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一體並聯電抗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7 19:04:46 4
專利名稱:三相一體並聯電抗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並聯電抗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電壓等級的並聯電抗器均採用單相結構,再由三個單相電抗器加中性點電抗器接成星形,經中性點電抗器接地。每個單相電抗器均需配備ー套由端子箱、儲油櫃、油麵溫度計、繞組溫度計、壓カ釋放器、氣體繼電器、吸溼器、聯管和冷卻裝置等主要組部件組成的組件,四臺需配備4套組件,其整體重量重,成本高,不易安裝;在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中,由於線路的電容效應,常引起工頻電壓升高,但輸電線路不允許在長期超過額定電 壓5%的情況下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ー種整體重量輕、成本低;能向線路補償電容電流,抑制電網電壓升高的三相一體並聯電抗器。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ー種三相一體並聯電抗器,其包括油箱、鐵芯、三相繞組、上夾件、下夾件、首端套管、末端套管、固定在油箱外部的端子箱、儲油櫃、油麵溫度計、繞組溫度計、壓カ釋放器、氣體繼電器、吸溼器、聯管和冷卻裝置;鐵芯為目字型鐵芯,三相繞組的每相繞組分別置於鐵芯內,並由上夾件、下夾件、拉螺杆和絕緣連接的穿心螺杆夾緊固定;每相繞組分別由線餅繞制的線圈和位於線餅之間的成型絕緣件組成;每相線圈採用兩路並聯結構,每相線圈的首端引出線和末端引出線分別引出相繞組後,與每相的首端套管和末端套管連接,各末端套管接線片通過接地引線連接後引至油箱下部。由於本實用新型將三相併聯電抗器的鐵芯和三相繞組做成了一體結構,其安裝在一個油箱內,只需要配備ー套由端子箱、儲油櫃、油麵溫度計、繞組溫度計、壓カ釋放器、氣體繼電器、吸溼器、聯管和冷卻裝置等主要組部件組成的組件,與由三個單相電抗器加中性點電抗器組成的星形並聯電抗器相比可以節約三套組件,且鐵心採用「目字型」結構,節省三個鐵芯柱,鐵芯重量大幅降低,所以,本實用新型整體重量輕、體積小、成本大幅降低。本實用新型能向線路補償電容電流,抑制電網電壓升高,在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中不會引起工頻電壓升高,使輸電系統工作更加穩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外形美觀。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器身的主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器身的俯視圖;[0011]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線圈、鐵芯的裝配俯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線圈的線餅排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描述。如圖I、圖2、圖3、圖4、圖5、圖6和圖7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油箱4、包括鐵芯13、三相繞組12、14、15、上夾 件、下夾件、首端套管8、末端套管3、固定在油箱4外部的端子箱9、儲油櫃I、油麵溫度計20、繞組溫度計21、壓カ釋放器7、氣體繼電器2、吸溼器5、聯管和冷卻裝置。鐵芯13為目字型鐵芯,三相繞組的每相繞組12、14、15分別置於鐵芯13內,並由上夾件、下夾件、拉螺杆11和絕緣連接的穿心螺杆10夾緊固定。每相繞組12、14或者15分別由兩組線餅(I)、(2)、(3)……(N)繞制的線圈18和位於線餅之間的成型絕緣件組成。每相線圈18採用兩路並聯結構兩組線餅(I)、(2)、(3)……(N)的首端和首端連接,末端和末端連接;連接後的首端和末端分別由引線引出形成線圈的首端引出線17和末端引出線16。每相線圈的首端和末端引出線17、16分別引出各相繞組後,連接各相的首端套管8和末端套管3,各相末端套管3接線片都連接在接地引線上,再引至油箱4下部。6為事故放油閥。
權利要求1.ー種三相一體並聯電抗器,其包括油箱、鐵芯、三相繞組、上夾件、下夾件、首端套管、末端套管、固定在油箱外部的端子箱、儲油櫃、油麵溫度計、繞組溫度計、壓カ釋放器、氣體繼電器、吸溼器、聯管和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鐵芯為目字型鐵芯,三相繞組的每相繞組分別置於鐵芯內,並由上夾件、下夾件、拉螺杆和絕緣連接的穿心螺杆夾緊固定;每相繞組分別由線餅繞制的線圈和位於線餅之間的成型絕緣件組成;每相線圈採用兩路並聯結構,每相線圈的首端引出線和末端引出線分別引出相繞組後,與每相的首端套管和末端套管連接,各末端套管接線片通過接地引線連接後引至油箱下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相一體並聯電抗器,鐵芯為目字型鐵芯,三相繞組的每相繞組分別置於鐵芯內,並由上夾件、下夾件、拉螺杆和絕緣連接的穿心螺杆夾緊固定;每相繞組分別由線餅繞制的線圈和位於線餅之間的成型絕緣件組成;每相線圈採用兩路並聯結構,每相線圈的首端引出線和末端引出線分別引出相繞組後,與每相的首端套管和末端套管連接,各末端套管接線片通過接地引線連接後引至油箱下部。本實用新型整體重量輕、體積小、成本大幅降低;能向線路補償電容電流,抑制電網電壓升高,在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中不會引起工頻電壓升高,使輸電系統工作更加穩定。
文檔編號H01F27/28GK202434299SQ201120515489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劉彥, 劉連興, 吳志傑, 吳文林, 李習芹, 王維徵 申請人:保定保菱變壓器有限公司, 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