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式換熱器及包含該翅片式換熱器的氣冷式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6:43:06
專利名稱:翅片式換熱器及包含該翅片式換熱器的氣冷式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翅片式換熱器和包含該翅片式換熱器的發動機,該翅片式換熱器可有利地應用於發動機冷卻。
背景技術:
在發動機中,尤其是被設計為用作摩託車等的動力源的發動機中,已知地,在發動 機氣缸中發生的並且對車輛提供原動力的燃料燃燒過程也產生廢熱。必須去除此廢熱,否 則發動機將變得過熱。所產生熱量的量很大程度上相當於發動機產生的功率,然後其至少 一定程度上與車輛運行的加速度或速度相關。為此,發動機通常設置有冷卻系統,該冷卻系 統可能非常複雜,以幫助排熱。例如,發動機可設置有液體冷卻系統,例如水冷系統,這導致 由於製造配水管道來冷卻發動機而增加成本。水泵是附加的成本項目。在這種情況中,氣 冷式發動機具有成本優勢。在這種情況中,可提供裝置以通過對流增加從發動機傳遞至周 圍空氣中的熱量,其具有車輛將穿過空氣的優點。在發動機是氣冷式發動機的情況中,從發 動機至空氣的對流傳熱是發生這種熱傳遞的主要機制,並且,典型地,通過使用冷卻風扇進 行強制對流可增強此熱傳遞。也可能發生一些輻射熱傳遞。為此,發動機(或更具體地,氣缸體(engine block)和/或氣缸蓋)典型地設置 有散熱片結構形式的翅片式換熱器,該散熱片結構包含大量散熱片,以增強這種對流熱傳 遞。翅片典型地採用平面幾何形狀的細長翅片的形式,其基本垂直於氣缸體或氣缸蓋的長 軸從氣缸體或氣缸蓋伸出。對於一種形式的發動機,也許可提供六個這種翅片。對於大多數 類型的發動機應用,這種冷卻設備是有效的。日本專利公開JP 62-186042中公開了一個實 例,其公開了一種具有翅片的散熱片結構,該翅片包含單個弧度曲線(swiping curve),該 弧度曲線被提供為增加翅片硬度並減弱每個翅片的振動或共振。圖1示出了 JP 62-186042 的散熱片的幾何形狀。然而,可能有某些這樣的發動機應用預計可能從發動機氣缸輸出更大的熱量。這 種應用可能包括更高性能的四閥單氣缸四衝程發動機的冷卻,包括由申請人開發的具有雙 火花塞的發動機。隨著發動機的特定功率輸出的增加(即,每單位發動機位移或容量有更 多的功率輸出),產生更多的熱量,從而,在此情況中對於增加的熱傳遞,要求有效地進行冷 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的熱傳遞效率的翅片式換熱器,其可應 用於發動機冷卻,也可應用於其它熱傳遞應用。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翅片式換熱器的氣冷式發動機,該翅片式換 熱器具有散熱片結構,與傳統的散熱片結構或翅片式換熱器相比,所述散熱片結構增強遠 離發動機的對流熱傳遞。在第一方面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翅片結構並包括多個平面幾何形狀的翅片的翅片式換熱器,所述翅片結構與熱量待交換的機體可傳熱地接觸,所述翅片遠離所述機體 延伸,以在機體和周圍傳熱流體之間傳遞熱量,其中,將所述翅片構造為具有表面輪廓,以 便促進在所述翅片上的周圍傳熱流體的湍流,從而,促進所述機體和所述周圍流體之間的 熱傳遞。有利地,將翅片構造為具有包括多個褶皺或起伏的表面輪廓。這些褶皺或起伏可 在離機體最遠的翅片邊緣和離機體最近的翅片邊緣之間的距離的整個部分或主要部分上 有效地蔓延。可參照從由褶皺的數量、形狀、深度和方向組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兩個參數來構 造褶皺或起伏,以增強在翅片上通過的流體流的湍流以及翅片和周圍傳熱流體之間的對流 熱傳 遞。褶皺或起伏可具有拉平的底部,所述底部具有以恆定的或稍微變化的傾斜角遠離 沿底部而過的線延伸的壁。理想地,每個翅片在從所述機體向外的方向上具有錐形構造,所述錐形構造在翅 片和機體之間的連接處的橫截面面積比遠離機體的翅片的邊緣處的橫截面面積大。