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子葉片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2:59:11 4
專利名稱:轉子葉片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工程,並可在高壓下以提高的效率用於轉子葉片泵、 液壓馬達、流體靜壓差動單元及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存在這樣的轉子葉片機,其包含以可往復轉動方式安裝的兩個單元, 這兩個單元即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殼體以及轉子,其中葉片室包圍可相對
於轉子運動即進行軸向運動(專利US570584)、徑向運動(專利US894391) 或旋轉運動(專利US1096804和US2341710)的葉片,其中的工作室由 轉子和殼體的相向表面限定。
在工作室中,液壓連接到入口的入口腔以及液壓連接到出口的出口 腔被殼體的兩個隔絕壩分開。其中一個與在轉子旋轉期間從入口腔運動 到出口腔的葉片滑動隔絕接觸,並且還被稱為正向傳動限制器。另一個 還被稱為反向傳動限制器。
US畫804、 US3348494、 US894391、 US2341710中的轉子單元表
面中的環形槽中的工作室的實施方式通過封閉環形槽的轉子工作部的相 向表面與殼體工作部的相向表面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提供轉子的徑向卸 載並改善工作室的隔絕。轉子工作部和殼體工作部的被壓在一起的平坦 相向隔絕表面無變形地提供良好隔絕。
然而,工作室中所含的工作流體的壓力將轉子工作部和殼體工作部 相互推開並使它們的隔絕表面變形,這致使壓力增大時洩漏明顯增加。
EP0269474公開了流體靜壓部件,申請人認為這是工作流體壓力對 兩個單元的工作部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表面上的變形影響減小情況下的 最接近模擬。其由兩個單元構成,即可往復旋轉地安裝的殼體和轉子。 具有入口和出口 (設計者將其稱為"流體供給和移除通道")的殼體包含被設計人稱為"導軌承載件"的殼體工作部,該方式包含在入口腔和出 口腔之間具有導軌的呈輪緣部形式的正向傳動限制器和反向傳動限制 器。具有導軌的輪緣還起葉片驅動器的引導凸輪的作用。
轉子包括兩個部分稱為"板保持件"的轉子工作部和稱為"支撐 凸緣"的支撐部。板保持件的相向工作面具有與包圍葉片的葉片室連接 的環形槽,這些葉片安裝成其延伸至環形槽的延伸程度可改變。設計人 提出了支撐部也具有葉片室和環形槽的實施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轉子 支撐部與呈第二導軌承載件形式的殼體支撐部接觸。
轉子工作部(板保持件)與殼體工作部(導軌承載件)之間具有滑 動接觸而隔絕環形槽中的工作室。該工作室由與葉片滑動隔絕接觸的反 向傳動限制器(覆蓋環形槽最多的輪緣部)及正向傳動限制器(覆蓋環 形槽最少的輪緣部)分成與入口液壓連接的工作室的入口腔以及與出口 連接的工作室的出口腔。
設計人提出在其中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位於由軸形式的殼體連接部 連接的殼體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的實施方式中,或者在其中殼體工作部 和支撐部位於由外機殼形式的轉子連接部連接的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之 間的實施方式中,可在轉子葉片機中使用一對所述類型的流體靜壓部件。
為了確保工作室的隔絕,設計人提出其中一個單元(轉子或殼體) 的自適應實施方式,也就是包括長度可變的力室的實施方式,力室在動 力學上與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連接,其往復軸向移位和傾斜可 至少足以將葉片保持件帶嚮導軌承載件,即足以確保流體靜壓部件的兩 個單元在往復旋轉期間其工作部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同時各力室包括 與工作室液壓連接的承載腔及其隔絕裝置。這些力室的長度變化引起給 定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所述往復移位,同時承載腔中的工作流體壓 力被引導而將力室拉開,並使殼體工作部靠近轉子工作部。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轉子具有自適應性,也就是說其包括在運動學 上與其工作部和支撐部(即,具有支撐凸緣的板保持件)連接的長度可 變的力室,這些室內可往復軸向移位。與工作室連通的柱狀承載腔具有 橢圓形截面,並且形成在板保持件的與環形槽相反側的表面上。這些承載腔包含呈柱形活塞狀元件形式的隔絕裝置,它們沿軸向運動並被設計 人稱為"密封杯"。這些元件推靠支撐凸緣,並將板保持件的相向表面壓 嚮導軌承載件的相向表面,從而密封工作室。
設計人指出將板保持件推離導軌承載件的流體壓力通過力室傳遞至 活塞狀運動元件與可變形支撐凸緣之間的靜態接觸,這使板保持件的相 向隔絕表面的軸向變形減小。轉子工作部對殼體工作部的壓力取決於力 室的尺寸,並決定這些工作部之間的摩擦損失程度。
不管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是否同步旋轉,活塞狀運動元件與支撐凸 緣的該接觸都不會絕對靜止,因為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旋轉軸線的錯位致 使運動元件的相向表面沿著支撐凸緣的表面運動。為了減小活塞狀運動 元件與支撐凸緣之間的摩擦,在運動元件的表面上存在腔,這些腔與板 保持件中的承載腔液壓連接。為了防止從力室的兩個腔洩漏,必需同時 提供各運動元件表面與力室腔的內柱面及支撐凸緣的平坦表面的良好隔 絕。為此,必需確保力室腔的柱狀隔絕表面的母線與支撐凸緣的平坦隔 絕表面在任一壓力下在任一轉子旋轉角都高精度垂直。
然而,由於技術原因,並且由於殼體在工作流體壓力作用下的變形, 板保持件的旋轉軸線可從支撐凸緣的旋轉軸線偏轉某一角度。該角度決 定了在轉子單元旋轉期間支撐凸緣的隔絕表面相對於運動元件的相向表 面進行的周期傾斜的角幅度。支撐凸緣在工作流體壓力作用下的變形顯 著增大了周期傾斜幅度,並致使其平坦隔絕表面扭曲。所有這些都會破 壞所述隔絕表面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並引起洩漏顯著增大,這是上述 流體靜壓部件的明顯缺點。
此外,導軌承載件不是流體靜壓平衡的。因此,其平坦隔絕表面在 高壓下變形,這進一步增大了洩漏。
EP0269474也描述了流體靜壓部件的實施方式,在該實施方式中是 殼體而非轉子具有自適應性,即具有運動元件的長度可變的力室在殼體 工作部(即導軌承載件)與殼體支撐部之間位於殼體單元中。在該實施 方式中,由變形及技術原因以及平坦隔絕表面的扭曲制約的殼體支撐部 相對應殼體工作部的傾斜將致使洩漏增加。
8密封運動元件壁與承載腔壁之間的接觸且呈活塞狀運動元件的柔性 外周輪緣形式或呈環形密封墊圈形式的彈性元件部分提高了在流體靜壓
部件的相關單元的支撐部和工作部的上述往復傾斜的情況下的隔絕;然 而,它們引起了阻止力室的腔中的運動元件運動的摩擦力的顯著增大。 為了克服這些力,必需增大力室截面,這致使將轉子壓向殼體的力增大 並使摩擦損失更高。
因而,EP0269474中描述的流體靜壓部件要求高製造精度,在變形 情況下不能提高力室和工作室的隔絕,並阻止在高壓下一起實現低水平 洩漏和低摩擦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工作室和長度可變的力室在寬範圍的變形和技 術公差以及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相關往復傾斜和橫向運動下 的隔絕,並提高高壓下轉子葉片機的效率。
本發明提出通過由兩個單元構成的轉子葉片機解決所述任務,這兩 個單元即安裝成可往復旋轉的殼體和轉子。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殼體包含 殼體支撐部和具有正向傳動限制器和反向傳動限制器的殼體工作部。所 述轉子包括轉子支撐部和轉子工作部。相向工作面具有環形槽,該環形 槽連接至包含葉片的葉片室,這些葉片安裝成其延伸至所述環形槽的延 伸程度可改變。 一個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位於另一單元的通過連接部 連接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所述殼體支撐部與所述轉子支撐部接觸, 同時所述殼體部分的工作部與所述轉子工作部的相向工作面滑動接觸, 並隔絕所述環形槽中的工作室。與葉片滑動隔絕接觸的反向傳動限制器 和正向傳動限制器將工作室分成與入口液壓連接的入口腔和與出口液壓 連接的出口腔。
