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異常心臟大血管計算機篩選系統及篩選方法
2023-04-30 22:03:36
專利名稱: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異常心臟大血管計算機篩選系統及篩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計算機篩選系統及方法,屬於醫學影像的計算機分析技術應用領域。
技術背景人類的心臟位於胸腔縱隔內,兩肺之間膈肌之上。約2/3位於正中線的左側,1/3位於正中線的右側。凡出入心臟的血管稱為大血管,是指主動脈、肺動脈、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 主動脈分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結)和降主動脈三段。升主動脈起自左心室的主動脈口,向前上右側上升達右側第二胸肋關節處移行於主動脈弓。升主動脈右側有上腔靜脈等頭臂幹血管。主動脈弓起始部較大,末端略小稱主動脈峽部,峽部以下為降主動脈。主動脈弓頂不超過胸鎖關節下緣。無名動脈起自主動脈弓上緣的右側,參與頭臂幹血管的構成。肺動脈起始部在主動脈口的左前方,向左上後方延伸至主動脈弓峽部的下方,約在第四胸椎水平分成左右肺動脈入肺。下腔靜脈穿過膈肌即入右心房。
根據心臟大血管在胸腔內的解剖方位,只有與含氣肺組織相鄰的心臟和大血管部分能夠作為心臟大血管的邊緣而顯影。在攝片時,X線束是從患者後方射入膠片,觀察方向是圖的左邊為右側,右邊為左側,所以稱胸部正位為後前位片。
目前,對成人X線胸片的診斷是人工肉眼直接觀察判斷,其診斷結果往往會受醫師的經驗、判斷能力、疲勞程度等主觀因素影響,因此結果中也難免會出現誤診和漏診的現象。這種工作常常是當日由數位醫師緊張完成的,從觀察徵象到書寫報告再到審核籤發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即使這樣,因為工作量大,長期用腦過度加之視覺疲勞等原因, 漏、誤診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給醫院和患者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將成人X 線胸片中心臟大血管形態邊緣進行測量,得出數據,提供計算機進行處理,篩選出異常心臟形態,可減輕醫師工作量,縮短患者等候時間。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自發現X線並用於醫療領域以來首次嘗試利用計算機篩選異常心臟大血管的方式,目的是響應國家關於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各級醫院查體中心的需要。提供一種能夠從受檢成人X線胸片隊列中篩選出異常心臟大血管的計算機處理方法及其系統,該系統及方法能夠減輕醫師們繁重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減少甚至杜絕漏診情況,提高診斷效率,減少正常受檢者的等候時間,省時省力,同時節省醫療成本。
正位胸片的標準所述正位胸片的標準,是以受檢者立位,平靜吸氣後屏氣曝光為條件,胸片上胸鎖關節對稱為基本特徵;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異常心臟大血管的計算機篩選系統,特殊之處在於包括 基準模塊,存儲有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正常心臟大血管相關基準數據; 待校準模塊,存儲有與基準模塊的基準數據相對應的受檢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心臟大血管特徵數據;輸入模塊,用於接收計算機用戶輸入的受檢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象信息,並對其進行量化為特徵數據並將其儲存至待校準模塊;篩選模塊,用於根據待校準模塊中的受檢特徵數據與基準模塊中相應特徵的基準數據進行比較篩選,從而確定是否屬於異常心臟大血管;異常提示模塊,將經過篩選模塊而產生的異常心臟大血管的成人X線正位胸片及其相關的特徵數據提示並顯現給用戶。
