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17:30:07 2
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包括內、外管套以及壓套在所述內、外管套之間的橡膠管套,所述橡膠管套上設有貫穿上、下端面的兩個弧形通孔,橡膠管套的上、下端面上設有加強凸起,所述加強凸起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位於兩弧形通孔之間。本實用新型在橡膠管套上設通孔,減少原材料使用的同時能夠改善襯套的受力面,承載時更易變形從而減小對外管套的衝擊力,而對未設通孔的部位在上下端面增設加強凸起,將強橡膠套管的承載力進而減少外套管的承載力,整個結構簡單改善了受力面進而延長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零部件製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
【背景技術】
[0002]汽車擺臂關係到汽車的減震性、行走穩定性和轉向靈敏性等性能,汽車擺臂通過襯套與車橋連接,襯套在汽車擺臂中起到減震作用。襯套通常由內管套、外管套以及兩者之間的橡膠管套緊密配合而成,現有襯套的外管套通常採用工程塑料PPC製成,不僅便於裝配而且能夠減輕整車的重量,但是與傳統的鑄鐵或鋁合金件相比其強度變低,襯套本身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其外管套使用情況下的承載力不變,長期的震動回彈容易發生開裂造成破損,使用壽命較短。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改善外成套受力狀況,延長使用壽命。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包括內、外管套以及壓套在所述內、外管套之間的橡膠管套,所述橡膠管套上設有貫穿上、下端面的兩個弧形通孔,橡膠管套的上、下端面上設有加強凸起,所述加強凸起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位於兩弧形通孔之間。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橡膠管套上、下端面的中部設有一圈弧形凹槽,兩弧形通孔開設在弧形凹槽的槽底。
[0007]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度佔橡膠管套圓周的三分之一 O
[0008]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加強凸起的上端面與所述外管套的上邊緣平齊。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0]本實用新型在橡膠管套上設通孔,減少原材料使用的同時能夠改善襯套的受力面,承載時更易變形從而減小對外管套的衝擊力,而對未設通孔的部位在上下端面增設加強凸起,將強橡膠套管的承載力進而減少外套管的承載力,整個結構簡單改善了受力面進而延長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端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包括內、外管套1、2以及壓套在內、外管套1、2之間的橡膠管套3,橡膠管套3上設有貫穿上、下端面的兩個弧形通孔4,能夠增加彈力改善受力面,橡膠管套3的上、下端面上設有加強凸起5,加強凸起5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位於兩弧形通孔4之間。
[0014]本實施例中,橡膠管3套上、下端面的中部設有一圈弧形凹槽6,兩弧形通孔4開設在弧形凹槽6的槽底;弧形凹槽6的弧度佔橡膠管套3圓周的三分之一;加強凸起5的上端面與所述外管套2的上邊緣平齊。這個結構均勻對稱,受力均衡,能夠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包括內、外管套(1、2)以及壓套在所述內、外管套(1、2)之間的橡膠管套(3),其特徵在於:所述橡膠管套(3)上設有貫穿上、下端面的兩個弧形通孔(4),橡膠管套(3)的上、下端面上設有加強凸起(5),所述加強凸起(5)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位於兩弧形通孔(4)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橡膠管(3)套上、下端面的中部設有一圈弧形凹槽(6),兩弧形通孔(4)開設在弧形凹槽(6)的槽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凹槽(6)的弧度佔橡膠管套(3)圓周的三分之一。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汽車擺臂襯套,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凸起(5)的上端面與所述外管套(2)的上邊緣平齊。
【文檔編號】B60G7/04GK203945930SQ201420398626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李高亮, 孫軍, 李高權 申請人:江蘇超越橡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