轉子葉片機的兩個單元中至少一個單元,即轉子或殼體,具有自適 應性,也就是說其包括長度可變的力室,該力室與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 和支撐部在運動學上接合,其中所述工作部和支撐部可往復軸向移位和 傾斜。這些軸向移位的幅度至少足以確保轉子葉片機的兩個單元在往復旋轉期間它們的工作部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這些力室的長度變化致使 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進行上述往復運動。各長度可變的力室(下 文中稱為力室)包括液壓連接至工作室的長度可變的承載腔(下文中稱 為承載腔)及其隔絕裝置。承載腔中的工作流體壓力被引導,從而拉開 力室並使殼體工作部靠近轉子工作部。
在各力室中,其承載腔的隔絕裝置包括至少兩個運動元件。這些運 動元件安裝成在以下成對表面之間滑動隔絕接觸,即在其中一個運動元 件的隔絕表面與自適應單元的一個部件的隔絕表面之間、在另一運動元 件的隔絕表面與自適應單元的另一個部件的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運動 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 的,並且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球狀的,而在所述的 其他接觸中,成對接觸表面的形狀選擇成在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 部的這些往復運動期間保持滑動隔絕接觸。柱狀表面的往復滑動在自適 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軸向運動期間提供隔絕,同時球狀表面 的往復滑動在這些部分的往復傾斜運動期間提供隔絕。為確保這些部分 的往復橫向運動期間的隔絕,至少在其他隔絕接觸的一個以上中,兩個 隔絕表面為平坦或球狀。
為了改善力室在高壓下的隔絕,球狀和平坦隔絕表面應當優選形成 在自適應單元的流體靜壓卸載部分上以及流體靜壓卸載的運動元件上。 在其中自適應單元的一個部分(支撐部或連接部)不被卸載而在壓力下 變形的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在該可變形部件上形成柱狀表面,並且如 有必要,利用柱狀自調節彈簧環密封這些柱狀表面與運動元件的相應柱 狀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其中力室位於單元的兩個流體靜壓平衡部分之 間的實施方式中,柱狀表面形成在運動元件上,並形成在所述部分的任 一個上或者在運動元件之間。柱狀表面在這裡以其最普通的含義解釋為 由一直線沿著設定的封閉迴路平行移位而形成的表面。如有必要,所述 柱狀表面可形成有橢圓或其它橫截面。以下給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示出 具有圓形截面的柱狀表面的優選實施方式。
在無壓力時轉子工作部對殼體工作部的擠壓由力室包括彈性元件的
10特徵提供。為了對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進行流體靜壓卸載,選擇所述承 載腔的形狀、尺寸和位置,使得這些彈性元件的彈力與所述工作室中的 將所述轉子工作部壓向所述殼體工作部的工作流體壓力之和以設定值超 過所述工作室中的將所述轉子工作部推離所述殼體工作部的工作流體壓 力與這些轉子元件中防止所述轉子工作部接近所述殼體工作部的摩擦力 之和,所述設定值優選不超過將所述轉子工作部從所述殼體工作部推開 的所述壓力總和的5%。
對於其中彈性元件的彈性作用力小或者不會影響轉子部分對殼體部 分的擠壓力的實施方式來說,選擇所述承載腔的形狀和尺寸從而提供使 工作部相互擠壓在一起的流體靜壓,也就是說選擇所述承載腔的形狀、 尺寸和位置,使得所述力室中將所述轉子工作部壓向所述殼體工作部的 工作流體壓力之和以設定值超過將所述轉子工作部推離所述殼體工作部 的工作流體壓力之和,該設定值優選不超過將所述轉子工作部從所述殼 體工作部推開的所述壓力總和的5%。尤其是對於其中對所述承載腔的引 導平行於轉子的旋轉軸線的實施方式來說,所述超過量例如由以下特徵 提供,即所述承載腔的由垂直於轉子旋轉軸線的平面剖切的截面的總 面積超過所述環形槽向同一平面投影的面積,超過量至少為所述轉子工 作部與所述殼體工作部的滑動隔絕接觸向所述平面投影的面積的50% 。
在滑動隔絕接觸的轉子支撐部和殼體支撐部之間形成用於自適應單 元的支撐部的流體靜壓卸載的支撐腔,選擇所述支撐腔的形狀、尺寸、 數量和位置,使得將轉子工作部和殼體工作部相互推開的工作流體壓力 與將轉子支撐部和殼體支撐部相互推開的工作流體壓力之差應當不超過 優選較小的設定值。自適應單元的部件的流體靜壓卸載防止該部分在工 作流體壓力下軸向變形,並顯著減小該部件與其它單元的相應部件之間 的摩擦損失。
對於力腔的隔絕裝置的運動元件的流體靜壓擠壓來說,對於各對球 狀隔絕接觸表面和各對平坦接觸表面,選擇這些對隔絕表面的形狀和尺 寸,使得使這些表面相互擠壓的工作流體壓力之和超過將這些表面推開 的工作流體壓力的反作用力之和。對於這些運動元件的流體靜壓卸載來說,優選的是將所述超過值選擇為較小,即不超過力腔中的壓力與其柱 狀隔絕表面的橫截面積之積的10%。
在優選實施方式中,運動元件的所述流體靜壓擠壓由以下特徵提供, 即對於各對所述隔絕表面,經過這些表面的滑動隔絕接觸的內邊界的 平面獲得的所述承載腔的截面積選擇成小於所述承載腔的柱狀隔絕表面 的截面積,小的量至少為所述滑動隔絕接觸向所述平面投影的面積的50 %。
為了穩定各對所述隔絕接觸表面的流體靜壓擠壓力,對於每對所述 隔絕接觸表面來說, 一個隔絕表面的面積超過另一隔絕表面的面積,使 得在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移位的整個範圍內在轉子的任 一轉角處,面積較小的表面的各個部分與面積較大的表面保持滑動隔絕 接觸。
對於轉子葉片機的力室和工作室的隔絕所提出的方案可以各種設計 實施。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轉子葉片機的哪一個單元(轉子還是殼體) 具有自適應性,以及力鎖合的類型,也就是說這兩個單元中哪個單元包 括抵抗工作流體壓力的軸向拉力,並用其彈性應變補償工作流體壓力的 連接部。力鎖合至殼體的轉子葉片機對應於其中轉子單元位於殼體工作 部和支撐部之間的傳統構造。在力鎖合至轉子的轉子葉片機中,還將位 於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的殼體工作部和支撐部稱為殼體操作單元。
在力鎖合至轉子的轉子葉片機中,還將位於轉子工作部和轉子支撐 部之間的殼體工作部和殼體支撐部的集合稱為殼體操作單元。
在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轉子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工作部 和支撐部位於所述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所述轉子包括轉子連接部, 其中所述轉子的所述部件中的至少一個安裝成可相對於所述連接部軸向 移位和傾斜,而所述長度可變的力室形成在轉子的所述部分與所述轉子 連接部之間,並使轉子的該部件在運動學上與所述連接部連接,其中所 述轉子連接部與所述運動元件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表面為柱狀。在具有 自適應殼體併力鎖合至轉子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長度可變的力室形成在 所述殼體支撐部與所述殼體工作部之間,所述殼體支撐部和所述殼體工
12作部接合成位於由所述轉子連接部接合的所述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 的殼體操作單元。
通過防止殼體隔絕表面變形的流體靜壓裝置可提高工作室在高壓下 的隔絕,其實施方式取決於力鎖合的形式。
在力鎖合至殼體的轉子葉片機中,殼體工作部或支撐部是複合的, 即它們由外承載元件和內功能元件組裝而成。在它們之間與環形槽相對 地具有至少一個與工作室液壓連接的抗變形室。選擇抗變形室的數量、 位置、形狀和尺寸,使得從轉子側作用在殼體的所述部件的內功能元件 上的流體壓力與抗變形室側的流體壓力的合力不超過設定值,該設定值
優選不超過從所述轉子作用的所述壓力的20%。
在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殼體的轉子葉片機中,所述殼體的單 元形成為可改變所述轉子支撐部和工作部的旋轉軸線的往復傾斜角度, 可與上述力室類似地形成長度可變的所述抗變形室,其中通過運動元件
的三種滑動運動的組合提供往復傾斜期間的隔絕,這三種滑動運動即 柱狀隔絕表面的往復軸向滑動時的軸向運動;球狀隔絕表面的往復滑動 時的傾斜運動;以及平坦或其他球狀表面的往復滑動時的橫向運動。
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抗變形室具有長度可變的抗變形腔及至少具有 兩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裝置,這兩個運動元件安裝成在以下成對表面之間 形成滑動隔絕接觸,即在其中一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殼體的所述部 分的功能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在另一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殼體的所 述部分的承載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 其中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的,並且至少在這 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球狀的,而在其他所述接觸中,選擇成 對接觸表面的形狀,從而在往復傾斜角度的所述變化中保持所述滑動隔 絕接觸。至少在所述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平坦的,或者至少 在兩個所述接觸中,所述隔絕表面是球狀的。
