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7:37:37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特別是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閘閥的工作原理閘閥是指閘板沿閥杆的垂直方向移動的閥門。閘閥在管路中只能作全開和全關堵截用,不能作調節和節流。閘閥作為截止介質使用,其中介質包括水,油, 蒸汽,在工作時通過一定外來力使手輪驅動閥杆對間板的傳動使間板強行壓向閥體密封面,以保證密封面的密封性。閘板一般用於全開或全閉的工況,不適用於作為調節或節流使用。現有的一種閘閥是通過分別設在閘板兩側上與豎直面之間夾角為小角度比如3° 的密封面與閥體中的兩個密封面強行擠壓接觸達到密封效果。這類間閥產品在模擬管道的壓力流向的壓力檢測狀態下,在閥門全開通氣時從閥門一端持續通入0. 6MPa的氣壓,然後關閉閥門,從閥門另一端觀察閥門是否有洩露現象,如果在10分鐘內閘板與閥體的密封副為零洩露,則產品合格,否則為次品。而這些現有的閘閥產品中,往往具有這樣的缺陷在加工後間板密封面邊緣有少許毛刺,當間板間入閥體密封面時會造成間板和閥體上的密封面有輕微碰傷,這樣就可能導致洩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結構簡單, 製作方便,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滿足高端客戶對閥門使用時密封性能的更高要求。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包括閥體和設在閥體中的閘板,閥體中設有介質通道,在閥體中位於介質通道上設有兩個密封環面,間板上設有兩個密封面分別與密封環面一一對應,間板在閥體中上下移動使密封面與密封環面接合或分離使介質通道關閉或打開,其特徵在於所述間板底端設有過渡結構。進一步的,所述過渡結構為設在密封面與閘板底端面之間的圓弧倒角過渡。對閘閥密封面邊緣稜角處進行倒圓角,解決了因間板密封面邊緣稜角毛刺刮傷閥體密封環面而影響密封性能,保證密封環面的密封效果。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解決了因閘板密封面邊緣稜角毛刺刮傷閥體密封環面,大大提高了閘閥的密封性能,實現在10分鐘內閘閥無洩漏的要求。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中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包括閥體1和設在閥體中的閘板2,閥體中設有介質通道10,在閥體中位於介質通道上設有兩個密封環面11,間板上設有兩個密封面21分別與密封環面一一對應,間板在閥體中上下移動使密封面與密封環面接合或分離使介質通道關閉或打開,所述間板底端設有過渡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過渡結構優選為設在密封面與閘板底端面之間的圓弧倒角22 過渡。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如45度倒角、橢圓弧倒角等過渡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包括閥體(1)和設在閥體中的閘板O),閥體中設有介質通道(10),在閥體中位於介質通道上設有兩個密封環面(11),間板上設有兩個密封面 (21)分別與密封環面一一對應,間板在閥體中上下移動使密封面與密封環面接合或分離使介質通道關閉或打開,其特徵在於所述閘板底端設有過渡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渡結構為設在密封面與閘板底端面之間的圓弧倒角0 過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硬密封閘閥改進結構,包括閥體和設在閥體中的閘板,閥體中設有介質通道,在閥體中位於介質通道上設有兩個密封環面,閘板上設有兩個密封面分別與密封環面一一對應,閘板在閥體中上下移動使密封面與密封環面接合或分離使介質通道關閉或打開,所述閘板底端設有過渡結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作方便,成本低廉,增加過渡結構後,解決了因閘板密封面邊緣稜角毛刺刮傷閥體密封環面而影響密封性能,保證密封環面的密封效果。
文檔編號F16K3/314GK202188143SQ201120251360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5日
發明者萬長群, 葉德強, 曾奇有, 淺井義明 申請人:浙江盾安閥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