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裝置及記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6:44:11 1
專利名稱:定影裝置及記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例如噴墨式印表機等的記錄裝置、以及該記錄裝置中所具備的、用於使圖像定影於記錄有該圖像的紙張等上的定影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地,作為將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上的記錄裝置,廣泛已知一種噴墨式印表機。在噴墨式印表機中,通過從記錄頭(記錄單元)朝向紙張(記錄介質)噴射油墨從而實施印刷。在這種印表機中,通常採用如下方式,即,通過對印刷後的紙張進行加熱而使其乾燥,從而使圖像定影於紙張上。而且,作為以這種方式對印刷後的紙張進行加熱而使其乾燥的印表機,目前已知一種專利文獻I中所公開的裝置。在該專利文獻I的印表機中採用如下方式,即,通過以隔著紙張的輸送路徑而對置的方式被配置的一對加熱器(定影單元),來對印刷後的紙張進行加熱而使其乾燥。但是,當紙張具有捲筒紙等的彎曲(捲曲)的性質時,存在彎曲的紙張與各個加熱器接觸的可能性。因此,在專利文獻I的印表機中採用如下方式,即,當紙張具有彎曲的性質時,通過預測紙張的彎曲狀態,並使各個加熱器移動以增大各個加熱器之間的距離,從而避免各個加熱器與紙張的接觸。然而,雖然在專利文獻I的印表機中,即使在紙張彎曲了的情況下也能夠避免該紙張向各個加熱器的接觸,但是由於需要用於對各個加熱器之間的距離進行調節的加熱器移動機構,因此存在結構變得複雜的問題。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12949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著眼於這種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點而被完成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在記錄介質發生了捲曲時以簡單的結構避免記錄介質與定影單元的接觸的定影裝置及記錄裝置。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定影裝置具備支承面,其構成用於將記錄介質從上遊側向下遊側進行輸送的輸送路徑的一部分,且能夠對所述記錄介質進行支承;定影單元,其以與所述支承面對置的方式而配置,並且當在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所述記錄介質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時,實施將所述圖像定影於所述記錄介質上的定影處理,所述支承面在所述支承面與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位於與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的所述輸送路徑相比遠離所述定影單元的位置處。根據本發明,即使在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記錄介質捲曲而隆起的情況下,也可通過支承面的上遊側的輸送路徑與支承面距定影單元的距離之差,來吸收該記錄介質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部分。因此,當記錄介質發生了捲曲時,能夠以簡單的結構來避免記錄介質與定影單元的接觸。
在本發明的定影裝置中,所述支承面具有遠離斜面,所述遠離斜面以越趨於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則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越遠離所述定影單元的方式而傾斜。根據本發明,即使在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記錄介質捲曲而隆起的情況下,該記錄介質也可通過遠離斜面而逐漸遠離定影單元。因此,能夠在不使記錄介質與定影單元接觸的條件下沿著支承面而順利地輸送該記錄介質。在本發明的定影裝置中,所述支承面在與所述遠離斜面相比靠所述輸送路徑的下遊側的位置處具有接近斜面,所述接近斜面以越趨於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則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越接近所述定影單元的方式而傾斜。根據本發明,因遠離斜面而相對於定影單元發生了傾斜的記錄介質的傾斜度,通過接近斜面而被緩和。因此,能夠抑制定影單元對記錄介質的定影處理變得不均勻的情況。在本發明的定影裝置中,所述輸送路徑上的所述遠離斜面的下遊端和所述接近斜面的上遊端以連續的方式而相連接,所述遠離斜面的下遊端和所述接近斜面的上遊端之間的連接部分,與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定影單元的中央部相對應。根據本發明,由於可恰當地確保定影單元與記錄介質之間的距離,因此能夠有效地抑制記錄介質與定影單元接觸的情況。在本發明的定影裝置中,所述遠離斜面的上遊端及所述接近斜面的下遊端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距所述定影單元的距離相等。例如,當記錄介質為帶有表面起伏的長條狀的捲筒紙時,記錄介質的頂端部分尤其發生捲曲。