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帶纏繞管材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00:04:22 1
專利名稱:一種鋼帶纏繞管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鋼帶纏繞管材。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生產的大型排水管材中,有鋼帶纏繞管、雙壁波紋管和HDPE纏繞管。但是,HDPE纏繞管和雙壁波紋管的成型技術出現情況如下(1)雙壁波紋管是在塑料熔融狀態下進行的,因此各層粘合得非常好。雙壁波紋管 的內層管坯和外層管坯被擠出模具後,內層管坯被冷卻水套託起形成內層管,外層管坯進 入成型模塊形成外層波形管。由於離開模具的時間很短,內層管的外部與外層波形管的內 部仍處於熔融狀態,當外層波形管被成模塊壓在內層管上時,其熔融部分就相互熔接成為 整體管壁。但是,雙壁波紋管的剛度不夠。(2)HDPE纏繞管的成型方法,在兩條略有一些溫度的方管之間擠出熔接料,靠纏繞 時的軸向推力和熔接料的熱量熔化冷方管的兩側而完成熔接過程。嚴格地講,這種熔接是 非等溫熔接的,熔接料的熱容量很關鍵,熔接料太小或溫度太低,都會因熱熔量不足而產生 假熔接現象,再加上熔接縫太長,熔接質量很難控制。可見,雙壁波紋管和HDPE纏繞管的質量達不到最佳的效果。專利95236136. 1,公開了一種使用鋼帶增強覆蓋層的管材,通過在鋼管上套裝隔 熱套,在隔熱套上纏繞鋼帶增強複合材料覆蓋層以達到增強管材質量的效果。但是,這種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缺乏根據鋼帶環剛度,對螺距P和波峰高度ec,鋼 帶拆彎成「U」狀的弧度r之間的比例進行設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螺距P和波峰高度ec,鋼帶拆彎成「U」 狀的弧度r之間的比例沒有根據鋼帶環剛度進行設定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帶纏繞管材,結構由三個層次構成,內層管是內層聚乙烯, 內層管外纏繞複合鋼帶拆成「U」型的鋼帶,在塗復鋼帶外複合有與鋼帶波形相同的外層聚 乙烯,其鋼帶環剛度為歐洲標準SN8 sme,所述管材的螺距為80 210mm,波峰高度為 16 90_,內壁厚為2. 8 6_,外壁厚為2. 9 5. 6mm,壓角壁厚為≥2. 5mm,壓層厚為4 14mm,鋼帶弧度為55° 65°,鋼帶厚度為0. 8 1. 8mm。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在鋼帶環剛度為歐洲標準SN8,所述管材的螺距為95 210mm,波峰高度為16 90mm,內壁厚為2. 8 6mm,外壁厚為2. 9 5. 6mm,壓角壁厚為 ≥2. 5_,壓層厚為4 12_,鋼帶弧度為55° 65°,鋼帶厚度為0. 8 1. 5mm。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在鋼帶環剛度為歐洲標準SW2. 5,所述管材的螺距為80 210mm,波峰高度為19 80mm,內壁厚為3 6mm,外壁厚為2. 9 5. 6mm,壓角壁厚為 ≥2. 5_,壓層厚為6 12_,鋼帶弧度為55° 65°,鋼帶厚度為0. 8 1. 8mm。[0014]作為再一種優選方案,在鋼帶環剛度為歐洲標準sme,所述管材的螺距為85 105mm,波峰高度為30 34mm,內壁厚為4. 5 5. 5mm,外壁厚為3. 4 3. 8mm,壓角壁厚為 彡3. 0mm,壓層厚為7 11mm,鋼帶弧度為55° 65°,鋼帶厚度為1.0mm。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在所述複合鋼帶和聚乙烯之間設置了塗覆層。塗覆層 材料除了使聚乙烯和鋼帶結合能力增強外,還有很強的阻隔氧氣、水分的作用,避免鋼帶的 腐蝕。本實用新型,根據鋼帶環剛度設定了管材的螺距,波峰高度,內壁厚,外壁厚,壓角 壁厚,壓層厚,鋼帶弧度和鋼帶厚度。