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
2023-11-05 10:05:42 4
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清洗原料鮮參;在20~55℃乾燥20~28h;在80~120℃下蒸製1.5~5h;然後在40~75℃下乾燥6~20h;對經第一次蒸製和乾燥的參在80~110℃下進行第二次蒸製1.5~4.0h;利用亞麻布包裹或者利用絲線綁紮經第二次蒸製的參來固定參的形態;然後在40~75℃下乾燥6~20h,乾燥時保證參的水分含量大於或等於20%;對所述參進行七次蒸製和六次乾燥,從而完成九次蒸製過程和八次乾燥工序;在陽光下對經九次蒸製和八次乾燥的參進行最後的乾燥工序,使其水分含量小於或等於14%。製得的黑人參展現出其特有的獨特的濃厚的口味和風味。
【專利說明】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保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一般情況下紅參加工的步驟是由鮮參依次通過洗滌、篩選與修整、蒸熟、乾燥、篩選、檢查及包裝等工藝。幾乎在所有的情況中,製造紅參的最關鍵的步驟,即蒸熟和乾燥,只進行一次。
[0003]對於黑人參,其製備主要取決於蒸熟和乾燥工序。然而,大量輪次的這些工序會導致人參成分出現熱解或其它化學變化而導致炭化。另外,當在其製造過程中長時間暴露於低溫時,具有高水分含量的人參會因細菌活動而劣化或損失有效成分。當在根體與根毛沒有分離的情形下製造黑人參時,根體與根毛間在乾燥速度與乾燥程度上會出現顯著差異。例如,如果將人參的根體的水分含量快速地降到等於或低於14%,根毛會變得過分乾燥,而根體則容易出現黃皮和白皮。另一方面,但是如果根據根毛的水分含量進行乾燥工序,則根體會含有過多的水。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該方法製造的黑人參產品,是可以與傳統的人參和紅參產品相競爭的商品,除了對人體有益之外,對於全世界各個年齡的人均具有優異的口味和風味。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小心地用水清洗原料鮮參,從而不損傷所述鮮參的完整性和成分並根據參體的大小將其分類;清洗過的鮮人參在25?55°C乾燥20?28h ;將參原料按大小和含漿的飽滿程度分類別放入蒸參器中,蒸製時間為1.5?5h,蒸製溫度為80?120°C;將蒸製過的參放入乾燥箱或乾燥室中,在40?75°C下乾燥6?20h ;將第一次乾燥後的參放入蒸參器中在80?110°C下蒸製1.5?4.0h ;將蒸製過的參放入乾燥箱或乾燥室中,在40?75°C下乾燥6?20h,在乾燥時要保證參的水分含量大於20% ;利用亞麻布包裹或者利用絲線綁紮參體來固定所述經第二次乾燥的參的形態;以分別與第二次蒸製工序和第二次乾燥工序相同的方法再對所述參進行七次蒸熟和六次乾燥,從而完成九次蒸製工序和八次乾燥工序;在陽光下對經九次蒸製的參進行乾燥,使得所述參的水分含量保持在小於或等於14%。
[0007]在該方法中,在蒸製之前先將鮮參進行乾燥處理,這樣可以避免在蒸製的過程中參體表面的水溶解有效皂苷成分,使其損失。
[0008]在該方法中,為了使蒸製效率最大化並防止水分在該高溫下損失,採取保壓蒸製,壓力保持在Okgf / cm2?Ikgf / cm2。
[0009]優選地是,在乾燥時要保證參的水分含量大於或等於20%,這樣可以使參材料能夠在其中保持足夠的水分,由此防止在蒸製工序中會出現的因炭化而造成的有效皂苷成分的損失。如果參根體尾端變得過度乾燥,則應採取加溼措施。[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製造的黑人參產品,是可以與傳統的人參和紅參產品相競爭的商品,除了對人體有益之外,對於全世界各個年齡的人均具有優異的口味和風味。
[0011 ] 在蒸製之前先將鮮參進行乾燥處理,這樣可以避免在蒸製的過程中參體表面的水溶解有效皂苷成分,使其損失。
[0012]在蒸製工序之後的乾燥工序要求保證參的水分含量大於或等於20 %,這樣可以使參材料能夠在其中保持足夠的水分,由此防止在蒸製工序中會出現的因炭化而造成的有效皂苷成分的損失。根據本發明,可以獲得完整的黑人參。陽光乾燥可以確保在整個黑人參的根體和根毛中的水分均勻分布。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14]實施例1
[0015]⑴原料清洗
[0016]小心地用水清洗未加工的鮮參,保證其完整性和成分,利用清水將異物從鮮參表面上除去,參腿枝杈中的異物用水槍小心衝刷,儘量避免過度清洗鮮參,致使參體受損或破皮,導致有效成分損失並影響參加工後的外觀;
[0017]洗滌後,由於最佳工藝條件,包括時間和溫度,將根據原料的品質和狀態而變化,包括參體大小和含漿得飽滿程度,選擇參根。
[0018]⑵乾燥處理
[0019]將清洗過的鮮人參在20°C下乾燥20h。
[0020](3)第一次蒸製
[0021]將參放入蒸參器中並根據原料的大小和含漿的飽滿程度,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
1.5h,蒸製溫度為90°C ;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2.5h,蒸製溫度為95°C,在蒸製過程中,為了使蒸製效率最大化並防止水分在該高溫下損失,採取保壓蒸製,壓力保持在
0.3kgf / cm2 ;
[0022](4)第一次乾燥
[0023]將參放入乾燥箱或乾燥室中,在40°C下乾燥8h ;
[0024](5)第二次蒸製
[0025]將第一次乾燥後的參放入蒸參器中,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1.5h,蒸製溫度為900C ;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2.5h,蒸製溫度為95°C,採取保壓蒸製,壓力保持在 0.3kgf / cm2 ;
[0026](6)第二次乾燥
[0027]蒸製過的參的含水量參體中約為40%,根毛中約為30%,在乾燥時要保證參的水分含量大於或等於20% ;如果參根體尾端變得過度乾燥,則應採取加溼措施。
[0028](7)形態固定
[0029]為了保持參體的完整和美觀,利用亞麻布包裹或者利用絲線綁紮參體,上述亞麻布或絲線將在最終蒸製和乾燥工序結束後除去;
[0030]為了提高最終產品的價值,需要大量的人工處理。經過加工後的黑人參的水分含量遠低於鮮參。而且黑人參具有平滑的質地,使得可以輕易地擺放成整齊形式。
[0031](8)重複7次步驟(5),重複6次步驟(6);第三次蒸製~第九次蒸製及第三次乾燥~第八次乾燥
