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湖最後結局(這部伊甸湖的結局)
2023-11-01 16:12:39 2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嗨~
沒有人會刻意追求痛苦的悲劇。
對於影視作品,觀眾更加傾向於快樂和圓滿。
哪怕過程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結局也要「修成正果」。
久而久之,很多觀眾都認為,一個好的結局是影視作品的標配。
《伊甸湖》
但總有這樣一類影視作品,喜歡打破常規,走向極端。
結局不但不圓滿,而且讓人絕望到「窒息」。
就像根據美國現代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老師原著小說改編的《迷霧》那樣。
《迷霧》
主人公大衛帶著年幼的兒子經歷了邪惡力量的威脅、人性的考驗。
最終一行人無處可逃。
大衛開槍射殺了自己的兒子和其他同伴,獨自面對大霧中的邪惡力量。
迎面而來的,卻是姍姍來遲的軍方救援隊。
《迷霧》
而今天小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結局的殘忍程度不亞於《迷霧》。
那就是由英國導演詹姆斯·瓦特金斯自編自導的《伊甸湖》。
《伊甸湖》
《伊甸湖》曾在多個電影節上展映。
包括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以及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
該片曾在2008年入選金馬國際觀摩影展,並於2009年榮獲英國帝國電影獎最佳恐怖片獎。
國內豆瓣也給出了7.6分的評分,好於93%的恐怖片。
光明網曾評價其為:觀影過程如一趟地獄之旅,折磨著觀眾所有的感官細胞。
《伊甸湖》
影片圍繞著一座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湖和附近的一座小鎮展開。
講述了一對情侶意外來到這裡度假,展開的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
這部《伊甸湖》,小嗨觀看了兩遍。
它與《迷霧》帶給觀眾的,是兩種不同的絕望。
但絕望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伊甸湖》
第一遍,我的注意力始終在那群殘酷無情的少年身上。
故事的主人公,是身為幼兒園老師的珍妮和她的男友史蒂夫。
兩人趁著假期遠離塵囂,來到野外露營。
史蒂夫也想藉此機會向珍妮展開最浪漫的求婚。
《伊甸湖》
但是兩人原本的浪漫時光,卻被一群不速之客的到來打破了——以布萊特為首的一群少年。
一番口角過後,兩人的食物和車鑰匙不翼而飛,並且遭到了一系列毫無預警的惡意攻擊。
兩人奮力逃脫,終於來到附近的小鎮上求助。
沒想到,噩夢才剛剛開始。
《伊甸湖》
想必很多小夥伴初看這部電影,都會和小嗨一樣震驚不已。
罪惡的元兇,竟然是一群乳臭未乾的孩子。
他們如同「惡魔」一般作惡多端、肆意妄為,完全沒有是非對錯之分。
甚至將史蒂夫折磨致死。
也許有人會覺得電影畢竟是電影,與現實不能同日而語。
事實真是如此嗎?
《伊甸湖》
2006年4月,加拿大的12歲女孩傑思敏·理查茲與男友在家中殺害了自己的父母和弟弟。
原因是理查茲的父母不同意她和23歲的男友交往。
2009年9月,美國賓州的11歲男孩喬丹·布朗槍殺了父親26歲的未婚妻。
當時這位女性已經懷有8.5個月的身孕,一屍兩命。
《伊甸湖》
同年10月,密蘇裡州的15歲女孩艾麗莎·布斯塔曼特殘忍殺害了一名9歲女孩,隨後將屍體丟棄到附近的樹林裡。
面對警方的審訊,她只是輕描淡寫道:「想知道殺人是什麼樣的感覺。」
以上這三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並非影視作品的杜撰,而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案例。
《伊甸湖》
小嗨始終堅信,人性具有善惡兩面。
既沒有年齡之分,也沒有性別之分。
只不過人類建立起社會、法律和制度加以制約。
但十幾歲的孩子,已經擁有了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只是三觀還沒有徹底形成,導致他們有時候根本分辨不清是非對錯。
如果不加以引導,便會偏離正常的成長軌跡。
《伊甸湖》
不過與之相比,小嗨更加關注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些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發生。
中國古代《三字經》中這樣寫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於是第二遍,我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布萊特等人的父母身上。
不知為何,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也許這句古語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不過應用在這裡,可以說是再貼切不過了。
《伊甸湖》
沒錯,布萊特等人作惡多端。
但他們的父母又是什麼樣的呢?
片中有兩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是史蒂夫在小鎮的餐廳裡向服務員抱怨布萊特等人的所作所為。
服務員脫口而出:「他們不是我家的小孩。」
《伊甸湖》
另一個是兩人經過布萊特家的房子,史蒂夫想下車向布萊特的父母告狀,留下珍妮一個人在車上。
這時布萊特的父親開車回來,因為珍妮把車停在門口未能及時移開,便開口謾罵道:「蠢貨」。
從這兩個細節上我們已經能夠看出這個小鎮上的風氣和居民們的素養。
《伊甸湖》
遇到事情急於撇清關係和責任。
對人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成年人尚且如此,又何況是乳臭未乾的孩子呢?
我們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榜樣。
由於成長的環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孩子的品性也大相逕庭。
《伊甸湖》
在日常生活中,像這樣不負責任的父母也比比皆是。
他們只會將「他只是個孩子」掛在嘴邊,用諸如此類的話來搪塞別人。
殊不知自己的包庇和縱容,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所以在這部《伊甸湖》中,令人恐懼的是那群少年,值得反思的卻是那群父母。
《伊甸湖》
就像史蒂夫開車途中廣播裡說得那樣:學會尊重是上次大選的重要議題,布萊爾首相希望把互相尊重的思想帶回學校和社區......
如何學會尊重、如何為人父母,是國家正在宣揚的話題。
然而在這座偏遠的小鎮上,史蒂夫和珍妮正遭受著那些不懂得如何為人父母的人培養出來的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的孩子們的迫害。
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啊。
《伊甸湖》
出得龍潭,又入虎穴。
這便是《伊甸湖》帶給我們的絕望。
本以為逃到小鎮上就能獲救的珍妮和史蒂夫,卻又遭到了布萊特的父母的毒手。
影片的最後,沒有警察,沒有正義,只有珍妮臨死前在浴室裡的痛苦哀嚎。
《伊甸湖》
這部《伊甸湖》,小嗨不推薦未成年人觀看。
只推薦那些為人父母,或者即將為人父母的人觀看。
看完請好好反思一下,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成才之前,請先成人。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