在力鎖合至轉子的轉子葉片機中,殼體工作部和支撐部連接成殼體 操作單元。在殼體支撐部和轉子支撐部之間與環形槽相對地設置與環形 槽液壓連接的支撐腔,使得每個支撐腔中的壓力等於相對定位的環形槽
1中的腔中的壓力,其中這些支撐腔的形狀、尺寸和位置選擇成使得從轉 子支撐部作為在殼體支撐部上的壓力與從轉子工作部作用在殼體工作部 上的壓力的合力不超過設定值,該設定值優選不超過將轉子工作部和殼
體工作部彼此推開的所述壓力的5%。
在具有自適應殼體操作單元的實施方式中,殼體工作部和支撐部之 間的平衡壓力的傳送通過上述力室提供。在具有自適應轉子的實施方式 中,所述殼體的所述部分之間的平衡壓力傳送或者通過它們之間的剛性 連接來提供,或者通過通過直接在所述殼體的所述部分之間形成或在所 述殼體操作單元的功能元件與承載元件之間形成的抗變形室來提供。
在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轉子的轉子葉片機中,其中殼體支撐 部可相對於殼體工作部可變地傾斜,可與上述力室類似地形成長度可變 的抗變形室,其中通過運動元件的三種滑動運動的組合提供單元部分的
往復傾斜期間的隔絕,這三種滑動運動即柱狀隔絕表面的往復軸向滑 動時的軸向運動;球狀隔絕表面的往復滑動時的傾斜運動;以及平坦或 其他球狀表面的往復滑動時的橫向運動。
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抗變形室包括長度可變的抗變形腔及其至少具 有兩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裝置,這兩個運動元件安裝成在以下成對表面之 間形成滑動隔絕接觸,即在其中一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所述殼體工 作部的隔絕表面之間,在另一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所述殼體支撐部的 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其中至少在這些接觸 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的,並且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 隔絕表面是球狀的,而在其他所述接觸中,選擇成對接觸表面的形狀, 使得在往復傾斜角度的所述變化中保持所述滑動隔絕接觸。至少在所述 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平坦的,或者至少在兩個所述接觸中, 所述隔絕表面是球狀的。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在以下給出的實施例中詳細描述並在所提供的 圖中示出。
14圖1至圖3表示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殼體的轉子葉片機,分 別示出在經過反向傳動限制器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在經過入口和出 口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以及在垂直於旋轉軸線並經過環形槽的平面 內的剖視圖。
圖4至圖5表示具有自適應殼體併力鎖合至殼體的轉子葉片機,分 別示出在經過反向傳動限制器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以及在經過入口和出 口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
圖6至圖9表示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轉子的轉子葉片機,分 別示出在經過反向傳動限制器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在經過入口和出 口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在垂直於旋轉軸線並經過環形槽的平面內的 剖視圖、以及在垂直於旋轉軸線並經過支撐腔的平面內的剖視圖。
圖10至圖17是力室的變形實施方式。
圖18至圖21是在工作流體壓力的軸向力作用下自適應單元的可變 形部分的相向柱狀表面的各種變形。
圖22至圖25是一種轉子葉片機,其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殼 體,並具有流體靜壓卸載的轉子支撐部,其中旋轉軸線相對於轉子工作 部的旋轉軸線傾斜,這些圖分別表示在經過反向傳動限制器的平面內的 軸向剖視圖、在經過入口和出口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以及在垂直於 旋轉軸線並經過環形槽的平面內的剖視圖。
圖26至圖29是一種轉子葉片機,其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殼 體、並具有流體靜壓卸載的轉子支撐部、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旋轉軸 線的往復傾斜角度變換器以及在殼體支撐部的功能元件和承載元件之間 的長度可變的抗變形室,這些圖分別表示在經過反向傳動限制器的平面 內的軸向剖視圖、在經過入口和出口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以及在垂 直於旋轉軸線並經過長度可變的抗變形室的平面內的剖視圖。
圖30至圖33是一種轉子葉片機,其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轉 子,並具有流體靜壓卸載的轉子支撐部、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旋轉軸 線的往復傾斜角度變換器以及在殼體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的長度可變的 抗變形室,這些圖分別表示在經過反向傳動限制器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在經過入口和出口的平面內的軸向剖視圖、以及在垂直於旋轉軸線 並經過長度可變的抗變形室的平面內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3中的轉子葉片機具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殼體。這意味著
轉子的工作部1和支撐部2位於殼體的工作部3和支撐部4之間。殼體 工作部3和支撐部4通過殼體的連接部5接合,該連接部5承受工作流 體壓力的軸向拉力,並呈中空實體形式,自適應轉子位於其內。在其他 實施方式中,殼體連接部可位於中空轉子內部。殼體連接部也可與殼體 工作部或支撐部一起製成單個部件。轉子支撐部2藉助推力滾柱軸承6 安裝在殼體支撐部4上。轉子工作部1藉助同步旋轉接頭(未示出)和 力室7與轉子支撐部2在運動學上連接。由於以下所述的力室7的形狀 和尺寸的選擇,轉子工作部1在軸向上流體靜壓平衡。在轉子支撐部中 形成柱狀承載腔8,其在所述壓力的作用下軸向變形。各承載腔8均具有 以滑動隔絕接觸形式安裝的柱狀運動元件,其球狀表面與另一運動元件 10的球狀表面滑動隔絕接觸,該運動元件10的平坦表面與轉子工作部1 的平坦表面滑動隔絕接觸。
圖4-5中的轉子葉片機形成有自適應殼體併力鎖合至該殼體。包括 力凸緣11的殼體連接部5連接殼體工作部3和支撐部4,轉子工作部1 和支撐部2位於殼體工作部3和支撐部4之間,並且在該實施方式中作 為一個轉子的傳統上以圖2中的虛線分開的兩個相向部分。在其他實施 方式中,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可製成為單獨部件,由這些單獨部件裝配 成轉子。殼體支撐部4通過力室7連接至力凸緣11。殼體支撐部4與轉 子支撐部2的表面滑動隔絕接觸。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殼體連接部可通 過力室與殼體工作部或殼體的兩個部分連接。在其中力室安裝在殼體工
作部和連接部之間的自適應殼體的實施方式中,轉子支撐部和殼體的支 撐部可通過推力軸承連接。在轉子支撐部2和殼體支撐部4之間存在支 撐腔15。考慮到轉子的支撐部和殼體的支撐部的滑動隔絕接觸面積選擇 支撐腔15的數量、位置、形狀和尺寸,使得從力室7側作用在殼體支撐部4上的壓力應當以預設值超過將殼體支撐部4推離轉子支撐部2的壓 力,所述預設值優選較小,不超過這些斥力的最大值的10%。在該實施 方式中,在殼體支撐部中形成支撐腔15。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支撐腔可 形成在轉子支撐部中,例如以連續葉片室的形式形成。因而,自適應殼 體的支撐部4是流體靜壓卸載的,並且在壓力作用下不會變形。柱狀承 載腔8形成在力凸緣H中,在這些壓力作用下承受軸向變形。各承載腔 8具有以滑動隔絕接觸的形式安裝的柱狀運動元件9。其球狀表面與另一 運動元件10的球狀表面滑動隔絕接觸,該運動元件10的平坦表面與殼 體支撐部4上的平坦表面滑動隔絕接觸。