關於這一點,根據本發明,由於在記錄介質的頂端部分通過了支承面之後,記錄介質通過遠離斜面的上遊端及接近斜面的下遊端而被支承,因此該記錄介質變得相對於定影單元而平行。因此,能夠均勻地實施定影單元對記錄介質的定影處理。在本發明的定影裝置中,所述遠離斜面相對於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的所述輸送路徑的傾斜角度大於,所述接近斜面相對於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的所述輸送路徑的傾斜角度。根據本發明,即使在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記錄介質捲曲而隆起的情況下,該記錄介質也可通過與接近斜面相比傾斜角度較大的遠離斜面而迅速地遠離定影單元。因此,能夠有效地避免記錄介質與定影單元的接觸。本發明的記錄裝置具備記錄單元,其將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上;上述結構的定
影裝置。 根據本發明,能夠獲得與上述定影裝置相同的作用效果。
圖1為實施方式的噴墨式印表機的剖視模式圖。圖2為該印表機的加熱乾燥部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3為表示在該加熱乾燥部中捲筒紙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在分離斜面上被輸送時的狀態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4為表示在該加熱乾燥部中捲筒紙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在接近斜面上被輸送時的狀態的放大剖視模式圖。
圖5為表示在該加熱乾燥部中捲筒紙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向接近斜面的下遊側被輸送時的狀態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6為表示改變例的加熱乾燥部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7為表示改變例的加熱乾燥部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8為表示改變例的加熱乾燥部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9為表示改變例的加熱乾燥部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10為表示改變例的加熱乾燥部的放大剖視模式圖。圖11為表示改變例的加熱乾燥部的放大剖視模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將本發明的記錄裝置具體化為噴墨式印表機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作為記錄裝置的噴墨式印表機11具備形成其外輪廓的大致矩形箱狀的主體外殼12。在主體外殼12內設置有放卷部13和記錄部14,其中,所述放卷部13在將作為記錄介質的長條狀的捲筒紙(連續紙)RP松卷的同時進行放卷,所述記錄部14實施將圖像記錄在從該放卷部13放卷出的捲筒紙RP上的記錄處理。此外,在主體外殼12內設置有作為定影裝置的加熱乾燥部15和排紙託架16,其中,所述加熱乾燥部15實施使圖像定影於通過記錄部14而記錄有圖像的捲筒紙RP上的、作為定影處理的加熱乾燥處理,所述排紙託架16將通過該加熱乾燥部15而被加熱乾燥了的捲筒紙RP連續重疊為蜿蜒狀並對該捲筒紙RP進行支承。S卩,在主體外殼12內,在成為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上遊側的、靠後的位置處配置有放卷部13,而在成為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的、靠前的位置處配置有排紙託架16。而且,在從放卷部13到排紙託架16之間的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中途位置上,分別配置有記錄部14和加熱乾燥部15。如圖1所示,在放卷部13中,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有在左右方向(與紙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捲軸17。在捲軸17上,捲筒紙RP以能夠與該捲軸17 —體旋轉的方式被支承。而且,通過使捲軸17向圖1中的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從而捲筒紙RP在被松卷的同時朝向輸送路徑的下遊側被放卷。在放卷部13的上方,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能夠旋轉的方式而設置有中繼輥18,所述中繼輥18用於卷繞從捲軸17被放卷出的捲筒紙RP並朝向記錄部14側進行引導。而且,在中繼輥18上從後側卷繞有從捲軸17被放卷出的捲筒紙RP,從而將從捲軸17被放卷出的捲筒紙RP的輸送方向從向上變更為水平向前。記錄部14具備:支承臺19,其從下側對從上遊側輸送來的捲筒紙RP進行支承;作為記錄單元的記錄頭20,其以隔著捲筒紙RP而與該支承臺19對置的方式被配置。在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上的、記錄部14與中繼輥18之間設置有供紙輥對21,所述供紙輥對21在對由中繼輥18輸送來的捲筒紙RP進行夾持的同時向支承臺19上進行引導。