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凱洋的海鮮還能吃嗎(大連凱洋海鮮中招)
2023-11-03 20:52:51 3
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凱洋海鮮)「中招」了。
根據官方消息,截至7月29日24時,大連市新增本地確診病例5例。而自7月22日以來,大連市累計確診病例57例,其中,凱洋海鮮員工30例,凱洋海鮮員工的接觸者9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該公司除大本營大連擁有超過20家專賣店外,北京、福建、河北等地均有專賣店和合作店。7月30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第163場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北京對大連凱洋食品公司等3家公司的海鮮產品開展全面風險排查,相關產品採取下架、停售措施。
凱洋海鮮于2014年11月12日掛牌新三板,屬基礎層企業,採取集合競價轉讓。其剛在今年7月24日披露定增認購結果公告,9名自然人以3元/股的價格認購公司定增發行的348萬股,募集資金1044萬元。不過,也正是在24日的前一天,凱洋海鮮暫時停止營業,並於27日披露公告稱,公司目前已暫停廠區內生產和銷售工作,同時將大連市市區內所有直營門店暫時閉店。
此外,記者採訪了解到,凱洋世界海鮮天貓旗艦店的所有商品已下架。本來,此次定增公司的目的是「補充流動資金,進一步擴大公司經營規模,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綜合競爭力」,目前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官網介紹,上述產品分別來自泰國、象牙海岸、阿根廷、智利和冰島。
停擺
凱洋海鮮暫停廠區內生產和銷售,天貓旗艦店商品下架
「不出家門吃遍世界鮮」,是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官網上的一個口號,公司主要從國內外採購野生、海捕、船凍為主的海鮮產品,並經加工最終賣給消費者,除大本營大連擁有超過20家專賣店外,其在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安徽、北京、福建、河北等地均有專賣店和合作店。
目前,凱洋海鮮已於7月23日暫時停止營業。此外,暫停廠區內生產和銷售工作,將大連市市區內所有直營門店暫時閉店。7月30日,貝殼財經記者撥通凱洋海鮮位於山東的一家合作店電話,對方表示:「正常營業,我們已經把凱洋的貨給退了,現在的貨源都是山東的。」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凱洋世界海鮮天貓旗艦店已下架全部商品,而不少消費者對此前購買的海鮮的安全問題表示擔心,並向客服諮詢。
截圖自凱洋世界海鮮天貓旗艦店
。
貝殼財經記者致電凱洋世界海鮮天貓旗艦店服務電話,對方表示:「海鮮沒有問題,可以放心。病毒沒有在海鮮上檢驗出來。產品是沒有問題的,可以放心使用。等疫情結束後,正常發貨店鋪就重新開了,恢復時間目前還不確定。」
凱洋海鮮天貓旗艦店消費者提供的客服聊天截圖。
記者注意到,也有消費者發出與客服聊天的截圖,截圖中凱洋世界海鮮天貓旗艦店客服回復「是我們有員工患新冠,不是商品,目前我們的商品檢測沒有問題」「根據您購買時間產品無接觸,不要擔心,可以食用,如有問題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把商品召回並退款的,會對大家負責的,您放心」。
對此,記者致電凱洋海鮮所在的甘井子區疾控機構,對方表示「問一下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我解釋不了。暫時沒有說(已經買了的)產品不能吃。」記者致電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後,對方表示「打大連市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問問。」此後,大連市12315記下記者的問題,表示稍後回復。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對方回復。
與此同時,記者多次撥打凱洋海鮮董秘電話,以及致電公司大連地區多家專賣店,均無人接聽。
記者注意到,多地已經對此採取防控措施。7月30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第163場例行新聞發布會稱,截至7月30日,累計摸排相關冷庫4719個,重點檢查貯存條件、溫度控制、產品追溯以及依法備案等管理要點,對發現的問題要求立即整改。累計採集冷庫相關的食品、從業人員、環境核酸檢測樣本8.69萬個,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大連凱洋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海鮮產品開展全面風險排查,相關產品採取下架、停售措施,有效防控了疫情風險。
此外,據丹東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消息,7月29日,丹東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向全體市民發布公告,其中一條為「凡是在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購買、儲存、加工和銷售商品貨品,或通過中間商加工銷售進口鱈魚等海產品的,請主動停止銷售並向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將商品貨品交由相關部門處理。」
同時,要求「曾與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商品貨品接觸的」,儘快到居住地社區或工作單位報備、登記,配合社區相關疫情防控管理要求並儘快完成一次核酸檢測。對刻意隱瞞去過大連中高風險地區的,刻意隱瞞採購、儲存、加工和銷售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的並造成惡劣影響的人員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起底
宣稱近500家經銷商及專賣店,公司剛完成千萬定增
凱洋海鮮主要從事海產品進口貿易和銷售業務,終端產品為高檔副食品。其在官網上表示,公司擁有冷庫的綜合倉儲能力達5萬餘噸,其中擁有國家海關指定3萬噸的公共保稅冷庫,同時,公司與世界各地百餘家漁業捕撈公司長期穩定合作,目前公司擁有多家分、子公司,近500家經銷商及專賣店。
去年11月26日,凱洋海鮮在官網上宣布大連地區第23家店星海長島店開業。資料顯示,2018年和2019年,凱洋海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23億元和3.72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1001萬元和600萬元,毛利率分別為17.04%和12.96%
為了緩解公司業務拓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資金壓力,凱洋海鮮自今年5月開始發起定增,並於7月24日公布了認購結果。此次定增價格為3元/股,發行348萬股募集資金1044萬元,認購方為9名自然人。
其中,薛繼昆、梁皎、武昕、盛德偉、周德昌為新三板一類合格投資者,魏偉、何振華、周明和趙文彬為公司核心員工。
2018年和2019年年末,凱洋海鮮資產總計分別為9837萬元和1.11億元,其中,應收帳款分別為1189萬元和3000萬元,預付帳款分別為1681萬元和625萬元,存貨分別為5880萬元6111萬元,而負債總計分別為4485萬元和5643萬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5.51%和50.63%。
按此計算,本次募集資金的金額佔公司2019年年末總資產的9.4%。值得注意的是,凱洋海鮮資金並不寬裕,其在2019年年末貨幣資金僅餘153萬元,2018年末為455萬元,同比下降66.30%,主要是採購原料款支付增加所致。
2019年年報顯示,魏世凱是凱洋海鮮第一大股東大連凱洋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凱洋食品」)的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凱洋食品67.50%的股權,並擔任凱洋食品董事長;李東春是魏世凱之妻,持有凱洋食品12.50%的股權。魏世凱、李東春共同控制凱洋食品,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魏世凱和李東春今年均為52歲,早年1995年3月至2006年3月,兩人均在大連凱林水產加工廠任職,目前魏世凱為凱洋海鮮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東春為凱洋食品副總經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肖瑋 李雲琦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世輝
記者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