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11:23:47 1
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包括本體,本體的中心開有過樁孔,本體的前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前支座,本體的後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後支座,兩個前支座之間通過前橫梁相連,兩個後支座之間通過後橫梁相連,前支座與後支座之間通過側橫梁相連,每個側橫梁的下部均設有斜撐杆,兩個前支座和兩個後支座上均設有用於安裝吊臂和人字架的軸座,本體的後部焊接有變幅絞車安裝平臺,本體的下部焊接有圓筒體,圓筒體的下部焊接有迴轉機構安裝法蘭,圓筒體與過樁孔相對應,圓筒體的外圓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根T型縱向加強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自重輕、受力合理、便於機械部件布置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大型繞粧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海上風電以及石油開採行業的迅猛發展,使用起重設備進行安裝和維護的海上平臺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時對起重設備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大起重量、大工作幅度已成為常規要求,在此基礎上,對海上平臺的甲板有效作業面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起重設備所佔甲板面積越小越好,甚至利用平臺結構特點,完全不佔用甲板空間,以提高海上平臺的使用效率,對於兼做運輸的風電安裝平臺,更能大為降低運輸成本。
[0003]為達上述目的,自升式海洋平臺目前通常採用的解決方案是在樁腿基礎結構上安裝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以減少對甲板空間的需求。迴轉平臺作為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的主要承載結構荷及主要機械部件(起升絞車、變幅絞車等)的安裝平臺,由於其迴轉中心大直徑過樁孔的存在(樁腿直徑通常達5米以上),對迴轉平臺結構承載能力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給迴轉平臺的結構設計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對機械部件的布置造成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自重輕、受力合理、便於機械部件布置的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包括本體,本體的中心開有過樁孔,本體的前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前支座,本體的後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後支座,兩個前支座之間通過前橫梁相連,兩個後支座之間通過後橫梁相連,前支座與後支座之間通過側橫梁相連,每個側橫梁的下部均設有斜撐杆,兩個前支座和兩個後支座上均設有用於安裝吊臂和人字架的軸座,本體的後部焊接有變幅絞車安裝平臺,本體的下部焊接有圓筒體,圓筒體的下部焊接有迴轉機構安裝法蘭,圓筒體與過樁孔相對應,圓筒體的外圓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根T型縱向加強筋。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每個所述前支座均為倒「V」型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08]1、在迴轉平臺設有過樁孔,以便讓樁腿結構通過,實現起重機繞樁安裝、繞樁旋轉。
[0009]2、迴轉平臺過樁孔結構採用圓筒結構,大大降低了因結構開孔造成的應力集中。圓筒採用薄壁圓筒結構,通過布置一定數量的T型縱向加強筋提高圓筒的局部穩定性方法,使圓筒壁厚更薄,自重更輕,便於製造。
[0010]3、迴轉平臺本體上下面板採用局部加厚設計方法,僅對結構應力較高的部位進行加厚處理,避免了採用同板厚設計造成的材料浪費,有效地降低了結構自重。[0011 ] 4、前支座採用倒「V」形結構,結構緊湊、有利於傳遞吊臂正壓力及人字架前撐杆的壓力。
[0012]5、通過設置各支座間的加強橫梁,使迴轉平臺本體、各支座及橫梁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結構,提高了迴轉平臺的結構的整體承載能力,在同等承載能力的情況下,結構尺寸更小、自重更輕。
[0013]【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三維軸測視圖;
[0015]圖2為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三維軸測視圖;
[0016]圖3為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0017]圖4為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0018]圖中標號:1-本體、2-過樁孔、3-前支座、4-後支座、5-前橫梁、6-後橫梁、7-側橫梁、8-斜撐杆、9-軸座、10-變幅絞車安裝平臺、11-圓筒體、12-迴轉機構安裝法蘭、13-T形縱向加強筋。
[0019]【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
[0021]如圖1至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本體1,本體I的中心開有過樁孔2,本體I的前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前支座3,本體I的後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後支座4,兩個前支座3之間通過前橫梁5相連,兩個後支座4之間通過後橫梁6相連,前支座3與後支座4之間通過側橫梁7相連,每個側橫梁7的下部均設有斜撐杆8,兩個前支座3和兩個後支座4上均設有用於安裝吊臂和人字架的軸座9,本體I的後部焊接有變幅絞車安裝平臺10,本體I的下部焊接有圓筒體11,圓筒體11的下部焊接有迴轉機構安裝法蘭12,圓筒體11與過樁孔2相對應,圓筒體11的外圓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根T型縱向加強筋13,每個前支座3均為倒「V」型結構。
[002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本體I是迴轉平臺的基礎結構,其結構形式為箱梁結構,迴轉中心設有過樁孔2,圓筒體11裝在本體I的過樁孔2上,與之焊成一體,圓筒體11內徑保證有足夠的空間讓樁腿通過,圓筒體11下端設有迴轉機構安裝法蘭12,迴轉支承及迴轉減速箱通過該法蘭12安裝於迴轉平臺上,前支座3集吊臂安裝支座、人字架前撐杆安裝支座於一體,傳遞吊臂正壓力及吊臂變幅拉力作用於人字架前撐杆的壓力,後支座4為人字架後拉杆的安裝支座,傳遞吊臂變幅拉力作用於人字架後拉杆的拉力,支座間均設有加強橫梁,即前橫梁5、後橫梁6和側橫梁7等。
[002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迴轉平臺設有過樁孔,以便讓樁腿結構通過,實現起重機繞樁安裝、繞樁旋轉,迴轉平臺過樁孔結構採用圓筒結構,大大降低了因結構開孔造成的應力集中,圓筒採用薄壁圓筒結構,通過布置一定數量的T型縱向加強筋提高圓筒的局部穩定性方法,使圓筒壁厚更薄,自重更輕,便於製造,迴轉平臺本體上下面板採用局部加厚設計方法,僅對結構應力較高的部位進行加厚處理,避免了採用同板厚設計造成的材料浪費,有效地降低了結構自重,前支座採用倒「V」形結構,結構緊湊、有利於傳遞吊臂正壓力及人字架前撐杆的壓力,通過設置各支座間的加強橫梁,使迴轉平臺本體、各支座及橫梁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結構,提高了迴轉平臺的結構的整體承載能力,在同等承載能力的情況下,結構尺寸更小、自重更輕。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包括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的中心開有過樁孔(2 ),所述本體(I)的前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前支座(3 ),所述本體(I)的後部兩個角上表面均焊接有後支座(4 ),兩個所述前支座(3 )之間通過前橫梁(5 )相連,兩個所述後支座(4)之間通過後橫梁(6)相連,所述前支座(3)與所述後支座(4)之間通過側橫梁(7 )相連,每個所述側橫梁(7 )的下部均設有斜撐杆(8 ),兩個所述前支座(3 )和兩個所述後支座(4 )上均設有用於安裝吊臂和人字架的軸座(9 ),所述本體(I)的後部焊接有變幅絞車安裝平臺(10),所述本體(I)的下部焊接有圓筒體(11),所述圓筒體(11)的下部焊接有迴轉機構安裝法蘭(12),所述圓筒體(11)與所述過樁孔(2)相對應,所述圓筒體(11)的外圓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根T型縱向加強筋(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型繞樁式海上平臺起重機迴轉平臺,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前支座(3)均為倒「V」型結構。
【文檔編號】B66C23/84GK203428824SQ201320538799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關德壯, 石勝徵, 玉豔軍, 包建, 田鵬 申請人:南通潤邦重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