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推動復位u盤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4:33:36 1
專利名稱:重複推動復位u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U盤,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重複推動復位U盤。
背景技術:
現在的U盤大部分是採用一 個推制來回推動,使USB接口伸出和退回,或是採用一個蓋帽罩住USB接口一端,使用前拔開蓋帽。現有的這種保護USB接口及伸縮USB接口的技術,一般需要雙手操作,使用較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現有的這種保護USB接口及伸縮USB接口的技術,一般需要雙手操作,使用較繁瑣的缺陷,提供一種重複推動復位U盤。本發明直接在尾部重複推動,使USB接口伸出和退回,不僅可在不使用時有效保護USB接口,而且在使用時單手操作即可,使用更加方便,U盤外觀也更加簡捷。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重複推動復位U盤,包括具有前、後開口、的外殼、頭部固接有USB接口的U盤主體,所述USB接口設於所述外殼內,所述U盤主體尾部置於所述外殼的後開口外,所述外殼及其內部的所述U盤主體形成有重複推動復位機構,使得所述U盤主體尾部向所述外殼方向移動,則所述USB接口由所述外殼內經所述前開口伸出於所述外殼並定位,所述U盤主體尾部向所述外殼方向再次移動,則所述USB接口由定位狀態經所述前開口退回於所述外殼內。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重複推動復位機構包括彈針,設於所述U盤主體移動方向,一端固定於所述U盤主體上,另一端向所述U盤主體上方延伸形成有掛鈎;彈性元件,包括前端、後端,所述前開口處形成有抵止部,所述彈性元件內含所述USB接口,所述前端抵靠於所述抵止部,所述後端固定於所述U盤主體頭部;軌跡槽,形成於與所述彈針相對的所述外殼內壁,所述掛鈎設置於所述軌跡槽內,所述軌跡槽包括對所述掛鈎定位的內、外定位部、,以及分別與所述內、外定位部、相連的外出行程槽及退回行程槽;所述U盤主體尾部向所述外殼方向移動,則所述掛鈎由所述內定位部沿所述外出行程槽移動,使所述USB接口伸出所述前開口,同時所述U盤主體壓縮所述彈性元件,移動至所述外定位部時,所述USB接口定位;所述U盤主體尾部向所述外殼方向再次移動,則所述掛鈎移出所述外定位部,所述彈性元件釋放彈性勢能,推動所述掛鈎經所述退回行程槽移至所述內定位部,使所述USB接口退回於所述外殼內部。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軌跡槽還包括公共行程槽,所述內定位部設置於所述公共行程槽靠近所述後開口的端部,所述公共行程槽另一端部形成分叉部,以設置所述外出行程槽及退回行程槽,所述外出行程槽及退回行程槽的相接處、凹向所述後開口方向形成所述外定位部,所述分叉部及所述外定位部位於所述內定位部兩側。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軌跡槽還包括由所述內定位部向所述後開口方向延伸形成的彈針容置槽,以容置放置於所述U盤主體上的所述彈針。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U盤主體包括內殼,所述內殼內置有電路板、端部形成有卡臺,所述USB接口固設於所述卡臺內,並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所述彈性元件的後端固定於所述卡臺上。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外殼表面形成有U形凹槽,所述彈針一端彎曲形成與所述凹槽匹配的U形彈針,置於所述凹槽內,以將所述彈針固定於所述外殼上,另一端向所述U盤主體上方延伸形成所述掛鈎,兩端之間的所述彈針容置於所述彈針容置槽內。 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凹槽兩側的內壁、相對設有止位塊,所述彈針形成有與所述止位塊相配合的環形止位槽,所述止位塊卡和於所述環形止位槽內,以配合所述凹槽將所述彈針固定於所述外殼上。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彈針兩側的所述內殼上還開設有限位槽,所述外殼內壁兩側設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設置於所述限位槽內,用於連接所述外殼與內殼,並限制所述U盤主體的移動行程。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彈性元件為張力彈簧。在本發明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中,所述U盤主體尾部形成有掛件孔。實施本發明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直接在U盤主體尾部推動,使USB接口伸出,在U盤主體尾部重複推動,使伸出的USB接口退回外殼內,不僅可在不使用時有效保護USB接口,而且在使用時單手操作即可,使用更加方便,U盤外觀也更加簡捷。