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流監視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21:55:23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運輸用監控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物流監視器。
背景技術:
一些大型精密部件、冷藏設備、大型電腦系統、頭重腳輕的設備、網絡信息系統、電子通信設備、醫療設備、大型玻璃製品等在運輸中及裝卸過程中對存放位置及放置方向有嚴格的要求。貨主與承運人在交付這些貨物時,會強調運輸及裝卸作業的要求,如對傾斜角度的限制、對震動強度的限制等。有的貨主會在包裝物上標明這些要求。但仍然會出現一些運輸及裝卸質量問題,造成收貨人、承運人、貨主三者之間的糾紛。一直以來,運輸行業在作業過程中有具體的操作規程,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執行中,仍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造成貨物的損壞,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公開號為CN201498036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物流監視器,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盒體、盒蓋和設置在盒體內的電子電路,所述電子電路包括處理器、電源以及採集傾斜、振動信息的感應器,它還包括傾斜、振動信息的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電機和顯示輥,所述電機通過支撐座一固定連接在盒體內並與所述電子電路連接,所述電機的轉軸與顯示輥的一端相連接;所述顯示輥的另一端通過支撐座二連接於盒體內;所述顯示輥的輥面上設有色條;所述盒蓋上對應所述顯示輥設有窗口。
這種物流監視器在運輸過程中若發生傾斜或振動,電機即帶顯示輥轉動,並使色條與窗口相對齊,從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窗口觀察到色條,即可判斷出運輸的設備發生了振動和偏移,並通過特製的開關鑰匙可以進行重複使用;但是在這種物流監視器只能在工作人員卸貨時或者工作人員主動去查看時才能夠判斷出運送貨物的具體狀況,若被運輸物在運輸的過程中發生振動或者偏移,運輸人員無法及時獲知。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物流監視器,具有能及時提醒工作人員貨物發生振動或偏移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物流監視器,包括盒體和顯示輥,所述顯示輥上開設有警示槽,且在所述盒體內設有報警系統,所述報警系統包括設置在所述顯示輥兩側且對射光線能夠通過所述警示槽的光線耦合裝置、耦接於所述光線耦合裝置的開關控制電路、以及耦接於所述開關控制電路的示警裝置,所述光線耦合裝置在所述顯示輥發生轉動以提示貨物發生移動時輸出檢測信號,所述開關控制電路響應於檢測信號導通以控制示警裝置進行示警。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正常的狀態下,光線耦合裝置的對射光線可以通過警示槽,當貨物發生振動或偏移時,顯示輥會發生轉動從而帶動警示槽發生轉動,從而光線耦合裝置的對射光線遮擋,光線耦合裝置即發出檢測信號,開關控制電路接收到檢測信號後即導通,進而給示警裝置供電以使示警裝置示警以提醒運輸人員,從而使運輸人員能夠及時獲知運輸物的狀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光線耦合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顯示輥一側用於向另一側發射紅外光線的光線發射電路以及設置於所述顯示輥另一側用於接收紅外光線以輸出檢測信號的光線接收電路。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位於顯示輥處一側的光線發射電路向顯示輥的另一側發射紅外光線,當顯示輥處於正常狀態下時,紅外光線可以穿過警示槽,從而光線接收電路可以接收到紅外光線繼而不輸出檢測信號,而當貨物發生異常顯示轉動後,紅外光線被顯示輥遮擋,光線接收電路繼而輸出檢測信號,實現了通過是否接收到紅外光線來檢測顯示輥處是否發生轉動,從而判斷貨物是否發生異常。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光線接收電路包括輸出與光線強弱對應的檢測信號的紅外檢測部以及與紅外檢測部電性連接且具有光線強度基準信號的比較部,所述比較部比較紅外檢測信號小於光線強度基準信號的大小以輸出檢測信號。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紅外檢測部用於檢測光線發射電路發出的光線強度並輸出反映光線強度的檢測信號,然而並不是正常光線的強度也能夠使光線接收電路誤檢測接收到了光線發射電路發出的紅外光線,故而比較部具有與基準光線強度對應的基準信號,比較部將檢測信號的大小與光線強度基準信號的大小進行比較,當顯示輥位於正常位置時,紅外檢測部檢測到大於基準光線強度的紅外光線穿射過來,檢測信號的大小大於基準信號的大小,此時比較部不輸出檢測信號,當有顯示輥發生轉動時,紅外光線被遮擋,紅外檢測部檢測到的強度變弱,比較部比較的檢測信號小於光線強度基準信號以輸出檢測信號,由於具有光線強度基準信號,有利於避免陽光和一些其他光線的幹擾,讓檢測更加準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開關控制電路為三極體開關電路。