csi。
在本第七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通過指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接收關於報告對象的dlcc的csi,所以能夠向終端200報告針對任意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關於設定為csi報告對象dlcc的cc,報告csi。從而,終端200與報告針對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發送的信息量變少,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第八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八實施方式。以與第二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八實施方式是指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域被追加在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例。
圖34是表示本第八實施方式中的dci格式0的參數例的圖。在dci格式中,有「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域。「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是例如用於指定多個dlcc中進行csi報告的dlcc的域。基站100在該域中插入參數值(3比特),作為pdcch信號發送給終端200,由此終端200關於指定的dlcc進行csi報告。
圖35是表示進行csi報告的dlcc的例的圖。基站100將「cqirequest」比特設為「1」,在「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域中指定了「000」的情況下,終端200關於與「000」對應的dlcc#1進行csi報告。例如在「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比特為「001」時,終端200關於dlcc#2進行csi報告。「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域的比特值(參數值)與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可以與第五實施方式同樣地在載波應用設定時進行設定,並通知給終端200。
本第八實施方式的基站100和終端200可以與第二實施方式(例如圖8和圖9)、或者與第五實施方式(例如圖23和圖24)同樣地實施。圖36以及圖37是表示本第八實施方式的動作例的流程圖。以與第二實施方式等之間的差異為中心,按步驟序號順序說明。
當通過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了關於哪個dlcc進行csi報告時(s11),基站100根據確定的dlcc,生成「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s70)。例如,調度器110以與報告對象的dlcc對應的方式,確定「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的參數值。此時,調度器110生成將「cqirequest」為「1」(進行非周期csi報告)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調度器110製作dci格式0的各域的參數值,pdcch生成部113根據這些參數值,生成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pdcch信號。
然後,基站100向終端200發送pdcch信號(s14、s15)。
接著,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71)。即、終端200接收pdcch信號(圖37的s161),當接收了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的pdcch信號時(s450中,是)、檢測「cqirequest」比特是否為「1」(s271)。
在「cqirequest」比特為「1」時(s271中,是),終端200參照「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域,關於與包含在該域中的參數值對應的dlcc,生成csi(s710)。例如,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提取dci格式0的各參數值,將包含在「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中的參數值,與「cqirequest」一起輸出給csi生成部224。csi生成部224根據「cqirequest」和「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的各參數值,關於對應的dlcc生成csi。
然後,終端200向基站100發送所生成的csi(s169),基站100通過接收該csi,能夠接收關於通過「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指定的任意一個dlcc的csi。