最主要的熱傳遞操作可以是自然的或強制的對流。期望地,為了降低成本,機體和 周圍流體之間的對流不是通過風扇強制實現的。有利地,機體可以是發動機,傳熱流體可以是空氣。然而,不排除其它機體和流 體,以及其它熱傳遞應用。以下描述可用於那些其它應用,細節上已作必要改動(mutatis mutandis)。重要地,翅片式換熱器具有下面描述的結構特徵。在第二方面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冷式發動機,其包括(a)氣缸體(engine block);(b)氣缸蓋;(c)至少一個由氣缸體和氣缸蓋容納的氣缸,當發動機運行時該氣缸產生熱量; 以及具有散熱片結構的翅片式換熱器,所述散熱片結構包括多個遠離氣缸體和氣缸蓋中的 至少一個延伸的平面幾何形狀的散熱片以便遠離發動機傳遞熱量,其中,將所述散熱片構 造為具有表面輪廓,以便當所述發動機運行時促進在所述散熱片上的周圍空氣的湍流,從 而,促進從發動機到周圍空氣的熱傳遞。通過「用空氣冷卻」發動機的需求,意圖是,對流熱傳遞是將熱量從發動機傳遞至 周圍空氣的主要機制。這種對流熱傳遞可以是自然的或者強制的,例如,通過在每個散熱片 上產生氣流的冷卻風扇。在特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不提供冷卻風扇;氣流經過發動機,並 且對流不是由冷卻風扇強制實現的,在此情況中,可簡單地通過包括發動機的車輛穿過空 氣的運動產生冷卻氣流。這節省了冷卻風扇的成本。此外,雖然優選地避免,但是不排除提 供水冷或其它液體冷卻。典型地,發動機或其它機體可設置有包括多個翅片的翅片結構,可根據發動機設 計標準(例如,容量、功率輸出和應用)將所述翅片構造為具有表面輪廓和面積。有利地, 發動機是用於摩託車的四衝程頂閥式發動機(four stroke valve in head)。這種發動機 可包括多個(有利地,兩個)火花塞。翅片結構中的翅片被有效地布置為翅片組,並且,當在側面上看時,翅片可具有層 疊的波狀外觀。有利地這些翅片被提供給發動機應用中的氣缸體和氣缸蓋,並且,這些翅片遠離氣缸體和/或氣缸蓋的豎直軸線近似垂直地延伸。
有利地,不管發動機是單缸還是多缸發動機,每個翅片可被構造為具有包括多個 褶皺或起伏的表面輪廓,例如從翅片側面看。設置這種褶皺和起伏可對每個翅片提供波狀 外觀,該波狀外觀形成用於空氣在相鄰散熱片之間通過的大約盤旋形流徑,相鄰翅片上的 褶皺形成限制冷卻氣流的表面。不能簡單地彎曲每個翅片來增加硬度並減弱振動或共振。 另一方面,褶皺不是在褶皺或起伏的底部處角度出現急劇變化的V形凹槽,這種V形凹槽使 製造複雜並且不能給予必需的湍流度。褶皺或起伏的深度足以在與散熱片交叉的空氣中導 致湍流。褶皺或起伏可在離發動機最遠的翅片邊緣和離發動機最近的翅片邊緣之間的距 離的整個部分或主要部分上蔓延。每個翅片的最近邊緣與氣缸體和/或氣缸蓋在連接處 連接,從而,可將熱量通過該連接處從氣缸體/氣缸蓋(「發動機機體」)傳遞至散熱片組。 優化該連接處的表面積,以使機體和每個翅片之間(例如,從發動機至每個散熱片)的熱傳 遞最大,這取決於該連接處的表面積。還可理解,形成帶有多個褶皺或起伏的每個翅片會增 加與發動機的連接處的表面積,並由此增加熱傳遞面積。在本說明書的後面,使用術語「褶 皺」,而不使用「褶皺或起伏」的表達。有利地,每個翅片在從機體(例如,氣缸體或氣缸蓋)向外的方向上具有錐形構 造,該錐形構造在機體之間的連接處的橫截面面積比遠離機體的翅片的邊緣處的橫截面面 積大。在一個發動機應用中,每個翅片在氣缸體或氣缸蓋和翅片之間的連接處的橫截面面 積比遠離氣缸體或氣缸蓋的翅片的邊緣處的橫截面面積大。氣缸體和氣缸蓋可形成為一體(即整體成形),或形成為多個部分,根據製造觀點 最佳地判斷為鑄造在一起或分開。在裝配中,或整體成形中,氣缸體和氣缸蓋形成本說明書 中所指的「發動機機體」。參照從由褶皺的數量、形狀、深度和方向組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兩個參數來構造 翅片的褶皺本身,以增強在翅片上通過的氣流中的湍流以及翅片和周圍空氣之間的對流熱 傳遞。深度需要是足夠以導致湍流,這(與適當的褶皺形狀一起)賦予翅片波狀外觀和相 鄰翅片之間的傳熱流體(典型地是空氣)的盤旋形的渦流路徑。