另一方面,在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上的、記錄部14的下遊側,設置有將支承臺19上的捲筒紙RP向下遊側引導的排紙輥對22。而且,記錄頭20的下表面成為水平的噴嘴形成面,在該噴嘴形成面上開口有噴射作為液體的油墨的多個噴嘴(省略圖示)。而且,記錄頭20從各個噴嘴(省略圖示)向在支承臺19上被輸送的捲筒紙RP噴射油墨,從而對圖像進行記錄。另外,在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上的、排紙輥對22的下遊側,配置有加熱乾燥部15。接下來,對加熱乾燥部15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及圖2所示,加熱乾燥部15具備:路徑形成板23,其形成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一部分,且從下側對捲筒紙RP進行支承;作為定影單元的加熱器組件24,其以隔著捲筒紙RP而與該路徑形成板23對置的方式被配置,且對記錄有圖像的捲筒紙RP實施加熱乾燥處理。路徑形成板23具備:水平的水平部25 ;從該水平部25的前端朝向前斜下方延伸的第一傾斜部26 ;從該第一傾斜部26的前端朝向前斜上方延伸的第二傾斜部27。第一傾斜部26與第二傾斜部27關於包括兩者的邊界在內的鉛垂面而前後呈面對稱。因此,通過第一傾斜部26和第二傾斜部27而形成凹部,所述凹部相對於水平部25而凹陷成,在從左右方向觀察時呈V字狀。第一傾斜部26的上表面被設定為遠離斜面26a,所述遠離斜面26a以越趨於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則在上下方向上越遠離加熱器組件24的方式而傾斜。另一方面,第二傾斜部27的上表面被設定為接近斜面27a,所述接近斜面27a以越趨於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則在上下方向上越接近加熱器組件24的方式而傾斜。因此,遠離斜面26a和接近斜面27a以在前後方向上連續的方式相鄰並相連接。而且,本實施方式中,通過遠離斜面26a和接近斜面27a,而構成能夠對被輸送的捲筒紙RP進行支承的支承面。另外,水平部25的上表面被設定為平坦面25a,並且平坦面25a形成支承面(遠離斜面26a和接近斜面27a)的緊上遊側的輸送路徑。因此,支承面(遠離斜面26a和接近斜面27a)在上下方向上,位於與平坦面25a相比遠離加熱器組件24的位置處。另外,平坦面25a包含於包括支承臺19的上表面在內的水平面內。加熱器組件24以在前後方向上橫跨遠離斜面26a和接近斜面27a的方式而配置。即,加熱器組件24與遠離斜面26a及接近斜面27a雙方在上下方向上對置。因此,本實施方式中,上下方向與加熱器組件24和支承面(遠離斜面26a以及接近斜面27a)對置的方向
相一致。加熱器組件24具備:下側開口的呈矩形箱狀的加熱器外殼28 ;被配置於該加熱器外殼28內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加熱器29 ;被配置於該加熱器外殼28內,並使加熱器29的熱量朝向下側反射的反射板30。在前後方向上,加熱器外殼28的寬度被設定為,小於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與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之間的距離。加熱器29被配置在加熱器外殼28內的前後方向上的中央部處。反射板30被配置在加熱器外殼28的上壁與加熱器29之間。反射板30在從左右方向觀察時呈大致倒U字狀,以便覆蓋加熱器29的上側以及前後兩側。S卩,反射板30的下側以及左右兩側開口。而且,反射板30在其前端和後端之間的區域即加熱乾燥區域H內,朝向在支承面(遠離斜面26a和接近斜面27a)上被輸送的捲筒紙RP大致均勻地反射從加熱器29放出的熱量。而且,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和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在上下方向上,距加熱器組件24的距離相等。即,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和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處於相同高度。另外,遠離斜面26a和接近斜面27a之間的連接部分R與在遠離斜面26a及接近斜面27a上被輸送的捲筒紙RP的輸送方向即前後方向上的、加熱器組件24的中央部對應。即,連接部分R與加熱乾燥區域H內的前後方向上的中央部對應。接下來,對噴墨式印表機11的作用進行說明。那麼,當捲軸17旋轉時,捲筒紙RP在從其頂端部分起被依次被松卷的同時朝向輸送路徑的下遊側被放卷。該被放卷出的捲筒紙RP在沿著輸送路徑於支承臺19上被輸送的過程中,接受從記錄頭20噴射出的油墨從而被記錄圖像。接著,記錄有圖像的捲筒紙RP從其頂端部分起依次沿著輸送路徑而向下遊側的加熱乾燥部15被輸送。而且,如圖3所示,向加熱乾燥部15被輸送的捲筒紙RP的頂端部分從平坦面25a向遠離斜面26a被輸送。此時,由於在捲筒紙RP的頂端部分處,程度特別重地殘留有卷繞於捲軸17上時的表面起伏,因此以向上側鼓出的方式捲曲(彎曲)。但是,捲筒紙RP的頂端部分通過在遠離斜面26a上朝向下遊側被輸送,從而遠離加熱器組件24。因此,避免了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與加熱器組件24接觸的情況。