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5:27:36 5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中藥,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缺鐵性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其發生的根本病因是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發生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臨床上除可出現貧血外,還可因缺鐵而降低許多含鐵酶的生物活性,進而影響細胞代謝功能,使機體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循環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經症狀以及皮膚黏膜病變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統的表現,對小兒健康危害較大,故為我國重要防治的小兒疾病之一。
中醫學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多採用「健脾益氣生血」之法,有十分豐富的歷史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由於中藥毒副作用小,安全範圍大,因此利用中藥製劑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值得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開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中藥,該中藥補血效果好、服用方便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根治缺鐵性貧血且不易復發。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中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鹿角膠10-15、刺五加5-8、雞骨草5-8、水紅花子6-10、雞血藤8-12、玫瑰花10-15、白朮10-15、太子參10-15、黑芝麻15-20、絲瓜絡8-12、茺蔚子6-10、木蝴蝶6-10、土木香8-12、青葉膽6-10、墨汗蓮8-12、沙苑子5-8、玉竹6-10、蜂蜜15-20。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缺鐵性貧血的中藥藥丸,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鹿角膠12、刺五加6、雞骨草6、水紅花子8、雞血藤10、玫瑰花12、白朮12、太子參12、黑芝麻18、絲瓜絡10、茺蔚子8、木蝴蝶8、土木香10、青葉膽8、墨汗蓮10、沙苑子6、玉竹8、蜂蜜18。
製備方法:稱取除蜂蜜以外的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粉粹成粗粉,然後加入總藥材重量份5-10倍的水,進行煎煮1.5-3個小時,然後進行過濾,濾渣中再加入總藥材重量份3-5倍的水進行煎煮0.5-1.5個小時,然後過濾,兩次得到的濾液進行混合。混合後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蜂蜜進行混合均勻,然後進行密封灌裝。口服液為瓶裝,10ml每瓶。
服用方法:口服,每日早晚兩次,每次10ml。
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鹿角膠:甘、鹹,溫。歸腎、肝經。功效與主治:溫補肝腎,益精養血。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陽痿遺精,虛勞贏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陰疽腫痛。
刺五加:辛、微苦,溫。歸脾、腎、心經。功效與主治: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於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
雞骨草:甘、微苦,涼。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於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水紅花子:鹹,微寒。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散血消癥,消積止痛。用於癥瘕痞塊,癭瘤腫痛,食積不消,胃院脹痛。
雞血藤:苦、甘,溫。歸肝、腎經。功效與主治:補血,活血,通絡。用於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溼痺痛。
玫瑰花:甘、微苦,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解鬱,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扑傷痛。
白朮:苦、甘,溫。歸脾、胃經。功效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朮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清,胎動不安。
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功效與主治: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於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乾咳。
黑芝麻:甘,平。歸肝、腎、大腸經。功效與主治: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用於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腸燥便秘。
絲瓜絡:甘,平。歸肺、胃、肝經。功效與主治:通絡,活血,祛風。用於痺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
茺蔚子:辛、苦,微寒。功效與主治:歸心包、肝經。活血調經,清肝明目。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目赤翳障,頭暈脹痛。
木蝴蝶:苦、甘,涼。歸肺、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於肺熱咳嗽,喉痺,音啞,肝胃氣痛。
土木香:辛、苦,溫。歸肝、牌經。功效與主治:健脾和胃,調氣解鬱,止痛安胎。用於胸脅、既腹脹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青葉膽:苦、甘,寒。歸肝、膽、膀胱經。功效與主治:清肝利膽,清熱利溼。用於黃疸尿赤.熱淋澀痛。
墨汗蓮:甘、酸,寒。歸腎、肝經。功效與主治: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用於牙齒鬆動,鬚髮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沙苑子:甘,溫。歸肝、腎經。功效與主治:溫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用於腎虛腰痛,遺精早洩,白濁帶下,小便餘瀝,眩暈目昏。
玉竹:甘,微寒。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於口渴,內熱消渴。
蜂蜜:甘,平。歸肺、脾、大腸經。功效與主治: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用於脘腹虛痛,肺燥乾咳,腸燥便秘;外治瘡瘍不斂,水火燙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各味中藥藥效間具有協同作用,能在較短時間內改善人體貧血狀況,療效確切且無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8%。
以下結合臨床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1、臨床資料: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供觀察100例缺鐵性貧血患者,年齡最大者10歲,年齡最小者0.5歲,其平均年齡為4.5歲,其中,男性39例,女性61例。
2、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本發明藥物,口服,每日早晚兩次,每次10ml,共服用1個月時間。
3、治療結果:在臨床使用本發明藥物,服藥的100例患者,服藥10天後,症狀有所緩解,服藥一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臨床試驗100例患者中,痊癒76例,有效2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配比:鹿角膠12、刺五加6、雞骨草6、水紅花子8、雞血藤10、玫瑰花12、白朮12、太子參12、黑芝麻18、絲瓜絡10、茺蔚子8、木蝴蝶8、土木香10、青葉膽8、墨汗蓮10、沙苑子6、玉竹8、蜂蜜18。
製備方法:稱取除蜂蜜以外的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粉粹成粗粉,然後加入總藥材重量份8倍的水,進行煎煮2個小時,然後進行過濾,濾渣中再加入總藥材重量份4倍的水進行煎煮1個小時,然後過濾,兩次得到的濾液進行混合。混合後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蜂蜜進行混合均勻,然後進行密封灌裝。口服液為瓶裝,10ml每瓶。
實施例2
配比:鹿角膠10、刺五加8、雞骨草8、水紅花子6、雞血藤8、玫瑰花15、白朮10、太子參15、黑芝麻20、絲瓜絡8、茺蔚子6、木蝴蝶10、土木香12、青葉膽6、墨汗蓮8、沙苑子8、玉竹6、蜂蜜20。
製備方法:稱取除蜂蜜以外的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粉粹成粗粉,然後加入總藥材重量份10倍的水,進行煎煮3個小時,然後進行過濾,濾渣中再加入總藥材重量份3倍的水進行煎煮0.5個小時,然後過濾,兩次得到的濾液進行混合。混合後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蜂蜜進行混合均勻,然後進行密封灌裝。口服液為瓶裝,10ml每瓶。
實施例3
配比:鹿角膠15、刺五加5、雞骨草5、水紅花子10、雞血藤12、玫瑰花10、白朮15、太子參10、黑芝麻15、絲瓜絡12、茺蔚子10、木蝴蝶6、土木香8、青葉膽10、墨汗蓮12、沙苑子5、玉竹10、蜂蜜15。
製備方法:稱取除蜂蜜以外的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粉粹成粗粉,然後加入總藥材重量份5倍的水,進行煎煮1.5個小時,然後進行過濾,濾渣中再加入總藥材重量份5倍的水進行煎煮1.5個小時,然後過濾,兩次得到的濾液進行混合。混合後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蜂蜜進行混合均勻,然後進行密封灌裝。口服液為瓶裝,10ml每瓶。
配製及服用方法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