褶皺的方向可以是當發動機運行時與翅片上的氣流的主要方向交叉的方向,例 如,垂直或基本垂直。雖然褶皺可採用正弦曲線形式,但是,更有利地,採用稍微尖銳的幾何 形狀形式,因為這可增強湍流和對流熱傳遞。為此,褶皺可具有拉平的底部,其具有以恆定的或稍微變化的傾斜角遠離沿底部 而過的線延伸的壁。也就是說,如果褶皺不是簡單彎曲的或正弦曲線的,那麼這是令人期望 的,因為這會增加發動機機體和每個翅片之間的接觸長度,並增加暴露於空氣且與發動機 機體連接的連接處的熱傳遞表面積。褶皺的具有足夠深度的內尖角(squared corners)也 可幫助促進湍流和對流熱傳遞。也選擇褶皺的數量,以增加翅片的表面積並增強對流熱傳遞。褶皺的數量比發動 機中的氣缸的數量大,有利地,明顯大。因此,對於具有氣缸體的單缸發動機(示意性地 認為具有四個側邊),氣缸體的每側的褶皺數量將明顯大於一個,優選地大於四個,更優選 地大於八個,最優選地大於十二個。對於具有發動機機體的雙缸發動機(示意性地認為具 有四個側邊),氣缸體的每側的褶皺數量將明顯大於兩個,優選地大於八個,更優選地大於十二個。對於其它幾何形狀的發動機機體,可在氣缸數量的基礎上設計類似的多個褶皺。從幾何角度看,從每個氣缸朝著發動機機體的一側的圖形投影,可形成與每個翅 片交叉的平面。與此平面相對地看,將是多個褶皺或起伏,在橫截面上有效地觀察每個翅 片。通過增大表面積和翅片上的湍流氣流,此多個褶皺促進從該氣缸或每個氣缸的熱傳遞, 這也促進發動機機體和周圍空氣之間的對流熱傳遞。 在氣缸體通常採用偏菱形或平行六面體形狀的情況中(縱向程度上逐漸變細或 不變細),可以理解,為了製造方便的目的,可在平行六面體的轉角區域中省略褶皺或改變 其構造。在冷卻運行中,對相鄰散熱片之間的冷卻氣流路徑形成入口和出口區域的轉角區 域中的平面構造,還導致與相鄰冷卻板之間的優選盤旋形渦流路徑不同的改變。每個翅片的褶皺結構還增加硬度,該硬度在現有技術發動機中使用的非褶皺翅片 構造的基礎上增加。因此,散熱片之間的橡膠隔振體可以不是必需的,並且可被去除,具有 潛在的成本優勢。這還增加了冷卻效果,因為這些隔振體減小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並且還 阻止散熱片的其它零件上的氣流。在一些構造中,這可能使得,比後面的平翅片構造提供更 少的散熱片。例如,在一個發動機冷卻應用中,申請人要求6個平散熱片。對於具有褶皺的 構造,將散熱片的數量減少至5個。如上所述的翅片式換熱器適合於包括火花點火發動機的氣冷式發動機,尤其是上 述那些四衝程類型的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可具有2,3或4個閥,取決於所期望的發動機的 性能特性。由申請人開發的更高性能的四衝程發動機具有4個閥和顯然很大的熱輸出。冷 卻系統可尤其有利地應用於小缸徑發動機,即容量在70cc至250cc之間且氣缸內徑在45mm 至70mm之間的發動機,其中,該發動機具有兩個,三個或多個閥。發動機可以是燃料噴射的 或使用化油器的。從可用鑄鐵襯墊和鋁缸體減輕重量的觀點來看,如上所述設置有散熱片 的發動機是有利的。在最後一個方面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使用如上所述的翅片式換熱器在機體和周 圍傳熱流體之間傳遞熱量的方法。最有利的應用是通過對流熱傳遞在發動機的空氣冷卻中 的應用。
參照附圖,通過本發明的翅片式換熱器和發動機的優選實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可 更充分地理解本發明,其中圖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發動機的氣缸體的側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具有翅片式換熱器的發動機的氣缸蓋的側 視圖,翅片式換熱器具有帶有多個翅片的散熱片結構,翅片被構造為具有多個褶皺。圖3A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具有翅片式換熱器的發動機的氣缸體的側 視圖,翅片式換熱器具有帶有多個翅片的散熱片結構,翅片被構造為具有多個褶皺。