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3:58:17
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包括轉子導向工裝、氣隙導向工裝和末端導向工裝;所述末端導向工裝至少包括蓋板和假軸,所述蓋板安裝在永磁電機的後端蓋上,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假軸安裝固定在永磁電機的轉軸下端,通過所述假軸與所述蓋板上的導向孔的配合實現精確導向,從而保證在整個合裝過程對轉子進行精確導向;本實用新型巧妙的將幾個導向工裝組合使用,實現了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全過程對轉子進行精確導向;同時氣隙導向工裝較現有方法提前取出,避免了氣隙導向工裝掉在定子內部的隱患,能夠提高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工藝的可靠性及生產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適用於批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裝配工裝,具體涉及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裝配工裝,屬於電機裝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的難點其轉子中帶有永磁體,對定子衝片會產生吸附力。如果合裝過程中,定轉子偏心,轉子與定子的作用力不能相互抵消,就會使轉子吸附在定子一側,無法完成定轉子合裝過程。現有的辦法是根據電機氣隙選擇一定厚度的聚四氟乙烯(磨檫係數小,僅為0.04)作為氣隙導向工裝放置在定轉子之間,防止定轉子粘合在一起。此方法的存在以下缺陷:
[0003]1.由於聚四氟乙烯是軟的,不能保證定轉子精確對中,轉子還是會受到偏向一邊的磁拉力,從而使轉子與聚四氟乙烯接觸,產生摩擦力,對合裝不利。
[0004]2.定轉子合裝快到位,需將氣隙導向工裝的安裝工裝拆掉,而氣隙導向工裝(即聚四氟乙烯)留在定子內部防止定轉子接觸。但有些電機端蓋或者機座上沒有相應的孔,合裝完成後無法取出氣隙導向工裝;而且氣隙導向工裝失去支撐後,如果氣隙較大,氣隙導向工裝有可能掉下去(永磁電機採用立式合裝方法)。
[0005]3.一般而言,電機有一段是分體式軸承,合裝時分體式軸承在下端,轉子(帶軸承內圈)從上端套入,如果不能精確導向,轉軸有可能將軸承滾子碰傷。
[0006]由於存在上述缺陷,目前的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工藝存在失敗的可能性,而且效率較低,不能適應批量生產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目前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工藝在合裝導向不精確且未端不能導向的問題提出一種在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的全過程對轉子進行精確導向,能夠提高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工藝的可靠性及生產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的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
[0008]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包括轉子導向工裝、氣隙導向工裝和末端導向工裝;所述末端導向工裝至少包括蓋板和假軸,所述蓋板安裝在永磁電機的後端蓋上,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假軸安裝固定在永磁電機的轉軸下端,通過所述假軸與所述蓋板上的導向孔的配合實現精確導向,從而保證在整個合裝過程對轉子進行精確導向。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氣隙導向工裝包括氣隙導向板、銅螺栓和螺母;所述氣隙導向板設置在轉子和定子之間,所述氣隙導向工裝的一端使用所述銅螺栓和螺母連接安裝在所述轉子導向工裝上。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氣隙導向板由摩擦係數小的聚四氟乙烯加工製作而成,厚度可以根據電機氣隙調整。[0011]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轉子導向工裝包括轉子導向圍板、底板、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所述轉子導向圍板、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連接固定在機座上;所述轉子導向圍板內徑較轉子鐵芯外徑單邊大1mm,用於轉子導向;所述底板上開設有與機座安裝的連接孔以及用於穿過氣隙導向板的通孔;所述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設置在所述用於穿過氣隙導向板的通孔的側邊,所述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用於安裝固定氣隙導向板。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轉子導向工裝採用不導磁的不鏽鋼製作,以確保所述轉子導向工裝與轉子之間無磁力。
[0013]在本實用新型中,為避免所述轉子導向工裝在裝配過程中損傷轉子鐵芯,所述轉子導向工裝與轉子鐵芯之間設置有Imm的單邊間隙。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中,為避免所述假軸在裝配過程中碰傷軸承滾子,所述假軸與軸承滾子之間設置有2mm的單邊間隙,保證所述假軸不會碰傷軸承滾子。
