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
2023-12-04 13:23:51 3
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苗床準備,2)溫湯浸種,3)催芽,4)鈍化根尖生長點,5)播種,6)苗期管理,7)整地施肥及定植,8)防治病蟲害,9)追肥和採收。本發明育苗階段在簡易大棚內用穴盤育苗,能較好地提供西葫蘆幼苗生長所需的營養、溫度、水分和光照環境條件,避免了環境條件劇烈變化對育苗過程產生的不良影響,解決了同一穴盤內幼苗苗齡不一致、幼苗大小不一致、壯苗指數低的問題,保證了穴盤內幼苗100%的成苗率,同時鈍化根尖生長點,能有效地抑制主根生長,促進了側根的生長,縮短胚軸長度,使播種後的西葫蘆幼苗主根短、鬚根多,移栽定植後成活快,長勢旺,抗病性強。
【專利說明】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瓜類蔬菜的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種西葫蘆的栽培方法,屬於蔬菜 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別名美洲南瓜,以嫩瓜供食,營養豐富,味道清香嫩 脆,是城鄉人民喜食的瓜類蔬菜之一。西葫蘆屬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其花器官分布在植株的 葉腋處,開花、結果時間相互交錯,是一種連續採收、無限生長的瓜類蔬菜。西葫蘆較耐低 溫,適應性強,種植面積大,適合於露地或保護地栽培。現有的西葫蘆育苗過程中由於環境 條件劇烈變化對育苗產生了不良影響,且播種在同一穴盤內的幼苗苗齡不一致、大小不一 致、壯苗指數低,影響了產量。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易行、保證了西葫蘆幼苗的正常生長的西葫蘆催芽 及高效栽培方法。
[0004]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苗床準備 選擇地勢高燥,通風涼爽,排水良好、土壤疏鬆和肥沃的地塊作為苗床,在苗床上搭建 簡易大棚,所述苗床鋪設地熱線;簡易大棚四周設立圍裙並蓋上薄膜保溫;簡易大棚氣溫 高於30°C時,四周放風降溫; 2) 溫湯浸種 先將西葫蘆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潤0.5小時,再放入溫水中保持10分鐘,邊攪動邊浸 泡至室溫,再浸泡3?5小時; 3) 催芽 西葫蘆種子吸水後膨脹起來,用清水衝洗西葫蘆種子表面的黏液,再用溼布包裹,套上 一端敞開的保鮮袋,使西葫蘆種子在透氣狀態下保溼,放置光照培養箱在28±1°C的條件下 催芽,處理2?3天後,西葫蘆種子95%開始"露白"; 4) 鈍化根尖生長點 西葫蘆種子95%開始"露白",根尖萌髮長度約0. 5?I cm時,從光照培養箱中取出催芽 後的西葫蘆種子,用清水衝洗西葫蘆種子表面的黏液後,將其攤成一層裸放在光照培養箱 內,在32± I°C的條件下處理1?2小時,觀察催芽後西葫蘆種子根尖的顏色,待種子根尖部 收幹稍變黃色時取出種子,重新置於清水中充分吸水後準備播種; 5) 播種 在50孔穴盤底部鋪設瓜類專用基質,每穴播經催芽、根尖鈍化的種子1粒,播好後撒上 一層瓜類專用基質,用水澆透,覆蓋地膜保溼。播後地溫保持20?25°C,3?4天後出苗; 6) 苗期管理 當50%種子子葉出土時,傍晚揭去地膜,出苗後的氣溫白天20?28°C,夜間8?15°C, 棚內經常通風,降低空氣溼度苗期保持基質溼潤,苗期噴施0. 