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黨記憶作文
2023-12-04 18:31:01 5
入黨是我人生中又一個閃亮的起點,我將時刻牢記自己黨員的身份,銘記黨員的責任,履行黨員的義務。下面是相關的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的入黨記憶作文20xx【篇一】
「入黨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光榮,我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感到無比自豪。我把一輩子為人民服務,看成黨和人民對自己最大的信任,看成組織上交給自己最光榮的任務,看成是生命中最寶貴、最神聖的使命。而共產主義信仰能給我完成使命的無窮力量。」雖已83歲高齡,尉鳳英提起自己62年前成為一名黨員,仍然心情激動。
「1954年4月25日」,時隔數十年,尉鳳英至今仍清晰地記得自己入黨的日子。
「知道要入黨宣誓了,頭一天晚上根本睡不著覺,1954年4月25日,一大早就來到廠裡,一整天心都像只小鳥似的,快要飛出來了。」
作為從舊社會跨入新社會的見證者,尉鳳英經歷過苦難的生活,心中對黨充滿了感激之情。1953年1月,尉鳳英進入東北機器製造廠工作。憑著一股子幹勁,尉鳳英進廠3個月就以徒工身份獨立生產,入廠半年就加入了共青團,成為黨組織重點培養對象。從老黨員的談話中,尉鳳英了解了黨的歷史和宗旨,並開始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尉鳳英利用晚上時間做模型,改進工藝,有時幹到天快亮了,她就在車間裡找兩塊磚頭枕著睡了。無數次的失敗讓尉鳳英變得更加堅韌,經過不斷革新試驗,終於研製成功半自動扳把和自動分料器,將生產效率提高了80%。那一年,尉鳳英提前118天完成了當年生產任務。1953年底,尉鳳英被廠裡評為模範徒工,1954年,尉鳳英被評為瀋陽市勞動模範。
1954年4月25日,尉鳳英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天也成為她終生難忘的日子。從此,尉鳳英用一生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從1953年至1965年的12年裡,尉鳳英共實現技術革新177項,其中重大技術革新58項。
堅定的信仰給了她無窮的力量。尉鳳英用434天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工作量,又用4個月時間完成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工作量。尉鳳英兩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09年被全國總工會評為「時代領跑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最具影響的勞動模範」。
「黨員不僅要講奉獻,還要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這種精神必須傳承下去。」這句話尉鳳英一直堅守著。
退休後的尉鳳英仍在發揮餘熱,她經常去政府部門、企業、部隊和學校作講座。如今雖然已是耄耋之年,腿腳有些不方便,但尉鳳英只要接到這方面的邀請,就從沒拒絕過。在省總工會的安排下,尉鳳英和全國勞模夏雲龍、夏志國等結為師徒,一道傳承愛崗敬業、不斷創新、無私奉獻的勞模精神。「工作可以退休,但黨員永遠不能退休,只要是對社會和諧發展有利、對下一代成長有利的事,我都願意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尉鳳英說。
我的入黨記憶作文20xx【篇二】
1960年3月從部隊一轉業,我就報名來到大慶,參加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4月29日這天,我有幸參加了萬人誓師動員大會,見到了鐵人王進喜等「五面紅旗」。當他們進入會場時,萬眾歡呼,高潮不斷。那一刻,我暗下決心:以鐵人為榜樣,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獻石油。
1965年,我當上了採油工。六七十年代,大慶原油含蠟量很高,清蠟就成為採油工的必修課。每次在清蠟時,我都主動站在防噴管前,一旦鋼絲打扭,好迅速抓住管口。夏天還好說,冬天西北風一刮,站在井口房頂上,渾身凍得直打哆嗦。為了安全清蠟,我一年四季照章操作,從不懈怠。臉黑了,人瘦了,工作從不走樣。當時,我們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黨是媽、井是家,聽媽話、管好家。為了從思想上、行動上先入黨,我把這句話當成一輩子的行動準則,把井上的活當成家裡的活一樣幹。很快,我管的北二1-87井日產原油從只有20多噸增加到120噸,成為採油三廠產量最高的功勳井。在廠裡舉辦的首次技術座談會上,我被評為地下分析能手,還上臺做了單井分析發言和注水井管理經驗介紹。
為了早日加入黨組織,無數次,我把黨的章程認真讀了又讀,寫好的入黨申請書改了又改,抄了又抄,總覺得離黨的要求還差很遠,每次都沒有勇氣把它交給黨支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思想覺悟一天天在進步,入黨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
