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烘烤線的加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8:01:3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的烘烤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連續烘烤線的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鋰離子電池或電極的烘烤中,都會使用兩端開口的烘烤箱。烘烤時,將鋰離子電池或電極設置在移動小車上,移動小車位於烘烤箱中,在烘烤箱上設置有加熱結構,加熱結構對移動小車上的鋰離子電池或電極進行加熱。現在技術中都是將加熱結構設置在烘烤箱中,在加熱的過程中,都是加熱結構通過熱輻射的原理對烘烤箱的內部進行加熱,加熱結構不和鋰離子電池或電極直接接觸。由此可以知道現有的加熱方式,存在升溫慢、加熱時間長、加熱效率低和資源浪費大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向社會提供一種升溫快、加熱時間短、加熱效率高和節約資源的連續烘烤線的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連續烘烤線的加熱裝置,包括移動載體,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移動載體上的夾持結構和若干電加熱結構,加熱時,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與電源連接,並且所述夾持結構將被加熱物夾持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構之間。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還包括烘烤箱,加熱時所述移動載體位於所述烘烤箱中。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還包括第一電源連接結構,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與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電性連接,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通過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與電源連接。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還包括位於所述烘烤箱內部的第二電源連接結構,在所述烘烤箱上設置有驅動結構,所述驅動結構的驅動端與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連接,當所述移動載體移動到設置有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的位置時,所述驅動結構驅動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向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移動,使其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電性連接或斷開。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驅動結構是氣缸,所述氣缸設置在所述烘烤箱的外部上,在所述烘烤箱上設置有移動穿孔,所述氣缸的驅動端上設置有真空規管,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設置在所述真空規管上,在所述移動穿孔上設置有動力密封結構,所述動力密封結構與所述真空規管配合,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位於所述烘烤箱1的內部。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夾持結構包括螺杆和螺母,在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上設置有若干穿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過若干所述穿孔與所述螺母配合,擰緊所述螺母從而將被加熱物緊緊地夾持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構之間。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電加熱結構上。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移動載體是移動小車或者便於移動的裝載裝置。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電加熱結構上設置有電加熱絲和導熱板,所述電加熱絲設置在所述導熱板上,只要所述電加熱絲接上電源後,所述電加熱絲就會被加熱,並且產生熱量,其產生的熱量通過所述導熱板進行導熱。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所述烘烤箱中設置有位置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和所述溫度傳感器與中央處理模塊電性連接,所述中央處理模塊與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驅動結構移動。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夾持結構和若干電加熱結構,加熱時,若干電加熱結構與電源連接,並且夾持結構將被加熱物夾持在相鄰的兩個電加熱結構之間,也就是說,電加熱結構在加熱的過程中與被加熱物接觸,採用了熱傳導的加熱方式進行加熱,與現有技術中的熱輻射的加熱方式相比,提高了加熱效率,而且,採用的夾持方式使得被加熱物在加熱的過程中,被加熱物不會發生形變,具有升溫快、加熱時間短、加熱效率高和節約資源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烘烤箱;2.移動載體;3.電加熱結構;4.被加熱物;51.螺杆;52.螺母;61.驅動結構;62.真空規管;63.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4.第一電源連接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中心」、「上」、「下」、「前」、「後」、「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相連」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含義。
提供一種連續烘烤線的加熱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00.在移動載體上,使用夾持結構將被加熱物夾持在相鄰的兩個電加熱結構之間;
200.所述電加熱結構與電源連接,所述電加熱結構對被夾持的被加熱物進行加熱。
在本方法中,所述夾持結構、被加熱物和所述電加熱結構設置在所述移動載體上,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方便移動所述夾持結構、被加熱物和所述電加熱結構。
在本方法的步驟100中,所述電加熱結構是直接和被加熱物接觸,也就是說,所述電加熱結構貼合在被加熱物上,直接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在加熱時,被加熱物的兩個表面都同時被加熱,使得其加熱效率快。
