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全自動雙筒榨油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8:49:41 4
專利名稱:多功能全自動雙筒榨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搾油機械,確切的說是一臺由兩隻分離油筒組 合的自動搾油機。
技術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食用油是人類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主要食物來源,目前食用油的選擇己從動物油逐步轉移到植物油 的品種上來,而目前市場上銷售使用的植物油搾油機,其結構簡單,用 途單一,使用時的加料、壓榨、出油、換料等整個工序尚需一步一步的 完成,且只能壓榨一種油料,不僅費工、費時、產量低,而且還需佔用 多名人工操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的雙筒自動榨油機,工作時在 壓榨與換料中兩隻分離筒可相互交替進行,並能壓制黃豆、芝麻、菜籽、 花生等多種油料,不僅省工省時產量高,而且還節約了勞動資源。
本實新型的方案是由機架、油谷分離筒、活動底板、液壓缸、液壓 泵、電控箱及軌道組成,其結構特點是機架由槽鋼、角鋼、鋼板製成 長方形的框架,框架的內底端設有平行的兩條軌道,軌道上設有左右兩 個活動底板,活動底板的下側設有四個滾輪槽,滾輪槽內裝有滾輪,滾 輪的上端設有彈簧槽,彈簧槽內裝有壓縮彈簧,活動底板上放有左右兩 個油谷分離筒,油谷分離筒上設有鍵條及方形出油孔。在機架的中上方 裝有液壓缸,液壓缸內設有活塞液壓杆,液壓杆的下端裝有壓盤,壓盤
的左上側機架上裝有限位行程開關,開關上裝有連接線,連接線的另一 端連接在壓盤上。在機架的左外側設有電控箱,電控箱上設有復位按鈕、 啟動按鈕及工作指示燈,在機架的下中側設有隔離板支架,在機架的右 中側裝有液壓泵箱,液壓泵箱體內設有主油泵,主油泵的右側裝有單向 閥及換向閥,換向閥的右側設有高、低壓出進油孔,出進油孔上分別裝 有高低壓出進油管,高低壓出進油管分別連接安裝在液壓缸的上下腔進 出油孔上。
由於採用了雙筒兩套油谷分離及活動式底板軌道結構,加之液壓自 動裝置,使其兩套油筒相互交替輪換的進行壓榨及取料、換料工作,工
作量由傳統榨油機一個循環周期的90—150分鐘提高到15—20分鐘,比 傳統機器節約了 78%的工時,而且壓力大出油率高,節約了生產成本並 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傳統榨油機每日生產黃豆油1500—2500公 斤,而本機每班即可生產6000—10000公斤。
F面結合附圖作一詳細說明
圖1為雙筒榨油機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雙筒搾油機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雙筒搾油機俯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
圖1、 2、 3中示出的榨油機機架1為長方形鋼材框架,框架的內底 端設有平行的兩條軌道23,軌道上設有左活動底板45、右活動底板22, 活動底板的下端設有四個滾輪槽,滾輪槽內裝有滾輪2,滾輪的上端設 有彈簧槽3,彈簧槽內裝有壓縮彈簧。兩個活動底板上設有左油谷分離 筒46、右油谷分離筒19,油谷分離筒上設有鍵條16,鍵條16由螺栓17
緊固在分離筒壁上,在油谷分離筒匕設有方形出油孔20,油谷分離筒內 放有隔離板18,活動底板上設有出油嘴21。在機架的中上方裝有液壓缸 12,液壓缸內設有活塞液壓杆ll,液壓杆的下端裝有壓盤15,壓盤的左 上側機架上設有限位行程開關9,開關上裝有連接線14,連接線的另一 端連接在壓盤15上。機架的左外側設有電控箱5,電控箱上設有復位按 鈕6、啟動按鈕7、工作指示燈8,在機架的下中側裝有隔離板支架4。 在機架的右中側裝有液壓泵箱34,液壓泵箱34由螺栓固定在機架的右 中部,下側設有三角支撐41,用以支撐液壓泵箱34。在液壓泵體內設有 主油泵29,主油泵的右側裝有單向闊26,單向閥的右側設有換向閥27, 換向閥上裝有換向手柄42。換向閥的右側設有高壓出進油孔33、低壓出 進油孔43,高壓出進油孔上裝有高壓出進油管10,高壓出進油管的上端 連接安裝在液壓缸12的上腔進出油孔上,低壓出進油孔上裝有低壓出進 油管24,低壓出進油管的上端連接安裝在液壓缸下腔的進出油孔上。換 向閥的左下側設有保壓閥32,保壓閥的下端設有出油孔39,換向閥的右 下側設有低壓洩荷閥35,低壓洩荷閥上設有低壓洩荷孔36,在單向閥的 右下側設有高壓洩荷閥30,高壓洩荷閥上設有高壓洩荷孔31,在高壓洩 荷閥及低壓洩荷閥上裝有壓力調整手柄40,在主油泵的左側進油管上設 有液壓油過濾器28。在液壓泵箱體的後側外面設有電機38,電機的上端 裝有電機皮帶輪44,主油泵的上端裝有主油泵皮帶輪25,在兩皮帶輪上 裝有傳動皮帶47,在高壓出進油管IO上設有電接點壓力表13,電接點 壓力表由連接線48連接在電控箱內,表內壓力可根據需要設為200—270 公斤,當高壓達到260—270公斤或低於200公斤時,即自動停機,液壓 泵箱的右側設有油位顯示管37。