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三極體開關電路元件價格低可以節省成本,檢測精度較高可以滿足使用需求。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示警裝置包括響應於開關控制電路的控制以發聲示警的發聲警示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示警裝置包括響應於開關控制電路的控制以發光示警的燈光警示部。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顯示輥在貨物發生異常而發生轉動時,發聲警示部響應於開關控制電路的控制以發聲示警,同時燈光警示部發聲示警,聲音與燈光結合具有更好的警示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設置警示槽、光線耦合裝置、開關控制電路和示警裝置,在運輸過程中,若貨物發生振動或偏移,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以提示運輸人員,從而使運輸人員能夠及時獲知運輸物的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光線耦合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圖4為本實施例中開關控制電路和示警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圖中:1、盒體;2、盒蓋;3、窗口;4、控制電路板;41、處理器;42、感應器;5、驅動電機;6、顯示輥;61、警示槽;7、光線耦合裝置;71、光線發射電路;72、光線接收電路;721、紅外檢測部;722、比較部;8、開關控制電路;9、示警裝置;91、燈光警示部;92、發聲警示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物流監視器,如圖1所示,包括盒體1和盒蓋2,在盒體1內設有控制電路板4,控制電路板4包括處理器41、電源和用於採集傾斜和振動信息的感應器42,處理器41電性連接有驅動電機5,驅動電機5通過螺釘固定在盒體1內,驅動電機5的轉軸上固定有顯示輥6,顯示輥6轉動連接在盒體1內,顯示輥6上粘接有色條;盒蓋2蓋合於盒體1,在盒體1上位於顯示輥6的正上方開設有窗口3,從而通過窗口3可以直接觀察到顯示輥6的情況。
如圖1和圖2所示,在顯示輥6上開設有警示槽61,警示槽61開設在顯示輥6的一側,且正常狀態下位於顯示輥6的上方,在盒體1內還設有報警系統,報警系統包括設置於顯示輥6兩側的光線耦合裝置7、與光線耦合裝置7電性連接的開關控制電路8以及與開關控制電路8電性連接的示警裝置9;
如圖2和圖3所示,光線耦合裝置7包括設置於顯示輥6一側用於向另一側發射紅外光線的光線發射電路71以及設置於顯示輥6另一側用於接收紅外線以輸出檢測信號的光線接收電路72;
如圖3所示,光線接收電路72包括輸出與光線強弱對應的紅外檢測信號的紅外檢測部721以及與紅外檢測部721電性連接並且具有光線強度基準信號的比較部722,比較部722比較紅外檢測信號小於光線強度基準信號的大小以輸出檢測信號,光線發射電路71以及光線接收電路72的具體電路連接為:
光線發射電路71包括發光二極體D以及電阻R1,其中發光二極體D的陽極連接於電源且陰極串聯電阻R1後接地;
紅外檢測部721包括感光三極體VT、電阻R3,其中感光三極體VT的集電極連接於電源,感光三極體VT的發射極輸出檢測信號且同時串聯電阻R3後接地;
比較部722包括比較器U、電阻R2、電阻R4,其中電阻R2的一端連接於電源,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於比較器U的反相輸入端,比較器U的反相輸入端同時串聯電阻R4後接地,比較器U的同相輸入端連接於感光三極體VT的發射極以接收檢測信號,比較器U的輸出端輸出檢測信號。
如圖4所示,開關控制電路8為三極體開關電路,它包括NPN型的三極體VT1、電阻R5、繼電器KM1、二極體D1,其中,三極體VT1的基極連接於比較器的輸出端以接收控制信號,同時三極體VT1的基極串聯電阻R5後連接於電源,三極體VT1的集電極連接於電源,三極體VT1的發射極串聯繼電器KM1後接地,三極體VT1的發射極連接於二極體D1的陰極,二極體D1的陽極接地。
如圖4所示,示警電路包括響應於示警控制信號以發聲進行示警的聲音警示部92和發光以進行示警的燈光警示部91,聲音警示部92以及燈光警示部91可以設置在盒體1內,也可以設置在駕駛室內,具體的電路連接關係為:
聲音警示部92為蜂鳴器BUZZER,蜂鳴器BUZZER一端連接於電源,另一端串聯受控於繼電器KM1的開關KM1-2後接地,燈光警示部91為發光二極體LED1,發光二極體LED1的陽極連接於電源,發光二極體LED1的陰極串聯受控於繼電器KM1的開關KM1-1後接地。
在運輸過程中感應器42感應振動和偏移信號,在正常狀態下,位於顯示輥6處一側的光線發射電路71向顯示輥6的另一側發射紅外光線,紅外光線可以穿過警示槽61,從而光線接收電路72可以接收到紅外光線繼而不輸出檢測信號;當貨物發生振動或偏移時,感應器42將該振動信號或偏移信號發送至處理器41,處理器41即控制驅動電機5帶動顯示輥6轉動,從而帶動警示槽61發生轉動,紅外光線即被顯示輥6遮擋,光線接收電路72繼而輸出檢測信號,開關控制電路8接收到檢測信號後即導通,進而給示警裝置9供電以使示警裝置9示警以提醒運輸人員,從而使運輸人員能夠及時獲知運輸物的狀態。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