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03:17:22 2
專利名稱:多功能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
已有水槽的水位高度調節大多採用浮球式,主要以機械的機構來控制,比較複雜,如何採用電子開關的形式來控制水槽水位是大家共同關心的一個課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這種開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用範圍廣,可用於上水時水位控制,也可用於排水的水位控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結構它包括外殼、底板、控制電路,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變壓器、放大器、繼電器,變壓器初級線圈上並接一常閉觸點,並接一常開觸點,變壓器有二個次級線圈,一個次級線圈串接表示不同水位高度的三個傳感棒,其中,表示最低水位傳感棒與表示最高水位傳感棒之間並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兩個次級線圈的輸出端分別接橋式整流器,整流器輸出接互補直流三級放大器的第一級放大用三極體的基極、第三級放大用三極體的集電極接繼電器線圈。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電路圖圖2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與外部受控設備連接示意圖圖1中,〔B〕為變壓器,〔RD〕為保險絲,初級線圈〔8〕、〔9〕,有二個次級線圈〔1〕、〔2〕,〔5〕、〔6〕,初級線圈並接常閉觸點和常開觸點J,〔5〕、〔6〕線圈中,有三個接線端E3、E1、E2,即該三個接線端可接水槽底部的傳感棒,表示最低水位的傳感棒和表示最高水位的傳感棒,在E1與E2二端點間並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J1,線圈〔1〕、〔2〕二端接橋式整流器D1、D2、D3、D4,其接地端接R1,C1,與BG1基極相接,另一次級線圈〔5〕〔6〕輸出端接橋式整流器D5、D6、D7、D8,其整流後正極通過電阻R2接BG1基極,D9、D10為隔直流二極體,BG1與BG2、BG3構成互補直流三級放大器,BG3集電極接繼電器線圈J,LED為發光二極體,繼電器採用雙組觸點,為保持電路動作的可靠性,電源變壓器嚴格高隔離絕緣。可將元器件裝在殼體內,其對外接線部分可集中在殼體外接線柱W上。
全自動水位開關與外部受控設備連接示意圖見圖2。圖中,E1,E2,E3接點分別接最低水位傳感棒(即導電棒)(被控制點)、最高水位傳感棒(被控制點)和水槽底部的傳感棒,接線端〔8〕、〔9〕接220伏交流電,圖中K、K1為換向開關,K切換二條迴路,一條為手動,另一條為自動。手動迴路中,C為交流接觸器,RJ為熱保護觸點,K接自動後,K1接通觸點〔10〕,開關用於控制上水的水位高度,其過程是,交流接觸器接通,泵運行,水槽中水位上升,當水位到達E1時,次級線圈〔5〕、〔6〕仍斷開,放大器未接通,水槽的水位繼續上升,當水位到E2時(水為導電介質),線圈〔5〕、〔6〕連接,橋式整流電路D5、D6、D7、D8通電,BG1的基極電位上升,BG1導通,隨之,BG2基極電位下降,BG2導通,BG3也導通,三級放大後,繼電器吸合,將繼電器上常開觸點接通,常閉觸點打開,水槽中水位因使用繼續下降,由於E2、E1間常開觸點閉合,電路繼續運行,當水位降至低於E1後,電路斷開,繼電器的觸點回到原始狀態,「J」常閉點吸合,水泵運行,水位上升,周而復始,使水槽水位維持在E1~E2之間。圖中放大器電路可用其他放大電路替換。
當用於排水水位控制時,將K1與接點〔11〕接通,水位在E2時,由於放大電路接通,排水迴路中常開觸點已閉合,泵運行,當水位降至E1以後,水泵停,使水位維持在E1、E2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性能可靠,除用於上水、排水的水位控制外,還可用於水庫、水池監控與自動化管理等。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外殼、底板、控制電路,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變壓器、放大器、繼電器,變壓器的初級線圈上並接一常閉觸點,並接一常開觸點,變壓器有二個次級線圈,一個次級線圈串接表示不同水位高度的三個傳感棒,表示最低水位的傳感棒與表示最高水位的傳感棒之間並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兩個次級線圈的輸出端分別接橋式整流器,整流器輸出接互補直流三級放大器的第一級放大用三極體的基極,第三級放大用三極體的集電極接繼電器線圈。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全自動水位控制開關,它可用於上水或排水的水位控制。它包括外殼、底板和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變壓器、放大器及繼電器,變壓器有二個次級,其中一個次級線圈串接表示不同水位高度的三個傳感棒,表示最低水位的傳感棒與表示最高水位傳感棒之間並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次級線圈的輸出端分別接橋式整流器,整流器輸出接互補直流三級放大器的第一級放大用三極體基極,第三級放大用三極體的集電極接繼電器線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使水槽的水位可靠地控制在某一範圍內。
文檔編號G05D9/12GK2093413SQ9121753
公開日1992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1991年7月8日 優先權日1991年7月8日
發明者屠文良 申請人:屠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