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及製備方法
2023-05-01 01:10:06 1
專利名稱: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製藥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
背景技術:
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又稱為青光眼睫狀體危象,是一類特殊類型的青光眼,屬於繼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本病多發於青壯年,常為反覆發作,偶有雙眼者,發病急,但前房不淺,房角開放,有輕微睫狀充血,角膜上皮水腫,有少量油脂狀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沉著物,房水偶見浮遊細胞,閃光弱陽性,瞳孔輕度散大,對光反應仍存在,眼壓中度升高,一般每次持續3 5天,偶有延續數月者,也會產生嚴重的視乳頭和視野損害。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主要特徵在於眼壓升高,同時伴有角膜後沉著物,主要症狀在於霧視、虹視、不等程度的視力下降,有的頭痛、眼脹,甚至噁心、嘔吐,常反覆發作, 嚴重影響勞動、工作和身心健康,少數患者長期復發,嚴重損傷視覺功能,發生視腎經乳頭凹陷性萎縮。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發病機理至今未明確,現代醫學多認為與前列腺素有關,前列腺素可導致血管擴張,血-房水屏障通透性增加而誘發眼壓增高,自主神經系統失調,交感神經興奮可能為誘因。目前,手術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效果並不好,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不能防止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發作,是對控制眼壓有幫助,現代醫學認為本病與過敏有關,但是不能確定其過敏原,滴用可的松並服醋氮醯胺,可使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得到暫時的緩解,但經過長期臨床觀察,這種治法反而增加了本病的復發,使之成為遷延性疾病,原因是擾亂了眼內液的循環機能,局部使用可的松,時間一長,容易使眼內壓發生不平衡,因此臨床上不能中止本病的復發。中醫治療本病,既重視眼部,又十分強調整體的辨證,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許多重要具有改善微循環,抗血栓,降低血液粘滯度,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蒙在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方面具有西藥所不具有的優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治療的不足,利用我國傳統的中醫理論,提供一種療效好、成本低、治癒率高、局限性小、無不良反應、療後不反覆的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其包括車前子、半夏、桃仁、白頭翁、金銀花、菝葜、知母、功勞木、玄參、滑石、乾薑、石韋、薑黃、血餘炭、西紅花、川牛膝、水紅花子、川貝母、瓜萎、黃芪、黃精、大棗、桑葚、龜甲、枸杞子和麥冬。
其中,所述中藥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車前子10 20重量份、半夏10 20 重量份、桃仁25 35重量份、白頭翁35 45重量份、金銀花65 75重量份、菝葜55 65重量份、知母65 75重量份、功勞木35 45重量份、玄參35 45重量份、滑石10 20重量份、乾薑10 20重量份、石韋10 20重量份、薑黃25 35重量份、血餘炭25 35重量份、西紅花25 35重量份、川牛膝25 35重量份、水紅花子25 35重量份、川貝母10 20重量份、瓜萎35 45重量份、黃芪15 25重量份、黃精15 25重量份、大率15 25重量份、桑葚50 60重量份、龜甲50 60重量份、枸杞子50 60重量份和麥冬50 60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藥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車前子15 20重量份、半夏15 20 重量份、桃仁30 35重量份、白頭翁40 45重量份、金銀花70 75重量份、菝葜60 65重量份、知母70 75重量份、功勞木40 45重量份、玄參40 45重量份、滑石15 20重量份、乾薑15 20重量份、石韋15 20重量份、薑黃30 35重量份、血餘炭30 35重量份、西紅花30 35重量份、川牛膝30 35重量份、水紅花子30 35重量份、川貝母15 20重量份、瓜萎40 45重量份、黃芪20 25重量份、黃精20 25重量份、大率20 25重量份、桑甚55 60重量份、龜甲55 60重量份、構祀子55 60重量份和麥冬55 60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藥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車前子18重量份、半夏18重量份、桃仁32重量份、白頭翁42重量份、金銀花72重量份、菝葜62重量份、知母72重量份、功勞木 42重量份、玄參42重量份、滑石18重量份、乾薑18重量份、石韋18重量份、薑黃32重量份、血餘炭32重量份、西紅花32重量份、川牛膝32重量份、水紅花子32重量份、川貝母18 重量份、瓜萎42重量份、黃芪22重量份、黃精22重量份、大棗22重量份、桑葚58重量份、 龜甲58重量份、枸杞子58重量份和麥冬58重量份。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製備方法,當所述中藥的劑型為片劑時,其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O.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