這樣,在本第八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關於任意的dlcc進行csi報告,所以能夠向終端200報告針對任意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關於通過「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指定的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報告針對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發送的信息量變少,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另外,在本第八實施方式中,能夠通過「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指定的是例如3比特。在dlcc為4個以上時,能夠通過「cqireportcarrierindicator」指定的是dlcc中的任意一個。此外,在dlcc為3個以內時,能夠指定的dlcc可指定任意的dlcc的全部組合。
[第九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九實施方式。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九實施方式是為指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而使用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的「carrierindicator」的例。
如在第五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那樣,在跨載波調度中,能夠通過「carrierindicator」來指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在進行非周期csi報告時(例如,「cqirequest」比特為「1」時),基站100將指定ulcc的「carrierindicator」指定為csi報告對象的dlcc。但是,此時,不能指定發送csi的ulcc,所以終端200通過預先確定的ulcc來發送csi。
另一方面,在不進行非周期csi報告時(例如,在「cqirequest」比特為「1」時),基站100如通常那樣,為指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而使用「carrierindicator」。
圖38(a)是表示報告對象的dlcc的例,圖38(b)是表示進行csi報告的ulcc的例的圖。如圖38(a)所示,例如,在關於dlcc#1進行csi報告時,基站100可以發送「cqirequest」比特為「1」、「carrierindicator」成為「000」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由於dci格式0的「cqirequest」比特為「1」,所以終端200捕捉「carrierindicator」來作為csi報告對象dlcc,關於與「000」對應的dl的cc#1生成csi。終端200例如使用預先確定的ulcc#3,向基站100發送csi。由此,基站100能夠關於指定的dlcc進行csi報告。另外,「carrierindicator」域的參數值例如是3比特,所以如第八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那樣,根據通過載波應用設定的dlcc的數量,確定能夠報告的dlcc的數量。即、即、在dlcc為4個以上時,能夠指定的是dlcc中的任意一個,另外,在dlcc為3個以內時,能夠指定的dlcc能夠指定任意的dlcc的全部組合。
在本第九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終端200,能夠與第二實施方式(例如圖8和圖9)或者第五實施方式(圖23和圖24)同樣地實施。圖39和圖40是表示本第九實施方式的動作例的流程圖。按步驟序號順序,以第二以及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
首先,基站100進行載波應用的設定,進行使用哪個ulcc進行csi報告的設定(s80)。例如,上位層140將ulcc#3設定為csi報告用的ulcc。
然後,基站100將該設定信息作為控制數據發送給終端200(s41)。終端200接收控制數據,作為設定信息保存(s42、s43)。例如,上位層240輸入csi報告用ulcc,並作為設定信息來保存。由此,在基站100和終端200中共享表示使用哪個ulcc發送csi的信息。
在確定了應該進行報告的dlcc時(s11),基站100根據確定的dlcc,生成「carrierindicator」(s81)。例如,調度器110根據通過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的dlcc,生成「carrierindicator」的參數值。在要報告dlcc#1時,將「carrierindicator」的參數值設為「000」,在要關於dlcc#3進行報告時,設為「010」等。調度器110將「cqirequest」也設為「1」。然後,基站100生成包含這些參數值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用的pdcch信號,並發送給終端200(s14、s15)。
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82),接收pdcch信號(圖40的s161)。然後,在「cqirequest」為「1」時,終端200參照「carrierindicator」的參數值,生成與該參數值對應的dlcc的csi(s820)。例如,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提取「cqirequest」和「carrierindicator」的參數值,並輸出給csi生成部224。csi生成部224參照在上位層240中保存的設定信息,關於與「carrierindicator」的參數值對應的dlcc,生成csi。
此後,終端200利用預先設定的ulcc,發送所生成的csi(s169)。例如,上位層240向pusch生成部229通知應該發送的ulcc,pusch生成部229保持該ulcc。pusch生成部229生成包含csi報告的pusch信號,以通過保持的ulcc向中高端200發送pusch信號的方式進行輸出。
