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獅子當寵物被咬死獅子能被馴化?(養只獅子當寵物)
2023-11-04 12:58:15
作為大型食肉性貓科動物,獅子固然有可怕的一面,但喜歡它們的人也不在少數。有關獅子的經典電影,也許多的超乎你的想像。既有真獅出演的電影,像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生來自由》,也有動畫片,如《獅子王》,還有更多像《綠野仙蹤》那樣由皮毛裝扮的大貓形象。
《白獅奇緣》
原定9月20日上映的《白獅奇緣》就是又一部真獅出演的家庭冒險片。影片由著名紀錄片導演吉勒斯·戴·邁斯特執導,根據電視記者普蘭·德梅斯特的首部小說改編,劇本由《憨豆特工》系列編劇威廉姆·戴維斯創作,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和一頭白獅之間的患難情誼。
影片的主角是10歲的女孩米婭(丹妮·戴·維利爾斯飾),她原本生活在倫敦,但因為父母搬家到南非經營一家獅子農場,她不得不懊惱地告別以前的生活。好在隨著一隻名叫查理的白獅幼崽的出生,米婭開始融入到新生活中。在接下來的3年裡,她和白獅形影不離,直到意外發現她的爸爸(蘭利·柯克伍德飾)一直掩藏著一個可能危及白獅生命的秘密。於是她帶著查理一起出逃,計劃將其送往獅子保護區。
米婭和白獅
這個故事聽起來相當造作,就像迪斯尼90年代的一些電影一樣,就差給獅子一頂棒球帽一塊滑板了。當然迪斯尼電影兒童無害並沒有壞處。但是過於無害過於美好,不就成為另一種毒害了嗎?
不過《白獅奇緣》又與迪士尼電影明顯不同。儘管故事發生在南非熱帶草原上,但這部電影有著非常濃鬱的歐洲味道。也許是與生俱來的,畢竟這部電影不僅導演是法國人,而且由法國映歐嘉納影業出品。又或許是源於演員陣容,得益於德·維利耶斯和柯克伍德等南非本土演員與梅拉尼·羅蘭這樣的歐洲演員相碰撞。
在南非養獅子的白人家庭
也許是因為故事發生在一個黑人佔多數的國家,所以演員陣容以白人居多反而不需要考慮好萊塢電影在意的政治正確問題。迪士尼絕對不會展現辛巴襲擊人類,更不會讓小孩子說髒話。但《白獅奇緣》的目的不是把查理當作一個快樂的寵物,而是把它當作一個真實的動物。究竟如何對待動物最好?這正是米婭和她爸爸之間戲劇衝突的癥結所在,她視查理為寵物,而她爸爸則只將其視為動物。
這部電影其實有一點像是真人改編的獅子版《沃特希普荒原》。其中有很多可愛的動物插科打諢,例如樂於助人的大象和魯莽放肆的貓鼬。不過動物搞笑只是在探討把獅子當作寵物的危險性和揭露爸爸秘密的過程中點綴的一點調味品。影片並沒有真正呈現那些可怕的暴力鏡頭,僅是通過剪輯和人物的反應給予暗示。因此,儘管同樣是PG分級,但《白獅奇緣》相比40年前的《沃特希普荒原》其實是退步的。
《白獅奇緣》北美分級為PG級
與動物配戲當然非常倚賴於表演,整體上所有演員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德·維利耶斯與白獅查理之間的化學反應非常好,令人信服地展現出她與獅子日益親近的關係。她與一家人的相處也恰如其分,尤其是與柯克伍德飾演的"爸爸"之間的衝突非常到位。梅拉尼·羅蘭發揮正常,不過直到電影後半部分隨著情緒爆發,她才有了比較強勁的表現。
還有布蘭登·歐瑞特不無歡樂地扮演著反派德克。這並不是說他是個卡通式的壞蛋,實際上他很好地演繹出了這個角色的狡詐和諂媚,將其動機顯露無遺。經驗老到的觀眾可能在他登場那一刻就已對其品行瞭然於胸,而不必等待電影最後揭露他所從事的秘密勾當。
保護動物,從小做起
這部電影傳遞動物權利信息的方式並不是特別微妙。德·維利耶斯和柯克伍德的角色在對話中非常生硬地說出了保護動物的話語。好在對白很好地融入了情節中,不至於聽起來太不自然。當然通過故事傳達確實要比用臺詞直述效果更好,不過影片直接吐露卻也達到引起觀眾注意的目的,而且也沒有讓人感覺像是說教。
總的來說《白獅奇緣》還是不錯的。並沒有沉溺於如何對待野生動物的複雜道德困境中。畢竟,這是一部家庭類型片。不過也不是過家家式的冒險,恰好介乎於嚴酷的現實和迪斯尼式的美好之間。足夠清新有趣以贏得孩子們的喜愛,同時又有一定的戲劇性吸引他們沉浸其中,而且還普及了一些動物保護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