所述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包括以下幾項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心尖心臟高度、心臟橫徑和心臟左右橫徑、上翹的判斷、心胸比例、頭臂幹血管的寬度、主動脈結寬度、奇靜脈寬度、右下肺動脈寬度、肺動脈段的凹凸度;上述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上下兩弓的定義(如圖1、2所示),右心緣分為上下兩個弓,兩者之間有一清淺的切跡G點,上弓Gl為主動脈弓頂Al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 下弓G2為右膈頂A2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下弓G2為右心房高度,G1+G2為心臟高度Li,預定義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G2/L1為0. 17 0. 60,如G點的特徵不明顯,兩弓變直近似直線,可判斷正常。若G點外凸,右心緣呈一個弧形時,則按異常判斷。
所述心臟高度(如圖2所示),以主動脈弓頂Al為界,至右膈頂A2水平線垂直測量得到的距離Li,預定義正常心臟高度Ll為13-18. 5釐米,主動脈弓頂Al的頂端不能超過鎖骨下緣的水平線;所述心臟橫徑(如圖3所示),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二者之和為心臟橫徑T=T1+T2 ;預定義心臟橫徑為9-15釐米;所述心臟左右橫徑(如圖3所示),包括右心橫徑Tl和左心橫徑Τ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Τ2,其中預定義正常右心橫徑為5. 15釐米彡Tl彡2釐米,預定義正常左心橫徑為10. 5釐米彡Τ2彡5. 5釐米; 上述中線是垂直經過胸廓橫徑Th中點的虛線;(如圖1-4所示) 所述心尖上翹的判斷(如圖4所示),心臟和膈肌接觸面的直線長度Τ3與心臟橫徑T之比小於0. 5,即可判斷為心尖上翹;所述心胸比例為(如圖4所示),心臟橫徑T與胸廓橫徑Th之間的比例,心臟橫徑 T=T^T2,胸廓橫徑Th是指通過右膈頂Α2分別向兩側水平延伸至最遠端的肋骨內緣的直線, 其正常心胸比例T/Th為0. 33-0. 51 ;所述頭臂幹血管的寬度(如圖5所示),自主動脈弓頂部Al水平畫一直線以其為標準, 在該線上找出氣管右側壁點B2,由氣管右側壁B2向外測量至頭臂幹血管外緣的寬度L8在 0.3 2.0釐米內為正常;所述主動脈結寬度L4 (如圖5所示),由氣管左側壁B3上的氣管主動脈壓跡B4向外至主動脈結最凸點B5之間的水平距離,預定義主動脈結寬度L4為2. 3 3. 8釐米;所述奇靜脈位於主氣管下端與右主支氣管開口外側壁上緣(如圖6所示),表現卵圓形, 奇靜脈常不顯示,預定義奇靜脈寬度L5為0 2. 0釐米;所述右下肺動脈寬度L6 (如圖7所示)是自右下肺動脈幹上端外緣Cl至中間段支氣管外緣C2 (肺門角以下一釐米內)的距離,預定義右下肺動脈寬度L6為0. 6 1. 6釐米; 所述肺動脈段的凹凸度(如圖8所示):以主動脈峽部與肺動脈段交點El與左心緣最凸處E2的連線作為基準線L7,肺動脈段邊緣的最凸處可以與L7重疊但不能超出L7 ;肺動脈段邊緣的最凹處至L7之間的最大距離為1. 7釐米;利用上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實現的一種計算機篩選方法,其特殊之處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建立基準模塊,存儲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正常心臟大血管相關基準數據; 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包括以下任意一項或幾項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心尖上翹的判斷、心臟高度、心臟橫徑和心臟左右橫徑、心胸比例、頭臂幹血管的寬度、主動脈結寬度、奇靜脈直徑、右下肺動脈寬度、肺動脈段的凹凸度; 根據需要還可以逐步增加其他相應特徵的基準數據;2、通過輸入模塊將受檢者的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象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而後由計算機系統對圖象信息進行數據量化,提取特徵數據傳送至待校準模塊中進行儲存;所述輸入方式可以採用成像設備或者掃描設備採集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像,將圖像送入到計算機系統內作為受檢圖像;3、利用篩選模塊對待校準模塊中的受檢X胸片特徵數據與基準模塊中相應特徵的預定義基準數據進行核對比較,當分析得到待校準模塊中的至少一項特徵數據未落入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範圍之內,則將該受檢X胸片作為異常胸片篩選出來並轉送至異常提示模塊;4、由異常胸片提示模塊將接收到的異常胸片及相關特徵數據提示並顯現給用戶。