基站100接收通過預先確定的ulcc指定的dlcc的csi(s17、s18)。
在本第九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關於使用「carrierindicator」指定的dlcc進行csi報告,所以能夠向終端200報告任意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關於通過「carrierindicator」指定的dl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報告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發送的信息量變少,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第十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十實施方式。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十實施方式是基站100將子幀序號和csi報告對象的dlcc相關聯起來進行csi報告的例。
圖41是表示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例的圖。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用的pdcch信號,在如上所述的跨載波調度的情況下,通過「carrierindicator」指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在相同載波調度的情況下,指定與發送dci格式0的pdcch信號的dlcc相同序號的ulcc。在本第十實施方式中,預先設定了發送pusch信號的ulcc、發送了dci格式0的pdcch信號的子幀序號以及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基站100根據該關係,對終端200進行指定的dlcc的csi報告。另一方面,終端200根據該對應關係,進行對應的dlcc的csi報告。
在圖41的例中,例如,基站100將指定為通過ulcc#1發送pusch信號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以子幀序號「0」進行發送。終端200根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1和子幀序號「0」,基於對應關係,例如生成dlcc#1的csi。從而,在要進行dlcc#1的csi報告時,基站100指定為發送pusch信號的是ulcc#1,以子幀序號「0」發送pdcch信號即可。在dci格式0的pdcch信號中,ulcc#1的指定,在跨載波調度中能夠通過「carrierindicator」指定,在相同載波調度中能夠通過以dlcc#1發送pusch信號來進行指定。另外,基站100報告非周期csi,所以在dci格式0的控制信息內,將「cqirequest」設為「1」。
圖42(a)~圖42(c)是表示子幀序號、通過哪個ulcc發送pusch信號、以及csi報告對象dlcc序號之間的對應關係例的圖。在圖42(a)~圖42(c)的例中,終端200能夠同時利用ulcc#1和ulcc#2發送pusch信號。基站100預先確定為能夠通過該ulcc#1報告的dlcc是cc#1~cc#3,能夠通過該ulcc#2報告的dlcc是cc#4~cc#5等,通知給終端200。然後,基站100如圖42(a)~圖42(c)所示那樣,製作子幀序號與進行csi報告的dlcc的序號之間的對應關係,通知給終端200。在該例中,在基站100要進行ulcc#5的csi報告的情況下,將發送pusch信號的ulcc指定為cc#2,通過子幀序號「1」(或者可以是「30」、「5」等)發送該指定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即可。
在本第十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終端200的構成例,能夠與第五實施方式同樣地實施(例如圖23和圖24)。圖43和圖44是表示本第十實施方式中的動作例的流程圖。按步驟序號順序,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
首先,在載波應用設定時,基站100設定子幀序號與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例如,上位層140設定如圖42(a)~圖42(c)所示的對應關係。
然後,基站100將設定的對應關係作為控制數據發送給終端200(s41),終端200接收控制數據,並保存對應關係(s42、s43)。例如,上位層240進行保存。由此,在基站100與終端200之間共享對應關係。
當確定了報告哪個dlcc的csi時(s11),基站100確定與該dlcc對應的、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和子幀序號。例如,在要報告dlcc#5的csi時,調度器110(跨載波調度的情況下)確定子幀序號「1」、「carrierindicator」=ulcc#2。
此後,基站100通過指定的子幀序號(相同載波調度的情況下進一步指定的dlcc),發送包含「cqirequest」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用的pdcch信號(s15)。