2%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 培育壯苗; 7) 整地施肥及定植 大田施腐熟雞糞5000kg /667 m2,施N :P :K=15 :15 :15的三元複合肥35kg/667 m2,結 合耙耕施下,與土壤混合均勻,起畦時做成淺溝平畦,幼苗長出3葉1心時定植,覆土至子葉 處,並用水淋定根水,每畦種植2行,定植密度為1900?2100株/667 m2 ; 8)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間菜青蟲、蚜蟲等害蟲發生時,用蘇雲金桿菌(Bt) 6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 粉劑1000倍液防治1?2次;病毒病發生時,噴施20%病毒A600倍液,每7天噴施1次,連 噴2?3次;白粉病發生時,噴施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7天噴施1次,連噴 2?3次; 9) 追肥和採收 單瓜重量為400?500g即可採收,初次採收後及時追肥澆水,進入結瓜盛期,10?15 天結合灌水追施N :P :K=15 :15 :15的三元複合肥10kg/667 m2,直至拉秧;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0005] 前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中步驟1)苗床的畦寬1.4?1.6m,溝寬 34 ?36 cm,溝深 28 ?32 cm,長 28 ?32m。
[0006] 前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中步驟2)溫水的溫度為54?56°C。
[0007] 前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中步驟4)中裸放在光照培養箱內西葫蘆種 子的厚度為2?3 cm。
[0008] 前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中步驟6)的壯苗指標為:苗齡30天時幼苗 長出3葉1心,莖粗0. 4?0. 6 cm,株高10?12 cm,葉色濃綠,根系發達,潔白粗壯,無病蟲 害,生長整齊一致。
[0009] 前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中步驟7)中平畦的長度為1. 2?I. 4m,畦 溝深14?16cm,日圭溝寬28?32cm ;定植的株距48?52cm,行距53?57cm。
[0010] 本發明的簡單易行,在育苗階段在簡易大棚內用穴盤育苗,能較好地提供西葫蘆 幼苗生長所需的營養、溫度、水分和光照環境條件,避免了環境條件劇烈變化對育苗過程產 生的不良影響,保證了西葫蘆幼苗的正常生長,解決了種子直播同一穴盤內幼苗苗齡不一 致、幼苗大小不一致的問題。西葫蘆種子經溫燙浸種、催芽、保證了穴盤內100%的成苗率, 節約了基質,提高了穴盤利用,同時鈍化根尖生長點,能夠有效地抑制主根生長,促進了側 根的生長,胚軸長度縮短,使播種後的西葫蘆幼苗主根短、鬚根多,移栽定植後成活快,長勢 旺,抗病性強。採用本發明栽培的西葫蘆產量較現有技術栽培"早春玉" CKl提高約18%,較 現有技術栽培"早春玉" CK2提高約10%,而且操作容易,生長時間短,效率高,非常適合西葫 蘆等瓜類種子的處理,便於生產中應用推廣。 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解釋,這些實施例 是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具體實施方式】 toon] 下面結合改進後的"早春玉"西葫蘆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2]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苗床準備 2月底選擇地勢高燥,通風涼爽,排水良好、土壤疏鬆和肥沃的地塊作為苗床,在苗床上 搭建簡易大棚,所述苗床鋪設地熱線;簡易大棚四周設立圍裙並蓋上薄膜保溫;簡易大棚 氣溫高於30°C時,四周放風降溫。3月中旬苗床做成畦寬I. 5m,溝寬35 cm,溝深30 cm,長 30m。平整土地。
[0013] 2)溫湯浸種 3月22日上午8 :00先將西葫蘆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潤0. 5小時,再放入55°C溫水中 保持10分鐘,邊攪動邊浸泡至室溫,再浸泡3?5小時; 3) 催芽 3月22日下午13 :30西葫蘆種子吸水後膨脹起來,用清水衝洗西葫蘆種子表面的黏 液,再用溼布包裹,套上一端敞開的保鮮袋,使西葫蘆種子在透氣狀態下保溼,放置光照培 養箱在28±1°C的條件下催芽,3月25日上午9 :00西葫蘆種子95%開始"露白"; 4) 鈍化根尖生長點 3月25日上午9 :00西葫蘆種子95%開始"露白",根尖萌髮長度約0.5?Icm時,從光 照培養箱中取出催芽後的西葫蘆種子,用清水衝洗西葫蘆種子表面的黏液後,將其攤成一 層厚度達2?3cm裸放在光照培養箱內,在32± 1°C的條件下處理1?2小時,觀察催芽後 西葫蘆種子根尖的顏色,約1. 5小時後,種子根尖部收幹稍變黃色時取出種子,重新置於清 水中充分吸水後準備播種。