本發明通過X胸片篩選異常心臟大血管的計算機篩選系統及篩選方法,能夠減輕醫師們繁重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將原來全部由人工肉眼觀察的圖像進行數位化處理,而後交由計算機來進行比對篩選,從而減少甚至杜絕漏診的情況,給醫師和患者都帶來了方便,在減輕醫師工作負擔的同時也給醫院節省了醫療成本。
圖1 右心緣上下兩弓的高度結構示意圖; 圖2 心臟高度結構示意圖;圖3 心臟橫徑以及左右心橫徑結構示意圖; 圖4 心胸比例結構及中線示意圖; 圖5 頭臂幹血管寬度L8、主動脈結寬度L4結構示意圖; 圖6:奇靜脈寬度結構示意圖; 圖7 右下肺動脈寬度結構示意圖; 圖8:肺動脈段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用來對本發明的構成進行進一步說明。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異常心臟大血管計算機處篩選系統,包括 基準模塊,存儲有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正常心臟大血管相關基準數據;待校準模塊,存儲有與基準模塊的基準數據相對應的受檢X胸片的心臟大血管特徵數據;輸入模塊,用於接收計算機用戶輸入的受檢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象信息,並對其進行量化為特徵數據並將其儲存至待校準模塊;篩選模塊,用於根據待校準模塊中的受檢特徵數據與基準模塊中相應特徵的基準數據進行比較篩選,從而確定是否屬於異常心臟大血管;異常提示模塊,將經過篩選模塊而產生的異常心臟大血管的成人X線正位胸片及其相關的特徵數據提示並顯現給用戶。
所述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包括以下任意一項或幾項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心臟高度、心臟橫徑和心臟左右橫徑、心尖上翹的判斷、心胸比例、氣管右側壁外的頭臂幹血管的寬度、主動脈結寬度、奇靜脈直徑、右下肺動脈寬度、肺動脈段的凹凸度;上述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上下兩弓的定義(如圖1、2所示),右心緣分為上下兩個弓,兩者之間有一清淺的切跡G點,上弓Gl為主動脈弓頂Al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 下弓G2為右膈頂A2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下弓G2為右心房高度,G1+G2為心臟高度Li,預定義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G2/L1為0. 17 0. 60,如G點的特徵不明顯,兩弓變直近似直線,可判斷正常。若G點外凸,右心緣呈一個弧形時,則按異常判斷;所述心臟高度(如圖2所示),以主動脈弓頂Al為界,至右膈頂A2水平線垂直測量得到的距離Li,預定義正常心臟高度Ll為13-18. 5釐米,主動脈弓頂Al的頂端不能超過鎖骨下緣的水平線;所述心臟橫徑(如圖3所示),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二者之和為心臟橫徑T=T1+T2 ;預定義心臟橫徑為9-15釐米;所述心臟左右橫徑(如圖3所示),包括右心橫徑Tl和左心橫徑Τ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Τ2,其中預定義正常右心橫徑為5. 15釐米彡Tl彡2釐米,預定義正常左心橫徑為10. 5釐米彡Τ2彡5. 5釐米; 上述中線是垂直經過胸廓橫徑Th中點的虛線;(如圖1-4所示) 所述心尖上翹的判斷(如圖4所示),心臟和膈肌接觸面的直線長度Τ3與心臟橫徑T之比小於0. 5,即可判斷為心尖上翹;所述心胸比例為(如圖4所示),心臟橫徑T與胸廓橫徑Th之間的比例,心臟橫徑 T=T^T2,胸廓橫徑Th是指通過右膈頂Α2分別向兩側水平延伸至最遠端的肋骨內緣的直線, 其正常心胸比例T/Th為0. 33-0. 