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收魚稱重裝置製造方法
2023-11-02 21:19:12 1
專利名稱:電動收魚稱重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第一立柱上設有一取魚換餌匣,在取魚換餌匣正下方設有魚網組件,所述第一立柱為伸縮結構,其具有固定段和伸縮段,在伸縮段的上端設有魚網環匣,所述魚網組件包括魚網架和若干重疊設置的魚網,所述魚網重疊設於魚網架內;在第二立柱的上端設有一稱重儀,在稱重儀的下方設有一插針。本實用新型能夠獨立對每條魚進行取魚和稱重,從而使自動釣魚設備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專利說明】電動收魚稱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釣魚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釣魚設備用的電動收魚稱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釣魚作為一項休閒活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現有的釣魚設備只有簡單的釣竿和釣線,在取魚、換餌時必須依靠人工操作,操作不方便,而且效率低,並且受此限制,不能實現遠程釣魚。
[0003]為此,本 申請人:設計了無人值守釣魚系統(專利號為:201410091106.7)以及非接觸式換懼取魚取好的垂釣設備(專利號為:201410091174.3),以實現遠程自動釣魚,從而提高釣魚樂趣。但是,上述設備雖然能實習自動釣魚,但是卻無法實現自動逐條收魚及稱重,因此,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怎樣解決現有自動釣魚設備不具備逐條自動取魚、稱重的問題,提供一種電動收魚稱重裝置,能夠獨立對每條魚進行取魚和稱重,從而使自動釣魚設備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於第一立柱後方;在第一立柱的上部設有一取魚換餌匣,在取魚換餌匣正下方設有魚網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立柱為伸縮結構,其具有固定段和伸縮段,在第一立柱上設有一直線電機,通過該直線電機能夠帶動伸縮段進行伸縮;在伸縮段的上端水平設有一支撐板,在支撐板上設有魚網環匣,所述魚網環匣具有沿前後方向並列設置的第一掛環槽和第二掛環槽,在兩掛環槽內均設有壓縮彈簧,兩掛環槽的一端均具有一出環口,所述出環口貫穿魚網環匣的後側,使魚網環匣後側形成兩缺口,其中,第一掛環槽的出環口位於第二掛環槽的出環口的外側;在魚網環匣後方還豎直設有一推桿,在推桿上設有N條推齒,N為大於等於二的正整數;
[0006]所述魚網組件包括魚網架和若干重疊設置的魚網,所述魚網重疊設於魚網架內,在魚網的網口設有一網繩,所述網繩一端為自由端,通過提拉網繩的自由端,能使魚網的網口收縮;在網繩的自由端設有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分別設於魚網環匣的第二掛環槽和第一掛環槽內;
[0007]在第二立柱的上端設有一稱重儀,所述稱重儀的稱重端豎直向下,在稱重儀的稱重端設有一掛鈎,所述掛鈎通過一連杆與稱重儀轉動相連,且該掛鈎的位置與第一掛環槽的出環口的位置相對應,在連杆的另一端繞其周向設有N+1條轉齒,所述推齒的位置與轉齒的位置相對應,通過推齒在上、下移動過程中能夠分別上、下推動相鄰的兩轉齒,從而帶動掛鈎轉動;
[0008]在稱重儀的下方設有一插針,所述插針的一端與第二立柱轉動連接,在插針與魚網環匣之間設有一擋杆,該擋杆位於插針與第二立柱相連一端的上方,所述插針由該擋杆支撐,其自由端的位置與第二掛環槽的出環口相對應,當伸縮段下移時,插針能夠插入第一掛環內,並帶動第一掛環脫離魚網環匣。
[0009]進一步地,所述推齒為三條:從上至下依次為第一推齒、第二推齒和第三推齒,所述轉齒為四條:沿連杆的周向依次為第一轉齒、第二轉齒、第三轉齒和第四轉齒;其中,第一推齒能夠上、下推動第一轉齒和第二轉齒,第二推齒能夠上、下推動第二轉齒和第三轉齒,第三推齒能夠上、下推動第三轉齒和第四轉齒。
