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聯機器人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5:16:02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工業機器人領域,涉及一種並聯機器人。
背景技術:
隨著並聯機構的推廣發展,各種各樣並聯機構形式的設備被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一種通過同步帶帶動滑塊上下移動的並聯機器人應用尤其廣泛。但是根據同步帶的安裝要求,需要主動輪、從動輪、同步帶、軸承、軸承座以及掉電制動器等若干零部件,設計複雜,裝配困難,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於裝配、性能穩定、成本低的新型並聯機器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裝置並聯機器人,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和三組支撐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導軸4;在所述導軸4上設置一滑塊5,所述滑塊5連接有螺杆8,通過電機帶動螺杆8轉動從而使滑塊5可沿著導軸4的軸線方向移動;還包括與滑塊5連接的連杆9,連杆9末端連接動平臺11。
進一步,所述三組導軸4以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軸心為中心呈120°分布。
進一步,所述連杆9通過關節軸承分別與滑塊5及動平臺11連接。
進一步,所述導軸4為空心光軸,一組為兩根,通過直線軸承12與滑塊連接。
進一步,所述下框架上還設置有一平臺3,所述平臺3通過螺釘支撐,所述螺釘上套有壓縮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裝置結構簡單、易於裝配、性能穩定、成本低,可以調整平臺平行,通過電機實現自動控制,三組導軸4以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軸心為中心呈120°分布,結構布置合理。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並聯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並聯機器人的運動部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並聯機器人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驅動機構、雷射器、顯示器及控制器,上框架1放置電機7、電源、控制器、限位開關、顯示器、按鍵等器件,控制器等部件均安裝在機架的上蓋板,從而優化了設備布線,提高了設備穩定性,下框架2作為支撐底座,其上表面置有平臺3,上框架1和下框架2由導軸4支撐和連接,導軸4上安裝有滑塊5,滑塊5內可以設置螺紋與螺杆8連接,也可以在滑塊5內固連一螺母6與螺杆連接,在電機掉電時能達到自鎖的效果,螺母6與電機7的輸出軸螺杆8旋合在一起,滑塊5同時與連杆9通過關節軸承10連接,連杆9的另一端通過另一個關節軸承與動平臺連接。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三組導軸4以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軸心為中心呈120°分布。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導軸4為空心光軸,一組為兩根,通過直線軸承12與滑塊連接。
當三組電機7轉動時,電機軸的螺杆8一起旋轉,螺母6在螺杆8的旋轉作用下沿著軸線方向上下運動,導軸起到阻止螺母徑向方向運動的作用。螺母6固連在滑塊5上,滑塊5也隨之在軸線方向上下運動,滑塊5的運動帶動連杆9動作,三組連杆9的相互帶動下,動平臺11可以在三維空間內運動。
下框架2上的平臺3由若干個螺釘支撐,每個螺釘上套有壓縮彈簧,調整螺釘的旋進深度來保證平臺3所在的平面與動平臺11的運動水平面平行。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可以通過USB線纜與計算機連接通信,計算機軟體對圖像圖形進行分析計算,生成運動文件,並通過USB通信將文件內容發送給控制器,控制器解算為電機運動的脈衝值並驅動電機轉動,隨著電機的轉動,同步帶輪也隨之轉動,帶動同步帶移動,從而同步帶固連的滑塊5做上下滑動,三個滑塊5的耦合滑動,體現在動平臺上後,即為動平臺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