51 ;所述頭臂幹血管的寬度(如圖5所示),自主動脈弓頂部Al水平畫一直線以其為標準, 在該線上找出氣管右側壁點B2,由氣管右側壁B2向外測量至頭臂幹血管外緣的寬度L8在 0.3 2.0釐米內為正常;所述主動脈結寬度L4 (如圖5所示),由氣管左側壁B3上的主動脈壓跡B4向外至主動脈結最凸點B5之間的水平距離,預定義主動脈結寬度L4為2. 3 3. 8釐米;所述奇靜脈位於主氣管下端與右主支氣管開口外側壁上緣(如圖6所示),表現卵圓形, 奇靜脈常不顯示。預定義奇靜脈寬度L5為0 2. 0釐米;所述右下肺動脈寬度L6 (如圖7所示)是自右下肺動脈幹上端外緣Cl至中間段支氣管外緣C2 (肺門角以下一釐米內)的距離,預定義右下肺動脈寬度L6為0. 6 1. 6釐米;所述肺動脈段的凹凸度(如圖8所示)所述肺動脈段的測量常用教科書中肺動脈段的測量是以肺動脈基線為標準,即主動脈結與肺動脈段交點和肺動脈段與左心室交點的聯線,長度不超過6釐米,凹凸度-0. 6釐米到0釐米,但實際測量較困難,因有時肺動脈段與左心室交點在胸片上不易分辨,本發明採用主動脈結下方最凹處即解剖學上的主動脈峽部El與左心緣最凸處E2的連線作為基準線L7,測得數據較前者易識別,肺動脈段邊緣的最凸處可以與L7重疊但不能超出L7 ;肺動脈段邊緣的最凹處至L7之間的最大距離為1. 7釐米;利用上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實現的一種計算機篩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建立基準模塊,存儲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正常心臟大血管相關基準數據;所述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包括項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心尖上翹的判斷、心臟高度、心臟橫徑和心臟左右橫徑、心胸比例、頭臂幹血管的寬度、主動脈結寬度、奇靜脈直徑、右下肺動脈寬度、肺動脈段的凹凸度;根據需要還可以逐步增加其他相應特徵的基準數據;2、通過輸入模塊將受檢者的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象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而後由計算機系統對圖象信息進行數據量化,提取特徵數據傳送至待校準模塊中進行儲存;所述輸入方式可以採用成像設備或者掃描設備採集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像,將圖像送入到計算機系統內作為受檢圖像;3、利用篩選模塊對待校準模塊中的受檢X胸片特徵數據與基準模塊中相應特徵的預定義基準數據進行核對比較,當分析得到待校準模塊中的至少一項特徵數據未落入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範圍之內,則將該受檢X胸片作為異常胸片篩選出來並轉送至異常提示模塊;4、由異常胸片提示模塊將接收到的異常胸片及相關特徵數據提示並顯現給用戶。
本實施例通過X胸片篩選異常心臟大血管的計算機篩選系統及篩選方法,能夠減輕醫師們繁重的工作和勞動強度,縮短患者等候時間,將原來全部由肉眼觀察的圖像交由計算機進行數位化處理、比對篩選,同時將可疑異常影像直接以文字加以提示,從而減少甚至杜絕漏診,給醫生和患者都帶來了方便,在減輕醫師工作負擔的同時也給醫院節省了醫療成本。
權利要求
1.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異常心臟大血管的計算機篩選系統,特徵在於包括 基準模塊,存儲有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正常心臟大血管相關基準數據;待校準模塊,存儲有與基準模塊的基準數據相對應的受檢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心臟大血管特徵數據;輸入模塊,用於接收計算機用戶輸入的受檢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象信息,並對其進行量化為特徵數據並將其儲存至待校準模塊;篩選模塊,用於根據待校準模塊中的受檢特徵數據與基準模塊中相應特徵的基準數據進行比較篩選,從而確定是否屬於異常心臟大血管;異常提示模塊,將經過篩選模塊而產生的異常心臟大血管的成人X線正位胸片及其相關的特徵數據提示並顯現給用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包括以下任意一項或幾項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心臟高度、心臟橫徑和心臟左右橫徑、心尖上翹的判斷、心胸比例、氣管右側壁外的頭臂幹血管的寬度、主動脈結寬度、奇靜脈直徑、右下肺動脈寬度、肺動脈段的凹凸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其特徵在於上述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右心緣分為上下兩個弓,兩者之間有一清淺的切跡G 