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豬俠第一次去月球(豬豬俠多了位新夥伴)
2023-11-06 14:27:20 1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2月19日,來自廣州的兒童動畫明星IP豬豬俠帶著他的新作品——《豬豬俠之南海日記》(以下簡稱《南海日記》)與全國觀眾見面。《南海日記》講述了超星特工豬豬俠和阿五結束恐龍世界的探險後,前往神秘的南海探索炫麗斑斕的海底世界,在海底探索過程中他們還遇到了中華白海豚「聰聰」,並組成探險小隊,開始了一段有趣又刺激的海洋之旅。
該系列在金鷹卡通、卡酷衛視和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優酷以及全國IPTV、數位電視臺等網絡平臺同步播出,上線首日即登上芒果TV國內新作總播放量排行日榜第一、愛奇藝飆升榜第一。
《豬豬俠之南海日記》2月19日全新上線。
作為豬豬俠全新番外科普系列動畫,《南海日記》採用「動畫 科普」這種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讓3歲-10歲的兒童觀眾認識南海、走進南海,傳播保護海洋環境、與海洋生物和平共處的知識和理念,幫助青少年兒童從小培育新生代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自覺踐行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寓教於樂,探秘神奇美麗的中國南海
記者了解到,《南海日記》系列以探索南海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環境線索展開,身為海洋調查員的豬豬俠帶領小朋友認識奇特的南海海底景觀,豐富的海洋生物,並了解環境保護知識。例如中華白海豚「聰聰」用回聲定位功能幫豬豬俠脫險,章魚用隱身功能和豬豬俠捉迷藏;當遇上洋流浪卷、甲烷噴泉、海底火山等驚險的海洋現象,豬豬俠憑著勇氣、智慧和團結,與夥伴共同解決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加入主角團的新成員「聰聰」是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作為原型進行創設。據《南海日記》導演王龍波介紹:「中華白海豚也是南海的老朋友了,它們棲息於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尤其是珠江口水域。這一次,我們選取中華白海豚作為主角之一,也是想大家了解到國家級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從小樹立起保護動物的意識。」
《豬豬俠之南海日記》劇照。
「製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需要傳達知識的同時,也要保證片子的可觀性。因為片子面對的主要是學齡前觀眾,一旦出現說教式內容,會容易讓小朋友失去觀看的耐心。」王龍波提及,製作團隊費盡腦筋,把科普知識點通過歡快有趣的情節給講述出來。「例如我們要凸顯出虎鯨海洋霸王的特性,就巧妙地引用了狐假虎威的橋段,讓所有動物看見虎鯨之後都掉頭就跑,而站在虎鯨面前的豬豬俠卻完全不清楚狀況,還傻乎乎地在各種動物面前擺架勢。觀眾們卻很清晰地知道,嚇跑那些動物的是虎鯨,從而讓小朋友感受到虎鯨在海洋世界的地位。」
《豬豬俠之南海日記》劇照。
據了解,該系列堅持寓教於樂原則,以中國南海為敘事背景,以「海洋知識科普」為核心,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相關海洋研究成果為參考展開故事藍本創作,並且加入了大量的冒險情節。「相比起之前的豬豬俠系列,這次的故事結構會相對簡單,但幽默輕鬆的元素會更多。調查海洋生物的過程就像一場場引人入勝的海底探險和解謎遊戲,豬豬俠和壞壞博士都以獲得海洋研究社的勳章為目標展開競爭,故事將圍繞二人在競爭中與海洋生物發生的各種趣事進行開展,孩子們可跟隨劇情,了解到南海生物的獨特習性,以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知識,在快樂中得到學習與成長。」
愛上南海,動畫科普與愛國主義教育相融
南海是西太邊緣海南北通道上最關鍵的樞紐和咽喉,是中國極其重要的戰略運輸生命線,同時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海域。《南海日記》系列動畫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中國南海,一方面進行海洋知識科普,另一方面有助於兒童觀眾從小了解到海洋權益知識,走近南海,愛上南海。
「南海生物真的太有趣了,例如海葵是長有毒刺的,小丑魚卻要和它們一起生活;還有魚是會飛的,蝦會『開槍』,這些對於小朋友而言都是很神奇有趣的。」王龍波提及,通過輕鬆幽默的劇情科普海洋知識,觀眾將跟隨豬豬俠的步伐認識神秘有趣的南海海洋生物,探查複雜深奧的海洋現象,學習了解海洋生態的多樣性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形成海洋及環境保護意識。
《豬豬俠之南海日記》劇照。
因此,《南海日記》植根南海,科普知識搭載趣味劇情,通俗易懂的語言搭配活潑動感的節奏,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的動畫,向兒童觀眾科普動物保護、海洋保護以及環境保護等人文內容,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豬豬俠之南海日記》劇照。
提及創作初衷,詠聲動漫副總裁兼總導演陸錦明強調,通過《南海日記》,小朋友們可以加深對南海的了解,增強對海洋生物的保護意識,「劇中的大多數元素取材於南海海域內的海洋生物,通過淺顯易懂的動畫展現南海的獨特性,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之餘,讓他們明白到,這片擁有眾多美麗生物的海域,屬於我們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