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O.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將獲得的粉末和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澱粉鈉混勻,得到總混合物,將所述的總混合物進行制粒處理、乾燥處理,得到片劑混合物,所述微晶纖維素佔所述總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O. 02 O. 05%,所述的羧甲基澱粉鈉佔所述的總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O. I
I%,所述乾燥溫度為38 40°C ;
第四步,將所述的片劑混合物與硬脂酸鎂混勻,得到壓制混合物,所述的硬脂酸鎂佔所述的壓制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O. 15% 1%,將所述的壓制混合物進行壓制處理,得到片劑產品。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製備方法,當所述中藥劑型為蜜煉丸劑時,其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O.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
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O.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將所獲得的粉末和蜂蜜混勻,得到丸劑混合物,所述粉末和所述的蜂蜜的重量比為10 2 7,將所述的丸劑混合物進行混勻處理,溫度為20 22°C,再進行乾燥處理, 溫度為35 37°C,再進行冷藏處理,溫度為13 20°C,制丸處理,即蜜煉丸劑成品。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製備方法,當所述中藥的劑型為衝劑時,其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O.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
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O.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將所述粉末和葡萄糖、蔗糖混勻,得到衝劑成品;所述粉末和所述的葡萄糖、蔗糖的重量比為10 : I 4 : I 6。其中,所述中藥的劑型為衝劑、片劑或蜜煉丸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相對於現有技術中的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藥物,採用這種中藥具有療效好、成本低、治癒率高、局限性小、無不良反應、療後不反覆的優勢。
具體實施例方式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在祖國醫學中指瞳神疾病而言,統歸五風內障範疇。在唐代,《外臺秘要》所載「綠翳青盲」頗類本病,並認為是由「內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證治準繩一青風內障證》中說,「視瞳神內有氣色昏蒙,如青山籠淡煙也,然自視尚見,但比平時光華則昏蒙日進,急宜治之,免變綠色,變綠色則病甚而光沒矣。」說明和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眼壓有時增高,有時正常,後期則持續性增高的臨床表現相一致。本病是一種特異性炎性國民反應性青光眼,出自睫狀體,是睫狀體的一種炎性反應,眼壓增高又是炎性刺激所引起的另一種特異反應,總之,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是由溼熱壯火、交煽互蒸、結為痰濁、侵害空竅、產生風變,治療應以清熱消炎、滋養肝腎、活血化瘀的原則。本發明的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包括以下組分車前子、半夏、桃仁、白頭翁、金銀花、菝葜、知母、功勞木、玄參、滑石、乾薑、石韋、薑黃、血餘炭、西紅花、川牛膝、水紅花子、川貝母、瓜萎、黃芪、黃精、大棗、桑葚、龜甲、枸杞子和麥冬。進一步優選,所述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僅由上述組分構成。所述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中,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可優選為車前子10 20重量份、半夏10 20重量份、桃仁25 35重量份、白頭翁35 45 重量份、金銀花65 75重量份、菝葜55 65重量份、知母65 75重量份、功勞木35 45重量份、玄參35 45重量份、滑石10 20重量份、乾薑10 20重量份、石韋10 20重量份、薑黃25 35重量份、血餘炭25 35重量份、西紅花25 35重量份、川牛膝 25 35重量份、水紅花子25 35重量份、川貝母10 20重量份、瓜萎35 45重量份、 黃芪15 25重量份、黃精15 25重量份、大棗15 25重量份、桑葚50 60重量份、龜甲50 60重量份、構祀子50 60重量份和麥冬50 60重量份。所述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中,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可優選為車前子15 20重量份、半夏15 20重量份、桃仁30 35重量份、白頭翁40 45 重量份、金銀花70 75重量份、菝葜60 65重量份、知母70 75重量份、功勞木40 45重量份、玄參40 45重量份、滑石15 20重量份、乾薑15 20重量份、石韋15 20重量份、薑黃30 35重量份、血餘炭30 35重量份、西紅花30 35重量份、川牛膝 30 35重量份、水紅花子30 35重量份、川貝母15 20重量份、瓜萎40 45重量份、 黃芪20 25重量份、黃精20 25重量份、大棗20 25重量份、桑葚55 60重量份、龜甲55 60重量份、構祀子55 60重量份和麥冬55 60重量份。