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山徒步旅遊(狗魚坯子和它兇悍的前世-味蕾在探秘-穿越大興安嶺原始林日記⑩)
2023-11-04 02:07:40 1
滿歸的松枝烤狗魚坯子
雖說在室韋額爾古納岸邊對柳根兒魚的齒有餘香還幻覺般沒有散去,但是偶一想起它那幼小、柔軟的身體,內心不免還存有一絲兒吃它的愧疚。
然而,在大興安嶺最北部的滿歸,遇到另一條魚時,我卻毫無憐憫心可言,我惡狠狠地吃它的韌、吃它的香,吃它生前的猖狂,吃它毫無魚性的過往。
它,就是已經成為坯子的一條一尺半長的狗魚,被烤熟之後冒充瑰麗、優雅,被分段後又排成它生前的樣子,俯臥在盤子裡。
從漠河向滿歸行進,我們一直行進在大興安嶺的脊背上,蜿蜒的激流河時隱時現。
如果一隻天鵝或者大雁從北向南飛過,它會發現發源於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激流河,被細樹根般的300多條河流追隨,一路蛇行向北,越來越洪闊、氣壯,在落差帶來的勢能裡,宛如一頭髮情的公牛,直衝額爾古納河而去,與和緩柔美的額爾古納河攜手一道,匯入黑龍江沉穩老練的洪流中。
激流河
按理說,在大興安嶺的「嶺上」暢行的激流河應當如它的名字那樣,是大無畏的青年。
可是面對狗魚,激流河是有噩夢的。
已經被某省註冊成地理標識的狗魚實際上學名叫「白斑狗魚」,以兇惡和能吃著稱,地球的溫帶和寒帶廣泛分布,激流河也是狗魚肆意妄為的水域之一。
說它能吃,表現在這傢伙首先是飯量大,你沒有見過一個150斤的人一天吃過50斤食物吧?
但是到激流河,你能夠遇到一條一斤半的狗魚一天吃掉半斤食物的恐怖景象。
激流河裡沒有魚食超市,大胃王狗魚必然會遇到糧食危機,這就奠定了他的殘忍基礎。
他不僅吃比它溫柔的鯉魚、鯽魚等雜魚,在餓了的時候還吃青蛙、老鼠和在水上遊弋的野鴨子等水鳥。
殘忍嗎?殘忍!
這還不是狗魚殘忍到極品的時候,一旦發生大飢餓,狗魚會互相吃。
這現象只在書中看過,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發生大饑荒的時候,一位老太太把死去的老頭大腿上的瘦肉吃掉。
那本書裡描寫,老太太一邊吃一邊哭,負疚、懺悔。
可是狗魚不哭,它的頭部一半的長度被嘴佔用,嘴裡有鱷魚一般的牙齒。它的上顎的牙能夠伸縮,仿佛就是為著捕食而設計。
由於長得像是狗牙、狗頭,故稱它為狗魚。
而且,狗魚吃飽之後,還會把吃剩的肉掛在牙齒上四處炫富。
在一段俄羅斯人釣狗魚的視頻裡看到,用小魚將狗魚釣到之後,有經驗的釣魚人用手指立即伸進鰓裡控制狗魚,顯然是為了避免被狗魚襲擊。在抓到另一條大狗魚之後,快速將一根樹棍塞進狗魚的嘴裡,免得它襲擊人。
它兇它的,一旦被人類捕獲,就由不得它了。
在滿歸的原始森林裡,人們會把抓到的狗魚去除內臟,一剖兩面,魚脊背處連著,掛在粗樹枝或房梁上晾曬。到了半乾不幹的時候,就可以收起來,準備當食材了。
擺在我面前的這條狗魚就是這樣做成的。
它被松枝的火燻烤,略有一股清香的森林味道。初看色相,還以為是牛皮般的韌,一入口才發現狗魚坯子的肉鮮花細嫩。
廚師說,在烘烤之前,他們將狗魚坯子入水浸泡過,然後撕掉它的皮。
狗魚的皮類乎鱷魚的皮,很堅韌,實際的情況是它真可以用來加工包包。
由於狗魚刺少柔嫩,營養價值和口味俱佳,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追寵。
不知道魚類學家和營養學家會怎麼解釋,冷水中生活的魚類都是那麼細嫩和富有營養,這是不是與生長環境惡劣有關呢?在植物領域有這麼一種現象:為什麼野生中藥藥性強?
主要原因是生存環境艱苦,生物多樣性豐富,導致植物間競爭激烈,這使得它們的某些能力特別強大,而這些品性對於人來說叫藥性。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過去優質的藥材一旦用除草劑清除其環境雜草,大量培植之後,反而失去了藥性。
在滿歸一帶,由於環境生態原始,大約有數百種野生中藥植物隨意地、人不知鬼不覺地長滿山野。它們甚至在分子層面上參與了當地空氣和水以及動物的構成。
被雨水、泉水、河水送進激流河的葉、花、根、莖自由組合了一個大藥包,藥方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
這可能既是這一帶的魚好吃的物理原因也是心理原因吧。
狗魚有很多的做法,網友分享過各種心得體會和美食攻略,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也有一個環節有過烹飪操作,感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搜,這裡就不佔據頁面了。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