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19:17:57 4
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白酒500份。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用涼開水快速淘洗,瀝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5次,浸泡1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本發明所述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具有散風解熱的功效,用於治療內熱感冒有確切效果。
【專利說明】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藥酒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散風解熱功效的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用於治療內熱感冒有確切效果。
【背景技術】
[0002]內熱也叫內火,中醫上又稱為「火熱內生」。顧名思義,內火(熱)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於人體新陳代謝過於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產熱過多,對人體而言有絕對過多和相對過多兩種情況。絕對過多是指人體新陳代謝過於旺盛,導致產熱量超過正常的散熱能力所導致的疾病;而相對過多,則是指人體散熱能力下降而導致產熱相對過剩所導致的疾病。它的主要臨床症狀當然就是發熱,「實火(熱)」引起的發熱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發熱,往往表現為體溫的升高,。局部發熱,如胃脘部的燒灼感,心窩部的烘熱感,頭面部的烘熱感,小便時尿道的熱燙感,大便時肛門的灼熱感,等等,它是過多的熱量聚集在某一臟腑內所引起。實火(熱)在臨床上除了發熱外,還往往兼有各種新陳代謝過於旺盛的症狀,如面紅目赤、心悸心煩、口渴、喜歡喝冷的東西、大便乾結、小便黃赤、多食易飢、脾氣暴躁、消瘦等。引起「實火(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過於元陽的運動、溫煦作用過於亢進,從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活動過於旺盛,產生各種症狀。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具有散風解熱的功效,用於治療內熱感冒有確切效果。
[0004]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所述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白酒500份。
[0006]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用涼開水快速淘洗,浙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
[0007]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5次,浸泡1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0008]本發明選取的原料藥材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麻黃: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於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溼痺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於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
[0009]葛根:具有滋身健體、抗衰老、降壓、降糖、降脂、增加皮膚彈性、潤膚等功效。葛根中所含異黃酮具有滋潤皮膚、恢復皮膚彈性的作用,還可以減緩骨骼組織細胞的老化,有助於鈣質的吸收,減少骨鈣丟失,增加骨密度並阻止骨骼的中空消溶,從而遠離骨質疏鬆。葛根中的活性成分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等疾病以及有效緩解更年期綜合症,又能延年益壽、增進健康,是中年女性日常保健、提高生活質量的理想選擇。最值得推薦的是,女性常吃葛根,可以促使胸部發育增大,這主要就是異黃酮的功勞。化學成分:葛根主要含異黃酮類之葛根素和三萜類葛皂醇等成分。
[0010]荊芥穗:【功能主治】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0011]桂枝:【主治】散寒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主風寒表證;寒溼痺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症瘕結塊;胸痺;心悸;痰飲;小便不利。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痺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功效】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
[0012]黃芩:性味:苦,寒。歸經:入心、肺、膽、大腸經。功能主治:瀉實火,除溼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溼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0013]杏仁:含苦杏仁式(amygdalin)約3%,脂肪油約50%,並含苦杏仁酶(emulsin)、苦杏仁式酶(amygdalase)、樓葉酶(prunase)、醇腈酶(oxynitrilase),以及可溶性蛋白質.種子研碎後加水放置,苦杏仁甙受苦杏仁酶的作用,生成氫氰酸、苯甲醛和葡萄糖。主治功能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肝、大腸經。
[0014]羌活:【功效】: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溼痺;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洩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0015]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功效】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定搐。【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溼痺痛,破傷風。
[0016]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功能與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扑腫痛,頭痛,風溼痺痛。
[0017]當歸:【化學成分】含基本內酯、正丁烯醯內酯、阿魏酸、煙酸、蔗糖和多種胺基酸,以及倍半萜類化合物等。【性味歸經】性溫,昧甘、辛。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
[0018]薄荷:【性味歸經】辛,涼。歸肝肺經。【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透疹。【應用】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鬱之功效。現代醫學常將其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腹脹悶和抗早孕等。另外,薄荷還具有止痛作用。
[0019]石菖蒲:(辛、苦,溫。歸心、胃經。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去溼。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溼痺,癰疽腫毒,跌打損傷。根莖和葉中均含揮髮油(0.11%?0.42%)及糖類、有機酸、胺基酸等。揮髮油中含34種成分,其主要成分為β-細辛醚(β-Asarone),佔 63.2%?81.2% ; α -細辛醚(a-Asarone),佔 3.4%?13.7% ;其次為石竹烯(Caryophyllene)、α - _草烯(a-Humulene)、石菖醚(Sekishone)、細辛醒(Asarylaldehyde)、攬香素(Elemicine)、歐細辛醚(Euasarone)、1-烯丙基-2,4, 5_三甲氧基苯(l-Allyl-2,4, 5-trimethoxy benzene)、甲基丁香油酌.(Methyleugenol)、順式甲基異丁香油酹、反式甲基異丁香油酹(trans-Methylisoeugenol)等。
[0020]白酒:減痛:不慎將腳扭傷後,將溫白酒塗於傷處輕輕,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去腥:手上沾有魚蝦腥味時,用少許清洗,即可去掉腥氣味。除膩:在烹調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加少許白酒,可使菜餚味道鮮美而不油膩。消苦:剖魚時若弄破苦膽,立即在魚肚內抹一點白酒,然後用冷水衝洗,可消除苦味。減酸:烹調菜餚時,如果加醋過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減輕酸味。去泡:因長途行走或因勞動摩擦手腳起泡時,臨睡前把白酒塗於起泡處,次日晨可去泡。增香:往醋中加幾滴白酒和少許食鹽,攪拌均勻,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0021]以上方所選用的原料藥材藥性效互補,規避了藥物之間配伍的相惡、相畏、相殺之選,使藥物相須、相使作用顯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在治療上能達到散風解熱的目的。內服治療內熱感冒,具有確切療效。臨床應用時具有良好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發明所述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白酒500份。
[0023]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用涼開水快速淘洗,浙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
[0024]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5次,浸泡1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內熱感冒的中藥酒,其特徵在於,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白酒500份; 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麻黃75份、葛根23份、荊芥穗23份、桂枝23份、黃芩30份、杏仁30份、羌活15份、防風15份、川彎15份、當歸15份、薄荷8份、石菖蒲8份,用涼開水快速淘洗,浙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5次,浸泡1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文檔編號】C12G3/04GK104352682SQ201410637637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高小娜 申請人:高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