終端200進行終端側處理(s92),接收pdcch信號,並檢測到該pdcch信號時(s450中,是),檢測「cqirequest」是否為「1」(s271)。當「cqirequest」為「1」時(s271中,是),終端200提取接收到pdcch信號的信息的子幀序號和發送pusch信號的是哪個ulcc的信息,根據對應關係確定報告對象dlcc,生成與該dlcc對應的csi(s920)。例如,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提取「cqirequest」和通過哪個ulcc發送pusch信號的信息,並輸出給csi生成部224。而且,pdcch處理部223還根據作為報知信息來從基站100預先通知的子幀序號「0」的接收時機和pdcch信號的接收時機提取接收到的pdcch信號的子幀序號,並輸出給csi生成部224。csi生成部224參照在上位層240中保存的對應關係,針對從pdcch處理部223輸出的發送pusch信號的dlcc和子幀序號,取得對應的dlcc,生成與該dlcc對應的csi。
終端200將生成的csi作為pusch信號發送給基站100(s169)。基站100能夠接收通過接收該pusch信號來指定的針對dlcc的csi(s17、s18)。
這樣,在本第十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根據子幀序號、發送pusch信號的ulcc以及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報告指定的dlcc的csi。從而,在本第十實施方式中,基站100能夠向終端200報告任意的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根據對應關係,關於指定的dl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報告針對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發送的信息量變少,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此外,在本第十實施方式中,也在指定了進行csi報告的dlcc之後,基站100無需重新增加比特而進行信號的收發。從而,在本第十實施方式中,例如與第二實施方式相比沒有控制信號的開銷的增加。
[第十一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十一實施方式。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十一實施方式是關於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和處於一對一的關係的dlcc,進行csi報告的例。
圖45(a)~圖45(e)表示ulcc與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的例的圖。例如,將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和csi報告對象的dlcc,如圖45(a)~圖45(e)所示地相對應起來。例如,在dci格式0的pdcch信號中,作為發送pusch信號的ulcc,指定ulcc#3。此時,與ulcc#3處於一對一的關係的是dlcc#3,所以終端200報告dlcc#3的csi。在要進行dlcc#3的csi報告時,基站100將「cqirequest」設為「1」,發送將發送pusch信號的ulcc指定為ulcc#3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即可。在跨載波調度的情況下,基站100能夠從任意的dlcc發送該pdcch信號。在相同載波調度的情況下,基站100通過處於一對一的對應關係的dlcc發送pdcch信號即可。
本第十一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終端200的構成例,能夠與第五實施方式同樣地實施(例如圖23和圖24)。圖46和圖47是表示本第十一實施方式中的動作例的流程圖。按步驟序號順序,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
首先,基站100設定載波應用,生成例如圖45所示的ulcc與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s100)。例如,上位層140來生成。
基站100向終端200通知設定信息,終端200保存設定信息(s42、s43)。例如,上位層240進行保存,也保存圖45(a)~圖45(e)中所示的對應關係。上位層240可以向csi生成部224輸出對應關係。由此,在基站100和終端200共享對應關係。
此後,基站100確定關於哪個dlcc進行csi報告,按照確定,確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s101)。例如,調度器110從上位層140取得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與通過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的dlcc對應的ulcc。然後,基站100將「cqirequest」設為「1」,生成指定為通過與csi報告對象dlcc對應的ulcc發送pusch信號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用的pdcch信號,並發送給終端200(s14、s15)。
終端200通過終端側處理(s02)接收pdcch信號,檢測「cqirequest」是否為「1」(s271)。當「cqirequest」為「1」時,終端200根據對應關係,將與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對應的dlcc作為csi報告對象的dlcc,生成csi。例如,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提取「cqirequest」和發送pusch信號的ulcc,並輸出給csi生成部224。csi生成部224根據對應關係,將與ulcc對應的dlcc作為csi報告對象的dlcc,生成csi。
然後,終端200將csi作為pusch信號,發送給基站100(s169),基站100通過接收該pusch信號,能夠接收指定的dlcc的csi(s17、s18)。
