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架空乘人裝置的斷軸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19:24:0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運輸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架空乘人裝置的斷軸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架空乘人裝置(俗稱猴車)是煤礦重要的運人設備之一,解決了礦山井下長距離、大垂度運送人員的問題,實現了長時間連續運輸;架空乘人裝置通過電機帶動減速機上的摩擦輪作為驅動裝置,採用架空無極循環的鋼絲繩作為牽引承載,然而由於長時間的帶負荷運行,減速機和驅動輪的連接主軸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疲勞和損壞,一旦連接主軸斷裂,驅動輪連同鋼絲繩、乘坐人員將沿著猴車斜巷加速向下滑動,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事故,因此,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架空乘人裝置應該有斷軸保護措施,但如何進行有效保護至今未見有相關設備的公開報導,因此,研發一種用於架空乘人裝置的斷軸保護裝置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架空乘人裝置的斷軸保護裝置,可有效解決架空乘人裝置運行過程中由於連接主軸斷裂而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架空乘人裝置的固定平臺和從固定平臺中央穿過的連接主軸,連接主軸上設有軸套,軸套裝在固定平臺下面上,連接主軸的下端部裝有驅動輪,驅動輪上裝有抱箍,抱箍上部有方形槽,軸套的下邊沿置入抱箍的方形槽內,構成軸套邊沿在方形槽內的上下活動結構,驅動輪下部相間開裝有傳感器,傳感器與語音報警器和供電迴路中的斷路器(或接近開關)相連,構成斷軸時安全保護結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新穎獨特,使用方便,避免架空乘人裝置斷軸後驅動摩擦輪的快速向下運動,並發出語音報警和停車,完善了架空乘人裝置的保護措施,提高了系統運行安全性,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局部剖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包括架空乘人裝置的固定平臺和從固定平臺中央穿過的連接主軸,連接主軸上設有軸套1,軸套1裝在固定平臺下面上,連接主軸的下端部裝有驅動輪7,驅動輪7上裝有抱箍2,抱箍2上部有方形槽8,軸套1的下邊沿置入抱箍2的方形槽8內,構成軸套1邊沿在方形槽8內的上下活動結構,驅動輪7下部相間開裝有傳感器4,傳感器4與語音報警器5和供電迴路中的斷路器6(或接近開關)相連,構成斷軸時安全保護結構。
為了保證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
所述的軸套1通過6個繞連接主軸外周的8.8級高強度螺栓與固定平臺固定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固定平臺呈上凸的臺階狀。
所述的驅動輪7上裝有均分在驅動輪7圓周的6套抱箍2(即在驅動輪上呈60度均勻分布),每套抱箍2通過4條螺栓與驅動輪7輪輻固定連接,驅動輪7轉動時帶動抱箍2一起同步轉動。
所述的傳感器4與驅動輪7之間的間隙為2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情況是,一旦架空乘人裝置發生斷軸事故,即連接主軸斷裂,連接主軸及驅動輪在重力、慣性及鋼絲繩、乘坐人員的作用下向下和向前運動,運動大於10mm距離後,抱箍方形槽的上邊沿落到軸套上,連接主軸及驅動輪被軸套接住,不會繼續向下、向前運動;驅動輪下落2mm後,傳感器將短路信號傳至語音報警器,語音報警器發出語音報警,引起乘坐人員及司機注意,同時斷路器(接近開關)切斷架空乘人裝置的供電迴路,確保架空乘人裝置安全制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1、軸套下邊沿的上部與抱箍方形槽上邊沿的底部距離很小,斷軸後,由於運動距離很小(約10mm),連接主軸及驅動輪的速度也很小,對乘坐人員傷害較小。
2、通過機械方面和電器方面的保護,一旦斷軸,既能穩定的將驅動輪接住,並發出語音報警和停車,實現架空乘人裝置斷軸後的安全制動。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新穎獨特,使用方便,避免架空乘人裝置斷軸後驅動摩擦輪的快速向下運動,保護動作靈敏,斷軸保護良好,完善了架空乘人裝置的保護措施,提高了系統運行安全性,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