[0032]在完成第六工序後,以分別與第二次蒸製工序及第二次乾燥工序相同的方法再對原料進行七次蒸製和六次乾燥。
[0033](9)乾燥
[0034]在陽光下乾燥蒸製過的參,使得其水分含量保持在小於或等於14% ;
[0035](10)將製得的黑人參解開包裹或解開綁紮並根據用途進行篩選,如果此時黑人參的水分含量高於14%,則將黑人參返回至乾燥工序,隨後進行篩選,根據產品形態和品質對所得產品進行檢驗並以符 合衛生的方式進行包裝。
[0036]實施例2
[0037]工藝流程與實施例1相同。技術參數如下:
[0038]將清洗過的鮮人參在20°C下乾燥24h。
[0039]第一次蒸製時,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2.5h,蒸製溫度為98°C;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3h,蒸製溫度為102°C,壓力保持在0.5kgf / cm2 ;
[0040]第一次乾燥時,在50°C下乾燥15h ;
[0041]第二次蒸製時,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2h,蒸製溫度為98°C;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2.5h,蒸製溫度為102°C,壓力保持在0.5kgf / cm2 ;
[0042]實施例3
[0043]工藝流程與實施例1相同。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0044]將清洗過的鮮人參在25°C下乾燥20h。
[0045]第一次蒸製時,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3h,蒸製溫度為100°C ;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3.5h,蒸製溫度為108°C,壓力保持在0.7kgf / cm2 ;
[0046]第一次乾燥時,在60°C下乾燥18h ;
[0047]第二次蒸製時,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2.5h,蒸製溫度為100°C ;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3h,蒸製溫度為108°C,壓力保持在0.7kgf / cm2 ;
[0048]實施例4
[0049]工藝流程與實施例1相同。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0050]將清洗過的鮮人參在25°C下乾燥24h。
[0051]第一次蒸製時,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4h,蒸製溫度為102°C ;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4.5h,蒸製溫度為112°C,壓力保持在1.0kgf / cm2 ;
[0052]第一次乾燥時,在70°C下乾燥20h ;
[0053]第二次蒸製時,中小個體參蒸製時間為3h,蒸製溫度為102°C ;大個體和漿氣欠佳的參蒸製時間為3.5h,蒸製溫度為112°C,壓力保持在1.0kgf / cm2
[0054]由此製得的黑人參展現出其特有的獨特的濃厚的口味和風味,這是鮮參、白參或紅參是無法得到的。
[005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範圍內,可顯而易見地得到的技術方案的簡單變化或等效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黑人參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清洗 小心地用水清洗未加工的鮮參,保證其完整性和成分,利用清水將異物從鮮參表面上除去,參腿枝杈中的異物用水槍小心衝刷; (2)清洗過的鮮人參在20?55°C乾燥20?28h; (3)第一次蒸製 將參放入蒸參器中在80?120°C下蒸製1.5?5h,蒸製時間為1.5?5h,蒸製溫度為80 ?120°C ; (4)第一次乾燥 將參放入乾燥箱或乾燥室中,在40?75°C下乾燥6?20h ; (5)第二次蒸製 將第一次乾燥後的參放入蒸參器中在80?110°C下蒸製1.5?4.0h ; (6)第二次乾燥 蒸製過的參的含水量參體中為40%,根毛中為30%,在乾燥時要保證參的水分含量大於或等於20% ; (7)形態固定 利用亞麻布包裹或者利用絲線綁紮參體,上述亞麻布或絲線將在最終蒸製和乾燥工序結束後除去; (8)重複7次步驟(5),重複6次步驟(6); (9)乾燥 在陽光下乾燥蒸製過的參,使得其水分含量保持在小於或等於14% ; (10)將製得的黑人參解開包裹或解開綁紮並根據用途進行篩選,如果此時黑人參的水分含量高於14%,則將黑人參返回至乾燥工序,隨後進行篩選,根據產品形態和品質對所得產品進行檢驗並以符合衛生的方式進行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人參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黑參是完整形式的鮮參、不選擇缺少根毛的根體、或從其根體除去的根毛個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人參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蒸製之前先將鮮參進行乾燥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人參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蒸製時應根據所述參的粗度在2?5小時內將壓力維持為Okgf / cm2?Ikgf / cm2、且溫度在85?120°C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人參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第二次乾燥工序到第八次乾燥工序要保證參的水分含量> 20%。
【文檔編號】A23L1/29GK103719848SQ201310692081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張宇, 崔松煥, 徐志臣, 金春愛 申請人: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