在本方法的步驟100中,通過擰緊所述夾持結構的方式將被加熱物夾持在相鄰的兩個電加熱結構之間,由於所述電加熱結構將被加熱物的兩個面都夾持住,這樣在加熱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被加熱物發生變形。所述電加熱結構的夾持面尺寸大於被加熱物的表面尺寸,在夾持面上的接觸部(接觸部是指與被加熱物接觸的部分)通過熱傳導的方式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在所述電加熱結構的非接觸部通過熱輻射的方式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所述電加熱結構的夾持面尺寸還可以等於被加熱物的表面尺寸,所述電加熱結構的夾持面尺寸也可以小於被加熱物的表面尺寸。
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之間的距離等於被加熱物的厚度,並且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之間的距離可根據被加熱物的厚度進行調節。所述夾持結構通過調節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之間的距離,來調節被加熱物被夾持時的程度,即被加熱物被夾持的緊還是松。
所述電加熱結構只要連接上電源後,所述電加熱結構就可以產生熱量。所述電加熱結構和被加熱物的設置方式是依次緊挨著設置,並且所述電加熱結構的數量比被加熱物的數量多一個,所述夾持結構的作用就是將依次緊挨著設置的所述電加熱結構和被加熱物夾緊。在夾持的過程中,所述夾持結構的施力均勻,這樣可以防止所述夾持結構用力過大將被加熱物損壞,被加熱物是電池。所述電加熱結構成板狀,並且所述電加熱結構有至少兩個平面(接觸面為平面)。
在本方法的步驟200中,加熱時所述移動載體位於烘烤箱中。當所述移動載體移動到所述烘烤箱中設置有電源的位置時,電源向靠近或遠離所述移動載體的方向移動,從而使所述電加熱結構與電源電性連接或斷開。也就是說,當所述移動載體位於烘烤箱中時移動電源,使其與所述電加熱結構電性連接或斷開,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方便將電源與所述電加熱結構電性連接或斷開。
所述移動載體會使被加熱物在連續烘烤線上進行移動,在連續烘烤線上設置有多個烘烤箱,當所述移動載體移動到其中一個所述烘烤箱時,位於其中一個所述烘烤箱中的電源就會向靠近所述移動載體的方向移動,使其與所述電加熱結構電性連接,然後所述電加熱結構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當加熱完成後,電源就會向遠離所述移動載體的方向移動,使其與所述電加熱結構斷開,斷開後,所述移動載體移動到另一個所述烘烤箱中,位於另一個所述烘烤箱中的電源就會向靠近所述移動載體的方向移動,使其與所述電加熱結構電性連接,然後所述電加熱結構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
在所述烘烤箱中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中央處理模塊電性連接,所述中央處理模塊與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電源移動。也就是說,所述溫度傳感器將採集到的溫度數據傳輸給是所述中央處理模塊,所述中央處理模塊根據得到的溫度參數給所述控制模塊發送一信號,所述控制模塊根據信號來控制電源的移動方向,即控制電源向靠近或遠離所述移動載體的方向移動,使所述電加熱結構與電源電性連接或斷開,從而控制所述電加熱結構的加熱時間的長短,也就是說,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控制每一個所述電加熱結構的加熱時間的長短。
還包括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與所述中央處理模塊電性連接,當所述移動載體在所述烘烤箱中移動到特定位置時,所述位置傳感器將感應到的信號傳輸給所述中央處理模塊,所述中央處理模塊將處理後的信息傳輸給所述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就會控制電源與所述電加熱結構電性連接。
請參見圖1,圖1所揭示的是一種連續烘烤線的加熱裝置,包括移動載體2,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移動載體2上的夾持結構和若干電加熱結構3,加熱時,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3與電源連接,並且所述夾持結構將被加熱物4夾持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構3之間。
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載體2是移動小車、便於移動的裝載裝置或者其它可移動載物裝置。還包括烘烤箱1,加熱時所述移動載體2位於所述烘烤箱1中,在所述烘烤箱1中設置有保溫層,所述保溫層的好處是,防止熱量從所述烘烤箱1中散失。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與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3電性連接,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3通過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與電源連接,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是航空插頭或航空插座,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設置在所述移動載體2上,或者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設置在所述電加熱結構3上。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位於所述烘烤箱1內部的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在所述烘烤箱1上設置有驅動結構61,所述驅動結構61的驅動端與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連接,當所述移動載體2移動到設置有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的位置時,所述驅動結構61驅動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向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移動,使其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電性連接或斷開。
所述驅動結構61是氣缸,所述氣缸設置在所述烘烤箱1的外部上,在所述烘烤箱1上設置有移動穿孔,所述氣缸的驅動端上設置有真空規管62,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設置在所述真空規管62上,在所述移動穿孔上設置有動力密封結構,所述動力密封結構與所述真空規管62配合,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位於所述烘烤箱1的內部。在使用的過程中,所述氣缸驅動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在所述烘烤箱1中移動,從而使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與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電性連接或者斷開,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是插座或者插頭。