這樣,在本第十一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根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與csi報告對象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指定進行csi報告的dlcc。從而,在本第十一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向終端200報告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根據對應關係,關於指定的dl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對於全部dlcc報告csi時相比,發送的信息量變少,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此外,在本第十一實施方式中,在指定了進行csi報告的dlcc之後,基站100也無需重新增加比特而進行信號的收發。從而,在本第十一實施方式中,例如與第二實施方式相比沒有控制信號的開銷的增加。
[第十二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十二實施方式。第十二實施方式是在關於去活狀態的dlcc進行csi報告時,在比一定時間遲的發送時機進行報告的例。
圖48(a)~圖48(c)是表示報告時機的例的圖。如在第二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那樣,cc例如有激活狀態和去活狀態。在關於去活狀態的dlcc進行csi報告時,與激活狀態的dlcc相比,到生成csi為止需要一定時間。終端200可以停止去活狀態的dlcc的接收處理,這是由於有不進行去活狀態的dlcc的csi測定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報告時機延遲,例如,從4子幀後到6子幀後進行。這樣,通過關於去活狀態的dlcc延遲報告時機,能夠確保到終端200成為激活狀態而開始進行針對dlcc的cqi等的測定為止的時間。
本第十二實施方式可應用於第一~第十一實施方式中。此外,本第十二實施方式可應用於後述的第十三~第十五實施方式。例如,在上位層140設定載波應用時,還對於去活狀態的dlcc的報告時機設定「在接收pdcch信號之後6個子幀後發送」等信息,並向終端200通知即可。或者,在系統內設定為預先確定的參數。終端200的上位層240保存這些,基站100和終端200共享信息。例如,在基站100發送了「cqirequest」為「11000」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第二實施方式)時,終端200在6個子幀以後發送去活狀態的dlcc#2的csi。
發送了去活狀態的dlcc的csi的時機是比發送激活狀態的dlcc的時機遲的時機即可,除了6個子幀以外,可以是5個子幀、8個子幀等。
[第十三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十三實施方式。以與第二以及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十三實施方式是在非周期csi報告的起動中兼用作為控制包的macce(mediaaccesscontrolcontrolelement)的例。
圖49是表示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例的圖。基站100為使去活狀態的dlcc(deactivateddlcc)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activateddlcc),向終端200發送macce。當接收到macce時,終端200關於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生成csi,並發送給基站100。在圖49的例中,基站100向終端200發送指定了dlcc#5的macce,終端200使dlcc#5成為激活狀態,並生成dlcc#5的csi,發送給基站100。
在本第十三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終端200能夠與第五實施方式(例如圖23和圖24)同樣地實施。圖50是表示本第十三實施方式中的動作例的順序圖。本動作例也以與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按步驟序號順序進行說明。
首先,基站100設定載波應用(s110)。例如,上位層140關於各dlcc,設定去活狀態的cc(「configuredbutdeactivatedcc」)、激活狀態的cc(「configuredandactivatedcc」)、pdcch監視集合cc(「pdcchmonitoringset」)。例如,上位層140保存設定信息。然後,基站100將該設定信息作為pdsch信號發送給終端200(s41)。
終端200接收pdsch信號,並保存設定信息(s42、s43)。例如,上位層240保存設定信息。由此,基站100和終端200共享哪個dlcc是激活狀態還是去活狀態、成為激活狀態的pdcch監視集合的cc是哪個。
然後,基站100確定使去活狀態的dlcc中哪個dlcc成為激活狀態(s111)。例如,根據上位層140保存的設定信息,確定是否使該dlcc成為激活狀態。該確定也兼用基站100關於哪個dlcc報告csi。
接著,基站100生成作為控制包的macce(或者macceforccmanagement,用於管理cc的macce)(s112)。例如,當上位層140確定了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且csi報告對象的dlcc)時,生成指定所確定的dlcc的macce。
接著,基站100發送所生成的macce(s113)。例如,上位層140將所生成的macce輸出給pdsch生成部114,並作為pdsch信號發送。