[0014] 5)播種 3月25日採用50孔穴盤,基質選用瓜類專用基質育苗(市場上出售的丹麥品氏基質,基 質有機物總量> 25,氮、磷、鉀總含量> 2,總孔隙度為50-70%,富含微量元素,養分全面,還 富含其它活性促根物質。PH6. 0-7. 0,緩衝性能好),每穴播經催芽、根尖鈍化的種子1粒,播 好後撒上一層瓜類專用基質,用水澆透,覆蓋地膜保溼。播後地溫保持20?25°C,3月28 日出苗。
[0015] 6)苗期管理 當50%種子子葉出土時,傍晚揭去地膜,3月29日齊苗,出苗後的氣溫白天20?28°C, 夜間8?15°C,棚內經常通風,降低空氣溼度,苗期保持基質溼潤,以基質表面微黃色,基質 手捏少許出水即可。
[0016] 待小苗長至2葉1心時,4月11日噴施0. 2%磷酸二氫鉀溶液1次,隔4天再噴1 次,培育壯苗;壯苗指標為:苗齡30天,3葉1心,莖粗0. 4?0. 6 cm,株高10?12 cm,葉色 濃綠,根系發達,潔白粗壯,無病蟲害,生長整齊一致。
[0017] 7)整地施肥及定植 4月5日大田施腐熟雞糞5000kg /667 m2,施N:P :K=15 :15 :15的三元複合肥35kg/667 m2,結合耙耕施下,與土壤混合均勻,起畦時做成I. 3m平畦,畦溝深15cm,畦溝寬30cm ; 4月20日幼苗長出3葉1心時定植,覆土至子葉處,並用水淋定根水,每畦種植2行,定 植密度約為2000株/667 m2 ; 8)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間噴施蘇雲金桿菌(Bt) 600倍液防治菜青蟲2次、噴施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防治蚜蟲2次;噴施20%病毒A600倍液防治病毒病3次,每7天噴施1次;噴施 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防治白粉病2次,每7天噴施1次; 9) 追肥和採收 6月初單瓜重量為400?500g初次採收,初次採收後及時結合灌水追施N :P :K=15 : 15 :15的三元複合肥10kg/667m2,15天後結合灌水再追施N :P :K=15 :15 :15的三元複合肥 10kg/667 m2,7月中旬拉秧;西葫蘆果皮脆嫩,在採收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擠壓碰傷。
[0018] 以下為小區面積均為75 m2相同地塊內,按本發明栽培的"早春玉"西葫蘆與現有 技術栽培CK1、現有技術栽培CK2的"早春玉"西葫蘆進行隨機抽取,3次重複的對比實驗, 現有的"早春玉"西葫蘆技術栽培CKl :穴盤內直接播種、不催芽;現有的"早春玉"西葫蘆 技術栽培CK2 :穴盤內催芽播種、不鈍化根尖生長點;其它過程與本實施例的方法相同。實 驗結果如下: (1) 本發明栽培的"早春玉"與現有技術栽培的"早春玉" CK1、CK2苗期比較: 現有技術栽培的"早春玉" CKl在穴盤內直播苗,大小差異懸殊,大的苗已經長出真葉, 小苗才剛剛出苗,子葉尚未平展,且空穴多達20%,而本發明栽培的"早春玉"可達全苗;與 現有的技術栽培的"早春玉" CK1、CK2相比,本發明栽培的"早春玉"苗期質量好,葉色深 綠,無空穴,壯苗指數達99%以上,CKl壯苗指數達80%,CK2壯苗指數達91%,比較結果見表 1〇
[0019] 表1本發明栽培的"早春玉"與現有技術栽培的"早春玉" CK1、CK2苗期質量對 t匕
【權利要求】