所述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中,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可優選為車前子18重量份、半夏18重量份、桃仁32重量份、白頭翁42重量份、金銀花72重量份、菝葜62重量份、知母72重量份、功勞木42重量份、玄參42重量份、滑石18重量份、乾薑18重量份、石韋18重量份、薑黃32重量份、血餘炭32重量份、西紅花32重量份、川牛膝 32重量份、水紅花子32重量份、川貝母18重量份、瓜萎42重量份、黃芪22重量份、黃精22 重量份、大率22重量份、桑葚58重量份、龜甲58重量份、枸杞子58重量份和麥冬58重量份。所述用於治療青光眼的中藥的劑型可以為片劑、蜜煉丸劑、衝劑等,給藥方式優選為口服。當本發明中藥的劑型為片劑時,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O.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
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O.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將獲得的粉末和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澱粉鈉混勻,得到總混合物,將所述的總混合物進行制粒處理、乾燥處理,得到片劑混合物,所述微晶纖維素佔所述總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O. 02 O. 05%,所述的羧甲基澱粉鈉佔所述的總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O. I I%,所述乾燥溫度為38 40°C ;
第四步,將所述的片劑混合物與硬脂酸鎂混勻,得到壓制混合物,所述的硬脂酸鎂佔所述的壓制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O. 15% 1%,將所述的壓制混合物進行壓制處理,得到片劑產品。當本發明中藥的劑型為蜜煉丸劑時,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O.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
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O.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將所獲得的粉末和蜂蜜混勻,得到丸劑混合物,所述粉末和所述的蜂蜜的重量比為10 : 2 7,將所述的丸劑混合物進行混勻處理,溫度為20 22°C,再進行乾燥處理, 溫度為35 37°C,再進行冷藏處理,溫度為13 20°C,制丸處理,即蜜煉丸劑成品。當本發明中藥的劑型為衝劑時,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O.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
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O.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將所述粉末和葡萄糖、蔗糖混勻,得到衝劑成品;所述粉末和所述的葡萄糖、蔗糖的重量比為10 : I 4 : I 6。以下採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並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並據以實施。實施例I本發明中藥中各組分藥理
車前子味甘、淡,性微寒,歸肺、肝、腎、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溼止瀉、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水腫脹滿,暑溼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喘等證,《本草匯言》: 車前子,行肝疏腎,暢鬱和陽,同補腎藥用,令強陰有子;同和肝藥用,治目赤目昏;同清熱藥用,止痢疾火鬱;同舒筋藥用能利溼行氣,健運足膝,有速應之驗也。設情動過節,膀胱虛, 氣艱於化而津不行、溺不出者,單用車前疏洩,閉愈甚矣,必加參、苓、甘、麥,養氣節慾,則津自行,溺乃出也。半夏味辛,性溫,入肺,脾,大腸三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 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內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症。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跌扑損傷,腸燥便秘等證,桃仁有促進炎症吸收作用.對炎症初期,有較強的抗滲出作用,但抗肉芽形成作用較弱.桃仁中的苦杏仁甙亦有抗炎作用, 《藥品化義》:桃仁,味苦能瀉血熱,體潤能滋腸燥。若連皮研碎多用,走肝經,主破蓄血,逐月水,及遍身疼痛,四肢木痺,左半身不遂,左足痛甚者,以其舒經活血行血,有去瘀生新之功, 若去皮搗爛少用,入大腸,治血枯便閉,血燥便難,以其濡潤涼血和血,有開結通滯之力。白頭翁味苦,性寒,歸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溼殺蟲的功效,主治熱毒痢疾,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癧等證,《本草經疏》白頭翁;暑伏足陽明經, 則發溫瘧;伏手陽明經,則病毒痢,滯下純血;狂易鼻衄者,血熱也;寒熱者,血瘀也;症瘕積聚,癭氣,靡不由血凝而成。積滯停留則腹痛,金瘡血涼則痛自止。苦能下洩,辛能解散,寒能除熱涼血,具諸功能,故悉主之,殆散熱涼血行瘀之要藥歟?
