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均勻β型鈦合金棒材的加工方法與流程
2023-11-09 06:08:57 1
本發明屬於鈦合金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均勻β型鈦合金棒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ti6al4v和純鈦等鈦及鈦合金由於具有低的彈性模量、合適的強度,優越的抗疲勞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特點,被作為生物醫用材料廣泛使用。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彈性模量為110gpa鈦合金因為「應力屏蔽」等原因,已不能滿足骨替換產品的更高要求,而低彈性模量的ti-nb-ta-zr等β型鈦合金棒材被快速開發。但ti-nb-ta-zr系列鈦合金因含有大量的nb、ta、zr等稀有貴金屬,且熔煉困難,未能規模開展應用。ti-mo系合金最低彈性模量約為50gpa,是理想的植入材料。傳統工藝認為,此類合金需要在β相區加工,但變形量不夠時,得到的組織不均勻。因此,開發彈性模量低,成分、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棒材產品對我國醫用合金材料的發展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均勻β型鈦合金棒材的加工方法,解決了現有方法難以穩定生產出組織細小、性能穩定的β型鈦合金的問題。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均勻β型鈦合金棒材的加工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中間坯精鍛:
選取縱、橫向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鍛坯,大氣氣氛下,在β轉變溫度以下加熱,充分保溫,採用一火次多道次加工,鍛造為軋制坯料;
步驟2,棒坯軋制:
將步驟1得到的軋制坯料,大氣氣氛下,在β轉變溫度以下加熱,充分保溫,採用一火次多道次熱軋軋制至成品棒坯;
步驟3,棒材精整:
將步驟2軋制後的棒材,經矯直磨削加工至成品尺寸,即得到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棒材。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於,
步驟1中加熱溫度為β轉變溫度以下50℃~80℃,保溫時間至少為70min。
步驟1中道次變形量為15%~30%,累積變形量為40%~72%。
步驟1鍛造後對坯料進行水冷。
步驟2中加熱溫度為β轉變溫度以下80℃~110℃,至少保溫60min。
步驟2中道次變形量為18%~35%,累積變形量為85%~96%。
步驟2軋制後對棒坯進行空冷。
步驟3中矯直溫度為β轉變溫度以下30℃~5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高均勻β型鈦合金棒材的加工方法,通過連續在相變點下鍛造和軋制,控制單火次大變形,來改善棒材的組織均勻性。採用本發明方法製備得到ti15mo鈦合金棒材,比常規工藝得到的橫向組織均勻,並且晶粒細小,滿足生物醫療棒材無毒性、低彈性模量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製備得到的ti15mo鈦合金棒材的橫向組織低倍圖;
圖2是本發明製備得到的ti15mo鈦合金棒材的橫向組織高倍圖;
圖3是傳統β相區加工製備得到的ti15mo鈦合金棒材的橫向組織低倍圖;
圖4是傳統β相區加工製備得到的ti15mo鈦合金棒材的橫向組織高倍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一種高均勻β型鈦合金棒材的加工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取規格為φ85~φ95mm,縱、橫向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鍛坯,置於電阻爐中在β轉變溫度以下50℃~80℃加熱,爐內保溫時間大於70min,採用1火次多道次鍛造,道次變形量為15%~30%,累積變形量為40%~72%,鍛後水冷。
