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齒形吸能轉向管柱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1:31:41 2
一種齒形吸能轉向管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齒形吸能轉向管柱,包括支架、剪切塊和管柱套筒,管柱套筒安裝在支架中部,支架的兩邊開有八字形槽,剪切塊的中部有八字形凸臺,剪切塊有兩塊,分別通過八字形凸臺安裝在支架的兩邊,剪切塊中間開有螺栓孔,通過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兩邊的八字形槽的槽邊有內齒,對應地在剪切塊的八字形凸臺的邊緣有外齒,內齒與外齒相嚙合,將剪切塊與支架連接在一起。採用本發明結構,可以提高潰縮力的可控性,從而提高車輛發生碰撞時駕駛員的安全性。另外,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齒形吸能轉向管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車輛轉向系統,尤其是涉及吸能轉向管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車輛行業的發展,人們對車輛的安全性認識度越來越高,尤其是車輛發生碰撞後,是否能有效地保護駕駛員已經成為人們評價汽車好壞的一種標準。
[0003]如圖1所示:目前帶吸能裝置的轉向管柱包括支架1、剪切塊2、圓柱型注塑塊3和管柱套筒4。支架兩側設置有八字形槽11,八字形槽11的兩側開有注塑孔12。剪切塊2中間開有螺栓安裝孔21,兩側開有4個注塑孔22,中間夾有八字形凸臺23。安裝時支架兩側的八字形槽11與剪切塊2的八字形凸臺23配合,使得注塑孔22與注塑孔12對準,在孔內澆注液體塑料,待液體塑料凝固後變成圓柱型注塑塊3,使得剪切塊2與支架I連接在一起,然後通過螺栓組把剪切塊2與儀錶板橫梁連接。
[0004]當駕駛員碰撞方向盤並且衝擊力達到潰縮力時,管柱套筒3帶動圓柱形塑料塊3向下移動,可圓柱形塑料塊3與剪切塊2連接在一起,而剪切塊2通用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在一起(儀錶板橫梁是固定的),這樣圓柱形塑料塊3由於受到剪切力而斷裂,從而達到吸能潰縮的作用。
[0005]以上結構的轉向管柱存在的缺陷是很難控制潰縮力,因為它主要靠控制圓柱型注塑塊3的直徑和個數來控制潰縮力,控制方式單一。當駕駛員碰撞方向盤迫使轉向管柱潰縮時,使得對駕駛員的傷害不易控制,導致嚴重的事故後果。而且上述結構複雜,工藝也較複雜。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潰縮力不易控制,潰縮一致性差的問題,提供一種齒形吸能轉向管柱結構,提高潰縮力的可控性,從而提高車輛發生碰撞時駕駛員的安全性。
[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齒形吸能轉向管柱,包括支架、剪切塊和管柱套筒,管柱套筒安裝在支架中部,支架的兩邊開有八字形槽,剪切塊的中部有八字形凸臺,剪切塊有兩塊,分別通過八字形凸臺安裝在支架的兩邊,剪切塊中間開有螺栓孔,通過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兩邊的八字形槽的槽邊有內齒,對應地在剪切塊的八字形凸臺的邊緣有外齒,內齒與外齒相嚙合,將剪切塊與支架連接在一起。
[0008]安裝時八字形槽的內齒與八字形凸臺的外齒相嚙合,使得剪切塊與支架連接在一起,然後剪切塊通過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當駕駛員碰撞方向盤且衝擊力達到設定值時,管柱套筒帶動支架向前移動,可由於支架兩側通過內齒與齒形連接在一起,剪切塊通過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因此,外齒受到內齒的剪切力而被破壞,從而達到吸能潰縮的效
果O[0009]參見圖7,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控制潰縮力:①改變剪切塊6內部的八字形凸臺61及支架5兩側八字形槽51的角度α,八字形凸臺61與八字形槽51的角度α越大,潰縮力就越小,相反越大;②改變外齒62與內齒52的角度β,外齒62與內齒52的角度β越小,潰縮力越大,相反越小;③外齒62及內齒52的長度L,外齒62及內齒52的長度L越長,潰縮力越大,相反越小;④控制材料的硬度。本發明相比現在有技術(只能通過改變圓柱型注塑塊3的直徑和個數來控制潰縮力),潰縮力的控制方法更多,更方便。
[0010]可見,採用本發明結構,可以提高潰縮力的可控性,從而提高車輛發生碰撞時駕駛員的安全性。另外,結構簡單,工人安裝起來更方便,只要把支架和剪切塊加工好,用力將剪切塊往支架的八字形槽推,就可以安裝,省去了現有技術的注塑等工藝,從而提高了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背景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剪切塊的結構圖
圖2Α是圖2的A-A剖面圖 圖3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發明的裝配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本發明的剪切塊結構示意圖 圖6本發明的剪切塊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6Α是圖6的B-B剖視圖 圖7本發明的剪切塊控制潰縮力示意圖
圖中1-支架、11八字形槽、12-注塑孔、2-剪切塊、21-螺栓安裝孔、22-注塑孔、23-八字形凸臺、3-圓柱型注塑塊、4-管柱套筒、5-支架、51八字形槽、52-內齒、6-剪切塊、61-八字形凸臺、62-外齒、63-螺栓孔、7-管柱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圖2-圖7,本齒形吸能轉向管柱包括支架5、剪切塊6和管柱套筒7,材料為塑料或合成材料。管柱套筒安裝在支架中部,支架5兩邊開有八字形槽51,八字形槽的槽邊有內齒52。剪切塊6的中部有八字形凸臺61,八字形凸塊被夾在剪切塊6的前後板之間。八字形凸臺61的邊緣有外齒62,剪切塊6中間開有螺栓孔63。安裝時內齒52與外齒62相嚙合,使得剪切塊6與支架5連接在一起,然後剪切塊6通過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
[0013]當駕駛員碰撞方向盤且衝擊力達到設定值時,管柱套筒7帶動支架5向前移動,可由於支架5兩側通過內齒52與齒形62連接在一起,剪切塊6通過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因此,外齒62受到內齒52的剪切力而被破壞,從而達到吸能潰縮的效果。
[0014]而通過改變剪切塊6八字形凸臺61的角度,外齒62的個數與外齒62的長度、材料的硬度,可以調整控制轉向管柱潰縮力的大小。
【權利要求】
1.一種齒形吸能轉向管柱,包括支架(5)、剪切塊(6)和管柱套筒(7),管柱套筒(7)安裝在支架(5)中部,支架(5)的兩邊開有八字形槽(51),剪切塊(6)的中部有八字形凸塊(61),剪切塊(6)有兩塊,分別通過八字形凸臺(61)安裝在支架(5)的兩邊,剪切塊(6)中間開有螺栓孔(63),通過螺栓組與儀錶板橫梁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5)兩邊的八字形槽(51)的槽邊有內齒(52),對應地在剪切塊(6)的八字形凸臺61的邊緣有外齒(62),內齒(52)與外齒(62)相嚙合,將剪切塊(6)與支架(5)連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形吸能轉向管柱,其特徵在於:所述八字形凸塊是被夾在剪切塊(6)的前後板之 間。
【文檔編號】B62D1/19GK103786774SQ201210423386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陳創和, 嶽巍, 吳松巖, 崔鬱陽, 張洪江, 張威, 王倩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