[0010]進一步地,在魚網組件上方還設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狀收魚架,所述收魚架的下端位於魚網的網口內。
[0011]進一步地,在第一立柱固定段還套設有一導向環,所述導向環通過數根筋杆與支撐板相連,所述收魚架與該導向環固定連接。
[0012]進一步地,在魚網環匣的第一掛環槽依次設置第二掛環,第二掛環槽對應依次設置第一掛環;魚網所對應的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能夠同時被壓縮彈簧推至出環口。
[0013]進一步地,所述插針通過一拉簧與第二立柱相連,使插針能夠與擋杆緊貼。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通過一連接板與第一立柱的固定段的上端相連;所述插針、擋杆及拉簧均設於該連接板上。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能耗較少,能夠自動對釣魚設備釣起的魚進行逐條收魚,同時能夠逐條對釣起的魚進行稱重,從而使自動釣魚設備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局部A的放大圖。
[0018]圖3為魚網環匣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取魚換餌匣,41—魚網,42—網繩,43—第一掛環,44一第二掛環,5—魚網環匣,51—第一掛環槽,52—第二掛環槽,53—出環口,54—壓縮彈費,6—推桿,61—第一推齒,62—第二推齒,63—第二推齒,7一稱重儀,8一掛鈎,91 一第一轉齒,92—第二轉齒,93—第三轉齒,94 一第四轉齒,10—插針,11 一收魚架,12—連接板,13一導向環,14一筋杆,15一擋杆,16一拉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實施例:參見圖1、圖2以及圖3,一種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所述第二立柱2位於第一立柱I後方;具體實施時,所述第二立柱2的下端通過一連接板12與第一立柱I的固定段的上端相連。在第一立柱I的上部設有一取魚換餌匣3,在取魚換餌匣3正下方設有魚網組件。所述取魚換餌匣3採用現有技術中的取魚換餌匣3,如:本 申請人:已申請專利(專利號:201420112651.5)所公開的垂釣換餌裝置,該取魚換餌匣3可與連接板12相連。
[0022]所述第一立柱I為伸縮結構,其具有固定段和伸縮段,在第一立柱I上設有一直線電機,通過該直線電機能夠帶動伸縮段進行伸縮。實際製作時,所述第一立柱I的固定段為中空管狀結構,直線電機和伸縮段均設於第一立柱I內,在直線電機的帶動下,伸縮端能夠從第一立柱I內伸出;結構更加簡單,裝配更加方便,能夠有效地對直線電機進行保護,並且穩定性更好。
[0023]在伸縮段的上端水平設有一支撐板,在支撐板上設有魚網環匣5,所述魚網環匣5具有沿(支架)前後方向並列設置的第一掛環槽51和第二掛環槽52,在兩掛環槽內均設有壓縮彈簧54,兩掛環槽的一端均具有一出環口 53,所述出環口 53貫穿魚網環匣5的後側,使魚網環匣5後側形成兩缺口,其中,第一掛環槽51的出環口 53位於第二掛環槽52的出環口 53的外側(第二掛環槽52的出環口 53位於第一掛環槽51的出環口 53與第一第一掛環槽51的另一端之間)。實際操作時,在魚網環匣5的第一掛環槽51依次設置第二掛環44,第二掛環槽52對應依次設置第一掛環43 ;魚網41所對應的第一掛環43和第二掛環44能夠同時被壓縮彈簧54推至出環口 53。在魚網環匣5的第二掛環槽52的出環口 53的兩側水平設有出環槽,當第一掛環43由壓縮彈簧54頂至出環口 53時,第一掛環43位於該出環槽內;這樣,在收魚稱重時,第二掛環44隻能被稱重掛鈎8從下到上鉤出,第一掛環43隻能被插針10水平擠出(第一掛環43隻能沿出環槽的水平地移出第二掛環槽52)。在魚網環匣5後方還豎直設有一推桿6,所述推桿6的下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在推桿6上設有N條推齒,N為大於等於二的正整數。