接著,如圖4所示,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從遠離斜面26a向接近斜面27a被輸送。此時,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在接近斜面27a上向下遊側被輸送時,因自重而使捲曲緩和。因此,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接近與加熱器組件24平行的狀態(水平狀態)。因此,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在從遠離斜面26a向下遊側被輸送到接近斜面27a的過程中,大致均勻地從加熱器組件24接受熱量。其結果為,由於被記錄於捲筒紙RP上的圖像被大致均勻地加熱乾燥,因此該圖像高精度地被定影於該捲筒紙RP上。接著,當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通過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時,將由於重力而使輸送方向從向前變更為向下,從而朝向排紙託架16被輸送。而且,之後,捲筒紙RP中的遠離斜面26a上以及接近斜面27a上的部分,通過捲筒紙RP中的位於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的下遊側的部分的重量而向下遊側被牽拉。由此,如圖5所示,捲筒紙RP中的遠離斜面26a上以及接近斜面27a上的部分,在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和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這兩個位置處被支承,從而成為水平拉伸的狀態。因此,捲筒紙RP中的遠離斜面26a上以及接近斜面27a上的部分在維持了相對於加熱器組件24而平行的狀態的同時向下遊側被輸送。其結果為,由於捲筒紙RP和路徑形成板23之間的接觸面積穩定,因此捲筒紙RP上的溫度較為穩定。因此,由於通過記錄頭20而被記錄了圖像的捲筒紙RP在遠離斜面26a上以及接近斜面27a上被均勻地加熱乾燥,所以該圖像高精度地被定影於該捲筒紙RP上。因此,確保了捲筒紙RP的穩定的印刷質量。另外,捲筒紙RP在通過加熱乾燥部15而被加熱乾燥後,通過排紙託架16而以連續重疊為蜿蜒狀的方式被支承。根據以上詳細敘述的實施方式能夠得到以下的效果。(I)支承面(遠離斜面26a以及接近斜面27a)在上下方向上,位於與平坦面25a相比遠離加熱器組件24的位置處。因此,即使在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捲筒紙RP的頂端部分捲曲而隆起,也能夠通過平坦面25a與支承面距加熱器組件24的距離之差,來吸收該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部分。因此,當捲筒紙RP的頂端部分捲曲而隆起時,能夠以將支承面配置在與平坦面25a相比遠離加熱器組件24的位置處這一簡單的結構,而容易地避免捲筒紙RP與加熱器組件24的接觸。(2)支承面具有遠離斜面26a,所述遠離斜面26a以越趨於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則在上下方向上越遠離加熱器組件24的方式而傾斜。因此,即使在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捲筒紙RP的頂端部分捲曲而隆起,也能夠使該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頂端部分在遠離斜面26a上被輸送時,逐漸遠離加熱器組件24。因此,能夠在不會使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頂端部分與加熱器組件24接觸的條件下,沿著支承面而順利地向下遊側進行輸送。(3)支承面在與遠離斜面26a相比靠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的位置處具有接近斜面27a,所述接近斜面27a以越趨於捲筒紙RP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則在上下方向上越接近加熱器組件24的方式而傾斜 。因此,當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在支承面上被輸送時,能夠通過接近斜面27a,來緩和因遠離斜面26a而相對於加熱器組件24發生了傾斜的、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的傾斜度。因此,能夠抑制加熱器組件24對捲筒紙RP中的捲曲了的頂端部分的加熱乾燥處理變得不均勻的情況。(4)遠離斜面26a的下遊端和接近斜面27a的上遊端之間的連接部分R,與捲筒紙RP的輸送方向即前後方向上的加熱器組件24的中央部相對應。因此,由於能夠平衡良好且恰當地確保加熱器組件24與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頂端部分之間的距離,所以能夠有效地抑制該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頂端部分與加熱器組件24接觸的情況。(5)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以及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加熱器組件24的距離相等。