圖6-9中的轉子葉片機形成有自適應轉子併力鎖合至該轉子。殼體 的形成其操作單元12的工作部3和支撐部4位於轉子的由其連接部13 接合的工作部1和支撐部2之間,該連接部13接收工作流體壓力的軸向 拉力,並製成為帶有力凸緣14的軸的形式。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轉子連 接部可製成中空實體,殼體操作單元位於其內部。轉子支撐部2通過力 室7接合至轉子連接部13。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轉子連接部可通過力室 與轉子工作部接合或與轉子的兩個部分都接合。
轉子支撐部2和殼體支撐部4的平坦隔絕表面具有滑動隔絕接觸。 支撐腔15在它們之間通過轉子支撐部2中的通道16液壓連接至承載腔8, 並通過殼體操作單元12中的通道17液壓連接至工作室。選擇支撐腔15 的形狀和尺寸,使得從力室7側作用在轉子支撐部上的壓力應當以預設 值超過將轉子支撐部2推離殼體操作單元12的支撐部4的壓力,所述預 設值優選較小,不超過給定斥力的5%。因此,轉子支撐部2流體靜壓平 衡而免於變形。在RU 2005113098中更詳細地描述了自適應轉子的工作 部和支撐部的流體靜壓平衡的這些結構。
力凸緣14經受軸向變形。其具有柱狀承載腔8。各承載腔均具有以 滑動隔絕接觸的形式安裝的柱狀運動元件9。其球狀表面與另一運動元件 10的球狀表面滑動隔絕接觸,該運動元件10的平坦表面與轉子的支撐部 2上的平坦表面滑動隔絕接觸。
在圖6-9的實施方式中,殼體操作單元12製成為單個部件。它的兩
17個相向部分為傳統上以圖6中的虛線分開的殼體工作部3和支撐部4。該 單元連接至機殼50,葉片驅動器的凸輪機構28固定在機殼50上。在其 他實施方式中,殼體工作部3和支撐部4可製成為單獨部件,裝配而成 殼體操作單元。與圖4-5的具有自適應殼體單元併力鎖合至殼體的轉子葉 片機的上述實施例類似,力鎖合至轉子的轉子葉片機也可形成有自適應 殼體而不是轉子。在這種情況下,在殼體的自適應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 支撐部之間形成力室。
在上述所有實施方式中,柱狀表面、球狀表面和平坦隔絕表面都具 有合理精度,從而允許與理想柱狀、球狀或平坦形狀的偏差在供應流體 粘度和工作壓力範圍規定的限度內。在設計成利用粘度為幾釐斯、壓力 達30-50MPa的液壓流體工作的優選實施方式中,上述偏差值對於球狀隔 絕表面或平坦隔絕表面來說不超過2-5微米,對於柱狀未扭曲表面來說不 超過5-15微米。在自調節彈簧密封環(類似於活塞環)上的柱狀隔絕面 的實施方式允許相當大地增加(幾十倍)容許偏差。
在轉子葉片機的全部所述實施方式中,與轉子工作部1的相向工作 表面18滑動接觸的殼體工作部3將環形槽19中的工作室隔絕。與葉片 21滑動隔絕接觸的反向傳動限制器20和正向傳動限制器22將工作室分 成與入口 24液壓連接的入口腔23和與出口 26液壓連接的出口腔25。位 於葉片室27中的葉片21與安裝在殼體上的葉片驅動器的凸輪機構28在 運動學上連接,所述葉片驅動器規定在轉子和殼體單元的往復旋轉期間 葉片21相對於環形槽19的周期運動特性。在圖1-3和圖4-5中,葉片 21及葉片驅動器的凸輪機構28可軸向運動,而圖7和9示出可繞與轉子 旋轉軸線平行的軸線樞轉運動。其他實施方式展示出葉片相對於轉子工 作部的其他運動類型(例如徑向運動)以及葉片驅動機構的其他類型, 例如利用電驅動或液壓驅動。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環形槽19具有矩形截 面,正向傳動限制器22和反向傳動限制器20在軸向上靜止,並且反向 傳動限制器20與環形槽19的壁和底部滑動隔絕接觸。其他實施方式展 示出其他形式的環形槽截面的可行性,反向傳動限制器可與環形槽表面 和葉片的截面都滑動隔絕接觸。本發明還提供了其中正向傳動限制器或
18反向傳動限制器沿軸向運動以調節輸送的實施方式。
在轉子和殼體的往復旋轉期間,在運動學上與葉片驅動器的機構28
相連的葉片21按以下方式相對於環形槽19周期性運動,即葉片從出
口腔25運動到葉片室27中直到經過反向傳動限制器20的位置,然後從 葉片室27運動到入口腔23中直到朝向與正向傳動限制器22滑動隔絕接 觸並覆蓋環形槽19的出口腔25運動的位置。葉片21沿著正向傳動限制 器22滑動,使得入口腔23和出口腔25周期性變化,工作流體通過入口 24流入,其從入口腔23轉移到出口腔25並移動到出口26。在入口腔25 中以泵送模式(在入口腔23中以液壓馬達模式)設定高壓,在承載腔8 中在載荷下工作流體流通。
承載腔8中的工作流體的壓力傾向於使力室擴展,即將運動元件9 擠壓出柱狀承載腔8,從而使殼體工作部3更靠近轉子工作部1 。因此, 轉子工作部和殼體工作部的平坦隔絕表面18被擠壓在一起,以確保隔絕 工作室。運動元件9壓靠運動元件10,運動元件IO壓靠自適應單元的相 應部分(例如,在圖l-3的實施方式中壓靠轉子工作部l,在圖4-5的實 施方式中壓靠殼體支撐部4),這確保平坦隔絕表面和球狀隔絕表面的配 對緊固以及力室7的承載腔8的隔絕。
在轉子和殼體往復旋轉期間,自適應單元的兩個部分在力室7位於 其間的狀態下沿軸向、傾斜方向及橫向相對於彼此運動。在這種情況下, 運動元件9在其柱狀隔絕表面往復軸向滑動期間相對於承載腔8軸向運 動,同時運動元件IO在其球狀隔絕表面往復滑動的情況下相對於運動元 件9傾斜運動,並在其平坦隔絕表面往復滑動的情況下相對於自適應單 元的相應部分橫向運動。成對的柱狀、球狀和平坦隔絕表面的這三種滑 動運動的組合使得承載腔8在自適應單元部分的這些運動期間保持隔絕。
為了改善力室在高壓下的隔絕,應優選在自適應單元的流體靜壓卸 載部分與運動元件之間以及流體靜壓卸載的運動元件之間形成球狀或平 坦表面的滑動隔絕接觸。圖10至圖17示出了在轉子葉片機的不同實施 方式中在自適應單元的各個部分之間形成的力室的實施例,但是它們在 轉子工作部1和轉子支撐部2之間示出具有一致性。在圖IO、圖ll、圖15、圖16中,運動元件9和IO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的表面(進而,隔 絕表面)為球狀,而運動元件10與自適應單元的流體靜壓卸載部分之間 的表面為平坦的。(在圖15中,以下詳述了轉子工作部1包括與運動元 件10接觸的可動襯套32)。在圖12中,運動元件9和IO之間的滑動隔 絕接觸表面是平坦的,而運動元件10與自適應單元的流體靜壓卸載部(例 如轉子工作部l)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表面是球狀的。
對於各對平坦隔絕表面30和球狀隔絕表面31的上述流體靜壓緊固, 承載腔8的由穿過這些表面的滑動隔絕接觸的內邊界的平面P1和P2(圖 10至圖17)而得到的截面面積選擇成比承載腔的柱狀隔絕表面的截面面 積小,小的量至少為所述滑動隔絕接觸向該平面投影的面積的50%。
為了確保在需要以減小摩擦保持隔絕的成對的柱狀、球狀和平坦隔 絕表面中的軸向滑動運動、傾斜滑動運動和橫向滑動運動的同步,使承 載腔的隔絕裝置的運動元件可進行軸向流體靜壓卸載。通過選擇所述流 體靜壓緊固值而實現所述卸載,即通過選擇成對球狀和平坦隔絕表面的 形狀和尺寸,使得使這些表面相互擠壓的工作流體壓力的總和應當以預 設值超過將這些表面推開的工作流體壓力的反作用力的總和,該預設值 優選較小,即不超過承載腔中的壓力與其柱狀隔絕表面的橫截面積之積 的10%。
為了確保運動元件的所述同步運動,選擇承載腔的隔絕裝置的球狀 接觸隔絕表面的形狀,從而確保在成對滑動隔絕接觸中在設定摩擦比下, 運動元件不會自動停止或卡住。在優選變型中,球狀表面的內部邊界和 外部邊界的曲率半徑選擇成使得圖10、圖11中的平坦表面與球狀表面在 軸向剖切平面中的切線之間的角度"Y"應當在20度至70度的範圍內。
由於運動元件和上述自適應單元的相應部分的流體靜壓卸載,平坦 隔絕表面30和球狀隔絕表面31在壓力作用下不會變形,從而在工作部 和支撐部的往復徑向運動和傾斜運動期間確保隔絕。支撐部或連接部在 壓力作用下的變形(如以下所述)不會破壞柱狀隔絕表面33之間的隔絕。
在圖1至圖9的設計中,柱狀表面是力室的運動元件與自適應單元 的部分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表面,該部分在工作流體壓力的軸向力作用下變形從而利用其彈性平衡這些力。該部分上的柱狀隔絕表面33作為圖
10、圖11中的承載腔8的內壁或者圖12中的承載凸起34的外壁。在後 者的情況下,承載腔8形成在承載凸起34與運動元件9的內壁之間。
圖18至圖21示出了變形部分的平坦表面和柱狀表面的變形,其利 用其彈性平衡在其一側施加的工作流體壓力F。如以上所述,在各種實施 方式中,該變形部分可以是轉子的支撐部或殼體的支撐部以及連接部的 力凸緣。針對30Mpa的壓力計算出所述變形,並且在圖18至圖21中相 對於部件的尺寸放大100倍示出所述變形。箭頭示出壓力方向。粗斜線 標誌在計算時固定的可變形部分的截面。
圖18和圖19對應於中心固定的可變形部分(例如圖6、圖30中的 連接部13的力凸緣14)的變形。
圖20和圖21對應於沿外周固定的可變形部分,例如圖1-3中的轉 子的支撐部2的變形。相同變形為圖4中的殼體連接部5的力凸緣11的 特徵。
