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狗生活習性(澳大利亞野狗泛濫成災)
2023-11-03 07:50:43 1
我們都聽說過澳洲是一個物種豐富的大洲,也聽說過野兔等物種曾經在澳洲泛濫成災。但有一種物種,在立足上這片大地之後,數量迅速飆升,並且嚴重危害了當地的畜牧業和人類活動,今天子牙童趣知識局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種生物:澳洲野狗。
澳洲野狗在生物學分類中是灰狼的一個亞種。雄性一般比雌性高,它和普通的狗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外表不同。體長81-111釐米。雄性體重12-22公斤,雌性11-17公斤。它有長長的優美的腳,非常敏捷。它的動作、速度和耐力都很出色。皮毛顏色豐富,通常呈典型的沙色。如今,野生種群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和泰國,另外一些分散在東南亞其他地區和紐幾內亞。澳洲野狗喜歡群居,並且食物來源豐富。
它們通常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如老鼠、兔子以及鳥類。此外,野狗經常合作捕食袋鼠、袋熊、羊、小牛和巨蜥等大型獵物。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獨立的大陸,自然環境優越,保持著相對獨立的生態環境。這導致大量外來物種湧入澳大利亞。但澳洲野狗是「土著」,它們大約在4000到5000年前,隨著人類遷移到澳大利亞。在野狗來到澳大利亞之前,當地的霸主是有袋動物,包括袋鼠、袋狼、袋獾等。
澳洲野狗在澳大利亞已經有很多年了。它們是在大約2 -5千年前由東南亞土著人引入的。野狗最初是用來守衛和保護家園的,但後來因為它們攻擊牲畜,被遺棄在野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進化成了野狗。在佔據歐洲大陸食物鏈的頂端之前,野狗要與塔斯馬尼亞袋狼和袋狼等老牌霸主競爭,而競爭最激烈的要屬袋狼與野狗。雖然袋狼比野狗兇猛,但是袋狼可能要帶著袋子裡的寶寶戰鬥,動作不如野狗敏捷,所以經常在與野狗的搏鬥中死亡,經過三千多年的搏鬥,袋狼終於輸給了野狗。而袋獾根本不是野狗的對手,因此野狗在2400多年前成為澳大利亞大陸上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
澳大利亞的野狗也被稱為澳大利亞的野狗,在生物學分類中是灰狼的一個亞種,當地人稱它們為「dingo」。從外表上看,澳洲野狗和我國的野狗很相似。如果澳洲野狗已經在這裡存在了數千年,為什麼它們直到現代才泛濫成災呢?這一切都要從英國殖民地說起。自從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以來,越來越多的殖民者帶來了大量的獵犬、寵物狗等。
最終,這些外來的狗加入了野狗的行列,因為它們的主人去世了或離開時將寵物狗遺落在澳大利亞,這些寵物狗就開始與野狗一起侵犯人類的生活區域。澳洲野狗是灰狼的一個亞種,人們將其與當地的獵犬雜交,使其體型更大、更具攻擊性,甚至敢在村莊附近遊蕩。在澳大利亞方面的領導下,為了防止野狗破壞當地生態和人類的安全,當地人每年將宰殺約2萬隻野狗。
澳大利亞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們不喜歡吃野狗肉,所以有時獵人會拋棄野狗的屍體。在澳大利亞的許多地方,都能看見成群的野狗屍體腐爛在地上。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野狗幾乎吃任何東西,包括鳥類、昆蟲、爬行動物、齧齒動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甚至是腐肉。因此,野狗的蔓延威脅到了澳大利亞一些最有價值的本土保護動物。
除此之外,也夠也慢慢盯上了人們圈養的牲畜。澳大利亞的氣候相對乾燥,受沃克環流的影響,每到旱季,澳洲野狗就會進入人類的生活區域,捕獵牛羊雞鴨等牲畜。18世紀,歐洲人來到澳大利亞,在這裡發展畜牧業。他們圈養的羊是澳洲野狗的最愛,並且很容易被抓住。它們經常衝進羊群去抓獵物。這使得牧民們越來越憎恨野狗。因為曾經的天敵都在與野狗的競爭中敗下陣來,澳洲野狗逐漸走上食物鏈最頂端。這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當地的生態環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澳大利亞村民會大量捕殺野狗,人為的控制野狗的數量。
因為農民和居民飽受野狗之苦,人們想盡一切辦法殺死野狗,包括毒死野狗、活捉野狗、餓死野狗、用電網電死野狗、用槍打死野狗。澳大利亞每年花費近1000萬澳元獵殺約1.5萬隻野狗,但收效甚微。人們甚至會把被打死的野狗掛在村口,以警告進入村內的流浪狗。
據估計,澳洲野狗每年給當地造成的損失在9千萬到1億美元之間。出於對野狗泛濫的擔憂,澳大利亞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試圖應對數以百萬計的野狗。
例如,當地人將其歸類為「害獸」,並根據捕殺的數量向獵人提供高達500美元的懸賞。在澳大利亞,每年約有1.6萬到2萬隻野狗被殺,但與它們的龐大數量相比,這只是滄海一粟。
面對野狗,澳大利亞方面也束手無策。
因此,在澳大利亞僱傭賞金獵人獵殺野狗的同時,它還花費數百萬美元建造了一個野狗圍欄,以防止它們進入澳大利亞東南部的牧羊業。圍欄從達爾比附近的達令山的金布爾開始,一直到納拉伯平原西部的愛半島的懸崖,全長5000多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建築之一。柵欄一開始確實有幫助,但由於年齡和年久失修,部分柵欄倒塌了,沒有及時修復,使得一些野狗越過柵欄,侵入澳大利亞南部的部分地區。
澳洲野狗專家班傑明•艾倫表示:「與其讓野狗腐爛,不如把野狗裝在罐頭裡賣給中國等東南亞國家。」把這些野狗做成狗肉罐頭賣到亞洲國家!解決了野狗的問題,滿足了亞洲人的胃口,創造了一個新的出口產業!一箭三雕!
考慮到野狗的泛濫成災以及澳大利亞人不喜歡狗肉的情況,為什麼每年殺死的15000隻野狗不被做成狗肉罐頭呢?與其用這麼多腐爛的野狗屍體汙染環境,不如好好利用它們的屍體。
此外,他還從朋友那裡了解到,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人喜歡把狗肉作為一種美食,那麼為什麼不向他們出口狗肉呢?中國有一個狗肉節,如果這些狗的屍體被製成狗肉出口到中國,無數無辜的狗可能會被拯救。
但是澳洲野狗現在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因為人類的捕獵導致了它們棲息地的喪失。現在野狗不再只是一種危險,還起到了對生態系統的平衡作用。我們都知道組成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食物鏈食物網,如果單方面獵殺一種生物,必然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所以為了治理生態環境,一定要想辦法對其進行平衡,而不能一味的削減其數量。如果野狗在食物鏈中消失了,那麼在野狗下面一級的生物沒有了天敵的制約,或許也會像野狗一樣泛濫成災,這樣做也不能根除問題。
看完本期視頻,你認為澳大利亞人應該怎麼處理現在的野狗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讚並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