工作時,先將穀物豆類油料用隔離板18分層擺放於油谷分離筒內,
再將裝滿油料的油谷分離筒放置於活塞液壓杆的壓盤下,啟動按鈕7, 由電機38帶動主油泵29運轉供油,液壓油通過單向閥26進入換向閥 27,經高壓油管IO進入液壓缸上腔,使活塞液壓杆ll下移推動壓盤15 進入油谷分離筒19擠壓穀物出油,擠壓過程中,在電接點壓力表及電控 箱的控制下,液壓泵頻頻自動開停,活塞液壓杆推動壓盤斷續不停的向 下擠壓,搾油。當壓盤壓至油谷分離筒設定處,壓盤拉動限位行程開關 9,關閉電源完成擠壓動作,機器進入自保狀態。如需重新啟動,向上搬 動換向閥手柄,按下復位按鈕開關6,機器重新啟動,電機38帶動主油 泵29向換向閥供油,液壓油通過低壓出油管24進入液壓缸下腔,使活 塞液壓杆帶動壓盤上移離開油谷分離筒,操作人員拉出該油谷分離筒將 另一裝滿油料的油谷分離筒放置於液壓杆的壓盤下,啟動按鈕自動重複 上述壓榨動作。操作人員再將壓搾後的油谷分筒活動底板拉出,取出餅 塊,把隔離板放在隔離板支架上,重新裝料分層擺放於油谷分離筒內, 如此周而復始,兩筒交替進行。
當液壓油通過低壓出油管進入液壓缸下腔,使活塞上移至上止點時, 低壓洩荷閥35自動打開,油從低壓洩荷孔36流出,不再進入活塞下腔, 起到保護下腔的作用,保壓閥32可使上下腔在空載時保持一定的壓力, 節約了下一個循環時間,調壓手柄40可根據需要調節壓力。當電接點壓 力表失靈時,液壓油由高壓洩荷閥30通過高壓洩荷孔31流出,達到保 護上腔的作用。
當液壓缸工作,液壓杆推動壓盤由油谷分離筒內向下擠壓時,裝在 活動底板下側的滾輪向上壓縮彈簧進入滾輪槽內,使活動底板22與軌道 23接觸,待壓盤離開油谷分離筒後,滾輪在彈簧的作用下自動升起,不 會壓壞底部各部件。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全自動雙筒榨油機,由機架、油谷分離筒、活動底板、液壓缸,液壓泵、電控箱及軌道組成,其特徵在於機架(1)設為長方形框架,框架的內底端設有兩條軌道(23),軌道上設有左活動底板(45)、右活動底板(22),活動底板的下端設有四個滾輪槽,滾輪槽內裝有滾輪(2),滾輪的上端設有彈簧槽(3),彈簧槽內設有壓縮彈簧,兩個活動底板上設有左油谷分離筒(46)、右油谷分離筒(19),油谷分離筒上設有鍵條(16)、方形出油孔(20),油谷分離筒放置在活動底板上,在機架的中上方裝有液壓缸(12),液壓缸內設有活塞液壓杆(11),液壓杆的下端裝有壓盤(15),壓盤的左上側機架上裝有限位行程開關(9),開關上裝有連接線(14),連接線的另一端連接在壓盤(15)上,機架的左外側設有電控箱(5),機架的下中側設有隔離板支架(4),在機架的右中側裝有液壓泵箱(34)。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動雙筒榨油機,其特徵在於 電控箱上設有復位按鈕(6),啟動按鈕(7),工作指示燈(8)。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動雙筒榨油機,其特徵在於 液壓泵(34)由螺釘固定在機架的右中部,下側設有三角支撐架(41), 液壓泵箱內設有主油泵(29),主油泵的左側進油管上設有液壓油過濾器(28),主油泵的右側裝有單向閥(26),單向閥的右側設有換向閥(27), 換向閥上設有換向手柄(42),換向閥的右側設有高壓出進油孔(33)、 低壓出進油孔(43),高壓出進油孔(33)上裝有高壓出進油管(10), 高壓出進油管的上端連接安裝在液壓缸(12)的上腔進出油孔上,低壓 出進油孔(43)上裝有低壓出進油管(24),低壓出進油管的上端連接安 裝在液壓缸下腔的進出油孔上,換向閥的左下側設有保壓閥(32),保壓 閥的下端設有出油孔(39),換向閥的右下側設有低壓洩荷閥(35),低 壓洩荷閥上設有低壓洩荷孔(36),在單向閥的右下側設有高壓洩荷閥 (30),高壓洩荷閥上設有高壓洩荷孔(31),在高壓洩荷閥及低壓洩荷 閥上裝有壓力調整手柄(40),在液壓泵箱的後外側面裝有電機(38), 電機的上端裝有電機皮帶輪(44),主油泵的上端設有主油泵皮帶輪(2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全自動雙筒榨油機,它是在長方形的機架內設有平行的兩條軌道,軌道上裝有兩個活動底板,活動底板的下端設有滾輪,上端設有兩個油谷分離筒,油谷分離筒的內壁上裝有鍵條,筒體上設有出油方孔,在機架的中上方設有液壓缸,液壓缸內設有活塞液壓杆,液壓杆的下端裝有壓盤,在機架的右中部裝有液壓泵箱。工作時由電接點壓力表自動控制液壓泵,帶動壓盤擠壓油料,本實用新型由雙筒兩套分離筒在同一軌道上操作,填料、取料與壓榨相互交替進行,省工、省時、自動化程度高,比傳統的榨油機提高工效8倍以上。
文檔編號B30B9/04GK201002343SQ200720004189
公開日2008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31日
發明者黃子明 申請人:黃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