可看出,在圖18、圖19中的轉動壓力作用下,可變形部分的相向 平坦表面最初彎曲成凸面,在圖20、圖21中彎曲成凹面。在小壓力作用 下,力室7的運動元件10的傾斜運動允許可變形部分的局部變形補償。 然而,在幾十兆帕的壓力下,如圖18至圖21所示,變形的相向表面的 曲率防止實現其與力室的運動元件的相應平坦表面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 的容許緊密度。圖18、圖20中的柱狀承載腔8或者圖19、圖21中的柱 狀承載凸起34的柱狀隔絕表面33在壓力作用下也發生變形;然而,與 平坦相向表面相比,它們的變形較小,特別是對於承載凸起的表面來說, 而柱狀表面之間的間隙中的洩漏通道長度顯著大於平坦表面或球狀表面 之間的洩漏通道長度;因此,在可變形部分變形情況下柱狀部之間的洩 漏非常小。具有與沿可變形柱狀表面自調節的活塞環類似的彈簧密封環 35的成對柱狀表面的優選實施方式確保保留柱狀表面之間的最小間隙。 因而,自適應單元的可變形部分上的柱狀隔絕表面33確保保持隔絕,洩 漏不超過設定值。彈簧密封環35在圖11、圖16、圖17的實施方式中可 例如安裝在運動元件上,或者安裝在自適應單元的相應部分上。本發明還提供其中自適應單元的兩個部分都流體靜壓卸載的轉子葉
片機的實施方式。圖22-25、圖26-29示出力鎖合至殼體的轉子葉片機, 其具有在轉子工作部1和轉子支撐部2之間的力室7。轉子支撐部2和殼 體支撐部4的平坦隔絕表面與它們之間的支撐腔15滑動隔絕接觸,支撐 腔15通過轉子支撐部2中的通道16液壓連接至承載腔8。支撐腔15的 形狀、位置和尺寸選擇成使得從力室7側作用在轉子支撐部上的壓力應 當以設定值超過從殼體支撐部4推開轉子支撐部2的壓力,所述設定值 優選較小,不超過所述斥力的5%。因而,轉子支撐部2也被流體靜壓平 衡,並且免於變形。
轉子的這兩個部分的流體靜壓平衡允許在這些部分中的任一個上形 成平坦或球狀隔絕表面,並確保自由選擇承載腔的位置。
在圖22-24、圖27中,在轉子的工作部1中形成承載腔8,並且承 載腔8為葉片室27的延伸。在圖13、圖14中示出了轉子的兩個流體靜 壓卸載部之間的力室的可行實施方式,其中在運動元件9、 10、 29之間 形成承載腔8。在這種情況下,轉子的兩個部分與運動元件9、 IO形成的 滑動隔絕接觸表面為球狀,而運動元件的滑動隔絕接觸表面為柱狀。通 過兩對球狀隔絕表面31,確保了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徑 向運動和傾斜運動。
圖4-5中的自適應殼體的工作部3是複合性的,其由與轉子的工作 部1接觸並與環形槽19中的工作室隔絕的功能元件45以及具有下述用 途的承載元件44組裝而成。為簡單起見以單個部件示出了所述實施方式 的自適應轉子的工作部和支撐部。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轉子的一個部分 或另一部分還可複合而成,即為幾個元件的組件,其中一個元件執行轉 子該部分的主要功能,並進一步稱為轉子該部分的功能元件。(在具有復 合轉子工作部的實施方式中,轉子工作部的複合元件包括與葉片室相連 的環形槽)。除其功能元件之外,自適應單元的複合部還包括其他元件, 這些元件包括可相對於該部分的功能元件具有遊隙或其他位移的元件。 自適應單元該部分的這類其他元件可與力室的運動元件滑動隔絕接觸, 從而參與承載腔的隔絕。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主旨,自適應單
22元該部分的其他元件包括這樣的運動元件,這些運動元件與該部分的功 能元件的相對位置在轉子和殼體的往復旋轉期間不受自適應單元的工作 部和支撐部的往復軸向運動和傾斜運動的影響。結果,這些元件與自適 應單元該部分的其他元件之間的摩擦對於承載腔的運動隔絕來說並不明 顯。承載腔的隔絕運動裝置是這樣的運動元件,這些運動元件的位置受 到往復軸向運動和傾斜運動的影響,並因此以所述方式流體靜壓卸載從 而確保隔絕所必需的運動同步。
作為一個實施例,圖15示出了轉子工作部和力室的實施方式,該實 施方式對於具有自適應轉子和葉片的軸向運動的轉子葉片機來說在其技
術特性和緊湊性方面來說是優選的。轉子的工作部1包括功能元件51, 功能元件51內具有環形槽19以及隔絕襯套32,隔絕襯套32具有與葉片 21的柱狀表面滑動隔絕接觸的柱狀表面以及與承載腔8的絕緣裝置的運 動元件10的平坦表面滑動隔絕接觸的第一平坦表面。襯套32還具有與 功能元件51的平坦表面滑動接觸的第二平坦表面,功能元件51的平坦 表面能夠相對於葉片21進行自調節,這降低了製造在轉子的工作部l中 的葉片室的精度要求。運動元件9、 10中的孔徑大於葉片21的直徑,這 確保了葉片21能夠軸向運動而穿入承載腔8中,並允許減小轉子葉片機 的軸向尺寸。
轉子工作部的隔絕襯套32與轉子工作部的功能元件51的相對位置 僅取決於葉片21的位置,而不會在自適應轉子部分的給定往復運動時改 變。因此,不需要使襯套32與運動元件9、 IO的運動同步,並因此無需 對襯套32進行軸向流體靜壓卸載。轉子工作部的功能元件51和襯套32 的平坦表面的接觸將工作流體的壓力從力室7傳遞至功能元件51,從而 使轉子工作部整體上流體靜壓平衡並防止轉子工作部的功能元件51和襯 套32軸向變形。運動元件9、 IO相對於彼此的位置以及相對於自適應轉 子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位置在自適應轉子的這些部分往復軸向運動和傾 斜運動時發生改變。如以上所述,運動元件9、 10在軸向上流體靜壓卸 載;因此,元件9相對於轉子支撐部2的軸向運動致使元件10相對於襯 套32並使轉子工作部1的功能元件51以保持隔絕方式同步地傾斜運動
23和橫向運動,反之亦然,元件10的運動致使元件9同步運動。
為了確保工作室在無壓力時隔絕並克服摩擦力,這包括阻止工作部彼此靠近的摩擦力,自適應單元包括彈性元件,其將自適應單元的部件
的相向隔絕表面壓向另一單元的部件的相向隔絕表面。在圖1至圖9以及圖22至圖33的實施方式中,呈壓縮彈簧形式的彈性元件36安裝在力室7中,並且還確保在不存在壓力時成對球狀隔絕表面和平坦隔絕表面中承載腔8的隔絕裝置的緊固。
為了確保轉子工作部和殼體工作部之間在高壓下的滑動隔絕接觸,選擇承載腔8的形狀、尺寸和位置,使得所述彈性元件36的彈性力與力室7中的將轉子工作部1壓向殼體工作部3的工作流體壓力之和應超過將轉子工作部1推離殼體工作部3的工作流體壓力(在工作室中以及轉子與殼體的相向隔絕表面之間的間隙中)與防止轉子工作部靠近殼體工作部的摩擦力之和預設值。為了減小摩擦損失,優選使超出值選擇較小值,即不超過將轉子工作部1推離殼體工作部3的壓力之和的5%。(在轉子旋轉期間,尤其是對於具有自適應殼體的實施方式來說,這些斥力振蕩;因此,所述超出值根據斥力的最大值確定。)因此,由力室支撐的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被流體靜壓卸載,在高壓時不經歷變形,而兩個單元的工作部的相向隔絕表面之間的摩擦損失很小。
本發明假定轉子葉片機的任何單元(轉子或殼體)可相對於固定轉子葉片機的另一單元的機組底盤旋轉。例如若轉子葉片機為流體靜壓差動元件或流體力學傳動元件,則能夠提供其中轉子和殼體都可相對於機組底盤旋轉的實施方式。
若固定在底盤上的單元是自適應的,則為了減小低壓時的摩擦損失,優選將彈性元件36的彈性力減至考慮無壓力時力室7中的摩擦力而選擇的最小必要水平。
若相對於機組底盤旋轉的單元是自適應的,則選擇球狀表面的形狀和彈性元件36的彈性力從而防止球狀表面之間以及平坦表面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在最大旋轉速度下被離心力破壞。在每分鐘幾千轉的旋轉速度下,作用在幾十克的運動元件上的離心力可達到幾百牛頓。離心力與從彈性元件36側作用在運動元件10上的平衡該離心力的緊固力之間的相關性由隔絕表面的形狀確定,例如對於圖10和圖11的實施方式由平坦表面和球狀表面之間的角度確定。因此,在設定角度"Y"的情況下,最大旋轉頻率的增大要求運動元件的緊固性適當增大,這以彈性元件的彈性作用為代價。
為了避免在彈性元件的彈性作用力增加時轉子部件對殼體部件的擠壓增大以及摩擦損失增大,提出了圖16和圖17中所示的力室7的設計。在這些力室中,彈性元件37安裝成使得其彈性作用力僅施加至制約力室隔絕的元件,而不對將轉子部件擠壓向殼體部件的力產生影響。
在圖16中,呈螺旋彈簧形式的彈性元件37的一端固定在具有柱狀表面的運動元件9上,另一端固定在自適應單元的這樣的部分上,該部分的平坦隔絕表面與運動元件10的平坦隔絕表面接觸(在本實施例中,固定在轉子工作部l上)。在這種情況下,拉伸的彈性元件37傾向於收縮並將運動元件擠壓在一起,並壓向單元的所述部分。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彈性元件37可以是推動元件,並且可通過一元件補強自適應單元的所述部分,該元件例如將壓應力轉化成將運動元件固定在一起的應力的杆。圖17示出了力室7的實施方式,該力室7具有兩個運動元件9和10,這兩個運動元件的柱狀表面與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中的承載腔8的柱狀表面滑動隔絕接觸,該力室7還具有第三運動元件29,其球狀表面與所述運動元件9和10的相應球狀表面滑動隔絕接觸。在這些實施方式中,呈螺旋彈簧形式的拉伸彈性元件37固定在運動元件9和10之間,並將三個運動元件9、 10和29都擠壓在一起。因而,彈性元件37的彈性作用力不會影響轉子部件對殼體部件的擠壓力,並且可選擇成在運動元件29的質量、轉子旋轉速度和球狀表面形狀設定時足以補償作用在運動元件29上的離心力。為了確保在無壓力時轉子部件對殼體部件的擠壓,可以使用例如安裝在力室外側的單獨彈性元件。
