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對新生的寄語【精選】
2023-12-02 07:20:16 4
首先,再次向你們表示熱烈祝賀!祝賀你們度過了高考的磨難,如願以償,邁入了農大的校門!一些家長也出席了今天的典禮,歡迎你們,也謝謝你們!根據調查,家長的意見是決定考生志願的最重要因素,你們幫助子女作出了一個重大的選擇,這顯示了你們對現代農業學科發展的遠見,也包含著對中國農大的信任。作為校長,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謝意!我將和全校教職員工一起努力工作,讓你們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會為這個選擇後悔。
同學們,你們是我校歷史上高考成績最好的一批新生——我校已經連續四年新生高考成績明顯上升,今年的上升幅度更大。高考成績反映什麼呢?除了一點點運氣之外,主要是智商和勤奮。智商,是天生的潛資——感謝你們的父母!而勤奮,是對這種潛資的開發——感謝你們的老師以及你們自己!你們的智商與勤奮加在一起,變成了知識,變成了能力,最後變成了高考分數,把你們變成了同齡人中的百裡挑一。這是你們過去的驕傲,也是你們奔向未來的基礎。
在大學裡,你們仍然需要這些東西:智商、勤奮、知識、能力和分數。然而,你們以後一定會發現,在大學裡和大學畢業以後,能力比分數重要,勤奮比智商重要,而理想比什麼都重要!
關於理想,我想多說幾句。理想,可以是仰望星空,也可以是填滿肚腹。我在你們的年紀時,理想是每頓飯都能夠吃上兩個饅頭!比你們大10歲時,目標提高了一些,是每周能夠有一隻燒雞……現在看來,這個理想實在太低。你們放心,根據你們的學長每年進行的調查,我校的食堂飯菜是北京高校最好的之一,你們肯定不用為饅頭和雞肉而奮鬥!但是,你們也許不一定都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10多億人口,包括老年、青年、婦女和孩子們,不僅沒有饅頭和雞肉,連粗糧也不夠——他們每天晚上不得不餓著肚子去睡覺。
你們也許會說,那是非洲的事,是東南亞和南亞一些國家的事,不是我們國家的事!不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成就巨大,溫飽問題已經普遍解決,尤其是對你們這一代人來說,記憶中沒有飢餓。但是,我們現在和未來的吃飯問題,就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嗎?近期以來,糧食漲價,豬肉漲價,蔬菜漲價……國家統計局說,現在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三年多來的最高,農產品漲價是重要原因。為什麼會漲價呢?是因為供不應求,需求增長太快,生產跟不上去。國內生產不足,就要進口……去年光是大豆的進口數量,就足足需要用4.6億畝的土地來生產——相當於我國全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20%!
同學們,如果對未來再作一些展望,就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一方面,人口在增加,經濟在發展,需求在不斷增加;而另一方面,城市在擴張,交通在發展,耕地不斷減少,水資源也日益短缺,挑戰十分嚴峻。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是不能依賴進口的;我們十幾億人口的飯碗,不能端在外國人手上!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確保十幾億人口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全,進而讓社會穩定,讓宏觀經濟發展。
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農業科學家,需要農業企業家,還需要農業管理專家。你們進了這所大學,就肩負起了一份責任。這是由中國農大的地位和使命所決定的。胡錦濤總書記2009年視察我校和2010年給我校師生的回信,都對我校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步伐」的要求,要求我們下大氣力提高教學水平、加強科研攻關、培育優秀人才,為發展現代農業作出更大貢獻。
同學們,在你們身上,寄託著中國現代農業的未來。你們學生物和農學的,要用分子技術,培育新品種,讓作物能夠抗病抗蟲抗旱,能夠高產穩產,也能夠通過轉基因技術,使得牛奶的成分像人乳成分一樣完滿;你們學資源環境的,要研究用更少的水,更少的肥,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糧食、棉花、蔬菜;你們學動科的,要研究用更少的飼料,更短的時間,生產出更多的豬肉和禽蛋;你們學動醫的,要研究如何不讓雞得病,不讓豬得病,不讓牛得病,而萬一得了病也能及時發現,不讓擴散;你們學食品的,要研究如何讓人吃得有營養,如何更安全;你們學工程的,要研製出新機器,讓農民更輕鬆地種地,獲得更高的收入;你們學化學的,要研製新化肥和新農藥,既高效又環保;你們學經濟管理和農村發展的,要研究如何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政策,推動農業和農村發展;等等。
同學們,你們進了中國農大的校門,就被賦予這樣的期望:要想著如何解決好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而不僅僅是個人的吃飯問題!我希望並相信,這能夠成為你們上大學的目標,成為你們的人生理想。如此,你們的大學和大學以後的生活,就會充滿了動力和激情,充滿了奮鬥的快樂和意義。並且,如果你們能夠為中國人民的飯碗作出貢獻,你們自己的飯碗,就絕不會是問題!
