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非預應力電桿全自動制籠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21:56:1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電設施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生產非預應力電桿的制籠裝置。
背景技術:
電桿是電力運輸中的重要設備,一般具有木質電桿、混凝土電桿和鋼製電桿,其中混凝土電桿由於其成本低、強度高、壽命長而應用最為廣泛。混凝土電桿生產時是先製作骨架及混凝土砂漿,然後將鋼筋骨架置於電桿鋼模中並在鋼模中灌入混凝土砂漿,再將鋼模置於離心裝置上進行離心,最後通過高溫蒸汽養護並脫模,即可得到成型的混凝土電桿。在製作通用的鋼筋骨架時,首先需要工人將若干條主筋焊接在若干個大小不等的鋼圈外部使其初步定型,然後在主筋外部纏繞鋼絲使得鋼筋骨架成為籠狀結構,俗稱制籠,以保證鋼筋骨架的強度,現有技術中對初步定型的骨架進行纏繞時,也是通過工人手動纏繞,一方面制籠效率不高,而且另一方面由於人工的力量有限,纏繞的鋼絲不夠均勻且容易滑動,導致鋼筋骨架的強度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非預應力電桿全自動制籠平臺,以實現高效自動化的制籠,並保證制籠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非預應力電桿全自動制籠平臺,包括骨架固定裝置、骨架支撐裝置和放線裝置,其中:所述骨架固定裝置包括支撐架、安裝在支撐架上的變速器、與變速器輸入相連的驅動電機、與變速器輸出連接的夾持裝置;
所述骨架支撐裝置包括若個呈直線排列的U型架、設置在U型架的兩個支柱上的齒輪以及套在齒輪上的閉合鏈條;
所述放線裝置包括沿U型架排列方向設置的軌道以及設置在軌道上的放線車,所述放線車上設置有用於放置線盤的線架、用於驅動放線車行走的行走電機以及用於控制行走電機的控制箱,所述行走電機通過傳動裝置連接設於放線車下方的行走輪。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包括底架、通過垂直的絲杆結構設置在底架上方的安裝臺,所述底架上設有用於控制絲杆結構的升降電機,所述變速器安裝在安裝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底架上表面還設有導向套筒,所述安裝臺的下表面還設有與導向套筒相匹配的導柱,所述導向套筒側面設有螺孔與緊固螺栓。
進一步地,所述線架包括呈碗狀的線盤籠以及設置在線盤籠中間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端設置有可拆卸的水平插銷。
進一步地,所述放線車上還設有放線導向裝置,所述放線導向裝置包括立柱、設於立柱頂端的導向套及導向滑輪。
進一步地,所述放線車上還設有垂直擋板,所述控制箱與線架分設於垂直擋板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放線車上還設有操作座椅,所述操作座椅與控制箱位於垂直擋板的同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每一個支柱上設有兩個呈上下分布的齒輪,所述閉合鏈條包繞在四個齒輪外並可自由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夾持裝置包括與變速器輸出相連的轉盤、均勻固定在轉盤周圍的若干限位爪,所述限位爪沿轉盤的軸向設置,且限位爪上設置有沿轉盤徑向的銷孔。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焊接好的鋼筋骨架置於呈直線排列的U型架上,且其一端被夾持裝置固定住,然後將鋼絲線盤的一端固定在鋼筋骨架的一端,再同時啟動驅動電機與行走電機,驅動電機帶動鋼筋骨架旋轉,行走電機帶動放線車行走,進而將鋼絲纏繞在鋼筋骨架上。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現了自動化制籠,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鋼絲纏繞均勻緊密,保證了制籠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骨架支撐裝置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放線導向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非預應力電桿全自動制籠平臺,包括骨架固定裝置、骨架支撐裝置和放線裝置,其中:
所述骨架固定裝置包括支撐架10、安裝在支撐架10上的變速器11、與變速器11輸入相連的驅動電機12、與變速器11輸出連接的夾持裝置13;所述支撐架10包括底架101、通過垂直的絲杆結構102設置在底架101上方的安裝臺103,變速器11安裝在安裝臺103上,所述底架101上設有用於控制絲杆結構102的升降電機104,通過絲杆結構102可根據所需制籠的鋼筋骨架9規格而調整夾持裝置13的位置;如圖2所示,所述底架101上表面還設有導向套筒105,所述安裝臺103的下表面還設有與導向套筒105相匹配的導柱106,所述導向套筒105側面設有螺孔107與緊固螺栓108;所述夾持裝置13包括與變速器11輸出相連的轉盤131、均勻固定在轉盤131周圍的若干限位爪132,所述限位爪132沿轉盤131的軸向設置,且限位爪上132設置有沿轉盤131徑向的銷孔133;
如圖3所示,所述骨架支撐裝置包括若個呈直線排列的U型架21、設置在U型架21的兩個支柱211上的齒輪22以及套在齒輪22上的閉合鏈條23,所述每一個支柱211上設有兩個呈上下分布的齒輪22,所述閉合鏈條23包繞在四個齒輪22外並可自由轉動,當鋼筋骨架9放置在閉合鏈條上並被驅動電機12帶動旋轉時,閉合鏈條23亦隨鋼筋骨架9一起轉動;
所述放線裝置包括沿U型架21排列方向設置的軌道31以及設置在軌道31上的放線車32,所述放線車32上設置有用於放置線盤8的線架33、用於驅動放線車32行走的行走電機34以及用於控制行走電機34的控制箱35,所述行走電機34通過傳動裝置連接設於放線車32下方的行走輪36;所述線架33包括呈碗狀的線盤籠331以及設置在線盤籠331中間的限位柱332,所述限位柱332上端設置有可拆卸的水平插銷333;如圖4所示,所述放線車32上還設有放線導向裝置37,所述放線導向裝置37包括立柱371、設於立柱371頂端的導向套372及導向滑輪373,所述放線車32上還設有垂直擋板38,所述控制箱35與線架33分設於垂直擋板38的兩側,所述放線車32上還設有操作座椅39,所述操作座椅39與控制箱35位於垂直擋板38的同一側。
如圖1所示,將焊接好的鋼筋骨架9置於呈直線排列的U型架21的閉合鏈條23上,鋼筋骨架9的一端伸入至若干限位爪132包圍形成的空腔中,然後通過一插銷插入某一銷孔133中並穿過鋼筋骨架9即可將鋼筋骨架9進行固定;然後鋼絲線盤8置於放線車32的線盤籠331中並套在限位柱332上,並通過水平插銷333對鋼絲線盤8進行限位,再將鋼絲的一端穿過導向套372及導向滑輪373並固定在鋼筋骨架9的一端;最後同時啟動驅動電機12與行走電機34,驅動電機12帶動鋼筋骨架9旋轉,行走電機34帶動放線車32行走,即實現將鋼絲均勻纏繞在鋼筋骨架9上。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