金銀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腸經,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兼能涼血止痢,主要用於外感風熱、溫熱病熱毒較盛,或溫病初起熱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時;熱毒下痢、大便下血; 暑溫證;熱毒積聚之瘡癰初起,掀熱腫痛者,以及其他皮膚感染,該物有較好的退熱作用,有抗炎作用,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對多種化膿性球菌及腸道致病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菝葜味甘、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祛風利溼、解毒消癰的功效,主治風溼痺痛, 淋濁,帶下,洩瀉,痢疾,癰腫瘡毒,頑癬,燒燙傷,解毒,驅風,有發汗,驅風,利尿及治淋病, 癌症,消渴症。知母味苦、甘,性寒,入肺、胃、腎經,有瀉熱除煩,滋陰潤燥、清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熱病,高熱煩躁,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等症狀;其苦寒質潤,性沉降,既能清熱,又能生津,善治溫熱病邪入氣分,熱盛傷津;也用於治療消渴症;痰熱壅肺而喘,肺燥咳嗽,痰少不利;陰虛火旺,虛火上炎等症狀,知母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功勞木味苦,性寒,歸大腸、腎、肺經,具有清熱、燥溼、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黃疸,洩瀉,痢疾,目赤腫痛,瘡瘍,溼疹,燙傷等證。玄參味甘、苦、鹹,性微寒,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養腎的功效,主治溫邪入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 咽痛、瘰癧、白喉、癰腫瘡毒等證。滑石味甘、淡,性寒,歸膀胱、肺、胃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祛溼斂瘡的功效。用於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溼煩渴,溼熱水瀉;外治溼疹,溼瘡,痱子等證。乾薑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溼消痰,溫肺化飲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溼痺痛等證,乾薑具有抗炎的作用。石韋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肺洩熱的功效。主治淋痛,尿血,尿路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金瘡,癰疽等證。薑黃味辛、苦,性溫,歸脾、肝經,具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用於胸脅剌痛,閉經,症瘕,風溼肩臂疼痛,跌扑腫痛等證,《本草求真》薑黃,功用頗類鬱金、三稜、蓬術、延胡索,但鬱金入心,專瀉心胞之血;莪朮入肝,治氣中之血;三稜入肝,治血中之氣;延胡索則於心肝血分行氣,氣分行血;此則入脾,既治氣中之血,復兼血中之氣耳。陳藏器曰此藥辛少苦多,性氣過於鬱金,破血立通,下氣最速,凡一切結氣積氣,症瘕瘀血;血閉癰疽,並皆有效,以其氣血兼理耳。血餘炭味苦、性微溫,具有消瘀,止血,利小便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婦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證。《醫學衷中參西錄》血餘者,發也,不煅則其質不化,故必煅為炭然後入藥。其性能化瘀血、生新血有似三七,故善治吐血、衄血。而常服之又可治勞瘵, 因勞瘵之人,其血必虛而且瘀,故《金匱》謂之血痺虛勞。」 「其化瘀之力,,又善治鼻痺,是以久久服之,自能奏效。血餘能化瘀血、生新血,使血管流通最有斯效。其化瘀生新之力,又善治大便下血腥臭,腸中腐爛及女子月信閉塞,不以時至。」
西紅花味甘,性平,具有活血化瘀,散鬱開結,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憂思鬱結,胸膈痞悶,吐血,傷寒發狂,驚怖恍惚,婦女經閉,血滯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盡,瘀血作痛,麻疫,跌打損傷等證。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 用於經閉症瘕,胞衣不下,關節痺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扑損傷等證。水紅花子味鹹,性微寒,歸肝、胃經,具有行氣活血、軟堅散結的功效,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頸淋巴結核,脾腫大,消化不良,腹胺胃痛,小兒食積,結膜炎等證。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鬱結、肺痿、肺癰、喉痺、乳癰等證。