我校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高度重視本科生教育。今年,是學校確立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年,學校已經和即將出臺一批改革措施。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培養出各種創新型人才。從素質教育的角度,我們用「三有」來定義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出有知識、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人。有知識,就是知道很多事。這包括謀生的知識和生活的知識。謀生的知識,是與職業直接相關的知識,畢業時找工作有用;生活的知識,與找工作不直接相關,但卻可以豐富人生,尤其是精神生活和心理感受。這兩類知識當然也不是絕對分割的。有能力,就是會做很多事。這包括學習和創造的能力,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團隊工作能力和領導能力,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有責任感,就是做的事都是好事。責任感可歸納為兩個方面:對自己和對社會。對自己負責,就是不能用一些不良習慣,浪費了你們寶貴的青春和生命。對社會的責任感,就是不能損人利己,就是把個人快樂融入到關心他人中去,關愛弱勢群體、包容不同文化、獻身社會發展。中國農大要培養精英之才,而所有的精英之才,都有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都能夠為他人謀劃飯碗。我希望,你們都成為高標準的「三有」之人!
從你們畢業之後擇業的角度,培養目標還可以細化為研究型和複合型人才。研究型是指畢業後繼續讀研深造;複合型是指畢業後直接去求職就業。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學哪個專業最好?我的回答是:你最喜歡的專業。因為,學自己最喜歡的,就會把學習本身當成一件樂事,就會滿懷激情地投入,就更容易取得超凡的成就。從擇業的角度看,沒有最好的專業,只有最適合你的專業,只有你能夠學到最好的專業。在中國農大,只要你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最大潛力,能夠學到最好,學到本專業的極致,你就能夠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為了讓每一個同學都學其所愛,學其所長,我校今年率先實行了自由的轉專業政策:不預設條件,入學半年後就可以轉,並且以後還可以多次轉。為什麼要半年?這是給同學們一個機會,了解現在所學的專業,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所長。
同學們,最後,我再作兩點提示,也是希望:第一,在學業方面,包括課堂學習、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等,一定要有強烈的主動意識。要主動向老師請教,主動思考和發問,主動參與乃至發起組織活動。這是因為:今天的典禮之後,坐在來賓席上的家長們就要離開了,父母不會再來督促你們了。老師們也很忙,要作研究,還要指導自己的研究生,無法總是盯著你,這是大學與中學的顯著不同。因此,你們一定要主動主動再主動,利用好學校的各種寶貴資源,利用好各種機會,幫助自己成長成才。第二,在生活方面,要有一點艱苦奮鬥的精神。儘管我校的生活條件和服務工作已經大大改善了,但是與同學們的期望相比,肯定仍然有差距,同時也難免會出現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對這些差距和問題,你們可以忽略,也可以要求解決。如果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或者有不清楚的事情,或者有好的建議,那麼,請往校長信箱發信。校長信箱是一個公開的信箱,就在校園網主頁上。這個信箱不光我自己看,學校所有部門的老師都看,並且會對號入座,及時回答你們的問題。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緊張的大學生活,已經開始了;你們最美的青春樂章,已經奏響了。你們的成長成才,是你們父母的希望,是學校的希望,也是國家的希望——在你們身上,寄託著中國農業的未來。這件事很重要,讓我們共同努力,把這件重要的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