步驟2,將經步驟1精鍛得到的棒坯在電阻爐中加熱,加熱溫度選擇在β轉變溫度以下80℃~110℃,至少保溫60min。在橫列式軋機上採用1火次多道次熱軋,軋制道次變形量為18%~35%,累積變形量為85%~96%,軋後空冷;軋制棒坯在β轉變溫度以下30℃~50℃加熱、矯直,磨光後即得到成品棒材。
β型鈦合金棒材常規工藝認為,在β轉變溫度以上加工,棒坯塑性良好,變形抗力小,有利於加工成形,但在熱加工過程中,坯料會快速失溫,導致材料部分變形是在β轉變溫度以下完成的,這會使材料組織不均勻。
本發明通過對ti15mo鈦合金鍛坯連續在相變點下鍛造和軋制,並控制單火次大變形,改善了棒材的組織均勻性。採用本發明方法製備得到ti15mo鈦合金棒材,比常規工藝得到的橫向組織均勻,並且晶粒細小,滿足生物醫療棒材無毒性、低彈性模量的要求。
圖1是採用本發明方法製備得到的ti15mo鈦合金棒材的橫向組織低倍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棒材整個橫截面的低倍組織均為均勻模糊晶,無晶界和尺寸差異。圖2是採用本發明方法製備得到的ti15mo鈦合金棒材的橫向組織高倍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棒材的橫向組織細小均勻,α+β相彌散分布。圖3、圖4分別是傳統工藝在β轉變溫度以上加工得到的棒材的低、高倍組織圖。在β轉變溫度以上加熱,加工過程中,材料不斷失溫,部分變形在β相區完成,部分變形是在β轉變溫度下完成,會導致棒材組織不均勻。與圖1、圖2之相比,圖3、圖4均勻性明顯較差。
實施例1
選取規格為φ85mm,縱、橫向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鍛坯,實測β轉變溫度為750℃。鍛坯置於電阻爐中在670℃下加熱,爐內保溫時間為70min,採用1火次多道次鍛造至φ65mm(累積變形量為40%),道次變形量為15%~24%,鍛後馬上浸入流水中冷卻。冷卻至室溫的鍛坯在電阻爐中加熱,加熱溫度為640℃,保溫80min。採用1火次多道次熱軋至φ25mm(累積變形量為85%),道次變形量為18%~32%,軋後空冷,軋制棒坯在720℃加熱、矯直,磨光後即得到成品棒材。
實施例2
選取規格為φ95mm,縱、橫向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鍛坯,實測β轉變溫度為755℃。鍛坯置於電阻爐中在β轉變溫度以下690℃加熱,爐內保溫時間為100min,採用1火次多道次鍛造至φ50mm(累積變形量為72%),道次變形量為19%~30%,鍛後馬上浸入流水中冷卻。冷卻至室溫的鍛坯在電阻爐中加熱,加熱溫度為660℃,保溫60min。採用1火次多道次熱軋至φ9.5mm(累積變形量為96%),軋制道次變形量為20%~35%,軋後空冷,軋制棒坯在720℃下加熱、矯直,磨光後即得到成品棒材。
實施例3
選取規格為φ85mm,縱、橫向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鍛坯,實測β轉變溫度為750℃。鍛坯置於電阻爐中在在β轉變溫度以下700℃加熱,爐內保溫時間為80min,採用1火次多道次鍛造至φ52mm(累積變形量為66%),道次變形量為17%~29%,鍛後馬上浸入流水中冷卻。冷卻至室溫的鍛坯在電阻爐中加熱,加熱溫度為670℃,保溫70min。採用1火次多道次熱軋至φ18mm(累積變形量為88%),道次變形量為20%~34%,軋後空冷,軋制棒坯在700℃下加熱、矯直,磨光後即得到成品棒材。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均勻β型鈦合金棒材的加工方法,選取縱、橫向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鍛坯,在β轉變溫度以下加熱,採用一火次多道次將棒坯鍛造為軋制坯料;然後將軋制坯料在β轉變溫度以下加熱,並進行一火次多道次熱軋;最後對其進行加熱矯直,磨光,即得到組織均勻的Ti15Mo鈦合金棒材。採用本發明方法製備得到的Ti15Mo鈦合金棒材,比常規β轉變點上加熱生產得到的棒材橫向組織均勻,並且晶粒細小,滿足生物醫療無毒性、低彈性模量的使用要求。
技術研發人員:朱燕麗;侯峰起;田琳;孫小平;李英浩;和永崗;楊輝;韓飛孝;王凱旋;張小航;馮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22
技術公布日: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