瓜萎性寒,味甘,微苦,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的功效。用於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痺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等證。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有補益脾土,升舉陽氣,固表止汗,託瘡生肌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脾肺氣虛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心悸氣短,中氣下陷之臟器下垂,氣不攝血之崩漏便血,久瀉脫肛;表虛不固之自汗盜汗;氣血不足、陽氣衰微之瘡瘍不起、膿成不潰、潰久不斂;以及氣虛失運之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黃芪對動物血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能增加貧血者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促進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者恢復正常,並能提高或恢復紅細胞的功能,其能增強機體的免疫機能。黃精甘,平。歸肺,脾,腎經,具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的功效,主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乾,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鬚髮早白,體虛贏瘦, 風癩癬疾的功效。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的功效,主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贓躁等證。桑葚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潤燥的功效。用於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補肝,益腎,熄風,滋液。治肝腎陰虧,消渴,便秘,目暗,耳鳴,瘰癧,關節不利等證。龜甲味鹹、甘,性微寒,入腎、心、肝經,有滋陰潛陽,益腎添精,固衝止崩的作用。 主要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之頭目暈眩;陰虛內熱之骨蒸勞嗽,盜汗遺精,瘦弱少氣;心陰不足,痰火上擾之心悸怔忡;精血不足之腰酸腳軟,小兒行遲;陰虛血熱、衝任損傷之崩漏,行經不止;陰虛溼熱下注之赤白帶下等症狀,龜甲具有補血、解熱鎮痛的作用,能降低動物體內的甲狀腺素水平。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補益肝腎、養血補血、益精明目、潤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於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耳鳴、自汗乏力;腎陽不足之陽痿、不育;陰精虧損、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陰虛勞嗽等證,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乾燥果實,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功效。枸杞提取物對受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神經有保護作用,可預防和保護受治療的主體在慢性和創傷性神經損傷或患青光眼後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變性,通過抑制視網膜感光細胞的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22 的表達,對視網膜色素變性神經元起保護作用,為視網膜色素變性疾病的治療提供實驗和理論依據。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經,有養陰潤肺、化痰止咳、清熱養心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陰虛肺燥之乾咳少痰,肺痿,肺癰之咳吐粘痰及痰中帶血,其更善養胃陰, 生津潤燥,尤其適用於熱病傷津之口燥咽幹、心煩不安等症狀。實施例2本發明中藥製備的片劑