對於其中彈性元件的彈性作用力小或者不會影響轉子部件對殼體部件的擠壓力的實施方式來說,選擇承載腔8的形狀和尺寸從而確保在流體靜壓下將工作部擠壓在一起,也就是說使得承載腔8的由垂直於轉子旋轉軸線的平面剖切的平面的總面積應當超過環形槽向同一平面投影的面積,超過量至少為轉子工作部與殼體工作部的滑動隔絕接觸向所述平面投影的面積的50%。為了減小兩個單元的工作部的相向隔絕表面之間的摩擦損失,優選的是選擇所述超過量,使得所述流體靜壓擠壓力應當
較小,即不超過將轉子工作部推離殼體工作部的給定壓力總和的5%。
考慮元件在工作流體壓力作用下的技術公差、膨脹間隙和變形而確定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所述往復軸向、橫向和傾斜運動的必要範圍。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下所述的具有自適應轉子的轉子葉片機的實施方式,其中基於轉子和殼體往復轉動期間力室容積的預定變化量而選擇工作部和支撐部的這些往復運動的範圍。
在對於產生均勻工作流體流來說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與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相連的力室的容積在轉子旋轉期間發生變化,使得在力室合併出口腔時,在力室中通過入口壓力與入口腔分離的工作流體的壓力應當達到出口壓力值。為此,轉子支撐部的旋轉軸線相對於轉子工作部的旋
轉軸線傾斜一角度,該角度取決於入口和出口壓力之差。在RU2005129000的名稱為"Method of creating a uniform working fluid flow andthe device for its implementation"的申請中詳細描述了該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設計。在這裡,申請人從解決本發明問題的角度考慮這些實施方式,即在自適應轉子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旋轉軸線的往復傾斜的固定和可變角的情況下,在自適應轉子部件的往復運動的寬幅度範圍內確保力室和工作室的隔絕。
在圖22-25的實施方式中,殼體支撐部4安裝成其平坦相向隔絕表面相對於殼體工作部3的平坦相向隔絕表面繞與經過正向傳動限制器22和反向傳動限制器20的直線平行的軸線固定傾斜預定角a。該傾角a確定從力室與入口腔23分離的時刻至力室合併出口腔25的時刻,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傾斜幅度、各力室7的容積變化幅度以及力室內的壓力變化程度。
在圖26-29中,殼體支撐部4的功能元件53 (以下詳述)安裝成可繞與經過正向傳動限制器22和反向傳動限制器23的直線平行的軸線38傾斜。傾角變換器39包括安裝在殼體支撐部4的承載元件52(以下詳述)上的液壓缸40。液壓缸40的腔41與工作室液壓連接(對於泵來說與出口腔連接,對於液壓馬達來說與入口腔連接)。活塞42在運動學上與殼體支撐部4的功能元件53連接,並被彈簧43支撐。入口壓力和出口壓力之差的變化改變活塞42的位置並改變轉子支撐部2的旋轉軸線相對於轉子工作部1的旋轉軸線的傾角(x。該傾角確定從力室與入口腔23分離的時刻至力室合併出口腔25的時刻,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傾斜幅度、力室7的容積變化幅度以及力室內的壓力變化程度。
為了實施該方法而形成均勾流動,以與力鎖合至轉子的實施方式類似的方式,殼體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形成為具有固定的往復傾度,或者如圖30-33所示,通過傾角變換器39而可具有可變的往復傾度,與上述實施方式類似,傾角變換器39形成在殼體操作單元12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
所述傾角的變化引起在成對的柱狀表面33和成對的平坦隔絕表面30及球狀隔絕表面31中發生往復軸向、橫向和傾斜移位。
在幾十兆帕的壓力下,當往復傾角達到幾度時,力室容積的必要變化程度達到幾個百分比。在這種情況下,柱狀隔絕表面的往復軸向位移達到幾毫米,而成對球狀隔絕表面和平坦隔絕表面的往復橫向位移達到數百微米。
選擇隔絕表面的尺寸,使得在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軸向、橫向和傾斜移位的預設範圍中,應當在承載腔的隔絕裝置之間的所有成對接觸隔絕表面中保持滑動隔絕接觸。為了穩定各對平坦或球狀隔絕表面中的壓力,它們中的一個表面的面積以預設值超過另一個的面積,選擇該預設值使得在所述往復移位的整個範圍內在轉子的任一轉角處,面積較小的表面的各個部分與面積較大的表面保持滑動接觸,見圖10至圖17。因而,在自適應單元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軸向、橫向和傾斜移位以及它們的變形的任何設定範圍中,所提供的解決方案確保力室良好的隔絕。
自適應單元的相向隔絕表面對另一單元的相應隔絕表面的擠壓確保
27工作室良好的隔絕,而這些相向隔絕表面不存在變形,通常為平坦隔絕 表面。由於轉子工作部的重量和高剛度並由於自適應轉子支撐部的流體 靜壓卸載,轉子的相向隔絕表面的變形較小。在具有自適應殼體的轉子 葉片機的實施方式中,由力室支撐的殼體部分流體靜壓平衡,並且不會 在工作流體壓力的作用下經歷軸向變形。不由力室支撐的非自適應殼體 部分或自適應殼體部分可製成為相當重且剛硬;然而,這顯著增大了轉 子葉片機的尺寸和重量。為了減小不由力室支撐的殼體部分的尺寸和重 量並改善工作室在高壓下的隔絕,本發明設置流體靜壓裝置,其防止與 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平坦相向表面滑動隔絕接觸的殼體隔絕表面變 形。
在力鎖合至殼體以防止平坦隔絕表面變形的實施方式中,殼體工作
部3 (圖1、圖2、圖4、圖5、圖22、圖23、圖26和圖27)由外承載 元件44和內功能元件45複合而成,在二者之間具有至少一個抗變形室 46。該抗變形室連接至工作室,並且例如藉助密封墊片或擋圈沿著周邊 密封,使得承載元件44的變形不會引起該抗變形室的洩漏。以類似方式, 殼體支撐部4(圖22、圖23、圖26和圖27)由外承載元件52和內功能 元件53形成,在二者之間形成至少一個抗變形室54,該抗變形室連接至 工作室並沿周邊密封。選擇抗變形室的數量、位置、尺寸和形狀,使得 從轉子側作用在殼體部分的內功能元件45、 53上的流體壓力和從抗變形 室側作用的流體壓力的合力不超過轉子側壓力的20%。為此,抗變形室 46、 54與環形槽19中的高壓腔相對地定位(對於泵來說,與出口腔25 相對;對於液壓馬達來說,與入口腔23相對),並與所述腔液壓連接。 若在出口腔和入口腔中均可產生高壓,則與每個腔相對地設置不同的抗 變形室。在優選實施方式中,還與工作室中的正向和反向傳動區域相對 地,即與工作室的正向和反向傳動限制器相對地設置單獨的抗變形室, 並且這些變形室液壓連接至工作室中的相對部分。選擇抗變形室的形狀 和尺寸,使得殼體相應部分的功能元件和承載元件之間的壓力分布應當 接近功能元件和轉子之間的壓力分布。例如,抗變形室46、 45可具有弓 形形式,其橫向尺寸接近環形槽19的橫向尺寸,並且面積接近功能元件45、 53的表面受到從轉子側作用的高壓的部分的面積。在技術上優選的 實施方式中,沿著與環形槽相對的弧形成單獨的抗變形室,按照相同的 方式選擇這些抗變形室的整體面積。結果,壓力和相關變形落在外承載 元件上,而從工作流體壓力卸載的內功能元件不經歷變形,從而保持平 坦密封表面的形狀。
對於具有自適應轉子的轉子葉片機來說,其中殼體工作部3和支撐 部4在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旋轉軸線的往復傾角可變化的情況下連接, 就技術和整體尺寸而言優選的實施方式假定在殼體部分(在圖26-29中優 選為殼體支撐部)的功能元件和承載元件之間設置抗變形室,與以上詳 述的圖10至圖14、圖16、圖17的長度可變的力室類似。這樣的長度可 變的抗變形室55包含長度可變的抗變形室47及其包含至少兩個運動元 件48和49的隔絕裝置。這些運動元件安裝成在以下成對表面之間形成 滑動隔絕接觸,即在其中一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殼體支撐部的承載 元件52的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運動元件48和49的隔絕表面之間。至 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的,並且至少在這些接觸 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球狀的。在其他接觸中,選擇成對接觸表面的 形狀,從而在往復傾角a的給定變化中保持滑動隔絕接觸。柱狀隔絕表 面的往復滑動確保殼體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往復軸向運動期間的隔絕,而 球狀隔絕表面的往復滑動確保所述部分的往復傾斜運動期間的隔絕。為 了確保所述部分的往復橫向運動期間的隔絕,至少在其他隔絕接觸的一 個以上中,兩個隔絕表面是平坦的或球狀的。為了在無壓力時將球狀隔 絕表面和平坦隔絕表面壓在一起,長度可變的抗變形室55設有呈彈簧形 式的彈性元件57。殼體支撐部的功能元件53基本上流體靜壓平衡,並且 優選在其上設置平坦隔絕表面(類似在圖10、圖11、圖16中的轉子支 撐部2上)或球狀隔絕表面(類似在圖12中的轉子工作部1上)。承載 元件52在壓力作用下經歷變形;因此,優選將可抗變形室的柱狀隔絕表 面設於其上,並且需要時可藉助彈簧密封環強化其隔絕。圖26至圖29 示出了該優選實施方式。在該實施方式中,殼體支撐部4的功能元件53 可相對於殼體支撐部4的承載元件52傾斜,並因而相對於殼體工作部3傾斜,從而改變轉子支撐部2和工作部1的旋轉軸線的往復傾度。