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是本發明重複推動復位U盤實施例的外殼與USB主體分解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重複推動復位U盤實施例的實施例掛鈎處的局部放大圖;圖3是本發明重複推動復位U盤實施例的USB接口置於外殼內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本發明重複推動復位U盤實施例的USB接口伸出外殼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本發明重複推動復位U盤實施例的USB主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本發明重複推動復位U盤實施例的外殼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徵、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在本發明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第一實施例中,包括具有前、後開口 11、12的外殼I、頭部固接有USB接口 21的U盤主體2,USB接口 21設於外殼I內,U盤主體2尾部置於外殼I的後開口 12外,外殼I及其內部的U盤主體2形成有重複推動復位機構,使得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移動,則USB接口 21由外殼I內經前開口 11伸出於外殼I並定位,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再次移動,則USB接口 21由定位狀態經前開口11退回於外殼I內。
重複推動復位機構包括彈針22,設於U盤主體2移動方向,一端固定於U盤主體2上,另一端向U盤主體2上方延伸形成有掛鈎221,如圖2所示;
彈性元件23,包括前端231、後端232,前開口 11處形成有抵止部13,彈性元件23內含USB接口 21,前端231抵靠於抵止部13,後端232固定於U盤主體2頭部;彈性元件23為張力彈簧;軌跡槽14,形成於與彈針22相對的外殼I內壁,掛鈎221設置於軌跡槽14內,軌跡槽14包括對掛鈎221定位的內、外定位部141、142,以及分別與內、外定位部141、142相連的外出行程槽143及退回行程槽144 ;如圖4所示,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移動,則掛鈎221由內定位部141沿外出行程槽143移動,使USB接口 21伸出前開口 11,同時U盤主體2壓縮彈性元件23,移動至外定位部142時,USB接口 21定位;如圖3所示,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再次移動,則掛鈎221移出外定位部142,彈性元件23釋放彈性勢能,推動掛鈎221經退回行程槽144移至內定位部141,使USB接口 21退回於外殼I內部。彈針22的一端可採用粘接固定、螺釘固定等固定方式,本實施例中優選以下方案在U盤主體2的外殼I表面形成一 U形凹槽25,其開口朝向前開口 11,彈針22 —端彎曲形成與凹槽25匹配的U形彈針,置於凹槽25內,以將彈針22固定於外殼I上。抵止部13用於抵靠彈性元件23的前端231,彈性元件23受壓縮或釋放彈性勢能的過程中,抵止部13對彈性元件23進行限位與阻擋,防止其彈出外殼I。外出行程槽143及退回行程槽144首尾相連,構成環形槽,其形狀為心形。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移動,則掛鈎221由內定位部141沿外出行程槽143移動,彈針22向外出行程槽143方向擺動,掛鈎221移動至外定位部142時,USB接口 21定位,此時可以使用該U盤,如將USB接口 21插於電腦的U盤插口 ;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再次移動,彈針22向退回行程槽144方向擺動,掛鈎221移出外定位部142,USB接口 21退回於外殼I內部。在其它的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軌跡槽14還包括公共行程槽145,內定位部141設置於公共行程槽145靠近後開口 12的端部,公共行程槽145另一端部形成分叉部148,以設置外出行程槽143及退回行程槽144,外出行程槽143及退回行程槽144的相接處、凹向後開口 12方向形成外定位部142,分叉部148及外定位部142位於內定位部141兩側。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持續移動,則掛鈎221由內定位部141沿公共行程槽145移動並進入外出行程槽143,使USB接口 21伸出前開口 11,同時U盤主體2壓縮彈性元件23,移動至外定位部142時,USB接口 21定位;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I方向再次移動,則掛鈎221移出外定位部142,彈性元件23釋放彈性勢能,推動掛鈎221先後經退回行程槽144、公共行程槽145移至內定位部141,使USB接口 21退回於外殼I內部。分叉部148及外定位部142位於內定位部141兩側,分叉部148設於內定位部141及公共行程槽145下方,並傾斜設置,這樣,當掛鈎221由內定位部141沿公共行程槽145移動至分叉部148時,可確保掛鈎221隻可進入外出行程槽143內。其它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其它的實施例中,軌跡槽14還包括由內定位部141向後開口 12方向延伸形成的彈針容置槽146,以容置放置於U盤主體2上的彈針22。其它與上述實施例相同。
在第一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U盤主體2包括內殼24,內殼24內置有電路板、端部形成有卡臺241,USB接口 21固設於卡臺241內,並與電路板電連接,彈性元件23的後端232固定於卡臺241上,可將彈性元件23直接卡裝在卡臺241上進行固定。進一步將,凹槽25兩側的內壁、相對設有止位塊251,彈針22形成有與止位塊251相配合的環 形止位槽222,止位塊251卡和於環形止位槽222內,以配合凹槽25將彈針22固定於外殼I上。環形止位槽222的數量為2個,止位塊251的數量為2對。彈針22兩側的內殼24上還開設有限位槽27,外殼I內壁兩側設有限位凸起147,限位凸起147設置於限位槽27內,用於連接外殼I與內殼24,並限制U盤主體2的移動行程。 U盤主體2尾部形成有掛件孔26,可將該重複推動復位U盤掛在鑰匙圈上,方便用戶使用。實施本發明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直接在U盤主體尾部推動,使USB接口伸出,在U盤主體尾部重複推動,使伸出的USB接口退回外殼內,不僅可在不使用時有效保護USB接口,而且在使用時單手操作即可,使用更加方便,U盤外觀也更加簡捷。