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液相法由1,1,1-三氟-2-氯乙烷製備偏二氟乙烯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1:18:57 1
專利名稱:通過液相法由1,1,1-三氟-2-氯乙烷製備偏二氟乙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液相法製備偏二氟乙烯(VDF)的方法。尤其是本發明製備偏二氟乙 烯的原料為廉價的1,1,1-三氟-2-氯乙烷(HCFC-133a)。偏二氟乙烯是一種非常重要含氟 聚合物單體。
背景技術:
偏二氟乙烯(VDF)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含氟烯烴,其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VDF)樹 脂兼具氟樹脂和通用樹脂的特性,比同類的聚四氟乙烯更高的剛度和承壓能力。除具有良 好的耐化學腐蝕性、耐高溫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線輻射性能外,還具有壓電性、介電 性、熱電性等特殊性能,是目前含氟塑料中產量名列第二位的大產品,全球年產能超過4. 3 萬噸。目前偏氟乙烯(VDF)現在的製備方法主要有三種(1)歐洲專利公開 的 1,1,1_ 三氟乙烷(HFC-143a)脫 HF 法(ATUOCHEM NORTHAMERICA, INC.,Publ., EP406748)。(2)美國專利公開的用乙炔加成HF,然後氯化,最後脫HCKDynamit Nobel Aktiengesellschaft,Publ.,US4178316)。(3)歐洲專利公開的偏氯乙烯與HF反應再脫 HCI (ATUOCHEMNORTHAMERICA, INC.,Publ.,EP402625)。上述的幾種製備方法原料比較昂貴,工藝路線較長,設備要求高,反應條件劇烈, 耗能較大,特別用到了劇毒強腐蝕性的HF氣體,排出的HC1潛在的環境汙染大。本發明報 道的液相法製備偏氟乙烯的方法,其原料為生產製冷劑HFC-134a的前體HCFC-133a,催化 劑物種可循環使用多次,反應條件溫和,產物產率大於95%,出釜純度大於99%,設備要求 低,具有廣泛的工業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通過液相法以1,1,1-三氟-2-氯乙烷來製備偏
二氟乙烯的方法。本發明的由HCFC_133a(l,1,1_三氟_2_氯乙烷)製備偏二氟乙烯(VDF)的液相 法包括在極性非質子溶劑中,在配體和金屬化合物配位的金屬配合物的催化下,用金屬單 質脫氟脫氯得到偏二氟乙烯,金屬配合物的量在5-20%摩爾當量之間,金屬單質在0. 8-2 倍當量之間;反應時間在3-8h之間;反應溫度在120-180°C之間。選擇恰當反應溫度和金 屬配合物可以使得偏二氟乙烯的選擇性在97%以上。所述的極性非質子溶劑選自二甲基亞碸,N,N_ 二甲基甲醯胺,六甲基磷醯三胺,N, N-二甲基乙醯胺,N, N-二甲基吡咯環酮和乙腈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金屬配合物可由金屬化合物和配體現場製得,也可以使用事先製備的金屬 配合物,推薦使用金屬化合物和配體現場製得。所述的金屬化合物選自如下金屬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硫酸鹽和醋酸鹽中的 至少一種,所述金屬化合物的金屬選自Fe(II),Fe(III),Cu(II),Cu(I),和Pd(II)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配體選自醇胺配體,膦配體和雙氮配體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金屬單質選自錳粉,鐵粉,鋁粉,鋅粉,銅粉,錫粉和鉛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HCFC-133與金屬配合物的摩爾比例為1 0.05-1 0.2。所述的HCFC-133與金屬單質的摩爾比例為1 0. 8_1 2。所述的醇胺配體選自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至少 一種;所述的膦配體選自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丙基膦,三丁基膦,三環己基膦和三苯基膦 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雙氮配體選自四甲基乙二胺(TMEDA)和2,2』_聯吡啶中的至少一種。由1,1,1-三氟-2-氯乙烷(HCFC_133a)來製備偏二氟乙烯的方法具體推薦包括 如下步驟1)將金屬化合物與配體加入反應器內,加入溶劑(極性非質子)後,加熱攪拌至形 成金屬配合物,或者直接將事先製備的金屬配合物加入溶劑中。2)投料加入HCFC_133a,然後加入金屬單質還原劑,加熱反應即可得到偏二氟乙火布。3)反應完畢後打開閥門,氣體即大量逸出,用冷阱收集即可。4)液相中補充加入金屬還原劑和HCFC_133a,可繼續循環反應。金屬配合物、配體、溶劑、金屬單質如前所述。所述的由1,1,1_三氟-2-氯乙烷 (HCFC-133a)來製備偏二氟乙烯的方法,催化劑的量為1_20 %摩爾當量,催化劑加大量對 反應速率提升不明顯,優選量為5-10%摩爾當量;溫度為120-180°C ;還原劑金屬單質的量 為0. 7-2倍摩爾當量,可根據實際所用金屬單質進行調節。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是利用金屬配合物作催化劑,用金屬單質實現對1,1,1-三氟-2-氯乙烷 (HCFC-133a)脫氟脫氯反應來製備偏二氟乙烯。