按照上述方式減小功能元件上的流體壓力致使殼體隔絕表面的變形 以及殼體隔絕表面與相應轉子隔絕表面之間的間隙成比例減小。設定壓 力下經過這些間隙的洩漏與間隙尺寸的三次方成比例。因此,力的減小
甚至使洩漏基本上減小2至3倍,而使這些壓力減小5倍以上的優選實 施方式確保設定壓力下的洩漏減小100倍以上,這顯著改善了工作室的 隔絕。
在力鎖合至轉子的實施方式中(圖6-9、圖30-33),防止殼體隔絕表 面變形的流體靜壓裝置包括轉子支撐部2與殼體操作單元12的支撐部4 之間的支撐腔15。由於支撐腔15的形狀、位置和尺寸的上述選擇,從轉 子支撐部2側作用在殼體支撐部4上的壓力以及從轉子支撐部1側作用 在殼體工作部3上的壓力之差不超過優選較小的設定值。圖6-9示出支撐 腔15與環形槽19相對地定位,並通過通道17與其連接。結果,各支撐 腔15中的壓力等於環形槽19中的工作室的相對腔的壓力。支撐腔15以 及轉子支撐部2和殼體支撐部4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的橫向尺寸接近環 形槽19和轉子工作部1與殼體工作部3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的橫向尺寸。 因此,在殼體操作單元12的兩側形成工作流體壓力的對稱分布。
在殼體工作部3和支撐部4剛性連接到殼體操作單元12中的情況 下,例如在呈與圖6-9中類似的單個部件形式的殼體操作單元12的實施 方式中以及在具有自適應殼體操作單元的實施方式中,壓縮壓力的這種 對稱有效地防止了殼體操作單元12的工作部3和支撐部4的平坦隔絕表 面的變形。
對於其中殼體的非自適應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不剛性連接的 實施方式來說,本發明在殼體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設置抗變 形室。選擇抗變形室的數量、位置、尺寸和形狀,使得從轉子側作用在 殼體部分上的流體壓力和從抗變形室側作用的流體壓力的合力不超過從 轉子側作用的壓力的20%。對於具有自適應轉子的實施方式來說,其中 殼體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在可往復運動的情況下連接,例如藉助
傾角變換器而可具有可變往復傾度,操作單元各部分假定由兩個元件形成,即功能元件和承載元件,與上述實施方式類似在功能元件和承載元 件之間具有抗變形室,以力鎖合至殼體。
對於具有自適應轉子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殼體的操作單元12的工作 部3和支撐部4在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的旋轉軸線的往復傾角可變化的 情況下連接,就可製造性和整體尺寸而言優選的實施方式假定在圖30-33 的殼體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設置抗變形室,與以上詳述的圖 10至圖14、圖16、圖17的長度可變的力室類似。在後一種情況下,長 度可變的抗變形室56包括長度可變的抗變形室47及其包含至少兩個運 動元件的隔絕裝置。這些運動元件48和49安裝成在以下成對表面之間 以及運動元件48和49的隔絕表面之間形成滑動隔絕接觸,這些成對表 面即其中一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殼體工作部的隔絕表面、另一運 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殼體支撐部的隔絕表面。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 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的,並且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 是球狀的,而在其他接觸中,選擇成對接觸表面的形狀,從而防止在往 復傾角的給定變化中保持滑動隔絕接觸。柱狀表面的往復滑動確保殼體 操作單元12的工作部3和支撐部4的往復軸向運動期間的隔絕,而球狀 表面的往復滑動確保這些部件的往復傾斜運動期間的隔絕。為了確保部 件的往復橫向運動期間的隔絕,至少在其他隔絕接觸的一個以上中,兩 個隔絕表面是平坦的或球狀的。為了在無壓力時將球狀隔絕表面和平坦 隔絕表面壓在一起,長度可變的抗變形室56設有呈彈簧形式的彈性元件 57。在這樣的實施方式中,殼體操作單元12的工作部3和支撐部4基本 上流體靜壓平衡,並且柱狀表面可形成在任一部件上(類似按照圖10至 圖12、圖16、圖17在力室中位於轉子支撐部2上),或形成在運動元件 之間(類似圖13、圖14中的力室中)。
殼體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這一流體靜壓平衡大大減小了殼
體隔絕表面的變形,並顯著改善了工作室的隔絕。 因而,所提出的轉子葉片機
通過使至少一個單元具有自適應性,S卩使長度可變的力室和工作 部及支撐部包含有柱狀的成對隔絕表面,從而在轉子葉片機的單元之間的寬範圍軸向間隙中確保工作室和力室的隔絕;
由於通過成對的球狀和平坦隔絕表面隔絕力室,從而在自適應單元 的工作部和支撐部的寬範圍往復傾斜和橫向運動中確保工作室和力室的
隔絕;
由於自適應單元的可變形部件具有力室的隔絕裝置的柱狀隔絕表 面,這些柱狀隔絕表面允許安裝自調節彈簧密封環,並且由於實施流體 靜壓裝置來防止殼體隔絕表面變形,從而在寬範圍壓力和相關變形中確 保工作室和力室的隔絕;
確保轉子和殼體之間以及力室隔絕裝置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中的摩 擦副的卸載。
工作室和力室的所述隔絕確保高容積效率,並且與摩擦副的流體靜 壓卸載相結合,確保高工作流體壓力下的高總效率。
上述實施方式為實施本發明主要思想的實施例,本發明還可設想這 裡未詳細描述的各種其他實施方式,例如在轉子支撐部的環形槽中具有 第二工作室的轉子葉片機、在一個環形槽中具有若干正向傳動限制器和 反向傳動限制器的實施方式、以及將轉子葉片機安裝至流體靜壓差動裝 置和傳動裝置的各種安裝方式,或者使其單元以不同方式與流體力學機 組的入口軸或出口軸、底盤連接或者與另一轉子葉片機的單元連接的轉 子葉片機的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子葉片機,該轉子葉片機由兩個單元即殼體和轉子構成,轉子可往復旋轉地安裝,其中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殼體包含殼體支撐部和殼體工作部,該殼體工作部具有正向傳動限制器和反向傳動限制器,而所述轉子包括轉子支撐部和轉子工作部,該轉子工作部在相向工作面上具有環形槽,其中所述環形槽連接至包含葉片的葉片室,這些葉片安裝成其延伸至所述環形槽的延伸程度可改變;一個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位於通過連接部連接的另一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其中所述殼體支撐部與所述轉子支撐部接觸,而與所述轉子工作部滑動接觸的殼體工作部隔絕所述環形槽中的工作室;該工作室被與所述葉片滑動隔絕接觸的反向傳動限制器和正向傳動限制器分成與所述入口液壓連接的工作室入口腔以及與所述出口液壓連接的工作室出口腔;其中至少一個所述單元具有自適應性,也就是說其包括與自適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在運動學上連接的長度可變的力室,這些力室的往復軸向運動和傾斜可至少足以確保轉子葉片機的兩個單元在往復旋轉期間它們的工作部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而各長度可變的力室均包括與所述工作室液壓連接的承載腔及其隔絕裝置;其中這些力室的長度變化致使所述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往復運動,同時所述承載腔中的工作流體壓力被引導而使長度可變的力室膨脹並將所述殼體工作部和所述轉子工作部帶到一起,其中在各長度可變的力室中,其承載腔的隔絕裝置包括至少兩個以滑動隔絕接觸形式安裝在以下成對表面之間的運動元件,即在一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自適應單元的一個部分的隔絕表面之間、在另一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自適應單元的另一個部分的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其中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的,並且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球狀的,而在其他接觸的至少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平坦的或球狀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在所述自適應單元的支 撐部與所述承載腔的隔絕裝置的運動元件之間的所述隔絕表面是柱狀的。