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朝閣老阮元 阮元的「四步讀書法」具體步驟
2023-11-10 16:20:22 1
阮元是清朝時期著名朝臣,同時也是 有名的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阮元字伯元,號雲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生於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卒於宣宗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因為從小就天資聰穎,加之師從名門,所以其個人成就非常的高,號稱「一代文宗」。阮元可以說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按照現有史料來看,他在數學、天算、金石、校勘、輿地、編撰、經史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成就。這位歷經了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人,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阮元作為一代文宗,其本人最高的成就應該還是在文學方面。阮元論學之旨,主張實事求是,「餘之說經,推明古經,實事求是而已,非敢立異也。」這是徽派樸學發展後期非常重要的觀點。張舜徽先生在評論《揅經室集》時讚揚道:「元嘗自言餘之學多在訓詁,良不誣也。」
阮元在文章方面也獨具特色,在「桐城派」門生遍及南方之時,阮元卻與當時的與桐城派「古文」異趣迥然,其論文重文筆之辨,以用韻對偶者為文、無韻散行者為筆,提倡駢偶。
在著作方面,阮元那麼多的才能,凡是他有所成就,或者說有所得的方面,他都會留下自己的見解,而這也是他為後人留下的非常寶貴的財富。
在考據方面,阮元寫出寫出《明堂論》、《封泰山論》等文,闡釋了自己對古代典章制度的理解與考究。在寫文方面,所著《揅經室集》共六集五十八卷,篇篇都是經典,是後世人學習和借鑑的典範。
在金石雕刻方面,阮元收集金石石刻,並將其繪製成集,所著《儀禮石經校勘記》,收錄頗豐。
阮元還是一個非常灑脫之人,和大多數文人一樣,阮元理性中埋藏著感性,較之常人更能體會到大自然的情趣。他一生之中,無論是在為官期間,還是這之後,都未曾放棄過遊歷之事。而每到一個地方,阮元大多數都會在有感而發之下,作一篇文章,寫一首詩,亦或者是長嘆一聲,發出心中所想。
而阮元能歷經三朝而不倒,被後世人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除了他本身有能力,而且大多數工作都涉及文學方面,還是有一點會做人的原因。
阮元除了有以上所說的各種成就之外,還積極的投身到教育事業中,阮元在培養人才方面,有自己的規矩和方法,特別是他的四步讀書法,實際上放在現在也是不落後的。
阮元的「四步讀書法」:
一、句讀
與今日的書籍不同,古代的書籍是沒有標點的,所以斷句這些都需要自己去斷句。而阮元要求讀書的第一步,便是要首先分清書文的句讀,能非常通暢的讀通全文,出不了解字句的意思。
二、評校
古代的同一類書文,都有很多版本,這是因為讀書籍的闡釋者的不同而造成的。阮元的第二個「評校」,就是規定學生在讀書的時候,不能只專注於一個版本。而是要和其他的版本進行比較,勘定錯誤。除此之外,在讀書的同時,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平定文章書籍自己拿的是非錯誤以及優劣長短。
三、抄錄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阮元的「抄錄」,即是要求學生在讀懂書文之後,還要將自己所讀書文抄寫一遍。抄寫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其的理解,鞏固記憶。
四、著述
這是小編個人最佩服阮元的地方,所謂的「著述」,就是要求在讀懂這篇文章,並且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後,將自己的閱讀所感寫成文章,閱讀所得撰成著作,公之社會,遺教後人,為社會文明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