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重複推動復位U盤,包括具有前、後開口(11、12)的外殼(I)、頭部固接有USB接口(21)的U盤主體(2),所述USB接口(21)設於所述外殼⑴內,所述U盤主體⑵尾部置於所述外殼(I)的後開口(12)外,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I)及其內部的所述U盤主體(2)形成有重複推動復位機構,使得所述U盤主體(2)尾部向所述外殼(I)方向移動,則所述USB接口(21)由所述外殼⑴內經所述前開口(11)伸出於所述外殼⑴並定位,所述U盤主體(2)尾部向所述外殼(I)方向再次移動,則所述USB接口(21)由定位狀態經所述前開口(11)退回於所述外殼(I)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重複推動復位機構包括彈針(22),設於所述U盤主體(2)移動方向,一端固定於所述U盤主體(2)上,另一端向所述U盤主體(2)上方延伸形成有掛鈎(221);彈性元件(23),包括前端(231)、後端(232),所述前開口(11)處形成有抵止部(13),所述彈性元件(23)內含所述USB接口(21),所述前端(231)抵靠於所述抵止部(13),所述後端(232)固定於所述U盤主體(2)頭部;軌跡槽(14),形成於與所述彈針(22)相對的所述外殼⑴內壁,所述掛鈎(221)設置於所述軌跡槽(14)內,所述軌跡槽(14)包括對所述掛鈎(221)定位的內、外定位部(141、142),以及分別與所述內、外定位部(141、142)相連的外出行程槽(143)及退回行程槽(144);所述U盤主體(2)尾部向所述外殼(I)方向移動,則所述掛鈎(221)由所述內定位部(141)沿所述外出行程槽(143)移動,使所述USB接口(21)伸出所述前開口(11),同時所述U盤主體(2)壓縮所述彈性元件(23),移動至所述外定位部(142)時,所述USB接口(21)定位;所述U盤主體(2)尾部向所述外殼(I)方向再次移動,則所述掛鈎(221)移出所述外定位部(142),所述彈性元件(23)釋放彈性勢能,推動所述掛鈎(221)經所述退回行程槽(144)移至所述內定位部(141),使所述USB接口(21)退回於所述外殼(I)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軌跡槽(14)還包括公共行程槽(145),所述內定位部(141)設置於所述公共行程槽(145)靠近所述後開口(12)的端部,所述公共行程槽(145)另一端部形成分叉部(148),以設置所述外出行程槽(143)及退回行程槽(144),所述外出行程槽(143)及退回行程槽(144)的相接處、凹向所述後開口(12)方向形成所述外定位部(142),所述分叉部(148)及所述外定位部(142)位於所述內定位部(141)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軌跡槽(14)還包括由所述內定位部(141)向所述後開口(12)方向延伸形成的彈針容置槽(146),以容置放置於所述U盤主體(2)上的所述彈針(2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U盤主體(2)包括內殼(24),所述內殼(24)內置有電路板、端部形成有卡臺(241),所述USB接口(21)固設於所述卡臺(241)內,並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所述彈性元件(23)的後端(232)固定於所述卡臺(241)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I)表面形成有U形凹槽(25),所述彈針(22) —端彎曲形成與所述凹槽(25)匹配的U形彈針(22),置於所述凹槽(25)內,以將所述彈針(22)固定於所述外殼(I)上,另一端向所述U盤主體(2)上方延伸形成所述掛鈎(221),兩端之間的所述彈針(22)容置於所述彈針容置槽(146)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25)兩側的內壁、相對設有止位塊(251),所述彈針(22)形成有與所述止位塊(251)相配合的環形止位槽(222),所述止位塊(251)卡和於所述環形止位槽(222)內,以配合所述凹槽(25)將所述彈針(22)固定於所述外殼(I)上。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彈針(22)兩側的所述內殼(24)上還開設有限位槽(27),所述外殼(I)內壁兩側設有限位凸起(147),所述限位凸起(147)設置於所述限位槽(27)內,用於連接所述外殼(I)與內殼(24),並限制所述U盤主體(2)的移動行程。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元件(23)為張力彈黃。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複推動復位U盤,其特徵在於,所述U盤主體(2)尾部形成有掛件孔(2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重複推動復位U盤,包括具有前、後開口11、12的外殼1、頭部固接有USB接口21的U盤主體2,USB接口21設於外殼1內,U盤主體2尾部置於外殼1的後開口12外,其特徵在於,外殼1及其內部的U盤主體2形成有重複推動復位機構,使得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1方向移動,則USB接口21由外殼1內經前開口11伸出於外殼1並定位,U盤主體2尾部向外殼1方向再次移動,則USB接口21由定位狀態經前開口11退回於外殼1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在U盤主體尾部推動,可使USB接口伸出,在U盤主體尾部重複推動,可使伸出的USB接口退回外殼內,使用時單手操作即可,使用更加方便,U盤外觀也更加簡捷。
文檔編號H05K5/02GK102625616SQ20121010522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1日
發明者高建業 申請人:合肥寶龍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