1. 一種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 苗床準備 選擇地勢高燥,通風涼爽,排水良好、土壤疏鬆和肥沃的地塊作為苗床,在苗床上搭建 簡易大棚,所述苗床鋪設地熱線;簡易大棚四周設立圍裙並蓋上薄膜保溫;簡易大棚氣溫 高於30°C時,四周放風降溫; 2) 溫湯浸種 先將西葫蘆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潤〇. 5小時,再放入溫水中保持10分鐘,邊攪動邊浸 泡至室溫,再浸泡3?5小時; 3) 催芽 西葫蘆種子吸水後膨脹起來,用清水衝洗西葫蘆種子表面的黏液,再用溼布包裹,套上 一端敞開的保鮮袋,使西葫蘆種子在透氣狀態下保溼,放置光照培養箱在28±1°C的條件下 催芽,處理2?3天後,西葫蘆種子95%開始"露白"; 4) 鈍化根尖生長點 西葫蘆種子95%開始"露白",根尖萌髮長度約0. 5?1 cm時,從光照培養箱中取出催芽 後的西葫蘆種子,用清水衝洗西葫蘆種子表面的黏液後,將其攤成一層裸放在光照培養箱 內,在32± 1 °C的條件下處理1?2小時,觀察催芽後西葫蘆種子根尖的顏色,待種子根尖部 收幹稍變黃色時取出種子,重新置於清水中充分吸水後準備播種; 5) 播種 在50孔穴盤底部鋪設瓜類專用基質,每穴播經催芽、根尖鈍化的種子1粒,播好後撒上 一層瓜類專用基質,用水澆透,覆蓋地膜保溼。
2. 播後地溫保持20?25°C,3?4天後出苗; 6) 苗期管理 當50%種子子葉出土時,傍晚揭去地膜,出苗後的氣溫白天20?28°C,夜間8?15°C, 棚內經常通風,降低空氣溼度苗期保持基質溼潤,苗期噴施0. 2%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 培育壯苗; 7) 整地施肥及定植 大田施腐熟雞糞5000kg /667 m2,施N :P :K=15 :15 :15的三元複合肥35kg/667 m2,結 合耙耕施下,與土壤混合均勻,起畦時做成淺溝平畦,幼苗長出3葉1心時定植,覆土至子葉 處,並用水淋定根水,每畦種植2行,定植密度為1900?2100株/667 rtf ; 8)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間菜青蟲、蚜蟲等害蟲發生時,用蘇雲金桿菌6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防治1?2次;病毒病發生時,噴施20%病毒A600倍液,每7天噴施1次,連噴 2?3次;白粉病發生時,噴施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7天噴施1次,連噴2? 3次; 9) 追肥和採收 單瓜重量為400?500g即可採收,首次採收後及時追肥澆水,進入結瓜盛期,10?15 天結合灌水追施N :P :K=15 :15 :15的三元複合肥10kg/667 m2,直至拉秧;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苗床的畦寬 1. 4 ?1. 6m,溝寬 34 ?36 cm,溝深 28 ?32 cm,長 28 ?32m。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溫水的溫度 為 54 ?56°C。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裸放在光 照培養箱內西葫蘆種子的厚度為2?3 cm。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6)的壯苗指標 為:苗齡30天時幼苗長出3葉1心,莖粗0. 4?0. 6 cm,株高10?12 cm,葉色濃綠,根系發 達,潔白粗壯,無病蟲害,生長整齊一致。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葫蘆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7)中平畦的長 度為1. 2?1. 4m,日圭溝深14?16cm,日圭溝寬28?32cm ;定植的株距48?52cm,行距53? 57cm〇
【文檔編號】A01C1/00GK104221630SQ201310234271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4日
【發明者】秦文斌, 戴忠良, 吳國平, 毛忠良, 潘躍平, 姚悅梅, 潘永飛, 張振超, 王建華, 肖燕, 陳智超, 王偉 申請人: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