[0015]本實用新型巧妙的將幾個導向工裝組合使用,實現了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全過程對轉子進行精確導向;同時氣隙導向工裝較現有方法提前取出,避免了氣隙導向工裝掉在定子內部的隱患,能夠提高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工藝的可靠性及生產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適用於批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轉子,2.轉子導向工裝,3.氣隙導向工裝,4.假軸,5.後端蓋,6.蓋板。【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如附圖所示,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I合裝導向工裝,包括轉子導向工裝2、氣隙導向工裝3和末端導向工裝;轉子導向工裝2與轉子鐵芯之間設置有Imm的單邊間隙,以避免轉子導向工裝2在裝配過程中損傷轉子鐵芯;轉子導向工裝2包括轉子導向圍板、底板、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轉子導向圍板、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安裝在底板上,底板連接固定在機座上,將整個轉子導向工裝2安裝固定在機座上;轉子導向圍板較轉子鐵芯外徑單邊大1mm,用於轉子I導向;底板上有與機座安裝的連接孔以及用於穿過氣隙導向板的通孔,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焊接在用於穿過氣隙導向板的通孔的外側邊,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用於安裝固定氣隙導向板;轉子導向工裝2採用不導磁的不鏽鋼製作,以確保所述轉子導向工裝與轉子之間無磁力;氣隙導向工裝3包括氣隙導向板、銅螺栓和螺母;氣隙導向板設置在轉子I和定子之間,氣隙導向板由摩擦係數小的聚四氟乙烯加工而成,厚度可以根據電機氣隙調整;為避免假軸4在裝配過程中碰傷軸承滾子,假軸4與軸承滾子之間設置有2mm的單邊間隙,保證假軸4不會碰傷軸承滾子;末端導向工裝至少包括蓋板6和假軸4,蓋板6安裝在永磁電機的後端蓋5上,蓋板6上設置有導向孔,假軸4安裝固定在永磁電機的轉軸下端,通過假軸4與蓋板6上的導向孔的配合實現精確導向,從而保證在整個合裝過程對轉子I進行精確導向。
[0020]在轉子I合裝過程中,首先使用轉子導向工裝2對轉子I進行導向;在轉子鐵芯脫離轉子導向工裝2前末端導向工裝的假軸4就與蓋板6上的導向孔接觸,實現連續導向;在末端導向工裝的假軸4就與蓋板6上的導向孔接觸時,抽出氣隙導向工裝3 ;然後在末端導向工裝的導向作用下繼續轉子I合裝,直至完成轉子I合裝;本實用新型巧妙的將轉子導向工裝2、氣隙導向工裝3和末端導向工裝組合使用,實現了永磁電機定轉子I合裝全過程對轉子I進行精確導向;同時氣隙導向工裝3較現有方法提前取出,避免了氣隙導向工裝3掉在定子內部的隱患,能夠提高永磁電機定轉子I合裝工藝的可靠性及生產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適用於批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子導向工裝、氣隙導向工裝和末端導向工裝;所述末端導向工裝至少包括蓋板和假軸,所述蓋板安裝在永磁電機的後端蓋上,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假軸安裝固定在永磁電機的轉軸下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隙導向工裝包括氣隙導向板、銅螺栓和螺母;所述氣隙導向板設置在轉子和定子之間,所述氣隙導向工裝的一端使用所述銅螺栓和螺母連接安裝在所述轉子導向工裝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隙導向板由摩擦係數小的聚四氟乙烯加工製作而成,厚度可以根據電機氣隙調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導向工裝包括轉子導向圍板、底板、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所述轉子導向圍板、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安裝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連接固定在機座上;所述轉子導向圍板內徑較轉子鐵芯外徑單邊大Imm ;所述底板上開設有與機座安裝的連接孔以及用於穿過氣隙導向板的通孔,所述氣隙導向工裝固定板設置在所述通孔的側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導向工裝採用不導磁的不鏽鋼製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導向工裝與轉子鐵芯之間設置有Imm的單邊間隙。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永磁電機定轉子合裝導向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假軸與軸承滾子之間設置有2mm的單邊間隙。
【文檔編號】H02K15/00GK203608039SQ201320814691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明者】劉小龍, 申亮, 段虎, 周杏軍 申請人:南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