1974年3月25日,我終於鼓起勇氣,正式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帶著對黨最樸素的感情,我不斷加快向黨組織靠攏的腳步。我率先掌握了不同油井、不同層段油水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只要一看泵壓,就知道注了多少水,符不符合要求。
1974年6月19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當天的黨員大會上,當入黨介紹人李天林和孫才介紹完對我的培養經過,指導員宣布表決時,全場人員向我投來信任的目光,齊刷刷地舉起手,讓我心頭一陣發熱。當我面對黨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的時候,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暗下決心,用心做好黨交給自己的每一項工作。我帶領井組白天黑夜連軸幹,單井注水合格率達到油田最高的75%以上。任職306隊副隊長、隊長、指導員後,我處處做表率,打先鋒,一幹就是10餘年。歲數大了,我被安排到管理站當站長,主管後勤工作,直到退休一直沒有離開過基層,離開過一線。
退休後,我每年都要到工作過的井、站去看看,心裡才覺得踏實。回首過去,我感到很光榮。為黨工作,我很知足。我要教育我的孩子們,接好我的班,永遠跟黨走。
我的入黨記憶作文20xx【篇三】
我是一個出生在東北平原的九零後,是在家長的寵愛中,聽著港臺歌曲,看著國外電影長大的一代人。儘管學校、電視裡播放的電影中無數的革命前輩為了新中國一往向前、捨生取義的故事也會讓我熱血沸騰,報紙、新聞中那些在新中國建設中支援邊疆、奉獻青春乃至生命的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也常常使我心生敬佩,但這些畢竟都離我的生活太遠,對我來說都是紙上的故事。對黨員最清楚的印象反倒是小時候在外面當兵的叔叔回家探親那一身綠色的軍裝惹來了大家羨慕的眼神,黨員是一個讓人自豪的身份,長大了我也要成為一名黨員,黨員對於幼時的我就是這樣模糊而又幼稚的概念。
後來慢慢長大開始讀書,成天關心的就只剩下的沒完沒了的考試和那讓我全家時而歡喜時而憂愁的成績,要成為一名黨員的宣言也早成為兒時懵懂的笑談,直到高三時一次次的作文討論。當時作文的題目會經常出現一些時事政治的內容,當時大家的題目無外乎愛祖國,有個同學寫了我愛中國共產黨,當他被老師點名要求起來讀一下自己的作文時,題目剛出口,也不知為什麼大家都笑了起來,而那位同學也好像自己犯錯了似的滿臉通紅的呆站在那裡。
笑聲停下以後,老師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覺得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實質性的進步的請舉手?」大家頓時都低下了頭,又眼角互相打量著,一時都想不出個所以然,剛巧下課鈴就響了起來,「那我給留個課後習題,大家有時間可以和父母討論對比一下最近十幾年中生活所發生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怎樣發生的。」老師說完一臉嚴肅的就走出了教室。周末回家家庭大聚餐,就跟家裡的長輩們閒聊,說起了這些年生活的變化,叔伯們不斷感慨我們是幸福的一代人,爺爺奶奶們更是感慨萬千,不斷念叨共產黨好。我這才慢慢意識到,以前的故事不僅僅是書中故事,正是因為有了那些故事裡的人和事國家才能一天天的強大起來,人民才能平安幸福,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中國共產黨是帶領我們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組織,黨員就是那些為了我們美好生活無私奉獻著的人,我嚮往著我能加入這樣的組織,我要成為使別人幸福的人。
大學裡我第一時間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熱情而又真切的向黨組織匯報了我要加入黨組織的迫切心情。但事情並非像我想像的那麼順利,第一批入黨名額中並沒有我的名字,當知道結果時我既有失望也帶有幾絲慶幸,組織對我的考驗可以讓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更嚴格的要求自己,我將用我自己的行動來向組織證明我的決心。在學校期間,我在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還盡我所能發揮好我學生幹部的作用,做好老師與同學之間的橋梁,組織協調各種學生活動,主動關心別人,為那些困難的同學爭取各種幫助。我的付出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各種榮譽接踵而至,而最讓我驕傲地就是我終於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黨組織的指引給了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也隨時聽從黨的召喚,服從黨的安排,以我的綿綿之力為共產主義的事業奮鬥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