其過程是金屬配合物與1,1,1_三氟_2_氯 乙烷反應得到金屬三氟乙基化合物,其快速發生0-氟消除得到偏二氟乙烯。對於本反應來說,催化劑金屬配合物可以是事先製備好的,但現場製備金屬配合 物的時候,為了避免金屬單質將金屬化合物直接還原,應該先使金屬化合物與配體配位後 再加入金屬單質和HCFC-133a。由於反應得到的產物偏二氟乙烯在極性非質子溶劑中溶解 度常壓下非常差,打開閥門即可基本完全逸出,氣體的純度經過GC-MS的分析,純度最高可 大於99%。因為反應後殘留的金屬氟化物或氯化物在溶劑中溶解度差,並且可能會吸附和 包裹催化物種,故必要時應該過濾除去之以保證催化劑循環使用時的活性。通過下述實施例將有助於理解本發明,但並不限制本發明的內容。實施例1將50mL封管抽換氮氣三次,加入PdCl2(PPh3)2(l. 5mmol)於封管中,再加入20ml N,N-二甲基吡咯烷酮,加熱至120°C反應15分鐘,,最後投入HCFC-133a(20mmOl)和鋅粉 (30mmol),擰緊封管閥門,在120°C下攪拌5h,將封管接頭連接冷阱收集氣體,稱量得產物 偏二氟乙烯1. 22g,氣化後作GC-MS分析,純度99%,產率96%。主產物偏二氟乙烯分析數 據如下19F匪R(CDC13) -81. 0ppm(dd, J = 25Hz, 10Hz) /HNMR :3. 845ppm(dd, J = 25Hz,10Hz),MS 峰64,45,44,43。將氣體緩慢通入70°C的液溴的CC14溶液(含液溴lOmmol,0. 5M)中,顏色逐漸由 棕黃色變淡,最後呈無色,常壓蒸餾出去CC14得到CF2BrCH2Br。19FNMR :_50. 46ppm(t, J = 13Hz),1HNMR :4. Oppm(t, J = 13Hz),從而可以確證氣體產物為偏二氟乙烯。實施例2將50mL封管抽換氮氣三次,加入CuCl2 (lmmol),乙醇胺(2mmol)於50ml的封管 中,再加入20ml叔丁醇,加熱至120°C反應15分鐘,最後投入HCFC_133a (20mmol)和鐵粉 (30mmol),擰緊封管閥門,在140°C下攪拌5h在140°C下攪拌5h,在120°C下攪拌5h,將封管 接頭連接冷阱收集氣體,稱量得產物偏二氟乙烯1. 30g,氣化後作GC-MS分析,純度95 %,產 率 97%。實施例3將50mL封管抽換氮氣三次,加入FeCl2(1.5mm0l),四甲基乙二胺(6mmol)和鋁 粉(20mmol)於封管中,再加入20ml六甲基磷醯三胺,加熱至120°C反應15分鐘,最後投入 HCFC-133a(20mmol)和鋁粉(20mmol),擰緊封管閥門,在160°C下攪拌3h,將封管接頭連接 冷阱收集氣體,稱量得產物偏二氟乙烯1. 28g,氣化後作GC-MS分析,純度95 %,產率95 %。實施例4將50mL封管抽換氮氣三次,加入Cul (2mmol),三乙基膦(8mmol)於50ml 的封管中,再加入20mL N, N- 二甲基乙醯胺,加熱至120°C反應15分鐘,最後投入 HCFC-133a(20mmol)和鎳粉(30mmol),擰緊封管閥門,在140°C下攪拌5h在140°C下攪拌 5h,在120°C下攪拌5h,將封管接頭連接冷阱收集氣體,稱量得產物偏二氟乙烯1. 30g,氣化 後作GC-MS分析,純度96 %,產率98 %。
權利要求
一種由1,1,1 三氟 2 氯乙烷液相法製備偏二氟乙烯的方法,其特徵是在極性非質子溶劑中和120 180℃之間,在配體和金屬化合物配位的金屬配合物的催化下,用金屬單質脫氟脫氯得到偏二氟乙烯;反應時間在3 8h之間;所述的配體選自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N,N 二甲基乙醇胺的醇胺;或者選自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丙基膦、三丁基膦、三環己基膦或三苯基膦的膦配體;或者選自四甲基乙二胺或2,2』 聯吡啶的雙氮配體;所述的金屬化合物選自如下金屬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硫酸鹽或醋酸鹽Fe(II)、Fe(III)、Cu(II)、Cu(I)或Pd(II);所述的金屬單質選自錳粉、鐵粉、鋁粉、鋅粉、銅粉、錫粉或鉛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所述的金屬配合物可以使用事先製備的金屬配合 物,也可由金屬化合物和配體反應現場製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徵所述的1,1,1-三氟-2-氯乙烷、金屬配合物和金屬 單質的摩爾比例為1 (0.05-0.2) (0.8-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徵所述的極性非質子溶劑選自二甲基亞碸,N,N-二甲 基甲醯胺,六甲基磷醯三胺,N, N-二甲基乙醯胺,N, N-二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四氫呋 喃、乙腈或它們的混合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徵所述的反應在封管中進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通過液相法由1,1,1-三氟-2-氯乙烷製備偏二氟乙烯,包括在極性非質子溶劑中,在金屬配合物的催化下,用金屬單質脫氟脫氯。本發明的起始原料1,1,1-三氟-2-氯乙烷廉價易得、反應條件溫和,後處理簡單,催化劑可循環使用若干次。
文檔編號C07C17/23GK101921172SQ201010268308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7日
發明者唐小軍, 陳慶雲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