在接收到pdsch信號時(s114),終端200向基站100發送ack信號(s115)。例如,在從pdsch信號提取包含在macce中的信息時,pdsch處理部225將表示能夠提取的信號輸出給ack/nack生成部226。ack/nack生成部226在輸入了該信號時生成ack信號,並輸出給pucch生成部230。例如,ack信號作為pucch信號發送給基站100。
當接收了ack信號時(s116),基站100使由macce指定的dlcc成為激活狀態(成為activation)(s117)。例如,上位層140將設定為去活狀態的dlcc再設定為激活狀態,並作為設定信息保存。此外,上位層140對於各部,通過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的頻帶發送信號等。
另一方面,終端200使通過macce指定的dlcc成為激活狀態(s118)。例如,上位層240從pdsch處理部225輸入包含在macce中的信息,將該信息中的與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有關的信息作為激活狀態登記在設定信息中。例如,上位層240以通過指定的dlcc的頻帶接收信號等的方式設定各部。
接著,終端200關於通過macce指定的dlcc,生成csi(s119)。例如,上位層240向csi生成部224輸出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的信息。csi生成部224根據該信息,生成對應的dlcc的csi。
接著,終端200將生成的csi作為pusch信號進行發送(s120、s121),基站100通過接收該pusch信號,接收關於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的csi(s17、s18)。
這樣,在本第十三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通過macce指定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接收關於dlcc的csi。從而,在本第十三實施方式中,基站100能夠向終端200報告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關於成為激活狀態的dl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進行針對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第十四實施方式]
接著,說明第十四實施方式。以與第五以及第九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十四實施方式是組合了第五實施方式和第九實施方式的例。
在第五實施方式中,例如,基站100根據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dlcc之間的對應關係,利用某個pdcch監視cc發送「cqirequest」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用的pdcch。然後,終端200關於與pdcch監視cc處於對應關係的全部調度的dlcc,報告csi(例如圖22(a)以及圖22(b))。
在第九實施方式中,例如關於「cqirequest」為「1」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用的pdcch信號,將「carrierindicator」用於指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例如,圖38(a)以及圖38(b))。
圖51(a)是表示csi報告對象dlcc的例的圖,圖51(b)是表示發送用ulcc的例的圖。在本第十四實施方式中,將能夠與pdcch監視cc相關聯的調度的dlcc設在3個以內。在圖51(a)的例中,將dlcc#1和dlcc#4設定為pdcch監視cc,將與作為pdcch監視cc的dlcc#1相關聯的調度的dlcc設定為dlcc#1~#3(第一組)。此外,將與作為pdcch監視cc的dlcc#4相關聯的調度的dlcc設定為dlcc#4~#6(第二組)。
在本第十四實施方式中,也在「cqirequest」為「1」時,「carrierindicator」用於csi報告對象dlcc的指定。「carrierindicator」例如能夠使用3比特,所以例如在第一組報告dlcc#2和dlcc#3的csi時,基站100能夠設為「011」。即、在關於dlcc#2和dlcc#3進行csi報告時,基站100利用作為pdcch監視cc的dlcc#1,發送「cqirequest」為「1」、「carrierindicator」為「011」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即可。
此時,基站100不能與第九實施方式同樣地,通過「carrierindicator」指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因此,此時,針對每個pdcch監視cc(每個組)確定發送pusch信號的ulcc,並利用該ulcc發送csi。在圖51(b)的例中,通過由pdcch監視cc#1(dlcc#1)發送的pdcch起動的csi報告(dlcc#1~dlcc#3的csi),通過ulcc#1作為pusch信號進行發送。
本第十四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終端200的構成例,能夠與第五以及第九實施方式同樣地實施(例如圖23和圖24)。圖52以及圖53是表示本第十四實施方式中的動作例的順序圖。本動作例也以與第五以及第九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按步驟序號順序進行說明。
首先,在設定載波應用時,基站100設定pdcch監視cc與調度的cc之間的對應關係,還設定非周期csi報告用的ulcc(s120)。例如,如圖51(a)所示,上位層140對於成為pdcch監視cc的dlcc確定成為同一組的調度的dlcc(3個以內)。而且,上位層140在各組中確定一個非周期csi發送用的ulcc。上位層140將確定的這些信息作為設定信息保存,並通知給終端200(s41)。