因此,由於在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頂端部分通過了支承面(遠離斜面26a以及接近斜面27a)之後,捲筒紙RP通過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以及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而在兩個位置處被支承,所以捲筒紙RP相對於加熱器組件24而平行。因此,能夠均勻地實施加熱器組件24對捲筒紙RP的加熱乾燥處理。改變例另外,上述實施方式也可以變更為如下的其他的實施方式。 如圖6所示,在加熱乾燥部15中,也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即,使遠離斜面26a相對於水平的平坦面25a的傾斜角度,大於接近斜面27a相對於平坦面25a的傾斜角度。此時,當將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與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加熱器組件24的距離設定為相等時,接近斜面27a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將長於,遠離斜面26a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當採用這種方式時,則能夠通過使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頂端部分沿著與接近斜面27a相比相對於平坦面25a的傾斜角度較大的遠離斜面26a,而向下遊側被輸送,從而使該頂端部分迅速地遠離加熱器組件24。因此,能夠有效地避免捲筒紙RP中的因捲曲而隆起的頂端部分與加熱器組件24的接觸。.如圖7所示,在加熱乾燥部15中,也可以將接近斜面27a變更為水平面S。.如圖8所示,在加熱乾燥部15中,也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即,將支承面(遠離斜面26a以及接近斜面27a)變更為水平面S,且在該水平面S與平坦面25a之間以水平面S低於平坦面25a的方式而設置高低差D。
如圖9所示,在加熱乾燥部15中,也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即,將遠離斜面26a變更為水平面S,且在該水平面S與平坦面25a之間以水平面S低於平坦面25a的方式而設置高低差D。 如圖10所示,在加熱乾燥部15中,也可以在遠離斜面26a的下遊端與接近斜面的上遊端之間設置水平面S。此時,水平面S與加熱器組件24在上下方向上對置。 如圖11所示,在加熱乾燥部15中,也可以採用如下方式,S卩,將支承面(遠離斜面26a以及接近斜面27a)變更為,當從左右方向觀察時彎曲為向下側鼓出的圓弧狀的曲面K。.在加熱乾燥部15中,沒有必要使遠離斜面26a的上遊端26b以及接近斜面27a的下遊端27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加熱器單元24的距離必須相等。.在加熱乾燥部15中,遠離斜面26a的下遊端和接近斜面27a的上遊端之間的連接部分R,沒有必要必須與捲筒紙RP的輸送方向即前後方向上的加熱器組件24的中央部相對應。.在加熱乾燥部15中,也可以省略接近斜面27a。.在噴墨式印表機11中,也可以使用紫外線固化型的油墨。此時,作為定影裝置,使用紫外線照射裝置以代替加熱乾燥部15,所述定影裝置實施使圖像定影於通過記錄部14而記錄有圖像的捲筒紙RP上的、作為定影處理的紫外線照射處理。 也可以將捲筒狀的塑料薄膜或金屬箔等作為記錄介質而使用,以取代捲筒紙RP。.也可以將單頁紙(散張紙)作為記錄介質而使用,以取代捲筒紙(連續紙)RP。.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記錄裝置具體化為噴墨式印表機11,但是也可以採用噴射或噴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體的液體噴射裝置。也可以轉用於具備使少量的液滴噴出的液體噴射頭等的各種液體噴射裝置中。另外,液滴是指,從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噴出的液體的狀態,也包括粒狀、淚狀、絲狀後拉出尾狀物的液體的狀態。此外,這裡所說的液體只需為能夠由液體噴射裝置噴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需為物質處於液相時的狀態下的材料即可,其不僅包括如粘性較高或者較低的液狀體、溶膠、凝膠水、其他的無機溶劑、有機溶劑、溶液、液狀樹脂、液狀金屬(金屬熔液)這樣的流狀體、以及作為物質的一種狀態的液體,還包括在溶劑中溶解、分散或者混合有由顏料或者金屬粒子等的固體物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體等。此外,作為液體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舉出如上述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油墨或液晶等。這裡,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膠狀油墨、熱熔性油墨等的各種液體組成物在內的物質。作為液體噴射裝置的具體示例,例如可以為以下的液體噴射裝置,即,對用於液晶顯示器、EL (電致發光)顯示器、面發光顯示器、彩色過濾器的製造等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含有電極材料或者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體進行噴射的液體噴射裝置;噴射被用於生物晶片製造的生體有機物的液體噴射裝置;作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並噴射作為樣本的液體的液體噴射裝置;印染裝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採用如下的液體噴射裝置,即,向鐘錶或照相機等的精密機械精確地噴射潤滑油的液體噴射裝置 』為了形成被用於光通信元件等中的微小半球透鏡(光學透鏡)等,而向基板上噴射紫外線固化樹脂等透明樹脂液的液體噴射裝置;為了對基板等進行蝕刻而噴射酸或者鹼等的蝕刻液的液體噴射裝置。而且,能夠將本發明應用於這些裝置中的任意一種的液體噴射裝置中。符號說明 11…作為記錄裝置的噴墨式印表機;