[0024]所述魚網組件包括魚網架和若干重疊設置的魚網41,所述魚網41重疊設於魚網架內;在魚網41的網口設有一網繩42,所述網繩42—端為自由端,通過提拉網繩42的自由端,能使魚網41的網口收縮。在網繩42的自由端設有第一掛環43和第二掛環44,第一掛環43和第二掛環44分別設於魚網環匣5的第二掛環槽52和第一掛環槽51內,在壓縮彈簧54的作用下,第一掛環43和第二掛環44始終朝出環口 53方向移動;具體實施時,第一掛環43位於網繩42的端部並與網繩42固定連接,第二掛環44套設在網繩42繩,且第二掛環44位於第一掛環43耳環魚網41之間;依次取出第一掛環43和第二掛環44,能夠依次將魚網41從魚網架內取出。在魚網組件上方還設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狀收魚架11,所述收魚架11的下端位於魚網41的網口內;從而能夠保證魚能夠順利地進入魚網41內。在第一立柱I固定段還套設有一導向環13,所述導向環13通過數根筋杆14與支撐板相連,所述收魚架11與該導向環13固定連接;使收魚架11能夠隨第一立柱I的神縮段上下移動,以更好地進行收魚。
[0025]在第二立柱2的上端設有一稱重儀7,所述稱重儀7的稱重端豎直向下,在稱重儀7的稱重端設有一掛鈎8,所述掛鈎8通過一連杆與稱重儀7轉動相連,且該掛鈎8的位置與第一掛環槽51的出環口 53的位置相對應,在連杆的另一端繞其周向設有N+1條轉齒,所述推齒的位置與轉齒的位置相對應,通過推齒在上、下移動過程中能夠分別上、下推動相鄰的兩轉齒,從而帶動掛鈎8轉動。初始狀態時,掛鈎8處於遠離推桿6方向的水平狀態,通過推桿6上、下移,推齒推動相應轉齒並帶動掛鈎8轉動到第二掛環44出環口 53的缺口,將第二掛環槽52的前端掛環勾起後並旋轉至豎直向下的方向稱重,繼續旋轉時掛鈎8恢復到初始狀態,第二掛環44脫離掛鈎8。
[0026]具體實施時,所述推齒為三條:從上至下依次為第一推齒61、第二推齒62和第三推齒63,所述轉齒為四條:沿連杆的周向依次為第一轉齒91、第二轉齒92、第三轉齒93和第四轉齒94 ;其中,第一推齒61能夠上、下推動第一轉齒91和第二轉齒92,第二推齒62能夠上、下推動第二轉齒92和第三轉齒93,第三推齒63能夠上、下推動第三轉齒93和第四轉齒94。初始狀態時,掛鈎8處於遠離推桿6方向的水平狀態;當推桿6上移時,第一推齒61推動第一轉齒91,使掛鈎8向下轉動,第二推齒62推動第二轉齒92,能使掛鈎8掛入第二掛環44,第三推齒63能夠推動第三轉齒93,能使掛鈎8帶動第二掛環44從魚網環匣5脫離。當推齒下移時,第三推齒63推動第四轉齒94,使掛鈎8向下轉動,第二推齒62推動第三轉齒93,此時掛鈎8處於豎直狀態,稱重儀7進行稱重,第一推齒61推動第二轉齒92,掛鈎8逐漸恢復到初始位置,同時掛環從掛鈎8上脫落。
[0027]在稱重儀7的下方設有一插針10,所述插針10的一端與第二立柱2轉動連接,在插針10與魚網環匣5之間設有一擋杆,該擋杆位於插針10與第二立柱2相連一端的上方,所述插針10由該擋杆支撐,其自由端的位置與第二掛環槽52的出環口 53相對應,當伸縮段下移時,插針10能夠插入第一掛環43內,並帶動第一掛環43(水平)脫離魚網環匣5。所述插針10通過一拉簧16與第二立柱2相連,使插針10能夠與擋杆緊貼;通過拉簧16將插針10拉緊,避免推桿6上移的過程中,因力量過大而導致插針10轉向遠離擋杆的一側,從而保證通過該插針10能夠順利地將第一掛環43取出,進而保證將魚網41逐個取出。
[0028]所述第二立柱2的下端通過一連接板12與第一立柱I的固定段的上端相連;所述插針10、擋杆及拉簧16均設於該連接板12上。
[0029]整個工作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0030]I)網魚:當魚(蝦)被釣線拉至取魚換餌匣3下方,通過取魚換餌匣3,魚與釣線分離時,直線電機上提魚網架及魚網41,魚掉入魚網41(魚網架連接魚網41,方便準確穩定的接魚,並使魚順利入網)。
[0031]2)鉤第二掛環44:當推桿6隨伸縮段上移,推齒推動轉齒,從而帶動稱重掛鈎8逐漸從初始位置(掛鈎8處於遠離推桿6方向的水平狀態)轉動至反向水平方向,鉤尖豎直向上,且鉤尖處於第二環槽出環口 53垂直下方;當推桿6隨伸縮段下移,稱重掛鈎8鉤尖鉤出第二出環口 53的第二掛環44 ;(具體實施時,可以設置為推桿6上移時鉤出第二掛環44)。
[0032]3)提魚稱重:稱重掛鈎8鉤出第二掛環44後,推桿6隨伸縮段繼續下移,推齒推動轉齒,當使稱重掛鈎8轉動至豎直向下時,推齒停止推動轉齒,稱重掛鈎8保持豎直向下,推桿6繼續下移,而連接魚線一端的第一掛環43隨環槽下移,拉動魚線,通過掛在高處稱重魚鉤向上提拉魚網41,魚網41被拉出並懸空,此時稱重儀7稱出稱重掛鈎8上的重量,可以計算出所提魚的重量。