將車前子18g、半夏18 g、桃仁32 g、白頭翁42 g、金銀花72 g、菝葜62 g、知母72 g、 功勞木42 g、玄參42 g、滑石18 g、乾薑18 g、石韋18 g、薑黃32 g、血餘炭32 g、西紅花32 g、川牛膝32 g、水紅花子32 g、川貝母18 g、瓜萎42 g、黃芪22 g、黃精22 g、大棗22 g、 桑葚58 g、龜甲58 g、枸杞子58 g和麥冬58 g混合,加3900g的去離子水,進行煎煮3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500g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2(70°C)的膏體,在獲得的膏體中加入3900g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的條件下靜置36小時, 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500g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將獲得的粉末和O. 4g 微晶纖維素、12g羧甲基澱粉鈉混勻,得到總混合物,將所述的總混合物進行制粒處理、在 40°C下乾燥處理,得到片劑混合物,將片劑混合物與6g硬脂酸鎂混勻,得到壓制混合物,將所述的壓制混合物進行壓制處理,得到片劑產品。實施例3本發明中藥製備的蜜煉丸劑
將車前子18g、半夏18 g、桃仁32 g、白頭翁42 g、金銀花72 g、菝葜62 g、知母72 g、 功勞木42 g、玄參42 g、滑石18 g、乾薑18 g、石韋18 g、薑黃32 g、血餘炭32 g、西紅花 32 g、川牛膝32 g、水紅花子32 g、川貝母18 g、瓜萎42 g、黃芪22 g、黃精22 g、大棗22 g、桑葚58 g、龜甲58 g、枸杞子58 g和麥冬58 g混合,加3900g的去離子水,進行煎煮3 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500g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2(70°C)的膏體,在獲得的膏體中加入3900g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的條件下靜置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500g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將所獲得的粉末和 500g蜂蜜混勻,得到丸劑混合物,將所述的丸劑混合物在22°C下進行混勻處理,再在37°C 下進行乾燥處理,再在13°C下進行冷藏處理,制丸處理,即蜜煉丸劑成品。
實施例4本發明中藥製備的衝劑
將車前子18g、半夏18 g、桃仁32 g、白頭翁42 g、金銀花72 g、菝葜62 g、知母72 g、 功勞木42 g、玄參42 g、滑石18 g、乾薑18 g、石韋18 g、薑黃32 g、血餘炭32 g、西紅花32 g、川牛膝32 g、水紅花子32 g、川貝母18 g、瓜萎42 g、黃芪22 g、黃精22 g、大棗22 g、桑葚58 g、龜甲58 g、枸杞子58 g和麥冬58 g混合,加3900g的去離子水,進行煎煮3小時, 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500g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2(70°C )的膏體,在獲得的膏體中加入 3900g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的條件下靜置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500g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 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將所述粉末和300g葡萄糖、200g蔗糖混勻,得到衝劑成品。臨床實驗 1.1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共246例,其中男172例,女74例,年齡12 67歲,平均年齡56歲。I. 2治療方法
對照組西藥治療,採用I 2 %毛果芸香鹼眼水,4 6次/天,治療組採用本發明實施例2製備的片劑,每日3次,每次3 5片,治療組和對照組均以10天為I個療程,連續服用3個療程。I. 3治療結果 1.3. I療效評價
顯效眼壓恢復低於21 mmHg,視力、視野有明顯改善;有效用藥眼壓下降5 IOmmHg,視野有所好轉,隨訪6 12月;無效眼壓未降,且仍高於30mmHg,視野無變化或惡化者。I. 3. 2療效結果
結果見表I。表I兩組療效觀察比較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包括車前子、半夏、桃仁、白頭翁、金銀花、菝葜、知母、功勞木、玄參、滑石、乾薑、石韋、薑黃、血餘炭、西紅花、川牛膝、水紅花子、川貝母、瓜萎、黃芪、黃精、大棗、桑葚、龜甲、枸杞子和麥冬。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車前子10 20重量份、半夏10 20重量份、桃仁25 35重量份、白頭翁35 45重量份、金銀花65 75重量份、菝葜55 65重量份、知母65 75重量份、功勞木35 45重量份、 玄參35 45重量份、滑石10 20重量份、乾薑10 20重量份、石韋10 20重量份、薑黃25 35重量份、血餘炭25 35重量份、西紅花25 35重量份、川牛膝25 35重量份、水紅花子25 35重量份、川貝母10 20重量份、瓜萎35 45重量份、黃芪15 25 重量份、黃精15 25重量份、大率15 25重量份、桑葚50 60重量份、龜甲50 60重量份、枸杞子50 60重量份和麥冬50 60重量份。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車前子15 20重量份、半夏15 20重量份、桃仁30 35重量份、白頭翁40 45重量份、金銀花70 75重量份、菝葜60 65重量份、知母70 75重量份、功勞木40 45重量份、玄參40 45重量份、滑石15 20重量份、乾薑15 20重量份、石韋15 20重量份、薑黃30 35重量份、血餘炭30 35重量份、西紅花30 35重量份、川牛膝30 35 重量份、水紅花子30 35重量份、川貝母15 20重量份、瓜萎40 45重量份、黃芪20 25重量份、黃精20 25重量份、大棗20 25重量份、桑葚55 60重量份、龜甲55 60 重量份、枸杞子55 60重量份和麥冬55 60重量份。