15…作為定影裝置的加熱乾燥部;20…作為記錄單元的記錄頭;24…作為定影單元的加熱器組件;26a…構成支承面的遠離斜面;26b…遠離斜面的上遊端;27a…構成支承面的接近斜面;27b…接近斜面的下遊端;R…連接部分;RP…作為記錄介質 的捲筒紙。
權利要求
1.一種定影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支承面,其構成用於將記錄介質從上遊側向下遊側進行輸送的輸送路徑的一部分,且能夠對所述記錄介質進行支承; 定影單元,其以與所述支承面對置的方式而配置,並且當在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所述記錄介質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時,實施將所述圖像定影於所述記錄介質上的定影處理, 所述支承面在所述支承面與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位於與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的所述輸送路徑相比遠離所述定影單元的位置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承面具有遠離斜面,所述遠離斜面以越趨於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偵牝則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越遠離所述定影單元的方式而傾斜。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承面在與所述遠離斜面相比靠所述輸送路徑的下遊側的位置處具有接近斜面,所述接近斜面以越趨於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下遊側,則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越接近所述定影單元的方式而傾斜。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輸送路徑上的所述遠離斜面的下遊端和所述接近斜面的上遊端以連續的方式而相連接, 所述遠離斜面的下遊端和所述接近斜面的上遊端之間的連接部分,與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上的所述定影單元的中央部相對應。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遠離斜面的上遊端及所述接近斜面的下遊端在所述支承面和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距所述定影單元的距離相等。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遠離斜面相對於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的所述輸送路徑的傾斜角度大於,所述接近斜面相對於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的所述輸送路徑的傾斜角度。
7.—種記錄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記錄單元,其將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上; 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 所述的定影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定影裝置和記錄裝置。所述定影裝置具備支承面,其構成用於將記錄介質從上遊側向下遊側進行輸送的輸送路徑的一部分,且能夠對所述記錄介質進行支承;定影單元,其以與所述支承面對置的方式而配置,並且當在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被記錄了圖像的所述記錄介質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時,實施將所述圖像定影於所述記錄介質上的定影處理,所述支承面在所述支承面與所述定影單元對置的方向上,位於與所述支承面的上遊側的所述輸送路徑相比遠離所述定影單元的位置處。
文檔編號B41J11/00GK103072387SQ201210326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9日
發明者赤峰雅博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