[0033]4)脫鉤取魚:稱重完成後,推桿6隨伸縮段繼續下移,推齒推動轉齒,稱重掛鈎8逐漸轉回到初始位置,第二掛環44自動脫落,稱重的魚及網掉入稱重儀7下方的收魚點,隨著推桿6下移第一環槽出環口 53穿過下方的插針10,固定著魚線自由端的第一掛環43自動被插針10導出。
[0034]如此,完成一網一魚收魚稱重,接著重複這個過程,直至魚網41用完重新安置。
[0035]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於第一立柱後方;在第一立柱的上部設有一取魚換餌匣,在取魚換餌匣正下方設有魚網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立柱為伸縮結構,其具有固定段和伸縮段,在第一立柱上設有一直線電機,通過該直線電機能夠帶動伸縮段進行伸縮;在伸縮段的上端水平設有一支撐板,在支撐板上設有魚網環匣,所述魚網環匣具有沿前後方向並列設置的第一掛環槽和第二掛環槽,在兩掛環槽內均設有壓縮彈簧,兩掛環槽的一端均具有一出環口,所述出環口貫穿魚網環匣的後側,使魚網環匣後側形成兩缺口,其中,第一掛環槽的出環口位於第二掛環槽的出環口的外側;在魚網環匣後方還豎直設有一推桿,在推桿上設有N條推齒,N為大於等於二的正整數; 所述魚網組件包括魚網架和若干重疊設置的魚網,所述魚網重疊設於魚網架內,在魚網的網口設有一網繩,所述網繩一端為自由端,通過提拉網繩的自由端,能使魚網的網口收縮;在網繩的自由端設有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分別設於魚網環匣的第二掛環槽和第一掛環槽內; 在第二立柱的上端設有一稱重儀,所述稱重儀的稱重端豎直向下,在稱重儀的稱重端設有一掛鈎,所述掛鈎通過一連杆與稱重儀轉動相連,且該掛鈎的位置與第一掛環槽的出環口的位置相對應,在連杆的另一端繞其周向設有N+1條轉齒,所述推齒的位置與轉齒的位置相對應,通過推齒在上、下移動過程中能夠分別上、下推動相鄰的兩轉齒,從而帶動掛鈎轉動; 在稱重儀的下方設有一插針,所述插針的一端與第二立柱轉動連接,在插針與魚網環匣之間設有一擋杆,該擋杆位於插針與第二立柱相連一端的上方,所述插針由該擋杆支撐,其自由端的位置與第二掛環槽的出環口相對應,當伸縮段下移時,插針能夠插入第一掛環內,並帶動第一掛環脫離魚網環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推齒為三條:從上至下依次為第一推齒、第二推齒和第三推齒,所述轉齒為四條:沿連杆的周向依次為第一轉齒、第二轉齒、第三轉齒和第四轉齒;其中,第一推齒能夠上、下推動第一轉齒和第二轉齒,第二推齒能夠上、下推動第二轉齒和第三轉齒,第三推齒能夠上、下推動第三轉齒和第四轉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魚網組件上方還設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狀收魚架,所述收魚架的下端位於魚網的網口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第一立柱固定段還套設有一導向環,所述導向環通過數根筋杆與支撐板相連,所述收魚架與該導向環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魚網環匣的第一掛環槽依次設置第二掛環,第二掛環槽對應依次設置第一掛環;魚網所對應的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能夠同時被壓縮彈簧推至出環口。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針通過一拉簧與第二立柱相連,使插針能夠與擋杆緊貼。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收魚稱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通過一連接板與第一立柱的固定段的上端相連;所述插針、擋杆及拉簧均設於該連接板上。
【文檔編號】A01K91-06GK204292038SQ201420782496
【發明者】劉林 [申請人]重慶遠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