圖3B是圖3A中的褶皺的局部放大圖。圖4A示出了分別如圖2和圖3A所示的發動機的氣缸蓋和氣缸體的組件。圖4B是圖4A中的褶皺的局部放大圖。圖5示出了摩託車上的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氣缸蓋和包含翅片式換熱器的 氣缸體的組件的安裝。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發動機的等距視圖,其示出了氣缸蓋(上盒) 和氣缸體(下盒)。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2至圖4B,示出了用於摩託車200的四閥單缸四衝程小缸徑發動機100的 形式的發動機,其具有氣缸體10和氣缸蓋11。由於發動機具有位於氣缸蓋11中的閥,所以 該發動機是頂閥式發動機。由於發動機100產生很大的熱輸出,所以提供翅片式換熱器以 增強發動機100和周圍空氣之間的熱傳遞。在發動機100的空氣冷卻的過程中,通過主要 由熱量從發動機100至周圍空氣的對流傳遞的機制產生的冷卻進行換熱,周圍空氣由此用 作傳熱流體。翅片式換熱器包括散熱片結構,並且,如將觀察到的,發動機100的氣缸體10和氣 缸蓋11分別設置有散熱片的組(banks) 12和13,其遠離由氣缸體10和氣缸蓋11包括的 發動機機體而 延伸。散熱片12,13不整體成形,S卩,為了易於製造並降低發動機製造的成 本,通過鍛造氣缸壁來形成。如可從圖2至圖4B看到的,每個散熱片在從氣缸體10和氣缸 蓋11向外的方向上具有錐形構造,每個散熱片在氣缸體10或氣缸蓋11和翅片之間的連接 127處的橫截面面積比翅片125的遠離氣缸體10或氣缸蓋11的邊緣126處的橫截面面積 大(請注意,在圖4B中將尺寸A與尺寸B進行比較)。對於氣缸蓋11,散熱片組12包括6個翅片,對於氣缸體10,散熱片組13包括5個 翅片。這些翅片用來促進對流熱傳遞,以將熱量從發動機100分散至空氣中。翅片組12和13中的每個散熱片125具有平面幾何形狀,並被構造為具有包括多 個褶皺14的表面輪廓,從而,如附圖所證明的,當從側面看時,每個翅片具有起伏或波狀形 狀。當在側投影中看時,存在大量褶皺(即,有四至五個褶皺),該側投影在從發動機100投 影的虛平面中示出了褶皺。如可從圖1注意到的,不存在褶皺14來增強設置於氣缸體10 和氣缸蓋11的轉角105處的湍流。另外,進氣歧管111和其它發動機管道不被散熱片12 和13阻礙,或不需要設置散熱片12和13。容納火花塞的埠 117類似地位於靠近散熱片 1260的非褶皺部分(見圖6)。每個褶皺14的形狀和深度影響對流熱傳遞效率,因為褶皺增加由散熱片組12和 13組成的散熱片結構中的翅片的熱傳遞面積。褶皺14的深度足以使散熱片組12和13產 生波狀外觀和用於使冷卻空氣通過形成於相鄰散熱片之間的通道的盤旋形渦流,此流徑在 圖2和圖4B中示出。每個散熱片由用於發動機的散熱片結構的傳統構造材料製成。金屬材 料是優選的。從圖中也可觀察到用於翅片組12和13中的每個中的翅片的錐形構造。也就 是說,每個散熱片在發動機100和翅片125之間的連接127處的橫截面比遠離發動機的每 個翅片的邊緣126處的橫截面大。這提供更大的熱傳遞面積,以導致熱流遠離發動機。每 個褶皺14在離發動機100最遠的每個翅片的邊緣和離發動機100最近的每個翅片的邊緣 之間的距離的整個部分上蔓延,如圖4A、圖4B和圖6所示。圖4A示出了整個發動機100中的氣缸蓋11和氣缸體10的組件。此組件安裝在 摩託車200的車架201上,如圖5所示。當摩託車200移動或處於運行狀態時,對具有氣缸 體10和氣缸蓋11的發動機100定向,使得每個翅片組12和13中的每個翅片的褶皺14與 翅片上氣流的期望的主要向量垂直或基本垂直。應當注意,摩託車200不包含冷卻風扇或依賴於強制對流的風扇,從而提供成本優勢。當摩託車穿過空氣時,簡單地通過空氣流過摩 託車200的運動,導致冷卻空氣流過散熱片。在此情況中,空氣的流動用箭頭202表示。由於褶皺具有帶有拉平底部的圓形形 式,所以,與筆直的翅片相比,其具有更大的表面積,同時具有增強氣流202中的湍流的形 狀和深度,因為強制氣流202流入褶皺或起伏14,通過盤旋形流徑,導致渦流或循環湍流, 促進更好的對流熱傳遞,而這導致發動機100的更好的冷卻。