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5:46:02
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屬一種LED燈具,包括LED燈具本體,所述的LED燈還包括紅外感應元件與光敏開關,所述光敏開關接入紅外感應元件,紅外感應元件接入控制晶片,所述控制晶片分別接入電源與LED燈具本體,所述紅外感應元件的外部還安裝有菲涅爾透鏡,用於由光敏開關驅動紅外感應元件上電工作,紅外感應元件感應到外部紅外線變化時,將接收到的紅外信號傳輸至控制晶片,由控制晶片控制LED燈點亮。通過光敏開關、紅外感應及延時開關相結合的控制方式使得LED燈真正實現了「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技術效果,且LED燈相對於普通白熾燈來說,功率較小,且使用壽命強,較適宜安裝在樓道、走廊等無需長時間照明的場所。
【專利說明】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燈具,更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照明技術的發展,LED燈取代了白熾燈與螢光燈成為了最為節能與環保的燈具。隨著燈具的更新換代,LED燈將越來越多的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響應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口號,感應燈也會被更多的投入使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燈具產品大多不具備感應控制功能,而且大部分燈具為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的螢光燈(含汞);擁有此功能的燈具也是基於聲光控制,使用時給夜間用戶會造成噪聲影響,熄滅再點亮時也需要人為發出聲響,十分的不方便。因而有必要針對LED燈具結構做進一步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於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以期望解決現有技術中的LED燈具不具備感應控制功能,且聲光控制的燈具會造成噪聲影響等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包括LED燈具本體,所述的LED燈還包括紅外感應元件與光敏開關,所述光敏開關接入紅外感應元件,紅外感應元件接入控制晶片,所述控制晶片分別接入電源與LED燈具本體,所述紅外感應元件的外部還安裝有菲涅爾透鏡,用於由光敏開關驅動紅外感應元件上電工作,紅外感應元件感應到外部紅外線變化時,將接收到的紅外信號傳輸至控制晶片,由控制晶片控制LED燈點亮。
[0006]作為優選,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LED燈具本體接入電源的迴路上還設有延時開關,用於LED燈點亮後在單位時間後切斷電源。
[0007]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電源為鋰電池,所述鋰電池通過變壓器與控制晶片及LED燈具本體電連接。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過光敏開關、紅外感應及延時開關相結合的控制方式使得LED燈真正實現了「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技術效果,且LED燈相對於普通白熾燈來說,功率較小,且使用壽命強,較適宜安裝在樓道、走廊等無需長時間照明的場所,同時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結構簡單,適於工業化生產,易於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紅外感應示意圖;
[0011]圖3為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紅外感應原理圖;
[0012]圖4為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處理晶片原理圖;
[0013]圖5為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LED燈延時控制原理圖;
[0014]圖中,I為紅外感應元件、2為光敏開關、3為菲涅爾透鏡、4是變壓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0016]參考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是一種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包括LED燈具本體,另外,該LED燈還包括紅外感應元件I與光敏開關2,所述光敏開關2接入紅外感應元件1,紅外感應元件I接入控制晶片,所述控制晶片分別接入電源與LED燈具本體,所述紅外感應元件I的外部還安裝有菲涅爾透鏡3,用於由光敏開關2驅動紅外感應元件I上電工作,紅外感應元件I感應到外部紅外線變化時,將接收到的紅外信號傳輸至控制晶片,由控制晶片控制LED燈點亮。
[0017]結合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用於解決技術問題更加優選的一個實施例中,發明人為實現在LED在控制晶片作用下被點亮後能夠及時熄滅,在上述LED燈具本體接入電源的迴路上增設了延時開關,用於LED燈點亮後在單位時間後切斷電源。進一步的,可採用鋰電池作為上述的電源,而該鋰電池可通過變壓器4與控制晶片及LED燈具本體電連接。
[0018]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光敏開關2、紅外感應及延時開關相結合的控制方式使得LED燈真正實現了「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技術效果,且LED燈相對於普通白熾燈來說,功率較小,且使用壽命強,較適宜安裝在樓道、走廊等無需長時間照明的場所。