點,上弓Gl為主動脈弓頂Al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下弓G2為右膈頂A2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下弓G2為右心房高度,G1+G2為心臟高度Li,預定義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 G2/L1 為 0. 17 0. 60 ;所述心臟高度,以主動脈弓頂Al為界,至右膈頂A2水平線垂直測量得到的距離Li,預定義正常心臟高度Ll為13-18. 5釐米;所述心臟橫徑,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二者之和為心臟橫徑T=T1+T2 ;預定義心臟橫徑為9-15釐米;所述心臟左右橫徑,包括右心橫徑Tl和左心橫徑Τ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Τ2,其中預定義正常右心橫徑為5. 15釐米≤Tl≤2釐米,預定義正常左心橫徑為10. 5釐米≤Τ2≤5. 5釐米; 上述中線是垂直經過胸廓橫徑Th中點的虛線。
4.如權利要求2所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心尖上翹的判斷,心臟和膈肌接觸面的直線長度Τ3與心臟橫徑T之比小於0.5,即可判斷為心尖上翹。
5.如權利要求2所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心胸比例為,心臟橫徑T與胸廓橫徑Th之間的比例,心臟橫徑Τ=Ι\+Τ2,胸廓橫徑 Th是指通過右膈頂Α2分別向兩側水平延伸至最遠端的肋骨內緣的直線,其正常心胸比例 T/Th 為 0. 33-0. 51 ;所述頭臂幹血管的寬度,自主動脈弓頂部Al水平畫一直線以其為標準,在該線上找出氣管右側壁點B2,由氣管右側壁B2向外測量至頭臂幹血管外緣的寬度L8在.0. 3 2. 0釐米內為正常。
6.如權利要求2所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脈結寬度L4,由氣管左側壁B3上的主動脈壓跡B4向外至主動脈結最凸點B5之間的水平距離,預定義主動脈結寬度L4為2. 3 3. 8釐米;所述奇靜脈位於主氣管下端與右主支氣管開口外側壁上緣,表現卵圓形,奇靜脈常不顯示,預定義奇靜脈寬度L5為0 2. 0釐米;所述右下肺動脈寬度L6是自右下肺動脈幹上端外緣Cl至中間段支氣管外緣C2的距離,預定義右下肺動脈寬度L6為0. 6 1. 6釐米;所述肺動脈段的凹凸度以主動脈峽部與肺動脈段交點El與左心緣最凸處E2的連線作為基準線L7 ;肺動脈段邊緣的最凹處至L7之間的最大距離為1. 7釐米。
7.利用上述計算機篩選系統實現的一種計算機篩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建立基準模塊,存儲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正常心臟大血管相關基準數據;.2)、通過輸入模塊將受檢者的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象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而後由計算機系統對圖象信息進行數據量化,提取特徵數據傳送至待校準模塊中進行儲存;所述輸入方式可以採用成像設備或者掃描設備採集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像,將圖像送入到計算機系統內作為受檢圖像;.3)、利用篩選模塊對待校準模塊中的受檢X胸片特徵數據與基準模塊中相應特徵的預定義基準數據進行核對比較,當分析得到待校準模塊中的至少一項特徵數據未落入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範圍之內,則將該受檢X胸片作為異常胸片篩選出來並轉送至異常提示模塊;.4)、由異常胸片提示模塊將接收到的異常胸片及相關特徵數據提示並顯現給用戶。