提供了統一的標準,為鋼帶纏繞管材提供了統一的標 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尺寸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材料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帶纏繞管材,結構如圖2所示,由三個層次構成,內層管 是內層聚乙烯,內層管外纏繞複合鋼帶拆成「U」型的鋼帶,在塗復鋼帶外複合有與鋼帶波形 相同的外層聚乙烯。本實施例中,鋼帶環剛度為歐洲標準SN8,SN12. 5和SN16。參數螺距P、波峰高度ec、內壁厚el、外壁厚e2、壓角壁厚e3、壓層厚e、鋼帶弧度 r、鋼帶厚度T如圖1所示。螺距P為相鄰的兩個鋼帶的波峰之間的距離;波峰高度ec為外層聚乙烯波峰到內層聚乙烯底面之間的距離;內壁厚el為內層聚乙烯厚度;外壁厚e2為外層聚乙烯與鋼帶的厚度;壓角壁厚e3為鋼帶與內層聚乙烯的壓緊厚度;壓層厚e為外層聚乙烯與內層聚乙烯的壓緊厚度;鋼帶弧度r為鋼帶的夾角弧度;鋼帶厚度T為鋼帶自身厚度。鋼帶環剛度為歐洲標準SN8時各參數如表1所示。
權利要求一種鋼帶纏繞管材,由三個層次構成,分別為聚乙烯內層,成「U」型的中間纏繞鋼帶,聚乙烯外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管材的螺距為80~210mm,波峰高度為16~90mm,內壁厚為2.8~6mm,外壁厚為2.9~5.6mm,壓角壁厚為≥2.5mm,壓層厚為4~14mm,鋼帶弧度為55°~65°,鋼帶厚度為0.8~1.8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纏繞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管材的螺距為95 210mm, 波峰高度為16 90_,內壁厚為2. 8 6_,外壁厚為2. 9 5. 6_,壓角壁厚為彡2. 5mm, 壓層厚為4 12mm,鋼帶弧度為55° 65°,鋼帶厚度為0. 8 1. 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纏繞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管材的螺距為80 210mm, 波峰高度為19 80mm,內壁厚為3 6mm,外壁厚為2. 9 5. 6mm,壓角壁厚為> 2. 5mm,壓 層厚為6 12mm,鋼帶弧度為55° 65°,鋼帶厚度為0. 8 1. 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纏繞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管材的螺距為85 105mm,波峰高度為30 34mm,內壁厚為4. 5 5. 5mm,外壁厚為3. 4 3. 8mm,壓角壁厚為 彡3. 0mm,壓層厚為7 11mm,鋼帶弧度為55° 65°,鋼帶厚度為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 4任一項所述的鋼帶纏繞管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複合鋼帶和聚 乙烯之間設置了塗覆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鋼帶纏繞管材。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帶纏繞管材,結構由三個層次構成,內層管是內層聚乙烯,內層管外纏繞複合鋼帶拆成「U」型的鋼帶,在塗復鋼帶外複合有與鋼帶波形相同的外層聚乙烯,其鋼帶環剛度為歐洲標準SN8~SN16,所述管材的螺距為80~210mm,波峰高度為16~90mm,內壁厚為2.8~6mm,外壁厚為2.9~5.6mm,壓角壁厚為≥2.5mm,壓層厚為4~14mm,鋼帶弧度為55°~65°,鋼帶厚度為0.8~1.8mm。本實用新型,根據鋼帶環剛度設定了管材的螺距,波峰高度,內壁厚,外壁厚,壓角壁厚,壓層厚,鋼帶弧度和鋼帶厚度。提供了統一的標準,為鋼帶纏繞管材提供了統一的標準。
文檔編號F16L11/112GK201753807SQ20092026572
公開日2011年3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劉金明, 蔡炳然 申請人:廣東聯塑機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