[0019]正如圖2所示出的,本實用新型採用菲涅爾透鏡3。菲涅爾透鏡3利用透鏡的特殊光學原理,在探測器前方產生一個交替變化的「盲區」和「高靈敏區」,以提高它的探測接收靈敏度。當有人從透鏡前走過時,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就不斷地交替從「盲區」進入「高靈敏區」,這樣就使接收到的紅外信號以忽強忽弱的脈衝形式輸入,從而強其能量幅度。紅外感應元件I採用的是PIR-D203B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有感應後將信號發送到處理晶片。
[0020]結合圖4與圖5,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0021]I)光敏開關2檢測到環境光很暗,使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開始工作;
[0022]2)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感應到有人經過,使LED燈點亮;
[0023]3) LED燈點亮的同時延時控制電路開始計時,30秒後使LED燈熄滅;
[0024]4)若此時環境光很暗且仍有人停留或經過,本實用新型將重複2)、3)步驟。
[0025]本實用新型中心處理晶片採用CSC9803熱釋電紅外控制電路,CSC9803是為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配套設計的專用集成電路,利用CMOS工藝製造。其外圍器件大大減少,節約了空間和成本及調試時間,提高了整機的可靠性。
[0026]正如上述所提到的,本實用新型內載一塊600mAh的鋰電池,當插在插座上時,將本實用新型下方紅色開關按下,即開始對鋰電池進行充電,充滿後自動停止充電。當LED紅外感應燈沒有插在插座上時,LED感應燈由內載鋰電池供電。當開關關掉時,鋰電池既不充電,也不放電。鋰電池的加入使得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停電或應急情況下繼續使用3-4小時。
[0027]同時,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中,實際的產品重量僅84.8克,便於零部件全部模塊化,便於人為或自然的損壞後的維修。本實用新型採用220V/50HZ的輸入電壓,插座式安裝。亮燈時間越為30秒,傍晚時分開始啟動感應亮燈。控制方式為紅外感應+光敏控制+延時開關。燈罩採用採用透光率達90%以上的PC型材燈罩,照射角度可以達到310度,常規燈具最大照射角度僅270度,完美取代傳統螢光燈照射效果。與同類產品進行對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0028]I)採用高亮暖白LED燈,亮度強、發光角度廣,冷光源防疲勞;
[0029]2)優質PC型材,光線透出防眩光燈罩、防靜電處理、不沾塵、提高亮度;
[0030]3)配置高功率因素恆流電源,輸出穩定,使LED燈的壽命大大延長,無光衰;
[0031]4)無色差、無頻閃、且冷光源可以有效的保護視力,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
[0032]5)節能,高亮暖白LED燈的能耗僅為白熾燈的1/10,節能燈的1/4 ;
[0033]6)長壽,高亮暖白LED的壽命可達5萬小時以上,對於普通家庭照明可謂一勞永逸。
[0034]除上述以外,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所談到的「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等,指的是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或者特點包括在本申請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多個地方出現同種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個實施例。進一步來說,結合任一實施例描述一個具體特徵、結構或者特點時,所要主張的是結合其他實施例來實現這種特徵、結構或者特點也落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0035]儘管這裡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範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範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包括LED燈具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LED燈還包括紅外感應元件(I)與光敏開關(2),所述光敏開關(2)接入紅外感應元件(I),紅外感應元件(I)接入控制晶片,所述控制晶片分別接入電源與LED燈具本體,所述紅外感應元件(I)的外部還安裝有菲涅爾透鏡(3),用於由光敏開關(2)驅動紅外感應元件(I)上電工作,紅外感應元件(I)感應到外部紅外線變化時,將接收到的紅外信號傳輸至控制晶片,由控制晶片控制LED燈點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LED燈具本體接入電源的迴路上還設有延時開關,用於LED燈點亮後在單位時間後切斷電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於紅外感應及光敏控制的LED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源為鋰電池,所述鋰電池通過變壓器與控制晶片及LED燈具本體電連接。
【文檔編號】H05B37/02GK204244542SQ201420797740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6日
【發明者】杜建豪, 高原 申請人:武漢世紀傳承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