終端200接收設定信息作為pusch信號,並保存設定信息(s43)。例如,上位層240保存設定信息。
然後,在確定了關於哪個dlcc進行csi報告時,基站100根據設定信息確定作為發送pdcch信號的pdcch監視cc的dlcc。而且,基站100生成指定了csi報告對象的dlcc的組合的「carrierindicator」(s121)。例如,在通過報告cc確定部111將dlcc#2確定為csi報告對象時,調度器110從上位層140取得設定信息,確定為使用作為pdcch監視cc的dlcc#1發送。而且,調度器110確定將「cqirequest」設為「1」、將「carrierindicator」設為「010」。
接著,基站100生成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0)(s13)。例如,調度器110生成將「cqirequest」設為「1」、將「carrierindicator」設為「010」的控制信息,輸出給pdcch生成部113。
然後,基站100利用作為確定的pdcch監視cc的dlcc,向終端200發送pdcch信號(s14、s15)。基站100能夠使用多個pdcch監視cc指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例如,在圖51(a)的例中,能夠通過dlcc#1和dlcc#4的兩個pdcch監視cc確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
終端200通過終端側處理(s122),接收pdcch信號,進行dci格式0的檢測和「cqirequest」=「1」的檢測(在s450中,是,在s271中,是)。
接著,終端200從「cqirequest」為「1」的dci格式0的pdcch信號提取「carrierindicator」,關於通過「carrierindicator」指定的dlcc生成csi(s1220)。例如,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讀出「cqirequest」和「carrierindicator」,輸出給csi生成部224。此外,pdcch處理部223根據接收的pdcch信號的接收頻帶,識別是哪個dlcc(成為pdcch監視cc的dlcc),並將dlcc信息輸出給csi生成部224。csi生成部224從上位層240取得設定信息,根據來自pdcch處理部223的dlcc的信息和「carrierindicator」,基於設定信息,取得對應的dlcc。然後,csi生成部224關於取得的dlcc生成csi。此時,在通過多個pdcch監視cc發送了pdcch信號時,關於各個pdcch信號生成csi。
然後,終端200利用預先確定的ulcc,向基站100發送所生成的csi(s169)。例如,pusch生成部229從上位層240取得設定信息,提取通過哪個ulcc發送的信息。然後,pusch生成部229利用提取的ulcc以發送pusch信號的方式進行輸出。
基站100接收pusch信號,接收指定的dlcc的csi(s17、s18)。
這樣,在本第十四實施方式中,也能夠與第五以及第九實施方式同樣地通過pdcch監視cc和「carrierindicator」的組合來指定進行csi報告的dlcc。從而,在本第十四實施方式中,基站100能夠向終端200報告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根據對應關係,關於通過pdcch監視cc和「carrierindicator」的組合來指定的dl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進行針對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而且,在本第十四實施方式中,即使在dlcc多於3個時,通過多分組化,能夠指定進行csi報告的任意的dlcc的組合。在上述例中,將6個dlcc分為兩個組。在8個dlcc時,例如能夠分為3個組。此外,基站100如上能夠通過利用多個pdcch監視cc來發送pdcch信號,關於不同組內的dlcc進行csi報告。
[第十五實施方式]
接著,對第十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與第二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同樣的事項省略說明。第十五實施方式是關於支持su-mimo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與pusch有關的控制信息),利用該控制信息內的一部分域來指定進行csi報告的dlcc的例。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在上行鏈路中可以支持su-mimo(singleuser-mimo)。另一方面,在上述的第二實施方式等中,作為上行數據用的控制信息,關於dci格式0進行了說明,但由於支持su-mimo,所以可定義新的dci格式0。su-mimo例如通過一個用戶(終端200)和一個基站100,分別使用多個天線,收發按照各天線的每個指向性不同的信號。
圖54(a)是表示支持su-mimo的dci格式的參數例的圖。上行鏈路用的su-mimo支持使用多個天線傳送最大兩個數據塊(有時也被稱為傳輸塊)。在圖54(a)的例中,以「ndi」(newdataindicator,新數據指示符)域和「mcsandrv」(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andredundancyversion,調製和編碼方案及冗餘版本)域與兩個數據塊相對應的方式,定義了兩個數據塊量的域。
在本第十五實施方式中,在「cqirequest」為「1」時(進行非周期csi報告時),使「ndi」域和「mcsandrv」域中的兩個數據塊的一方有效,關於另一方,用於指定進行非周期csi報告的dlcc。