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一連接部接合所述自適 應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並且另一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位於二者之 間,同時在所述自適應單元的連接部與所述承載腔的隔絕裝置的運動元 件之間形成所述柱狀隔絕表面。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承載腔的形狀、尺 寸和位置選擇成使得所述力室中的工作流體將所述轉子工作部壓向所述 殼體工作部的壓力以設定值超過所述工作室中的工作流體將所述轉子工 作部推離所述殼體工作部的壓力,該設定值優選較小。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承載腔的由垂直於 轉子的旋轉軸線的平面獲得的截面的總面積超過所述環形槽向同一平面 投影的面積,超過量至少為所述轉子工作部與所述殼體工作部的滑動隔 絕接觸向所述平面投影的面積的50%。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力室包括在無壓力 時將所述轉子工作部壓向所述殼體工作部的彈性元件,同時選擇所述承 載腔的形狀、尺寸和位置,使得這些彈性元件的彈力與所述工作室中的 將所述轉子工作部壓向所述殼體工作部的工作流體壓力之和以設定值超 過所述工作室中的將所述轉子工作部推離所述殼體工作部的工作流體壓 力與這些轉子元件中防止所述轉子工作部接近所述殼體工作部的摩擦力 之和,該設定值優選較小。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在各對球狀隔絕接觸表 面以及各對平坦隔絕接觸表面中,選擇所述對隔絕表面的形狀和尺寸, 使得將這些表面壓在一起的工作流體壓力的投影以設定值超過將這些表 面推離的工作流體壓力的反力的投影,該設定值優選較小。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在各對隔絕接觸表面中, 一個隔絕表面的面積超過另一隔絕表面的面積,使得在所述轉子工作部 和支撐部的整個往復移位範圍中在轉子的任一轉角處,面積較小的表面 的各個部分均與面積較大的表面滑動隔絕接觸。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對於各對隔絕表面,由經過這些表面的滑動隔絕接觸的內邊界的平面獲得的所述承載腔的截面 積選擇成小於所述承載腔的柱狀隔絕表面的截面積,小的量至少為所述滑動隔絕接觸向所述平面投影的面積的50%。
10、 根據權利要求1至9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殼體工作部 和支撐部位於所述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所述轉子支撐部包括轉子 連接部,而所述轉子的至少一個部分安裝成可相對於所述連接部軸向移 位和傾斜,而所述長度可變的力室形成在轉子的該部分與所述轉子連接 部之間,並使轉子的該部分在運動學上與所述連接部連接,其中所述轉 子連接部與所述運動元件之間的滑動隔絕接觸表面為柱狀。
11、 根據權利要求1至9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長度可變的 力室形成在所述殼體支撐部與所述殼體工作部之間,所述殼體支撐部和 所述殼體工作部接合成位於由所述轉子連接部接合的所述轉子工作部和 支撐部之間的殼體操作單元。
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殼體的至少一個部分包括與轉子的相應部分滑動隔絕接觸的功能元件;殼體該部分的承載元件;以及位於所述功能元件和承載元件之間與所述工作室液壓連 接的至少一個抗變形室;其中所述抗變形室的數量、位置和形狀選擇成使得從轉子側作用在所述殼體的該部分的內功能元件上的流體壓力與從 所述抗變形室側作用的流體壓力的合力不超過設定值,該設定值優選較 小。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轉子單元形成為 具有自適應性,而所述殼體單元形成為可改變所述轉子支撐部和工作部 的旋轉軸線的往復傾斜角度;其中所述抗變形室包含長度可變的抗變形 腔及其至少包括兩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裝置,這兩個運動元件安裝成在以 下成對表面之間形成滑動隔絕接觸,即在其中一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 與所述殼體的部分的功能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在另一運動元件的隔絕 表面與所述殼體的部分的承載元件的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運動元件的 隔絕表面之間,並且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的, 並且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球狀的,而在其他所述接觸中,選擇成對接觸表面的形狀,從而在往復傾斜角度的所述變化中保 持所述滑動隔絕接觸。
1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殼體工作部和支 撐部接合成殼體操作單元,並且位於所述轉子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所 述轉子支撐部包括轉子連接部,並且在所述轉子支撐部和所述殼體支撐 部之間存在支撐腔,這些支撐腔與所述環形槽相對地定位,並液壓連接 至該環形槽,使得各支撐腔中的壓力等於所述環形槽中的工作室的相對 工作腔中的壓力,同時選擇所述支撐腔的數量、形狀和尺寸,使得從所 述轉子工作部側作用在所述殼體工作部的壓力的合力不超過設定值,該 設定值優選較小。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所述轉子單元具有自 適應性,而所述殼體操作單元形成為可改變所述殼體支撐部和工作部的 往復傾斜角度,並包括位於所述殼體操作單元的工作部和支撐部之間並 液壓連接至所述工作室的至少一個抗變形室,其中所述抗變形室的數量、 位置、尺寸和形狀選擇成使得對於所述殼體操作單元的各部分,從轉子 相應部分側作用在其上的流體壓力與從所述抗變形室側作用的流體壓力 的合力不超過設定值,該設定值優選較小;其中所述抗變形室包含長度 可變的抗變形腔及其至少包括兩個運動元件的隔絕裝置,這兩個運動元 件安裝成在以下成對表面之間形成滑動隔絕接觸,即在其中一個運動元 件的隔絕表面與所述殼體工作部的隔絕表面之間,在另一運動元件的隔 絕表面與所述殼體支撐部的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運動元件的隔絕表面 之間,其中至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都是柱狀的,並且至 少在這些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球狀的,而在其他所述接觸中, 選擇成對接觸表面的形狀,從而在往復傾斜角度的所述變化中保持所述 滑動隔絕接觸。
16、 根據權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至少在所述接 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是平坦的。
17、 根據權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轉子葉片機,其中至少在兩個所 述接觸中,所述隔絕表面是球狀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可用於具有高效和高壓的轉子葉片泵、液壓馬達、流體靜壓差動裝置以及傳動裝置。本發明的轉子葉片機在各長度可變的功率室(7)中設有用於隔絕其功率腔(8)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可動元件(9),這些可動元件布置成在其中一個可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自適應單元的一個部分的隔絕表面之間、在另一可動元件的隔絕表面與自適應單元的另一部分的隔絕表面之間、以及在可動元件(9)的隔絕表面之間形成滑動隔絕接觸。至少在所述接觸之一中兩個隔絕表面實施為柱狀,並且至少在一個接觸中兩個隔絕表面是球狀的,並且至少在其餘接觸之一中這兩個隔絕表面是平坦的或球狀的。本發明能夠在變形和公差的擴充範圍內改善工作室和長度可變的功率室的隔絕,並可提高高壓下的工作性能。
文檔編號F04C2/344GK101636587SQ200780048965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30日
發明者亞歷山大·阿納託萊維齊·斯特羅加諾夫 申請人:亞歷山大·阿納託萊維齊·斯特羅加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