8.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計算機篩選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中,所述基準模塊中的基準數據包括以下任意一項或幾項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心尖上翹的判斷、心臟高度、心臟橫徑和心臟左右橫徑、心胸比例、頭臂幹血管的寬度、主動脈結寬度、奇靜脈直徑、右下肺動脈寬度、肺動脈段的凹凸度。
9.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計算機篩選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右心緣分為上下兩個弓,兩者之間有一清淺的切跡G 點,上弓Gl為主動脈弓頂Al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下弓G2為右膈頂A2至切跡G點之間的垂直距離,下弓G2為右心房高度,G1+G2為心臟高度Li,預定義右心房高度與心臟高度比 G2/L1 為 0. 17 0. 60 ;所述心臟高度,以主動脈弓頂Al為界,至右膈頂A2水平線垂直測量得到的距離Li,預定義正常心臟高度Ll為13-18. 5釐米;所述心臟橫徑,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二者之和為心臟橫徑T=T1+T2 ;預定義心臟橫徑為9-15釐米;所述心臟左右橫徑,包括右心橫徑Tl和左心橫徑Τ2,右心橫徑為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Tl,左心橫徑為左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Τ2,其中預定義正常右心橫徑為5. 15釐米≤Tl≤2釐米,預定義正常左心橫徑為10. 5釐米≤Τ2≤5. 5釐米; 上述中線是垂直經過胸廓橫徑Th中點的虛線;所述心尖上翹的判斷,心臟和膈肌接觸面的直線長度Τ3與心臟橫徑T之比小於0.5,即可判斷為心尖上翹;所述心胸比例為,心臟橫徑T與胸廓橫徑Th之間的比例,心臟橫徑Τ=Ι\+Τ2,胸廓橫徑Th是指通過右膈頂A2分別向兩側水平延伸至最遠端的肋骨內緣的直線,其正常心胸比例 T/Th 為 0. 33-0. 51 ;所述頭臂幹血管的寬度,自主動脈弓頂部Al水平畫一直線以其為標準,在該線上找出氣管右側壁點B2,由氣管右側壁B2向外測量至頭臂幹血管外緣的寬度L8在.0. 3 2. 0釐米內為正常;所述主動脈結寬度L4,由氣管左側壁B3上的主動脈壓跡B4向外至主動脈結最凸點B5 之間的水平距離,預定義主動脈結寬度L4為2. 3 3. 8釐米;所述奇靜脈位於主氣管下端與右主支氣管開口外側壁上緣,表現卵圓形,奇靜脈常不顯示,預定義奇靜脈寬度L5為0 2. 0釐米;所述右下肺動脈寬度L6是自右下肺動脈幹上端外緣Cl至中間段支氣管外緣C2的距離,預定義右下肺動脈寬度L6為0. 6 1. 6釐米;所述肺動脈段的凹凸度以主動脈峽部與肺動脈段交點El與左心緣最凸處E2的連線作為基準線L7 ;肺動脈段邊緣的最凹處至L7之間的最大距離為1. 7釐米。
10.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計算機篩選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輸入方式採用成像設備或者掃描設備採集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像,將圖像送入到計算機系統內作為受檢圖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成人X線正位胸片的計算機篩選系統及方法,屬於醫學影像的計算機分析技術應用領域。篩選系統包括基準模塊,待校準模塊,輸入模塊,篩選模塊,異常提示模塊。篩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立基準模塊;2)通過輸入模塊將受檢者的成人X線正位胸片圖象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量化儲存;3)利用篩選模塊對待校準模塊中的受檢X胸片特徵數據與基準模塊中相應特徵的預定義基準數據進行核對比較,4)由異常胸片提示模塊將接收到的異常胸片及相關特徵數據提示並顯現給用戶。
文檔編號A61B6/00GK102521476SQ20111034226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日
發明者丁國成 申請人:丁國成, 煙臺毓璜頂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