本實施例中,所述夾持結構包括螺杆51和螺母52,在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3上設置有若干穿孔,所述螺杆51的一端穿過若干所述穿孔與所述螺母52配合,擰緊所述螺母52從而將被加熱物4緊緊地夾持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構3之間。
至少在每一塊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有四個所述穿孔,並且在每一塊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所述穿孔中穿設有所述螺杆51,需要夾緊被加熱物4時,只需要將被加熱物4夾持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構3之間,並用力擰緊所述螺杆51上的螺母52即可完成。
由於所述電加熱結構3將被加熱物4的兩個面都夾持住,這樣在加熱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被加熱物4發生變形。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夾持面尺寸大於被加熱物4的表面尺寸,在夾持面上的接觸部(接觸部是指與被加熱物4接觸的部分)通過熱傳導的方式對被加熱物4進行加熱,在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非接觸部通過熱輻射的方式對被加熱物4進行加熱。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夾持面尺寸還可以等於被加熱物4的表面尺寸,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夾持面尺寸也可以小於被加熱物4的表面尺寸。
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之間的距離等於被加熱物4的厚度,並且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之間的距離可根據被加熱物4的厚度進行調節。所述夾持結構通過調節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之間的距離,來調節被加熱物4被夾持時的程度,即被加熱物4被夾持的緊還是松。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加熱結構3上設置有電加熱絲(圖中不可見)和導熱板(圖中不可見),所述電加熱絲設置在所述導熱板上,只要所述電加熱絲接上電源後,所述電加熱絲就會被加熱,並且產生熱量,其產生的熱量通過所述導熱板進行導熱。
所述電加熱結構3和被加熱物4的設置方式是依次緊挨著設置,並且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數量比被加熱物4的數量多一個,所述夾持結構的作用就是將依次緊挨著設置的所述電加熱結構3和被加熱物4夾緊。在夾持的過程中,所述夾持結構的施力均勻,這樣可以防止所述夾持結構用力過大將被加熱物4損壞,被加熱物4是電池。所述電加熱結構3成板狀,並且所述電加熱結構3有至少兩個平面(接觸面為平面)。
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烘烤箱1中設置有位置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和所述溫度傳感器與中央處理模塊電性連接,所述中央處理模塊與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驅動結構61移動,即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氣缸工作。
當所述移動載體2在所述烘烤箱1中移動到特定位置時,所述位置傳感器將感應到的信號傳輸給所述中央處理模塊,所述中央處理模塊將處理後的信息傳輸給所述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就會控制所述驅動結構61,所述驅動結構61驅動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向靠近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的方向移動,直到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電性連接。
所述溫度傳感器將採集到的溫度數據傳輸給是所述中央處理模塊,所述中央處理模塊根據得到的溫度參數給所述控制模塊發送一信號,所述控制模塊根據信號來控制所述驅動結構61,所述驅動結構61驅動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向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的方向移動,直到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電性連接或者斷開。需要說明的是,在所述烘烤箱1中設置有多個所述二電源連接結構,在所述移動載體2上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在所述烘烤箱1上設置有多個所述驅動結構61,在每一個所述電加熱結構3上都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每一個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都對應一個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控制每一個所述電加熱結構3的加熱時間的長短,使溫度均勻。
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載體2會使被加熱物4在連續烘烤線上進行移動,在連續烘烤線上設置有多個所述烘烤箱1,當所述移動載體2移動到其中一個所述烘烤箱1時,位於其中一個所述烘烤箱1中的所述第二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就會向靠近所述移動載體2的方向移動,使其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結構64電性連接,然後所述電加熱結構3對被加熱物4進行加熱。當加熱完成後,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就會向遠離所述移動載體2的方向移動,使其與所述電加熱結構3斷開,斷開後,所述移動載體2移動到另一個所述烘烤箱1中,位於另一個所述烘烤箱1中的所述第二電源連接結構63就會向靠近所述移動載體2的方向移動,使其與所述電加熱結構3電性連接,然後所述電加熱結構3對被加熱物4進行加熱。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所述夾持結構和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3,加熱時,若干所述電加熱結構3與電源連接,並且所述夾持結構將被加熱物4夾持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電加熱結構3之間,也就是說,所述電加熱結構3在加熱的過程中與被加熱物4接觸,採用了熱傳導的加熱方式進行加熱,與現有技術中的熱輻射的加熱方式相比,提高了加熱效率,而且,採用的夾持方式使得被加熱物4在加熱的過程中,被加熱物4不會發生形變,具有升溫快、加熱時間短、加熱效率高和節約資源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