空氣通過散熱片的輸出氣流 用箭頭203表示。在由相鄰散熱片的表面形成的通道的入口區域處的氣流和出口區域處的 氣流之間的氣流的方向沒有明顯的變化。在圖2和圖4A的 發動機機體的左部和右部,入口 和出口區域用水平箭頭表示。每個散熱片的褶皺結構還提供硬度,並且,與平翅片或筆直翅片構造相比,使得散 熱片結構不易於受到車輛振動。因此,去除散熱片之間的橡膠隔振體。這改進了冷卻效果, 因為這些隔振體減少了翅片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另外,通過省略這種隔振體的需求,可能 實現節約成本。申請人:已將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換熱器冷卻的發動機和具有非褶皺平翅片的發動 機的冷卻性能進行比較,所述換熱器具有特定結構和布置的褶皺翅片,例如將它們加入摩 託車200中。在具有相同熱輸入、尺寸和相同風速或氣流速度的四閥四衝程摩託車發動機 上進行的實驗被保持。已觀察到以下結果1.與筆直翅片或平翅片相反,褶皺翅片的表面積增加大約4.5%。2.與筆直翅片或平翅片結構相反,褶皺翅片結構的對流熱傳遞的共同有效性增加 14. 5%。3.在沿著襯墊(liner)長度的單位間距上消散的熱量增加16. 3%。由於熱傳遞效率增加,所以,與具有傳統的平/筆直形狀的翅片的數量相比,這種 布置所需要的散熱片的數量更少。這將有助於減少發動機重量。作為替代方式,發動機100可設置有具有褶皺或起伏翅片的氣缸體和具有筆直翅 片的氣缸蓋,或者反則反之。此公開內容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本發明的翅片式換熱器和發動機的修改和 變型。這種修改和變型被認為是在本公開的範圍內。例如,將理解,根據本發明的翅片式換 熱器可在除了汽車應用以外的應用中使用。
權利要求
一種翅片式換熱器,其具有可與熱量待交換的機體可傳熱地接觸的翅片結構,並且所述翅片式換熱器包括多個平面幾何形狀的翅片,所述翅片遠離所述機體延伸,以在所述機體與周圍傳熱流體之間傳遞熱量,其中,將所述翅片構造為具有表面輪廓,以便促進在所述翅片上的周圍傳熱流體的湍流,從而促進所述機體與所述周圍流體之間的熱傳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中,將所述翅片構造為具有包括多個褶皺或起伏 的表面輪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換熱器,其中,每個翅片在從所述機體向外的方向上具有 錐形構造,所述錐形構造在所述翅片和機體之間的連接處的橫截面面積比所述翅片的遠離 所述機體的邊緣處的橫截面面積大。
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中,所述機體和周圍流體之間的對流 不是由風扇強制實現的。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中,所述褶皺或起伏在翅片的離機體 最遠的邊緣與翅片的離機體最近的邊緣之間的距離的整個部分或主要部分上蔓延。
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中,參照從由褶皺的數量、形狀、深度 和方向組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兩個參數來構造所述褶皺或起伏,以增強在翅片上通過的流 體流中的湍流以及所述翅片與周圍傳熱流體之間的對流熱傳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熱器,其中,所述褶皺或起伏(14)具有拉平的底部,所述底 部具有以恆定的或稍微變化的傾斜角遠離沿底部而過的線延伸的壁。