圖54(b)是用於說明指定了這樣的dci格式時的例的圖。例如,基站100將「cqirequest」設為「1」,將第二傳輸塊用的「ndi」域和「mcsandrv」域的全部6比特用於指定進行哪個dlcc的csi報告。通過該指定,終端200關於所指定的dlcc,生成csi並發送給基站100。另外,該「6比特」是一例,使用作為「ndi」域和「mcsandrv」域指定的比特即可。此外,也可以不使用第二傳輸塊,而使用第一傳輸塊的兩個域。
圖55是表示本第十五實施方式中的基站100的構成例的圖,圖56是表示終端200的構成例的圖。
基站100還具有兩個天線121、122、兩個無線接收部131-1、130-2、多天線接收處理部150。另外,兩個無線接收部131-1、130-2、多天線接收處理部150例如別包含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接收部12中。
兩個天線121、122分別接收從終端200通過mimo發送的無線信號,分別輸出給兩個無線接收部131-1、130-2。
兩個無線接收部131-1、130-2將接收到的無線信號向下變換,變換為基帶信號,分別輸出給多天線接收處理部150。
多天線接收處理部150進行例如預編碼矩陣的運算等,以與從終端200向兩個天線發送時的分配(或者加權)等對應的方式輸出基帶信號。
終端200還具有兩個天線211、212、兩個無線發送部232-1、232-2、多天線發送處理部250。另外,兩個無線發送部232-1、232-2、多天線發送處理部250例如包含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發送部22中。
多天線發送處理部250對於從復用部231輸出的基帶信號,進行預編碼矩陣等的運算而輸出。由此,例如,從兩個天線211、212發送按照預編碼矩陣等的分配的無線信號。
兩個無線發送部232-1、232-2對於從多天線發送處理部250輸出的基帶信號,通過頻率變換等向上變換而分別生成無線信號。兩個無線發送部232-1、232-2將生成的無線信號分別輸出給兩個天線211、212。
兩個天線211、212分別向基站100發送無線信號。
接著,說明動作例。圖57以及圖58是表示動作例的流程圖。以與第二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為中心,按步驟序號順序進行說明。
在確定了關於哪個dlcc進行csi報告時,基站100與此相對應地確定通過「mcsandrvfor2ndtb(用於第二tb的mcs和rv)」域和「ndifor2ndtb」域發送的參數值(s130)。例如,調度器110與通過報告cc確定部111確定的成為csi報告對象的dlcc對應地生成各參數值。與第二實施方式同樣地,調度器110能夠指定多個dlcc的組合。
然後,基站100生成新的dci格式(例如圖54(a))的上行數據用控制信息(以下為上行mimo用控制信息),向終端200發送上行mimo用控制信息(s13~s15)。
在通過終端側處理(s131)接收pdcch信號時,終端200檢測是否接收了上行mimo用控制信息的pdcch信號(s1310)。例如,pdcch處理部223通過上行mimo用控制信息用的pdcch信號的長度進行檢測。
在不能檢測上行mimo用控制信息用的pdcch信號時(s1310中,否),終端200看作基站100視為請求非周期csi而結束一連串的處理。
另一方面,在檢測出上行mimo用控制信息用的pdcch信號時(在s1310中,是),終端200判斷「cqirequest」是否為「1」(s271)。在「cqirequest」為「1」時(請求了非周期csi報告時)(在s271中,是),終端200關於與通過「mcsandrvfor2ndtb」域和「ndifor2ndtb」域發送的參數值對應的dlcc,生成csi(s1311)。例如,pdcch處理部223從pdcch信號提取「mcsandrvfor2ndtb」和「ndifor2ndtb」的參數值,與「cqirequest」一起輸出給csi生成部224。csi生成部224根據參數值,生成對應的dlcc的csi。
然後,終端200將生成的csi作為pusch信號進行發送(s169)。基站100能夠接收pusch信號,接收通過終端200生成的csi(s17、s18)。
在本第十五實施方式中,基站100也能夠通過上行mimo用控制信息來指定進行csi報告的dlcc,所以基站100能夠向終端200報告任意頻帶的與信道狀態有關的信息。此外,終端200關於指定的dlcc報告csi。從而,與終端200進行針對全部dlcc的csi時相比,發送的信息量變少,能夠實現吞吐量的提高。
另外,在本第十五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指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時,利用「ndi」和「mcsandrv」兩個域的例。例如,在新的dci格式中,可以利用其他域來指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此時,也能夠使用在圖54(a)中沒有示出的域來指定。如果利用能夠與「cqirequest」一起發送的域的參數值,則能夠指定csi報告對象的dlcc。
[其他實施例]
例如,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假設為在「cqirequest」中含有一個以上的「1」的情況下,終端200生成指定的dlcc的csi,而且生成用戶數據來進行說明(例如圖11的s166)。例如,終端200可以不生成用戶數據,而生成指定的dlcc的csi。在第三實施方式以後的各實施方式中,終端200能夠不生成用戶數據,而生成指定的dlcc(例如圖17的s166等)。
符號說明
100:無線基站裝置(基站)110:調度器
111:報告cc確定部113:pdcch生成部
114:pdsch生成部120(121,122)天線
140:上位層200:終端裝置(終端)
222:測定部223:pdcch處理部
224:csi生成部225:pdsch處理部
227:csi處理部229:pusch生成部
235:分離部240:上位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