4.如權利要求I至3所述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車前子18重量份、半夏18重量份、桃仁32重量份、白頭翁42重量份、金銀花72重量份、菝葜62重量份、知母72重量份、功勞木42重量份、玄參42重量份、滑石18重量份、乾薑18 重量份、石韋18重量份、薑黃32重量份、血餘炭32重量份、西紅花32重量份、川牛膝32重量份、水紅花子32重量份、川貝母18重量份、瓜萎42重量份、黃芪22重量份、黃精22重量份、大率22重量份、桑葚58重量份、龜甲58重量份、枸杞子58重量份和麥冬58重量份。
5.如權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中藥的劑型為片劑時,其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0.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0.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第三步,將獲得的粉末和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澱粉鈉混勻,得到總混合物,將所述的總混合物進行制粒處理、乾燥處理,得到片劑混合物,所述微晶纖維素佔所述總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0. 02 0. 05%,所述的羧甲基澱粉鈉佔所述的總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0. I I %,所述乾燥溫度為38 40°C ;第四步,將所述的片劑混合物與硬脂酸鎂混勻,得到壓制混合物,所述的硬脂酸鎂佔所述的壓制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0. 15% I %,將所述的壓制混合物進行壓制處理,得到片劑產品。
6.如權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中藥的劑型為蜜煉丸劑時,其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0.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0.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第三步,將所獲得的粉末和蜂蜜混勻,得到丸劑混合物,所述粉末和所述的蜂蜜的重量比為10 : 2 7,將所述的丸劑混合物進行混勻處理,溫度為20 22°C,再進行乾燥處理, 溫度為35 37°C,再進行冷藏處理,溫度為13 20°C,制丸處理,即蜜煉丸劑成品。
7.如權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中藥的劑型為衝劑時,其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所述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3 6倍的去離子水, 進行煎煮2 4小時,過濾,在獲得的濾渣中進一步加入相對於所述混合物質量0. 5 I倍的去離子水,再次煎煮I 2小時,過濾,將兩次獲得的過濾液混合,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9 I. 32 (700C )的膏體;第二步,在第一步獲得的膏體中加入相對於膏體質量3 5倍的醇濃度為85% 95% 的乙醇,得到含醇膏體,將含醇膏體在5°C 10°C的條件下靜置24 36小時,取上清液,留下膏體殘渣,進行減壓抽濾,並用相對於膏體殘渣0. 5 I倍的醇濃度為85% 95%的乙醇衝洗,獲得過濾液,將過濾液與上清液合併,減壓濃縮除去乙醇並且乾燥粉碎成粉末;第三步,將所述粉末和葡萄糖、蔗糖混勻,得到衝劑成品;所述粉末和所述的葡萄糖、蔗糖的重量比為10 I 4 I 6。
8.如權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的劑型為衝劑、片劑或蜜煉丸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的中藥,其包括車前子、半夏、桃仁、白頭翁、金銀花、菝葜、知母、功勞木、玄參、滑石、乾薑、石韋、薑黃、血餘炭、西紅花、川牛膝、水紅花子、川貝母、瓜蔞、黃芪、黃精、大棗、桑葚、龜甲、枸杞子和麥冬。採用這種中藥具有療效好、成本低、治癒率高、局限性小、無不良反應、療後不反覆的優勢。
文檔編號A61K35/36GK102580039SQ2012100724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戴忠明 申請人:常熟華港製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