8.一種氣冷式發動機(100),包括(a)氣缸體(10);(b)氣缸蓋(11);(c)至少一個由所述氣缸體(10)和氣缸蓋(11)容納的氣缸,當所述發動機(100)運行 時該氣缸產生熱量;以及(d)具有散熱片結構的翅片式換熱器,所述散熱片結構包括多個遠離氣缸體(10)和氣 缸蓋(11)中的至少一個延伸的平面幾何形狀的散熱片(12,13)以便遠離所述發動機(100) 傳遞熱量,其中,將所述散熱片(12,13)構造為具有表面輪廓,以便當所述發動機(100)運 行時促進在所述散熱片(12,13)上的周圍空氣的湍流,從而,促進從發動機(100)到周圍空 氣的熱傳遞。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其中,將所述翅片(12,13)構造為具有包括多個褶皺 或起伏(14)的表面輪廓。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發動機,其中,每個散熱片在從氣缸體或氣缸蓋向外的 方向上具有錐形構造,所述錐形構造在翅片與氣缸體或氣缸蓋之間的連接處的橫截面面積 比翅片的遠離氣缸體或氣缸蓋的邊緣處的橫截面面積大。
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其中,從發動機的對流不是通過風扇 強制實現的。
12.根據權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其中,所述褶皺或起伏(14)在散熱 片的離發動機(100)最遠的邊緣與散熱片的離發動機(100)最近的邊緣之間的距離的整個 部分或主要部分上蔓延。
13.根據權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其中,參照從由褶皺的數量、形狀、深度和方向組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兩個參數來構造所述褶皺或起伏,以增強在翅片上通過的 流體流中的湍流以及從所述翅片到周圍傳熱流體的對流熱傳遞。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發動機,其中,所述褶皺或起伏(14)具有拉平的底部,所述 底部具有以恆定的或稍微變化的傾斜角遠離沿底部而過的線延伸的壁。
15.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發動機,其中,將所述褶皺或起伏(14)的數量選擇為 明顯大於發動機(100)中的氣缸的數量。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發動機,其中,在氣缸體(10)和氣缸蓋(11)的角部區域 中,可省略褶皺或起伏(14),或改變其構造。
17.根據權利要求8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所述發動機是四衝程頂閥式發動機。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發動機,所述發動機是小缸徑發動機。
19.一種使用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翅片式換熱器在機體與周圍傳熱流 體之間傳遞熱量的方法。
20.一種使用根據權利要求8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翅片式換熱器來空氣冷卻發動機的 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翅片式換熱器及包含該翅片式換熱器的氣冷式發動機,該翅片式換熱器具有可與熱量待交換的機體可傳熱地接觸的翅片結構,其包括多個平面幾何形狀的翅片,所述翅片遠離所述機體延伸,以在機體和周圍傳熱流體之間傳遞熱量。將翅片構造為具有表面輪廓以便促進在所述翅片上的周圍傳熱流體的湍流,從而,促進所述機體和所述周圍流體之間的熱傳遞。翅片式換熱器可用於發動機的空氣冷卻。
文檔編號F01P1/02GK101865013SQ201010150649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5日
發明者亞伯拉罕·約瑟夫, 加內桑·西瓦庫馬爾, 拉姆蒂拉克·阿南坦 申請人:百佳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