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2:16:11 1
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包括瓶體,瓶體用於盛放氧氣溼化液,瓶體中豎直設置有用於輸送氧氣溼化液的柱狀輸送介質,柱狀輸送介質的上部通過頂端連接在瓶體頂面的上支撐管定位,柱狀輸送介質的下部通過底端連接在瓶體底面上的下支撐管定位,下支撐管的下部設置有用於向柱狀輸送介質輸送氧氣溼化液的進水口。本發明導氣管的出氣端管口封閉設置,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設置若干出氣口,氧氣進入到導氣管出氣端時,通過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的出氣口流出,增加了與柱狀輸送介質中的氧氣溼化液的接觸面積,氧氣的溼化效果更好。
【專利說明】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
【背景技術】
[0002]吸氧是醫院常用的搶救或治療手段之一,醫用氧氣極其乾燥,如果患者直接吸入會導致呼吸道乾燥不適,因此氧氣溼化成為氧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氧氣溼化瓶也就成為輸氧設備中必不可少的醫療設備。現有技術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氧氣溼化方法是採用氧氣入水溼化方式,即將氧氣吹入溼化瓶水中與水混合達到溼化效果。而這種溼化方式,在患者吸氧過程中由於氣泡噪音較大容易對患者的睡眠產生影響;另外帶有水珠的氧氣進入患者鼻腔後,引起鼻嗆,造成患者呼吸困難。
【發明內容】
[0003](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輸出的氧氣有噪音、有氣泡、溼化效果差的缺陷。
[0005]( 二 )技術方案
[0006]為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包括瓶體,所述瓶體用於盛放氧氣溼化液,所述瓶體中豎直設置有用於輸送氧氣溼化液的柱狀輸送介質,所述柱狀輸送介質的上部通過頂端連接在所述瓶體頂面的上支撐管定位,所述柱狀輸送介質的下部通過底端連接在所述瓶體底面上的下支撐管定位,所述下支撐管的下部設置有用於向所述柱狀輸送介質輸送氧氣溼化液的進水口,所述瓶體上設有氧氣進氣口和氧氣出氣口,所述氧氣進氣口中穿接有進氣端與氣源連接、出氣端伸入瓶體內的導氣管;所述上支撐管和下支撐管與柱狀輸送介質同中心軸線;所述導氣管的出氣端朝向瓶體底部,且所述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設置若干出氣口。
[0007]進一步,所述導氣管的出氣端位於柱狀輸送介質的中部,所述瓶體內氧氣溼化液的高度低於導氣管的出氣端。
[0008]進一步,所述導氣管的出氣端管口為封閉設置。
[0009](三)有益效果
[0010]本發明的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導氣管的出氣端管口封閉設置,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設置若干出氣口,氧氣進入到導氣管出氣端時,通過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的出氣口流出,增加了與柱狀輸送介質中的氧氣溼化液的接觸面積,氧氣的溼化效果更好。上支撐管和下支撐管與柱狀輸送介質同中心軸線,可以使支撐管內連續的柱狀輸送介質不會因扭曲而變形,進而不會使得溼化液輸送介質內的縫隙因變形而堵塞,切斷溼化液的輸送,影響氧氣的溼化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發明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的主視圖;
[0013]圖3為圖2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15]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的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包括用於盛放氧氣溼化液的瓶體,瓶體頂端上設置有氧氣進氣口和氧氣出氣口 6,氧氣進氣口中穿接導氣管5,導氣管5是一直管。導氣管5的進氣端設有密封塞,密封塞內設有接頭,接頭用於與氣源相連接;導氣管5的出氣端3結構如圖3所示,導氣管5的出氣端3管口封閉設置,導氣管5出氣端3的側壁設置若干出氣口,導氣管5的出氣端3伸入到瓶體內,且朝向瓶體底部設置。氧氣出氣口6位於瓶體的頂端。另外導氣管5還可以為其他管狀,如U型管。盛放氧氣溼化液的瓶體中豎直設置有柱狀輸送介質2,用於將瓶體底部的氧氣溼化液輸送至頂部,柱狀輸送介質2內有多個規則或不規則的相互連通的縫隙。柱狀輸送介質2的上部通過上支撐管4定位,上支撐管4的頂端連接在瓶體頂面上;柱狀輸送介質2的下部通過下支撐管7定位,下支撐管7的底端連接在瓶體底面上;上支撐管4和下支撐管7與柱狀輸送介質同中心軸線。下支撐管7的下部設有進水口 1,進水口 I可以為孔狀,或連接其他進水裝置,進水口 I用於向柱狀輸送介質2輸送氧氣溼化液。瓶體內氧氣溼化液的高度低於導氣管5的出氣端3,導氣管5的出氣端3位於柱狀輸送介質2的中部。
[0016]使用時,氧氣溼化液首先通過下支撐管7中的進水口 I進入柱狀輸送介質2,氧氣溼化液可以通過毛細管原理輸送到整個溼化液輸送介質2中;接頭與氣源相連接後,氧氣沿著導氣管5進入到溼化液輸送介質2內的縫隙中與氧氣溼化液接觸,氧氣被溼化後通過溼化液輸送介質2中部的縫隙進入到瓶體的空腔中,進而通過氧氣出氣口 6輸送溼化氧氣。
[0017]本發明的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導氣管的出氣端管口封閉設置,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設置若干出氣口,氧氣進入到導氣管出氣端時,通過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的出氣口流出,增加了與柱狀輸送介質中的氧氣溼化液的接觸面積,氧氣的溼化效果更好。上支撐管和下支撐管與柱狀輸送介質同中心軸線,可以使支撐管內連續的柱狀輸送介質不會因扭曲而變形,進而不會使得溼化液輸送介質內的縫隙因變形而堵塞,切斷溼化液的輸送,影響氧氣的溼化效果。
[0018]綜上所述,上述實施方式並非是本發明的限制性實施方式,凡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內容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修飾或者等效變形,均在本發明的技術範疇。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其特徵在於:包括瓶體,所述瓶體用於盛放氧氣溼化液,所述瓶體中豎直設置有用於輸送氧氣溼化液的柱狀輸送介質,所述柱狀輸送介質的上部通過頂端連接在所述瓶體頂面的上支撐管定位,所述柱狀輸送介質的下部通過底端連接在所述瓶體底面上的下支撐管定位,所述下支撐管的下部設置有用於向所述柱狀輸送介質輸送氧氣溼化液的進水口,所述瓶體上設有氧氣進氣口和氧氣出氣口,所述氧氣進氣口中穿接有進氣端與氣源連接、出氣端伸入瓶體內的導氣管;所述上支撐管和下支撐管與柱狀輸送介質同中心軸線;所述導氣管的出氣端朝向瓶體底部,且所述導氣管出氣端的側壁上設置若干出氣口。
2.根據權利要I所述的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管的出氣端位於柱狀輸送介質的中部,所述瓶體內氧氣溼化液的高度低於導氣管的出氣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療上用氧氣溼化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管的出氣端管口為封閉設置。
【文檔編號】A61M16/16GK104307087SQ201410650263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施啟明 申請人:餘姚市協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