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是誰是個怎麼樣的人 陳平盜嫂受金是怎麼回事
2023-12-01 22:37:11 3
在陽武戶牖鄉住著這樣一位少年,他出身在普通的家庭,身份地位並不高貴,卻有一顆自由的心。陳平從小的時候起,就非常喜歡讀書,立志要週遊各國,遊學實現自己的抱負。家裡的哥哥了解弟弟的想法很支持他,包攬下所有的農活,儘量讓弟弟多出去遊歷一下。而他的哥哥不曾料到,他精心呵護照料的小弟,會在以後成就一番大事業。而陳平,出身寒微卻心有大志,經過自己的努力後,成為了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他的一生簡直就是一部人生勵志片。
年紀尚輕的陳平,在鄉裡曾經是紅人,有一年的社祭,鄉裡人推薦陳平主持這場盛大的集會,為鄉裡人分肉,這本是很難為的事,處理不好還會招致鄉人的不滿。但是,陳平卻很聰明,把一塊塊肉分得很均勻,沒有一人有怨言,大家都很高興誇獎陳平的精明,此時的陳平內心想:如能治理天下都像這分肉一樣恰當,那就太好了。
等到陳平長大一些了,他仍舊是和哥哥住一起的,不同的是,此時哥哥已經有妻子了,而陳平尚未戀愛。於是,就有坊間的風言風語傳「陳平盜嫂」,後又有「受金」收受賄賂之說,導致陳平一生被人詬病處眾多,所謂「盜嫂受金」是否確有其事?陳平是否當真品行不端?
陳平盜嫂之說
我們從太史公的恢弘巨著《史記》中,能夠找到關於陳平盜嫂的隻言片語。於是,眾人似乎都從這隻言片語中間嗅出一絲姦情的味道,一臉狡黠嘚瑟地認為抓到了陳平的把柄,然後就定義陳平為渣男。《史記》上關於「盜嫂受金」的原文是這樣的:「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原王察之。「
以上一段文字,我們應該注意到司馬遷用了一個詞」鹹讒「,說明此事是絳侯、灌嬰說的讒言,是想狠狠整一下陳平,再說絳侯、灌嬰與陳平沒有什麼交集,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說他」盜嫂「無非就是嫉妒陳平,想把他名聲搞臭,而他們親眼所見陳平亂搞了?然而並沒有,一個」臣聞「一詞,道出二人的道聽途說。劉邦聽聞此言後質問陳平本人,陳平解釋時並沒有提到此事,陳平並非是默認而是覺得二人的話純屬胡扯,不屑於解釋,高祖也應該明白陳平的為人,因此也沒有追究他的過錯。而正是絳侯、灌嬰這二人,讓陳平背了」盜嫂「的黑鍋。
這件事也同樣出現在班固的《漢書》上,班固原文照錄了司馬遷的記載。但是到了司馬光,味道就變了。司馬光悄悄把原文的」讒「字給去掉了,究其原因,想必向以清流自居的司馬光是不喜歡陳平這種狡猾的謀士,因此,在形象上把陳平刻畫得極其偏激。
除此外,還有就是當事人陳平的嫂子,對陳平態度原本就不怎麼好,因為什麼髒活重活都是哥哥做了,對弟弟整天不做事的行為是看不順眼的,後被陳平的哥哥陳伯休掉了」逐而棄之「,這樣看來陳平也不會與她有任何瓜葛的。按照這個推理,他不做家務都能在街坊鄰裡流傳,要真是跟嫂子有不論之戀,豈不是鄉裡早就炸鍋了?!
受金確有其事
」受金「一事,是千真萬確,」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 ,陳平對此供認不諱。他比較愛財,或許是從小過慣了苦日子沒有」淡泊名利「的勇氣,因此很享受物質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他也」逐利「但並非一味將錢視為命中唯一,而是取捨有道。
原本是項羽帳下的一名謀士,本以為項羽是個能人,最後陳平看出項羽不過是戰場上的梟雄,整理國家還真不是塊料,雖說項羽對他不薄,曾經」賜金二十鎰「於他,他都一一送還,可見他也不是後人口中見錢眼開的小人。
在鴻門宴上見到劉邦後,更堅定了陳平的去意,沒過多久,漢王手下的張良身陷楚軍軍營,在這期間張、陳二人會面,進行了一番交談,陳平決定離開楚王追隨劉邦,隨後利用」反間計「離間項羽和範增,逃出軍營奔赴劉邦。從此,陳平一心一意為劉邦」六出奇計「奪取天下,成為西漢安邦定國的著名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