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外置控制潷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21:11:07 1
專利名稱:無動力外置控制潷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於環保設備,特別是將澄清後的汙水上清液排出的裝置。
《技術背景》潷水器是一種將汙水池中的上清液排走而不擾動水底沉澱汙泥的裝置。引進澳大利亞技術製備的潷水器是採用電機帶動懸臂式排水堰,從而自上而下地排出表層的清水,這類設備雖然出水穩定,不易擾動水底的沉泥,但機械傳動部分常與水接觸,容易出故障,維修麻煩,耗電量大,設備價格高;另一類潷水器(99245559.6)採用浮筒直接連接出水口,排水堰與排水管間設置了進氣電磁閥和排氣電磁閥,依靠的是灌入水的浮筒自重下沉來排水,這種潷水器雖耗電量減少,但電動設備易受潮,維修困難,且在曝氣時會有部分汙泥進入排水堰中。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動力外置控制潷水器,其裝置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排水不需要動力,不擾動低泥,使用壽命長。
解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在現有的由浮筒、排水管、伸縮管和電磁閥組成的潷水器基礎上,將電磁閥裝於汙水池外的排水管上,在浮筒上用管道連接浮渣隔離箱的存水區,浮渣隔離箱的入水口在水面下且其中裝有排水堰,排水堰口高於水面。
當曝氣時,儘管汙水池中低泥泛起,但由於排水堰口高於水面,汙泥只能進入浮渣隔離箱的入水口,被排水堰擋在存水區外,待曝氣完畢後,汙泥又會自然沉澱到池底,而水面漂浮的浮渣卻被擋在浮渣隔離箱外。當排水時,開啟外置的電磁閥,在浮筒中產生負壓,池水的非表面上層清水受到虹吸作用,清水從入水口進入,再翻過排水堰口,流入浮筒,經伸縮管流出,水表面浮渣卻被浮渣隔離箱的外壁擋住;電磁閥關閉時,排水停止,排水堰口處的水位恢復與池水水面等高,又可進行下一曝氣的循環。
《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依次表示浮筒1、排水管2、伸縮管3、電磁閥4、管道5、浮渣隔離箱6、存水區7、入水口8、排水堰9、水面10、浮力調節口11、汙水池12。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裝置是對現有的由浮筒1、排水管2、伸縮管3和電磁閥4組成的潷水器(99245559.6)的改進。本潷水器的電磁閥4裝於汙水池12之外的排水管2上,浮筒1的下部用管道5連接於浮渣隔離箱6的存水區7下方,浮渣隔離箱6的入水口8位於水面之下,且向下敞開,可使懸浮在其中的底泥沉澱落下,浮渣隔離箱6中裝有排水堰9,其堰口高於水面10~20mm,因此在正常曝氣時,底泥不會越過堰口進入排水管中。在浮筒1的頂部設有浮力調節口11,可將水面10與堰口的距離調整到最佳值,既有利於平穩排水,又不擾動底泥。本裝置的浮筒1的形狀製造為圓柱體,浮渣隔離箱6的形狀為圓弧柱體且環繞於浮筒1的外側,其排水堰口也相應為圓弧狀,具有較長的長度,因此水流線速度很小,對水體及底泥幾乎沒有擾動,此外這樣的布置可在最大體積下減少用料和佔地面積。
權利要求1.一種無動力外置控制潷水器,由浮筒、排水管、伸縮管和電磁閥組成,其特徵是電磁閥裝於汙水池外的排水管上,在浮筒上用管道連接浮渣隔離箱的存水區,浮渣隔離箱的入水口在水面下且其中裝有排水堰,排水堰口高於水面。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動力外置控制潷水器,其特徵是排水堰口高於水面10~20mm,在浮筒的頂部設有浮力調節口。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動力外置控制潷水器,其特徵是浮筒的形狀為圓柱體,浮渣隔離箱的形狀為圓弧柱體且環繞於浮筒外側。
專利摘要無動力外置控制潷水器。本實用新型屬於環保設備,特別是將澄清後的汙水上清液排出的裝置。本潷水器由浮筒、排水管、伸縮管和電磁閥組成,顯著特點是電磁閥裝於汙水池外的排水管上,在浮筒上用管道連接有下部帶入水口的浮渣隔離箱,浮渣隔離箱中裝排水堰,排水堰口高於水面。本裝置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排水不需要動力,不擾動低泥,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01D21/24GK2522144SQ0125705
公開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5日
發明者鄭一新 申請人:昆明市環境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