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3:47:22 2
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包括聚氨酯殼體和填充於聚氨酯殼體內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由若干塊單面或雙面呈波浪起伏狀的聚苯乙烯泡沫塊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將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封裝於聚氨酯殼體內,當發生碰撞時,聚氨酯殼體發生變形,內部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受到擠壓而變形,變形過程中吸收碰撞勢能,減少船舶與橋梁碰撞的損傷,降低碰壁帶來的危害。
【專利說明】
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撞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
【背景技術】
[0002]船舶若與橋梁發生撞擊,危害巨大,輕則船體和橋梁受損,重則發生沉船、塌橋事故,現有的防撞設備有多種,中小型船隻的船體四周一般放置廢舊輪胎或充氣橡膠護舷,大型船舶用橡膠護舷。而在橋梁的上很少有設置專門的保護設施,這些保護設施長期浸泡在河水或海睡,性能受到影響,時間長了就失去彈性,防撞吸能效果銳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船舶、橋梁防撞緩衝裝置的不足,提供一種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可適應長期浸泡在河水或海水的惡劣環境,使用壽命長,防撞吸能效果顯著。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其特徵是:包括聚氨酯殼體和填充於聚氨酯殼體內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由若干塊單面或雙面呈波浪起伏狀的聚苯乙烯泡沫塊組成。
[0005]進一步的,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塊的橫向截面為波浪起伏狀或橫向縱向截面均為波浪起伏狀。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相鄰兩個聚苯乙烯泡沫塊波浪的凸起部分相接觸。即使凹陷部分形成空腔,在發生碰撞時,更好的起到吸能效果。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的相鄰兩個聚苯乙烯泡沫塊之間的間隙填充有聚氨酯填料。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將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封裝於聚氨酯殼體內,當發生碰撞時,聚氨酯殼體發生變形,內部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受到擠壓而變形,變形過程中吸收碰撞勢能,減少船舶與橋梁碰撞的損傷,降低碰壁帶來的危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第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第二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第三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第四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4]圖中:1.聚氨酯殼體,2.聚苯乙烯泡沫塊,3.聚氨酯填料。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6]如圖1和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包括聚氨酯殼體I和填充於聚氨酯殼體I內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由若干塊單面呈波浪起伏狀的聚苯乙烯泡沫塊2組成。
[0017]進一步的,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塊2的橫向截面為波浪起伏狀或橫向縱向截面均為波浪起伏狀。
[0018]進一步的,所述的相鄰兩個聚苯乙烯泡沫塊2波浪的凸起部分相接觸。即使凹陷部分形成空腔,在發生碰撞時,更好的起到吸能效果。
[0019]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與第一個實施例的區別在於:所述的相鄰兩個聚苯乙烯泡沫塊之間的間隙填充有聚氨酯填料3。
[0020]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和第四個實施例,與第一和第二個實施例的區別在於: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由若干塊雙面呈波浪起伏狀的聚苯乙烯泡沫塊2組成。
[0021]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其特徵是:包括聚氨酯殼體和填充於聚氨酯殼體內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由若干塊單面或雙面呈波浪起伏狀的聚苯乙烯泡沫塊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其特徵是:所述的聚苯乙烯泡沫塊的橫向截面為波浪起伏狀或橫向縱向截面均為波浪起伏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其特徵是:所述的相鄰兩個聚苯乙烯泡沫塊波浪的凸起部分相接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緩衝吸能型防撞護舷,其特徵是:所述的相鄰兩個聚苯乙烯泡沫塊之間的間隙填充有聚氨酯填料。
【文檔編號】E01F15/14GK204000697SQ20142048551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朱春鋒, 卞清, 孫波 申請人:上海愛逸建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