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09:09:37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技術領域,特別 是涉及一種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汽車NVH的日益了解,密封性越來越受到結構設計人員的重視。汽車 車身上需要為眾多汽車零部件設計安裝、定位和通過孔,尤其在車身上為複雜且數量眾多 的線束所開的孔來說,其密封性和安裝可靠行需要得到足夠重視。目前,轎車上一般都是採用結構相對簡單的卡槽式橡膠圈,用於保護穿孔線束,防 止鈑金對線束造成磨損,同時起到隔音防水的作用。通常橡膠件與鈑金的配合均採用橡膠 件孔過盈於鈑金孔的卡接方式。例如,中國專利文獻曾公開了一種汽車線束過孔密封裝置中國專利號=200720300131. 7 ;授權公告號CN201130832Y。該卡槽式橡膠圈雖然結構簡 單,但是防水和密封效果差。同時安裝依靠裝配工人的拖拉晃動完成,安裝困難,在安裝的 拖拉晃動過程中,由於鈑金比較鋒利,容易對橡膠件本身造成損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具有軸向彈力且 密封性高、能有效阻斷噪聲傳遞路徑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線 束孔位於隔板上,線束穿過上述線束孔,本密封結構設置於所述的線束孔處的隔板與線束 之間,包括設置於線束孔處的密封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件為呈錐形的橡膠套,其尺 寸較大的一端密封固連於隔板上,其尺寸較小的一端密封套接於所述的線束上。在上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中,所述的隔板兩側均設有密封件。在上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中,所述的密封件由尺寸較大的一端呈波紋狀向 尺寸較小的一端遞減。在上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中,所述的隔板一側的密封件和隔板之間設有一 層固連在所述的隔板上用於吸附噪聲的隔音層,該側的密封件密封固連於隔音層上。在上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中,所述的隔音層採用NVH材料製成。在上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中,所述的隔音層上的線束孔的孔徑小於隔板上 線束孔的孔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能夠有效阻斷噪聲傳遞路徑,提高噪 聲傳遞損失,降低車內噪聲,從而大幅提高整車NVH性能,提高車輛市場競爭力。
圖1是本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隔板;2、隔音層;3、線束孔;4、密封件;41、小徑固定部;42、大徑固定部; 5、線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 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如圖1所示,汽車隔板1為金屬板,線束孔3位於隔板1上,線束5需從線束孔3 穿過,本密封結構設置於線束孔3處的隔板1與線束5之間,它包括兩個密封件4。具體來說,隔板1的一側面固連有一層採用NVH材料製成用於吸附噪聲的隔音層 2,隔音層2上的線束孔3的孔徑小於隔板1上線束孔3的孔徑。密封件4設置於線束孔3處,密封件4為呈錐形的橡膠套,其尺寸較大的一端具有 大徑固定部42,其尺寸較小的一端具有小徑固定部41,密封件4由大徑固定部42呈波紋狀 向小徑固定部41遞減延伸。由上述結構可知該密封件4具有軸向的彈力,從而能夠杜絕當 汽車顛簸時線束5受到拉動而出現線束5被拉斷的現象。兩個密封件4分別位於隔板1的兩側,則與上述的隔音層2同側的密封件4為密封 件一,另一側的密封件4為密封件二。密封件二的大徑固定部42的外側上具有環形凹槽, 隔板1嵌入環形凹槽內使密封件4固定在隔板1上,同時隔板1上線束孔3的孔壁被包裹, 避免隔板1劃傷線束5。密封件一的大徑固定部42粘接或熱熔密封固連於隔音層2上,密 封件一和密封件二的小徑固定部41密封套接於線束5上;密封件一的小徑固定部41和密 封件二的小徑固定部41同軸,密封件一大徑固定部42的直徑大於密封件二的大徑固定部 42。從而密封件4使線束孔3與外界形成密封,有效阻斷噪聲傳遞路徑,提高噪聲傳遞損失, 降低車內噪聲,大幅提高整車NVH性能,提高車輛市場競爭力。密封件4採用橡膠材料製成,使之具有極好的彈性,從而能夠較方便的將密封件 二固定在隔板1上及線束5穿過密封件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 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 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孔隔板1 ;隔音層2 ;線束孔3 ;密封件4 ;小徑固定部41 ;大 徑固定部42 ;線束5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 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 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一種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線束孔(3)位於隔板(1)上,線束(5)穿過上述線束孔(3),本密封結構設置於所述的線束孔(3)處的隔板(1)與線束(5)之間,包括設置於線束孔(3)處的密封件(4),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件(4)為呈錐形的橡膠套,其尺寸較大的一端密封固連於隔板(1)上,其尺寸較小的一端密封套接於所述的線束(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板(1)兩側均 設有密封件(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件(4) 由尺寸較大的一端呈波紋狀向尺寸較小的一端遞減。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板(1)一側的 密封件(4)和隔板(1)之間設有一層固連在所述的隔板(1)上用於吸附噪聲的隔音層(2), 該側的密封件(4)密封固連於隔音層(2)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音層(2)採用 NVH材料製成。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音層(2) 上的線束孔(3)的孔徑小於隔板(1)上線束孔(3)的孔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屬於汽車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汽車線束過孔密封裝置防水和密封效果差、安裝困難等問題。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線束孔位於隔板上,線束穿過上述線束孔,本密封結構設置於所述的線束孔處的隔板與線束之間,包括設置於線束孔處的密封件,密封件為呈錐形的橡膠套,其尺寸較大的一端密封固連於隔板上,其尺寸較小的一端密封套接於所述的線束上。本汽車線束孔的密封結構能夠有效阻斷噪聲傳遞路徑,提高噪聲傳遞損失,降低車內噪聲,從而大幅提高整車NVH性能,提高車輛市場競爭力。
文檔編號F16L5/10GK201615292SQ20102030098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9日
發明者劉強, 張慶軍, 李書福, 楊健, 王海林, 肖俊香, 趙福全, 馬芳武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