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橡皮筆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18:47:37 1
專利名稱:活動橡皮筆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活動橡皮筆是一種用來擦除不必要的筆跡和汙物的文化用品。
現有的文化用品中的橡皮有多種多樣如各種形狀的小橡皮塊,還有固定在鉛筆頭上的小園頭橡皮等,都有其不足之處橡皮塊是由手捏的,很容易形成碎塊,用到後來因無法使用而扔掉,這無疑是一種浪費;固定在鉛筆頭上的橡皮也容易受到損傷而失去作用,擦完後,紙面上的髒物不能很好清除,這種現象在小學生中較為普遍。
鑑於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設計一種方便適用,減少浪費,能夠伸出或縮回的活動橡皮。
本實用新型是由上筆桿、墊圈、下筆桿、旋扭組件及筆桿內設有的活動橡皮組成。
上、下筆桿內設有一個兩面具有凹形槽的橡皮定位環,其一面裝有能夠通過下筆桿端頭小孔的園柱體筆式橡皮,而另一面裝有單扁絲槓。在上筆桿另一端設有連接釘,其小頭通過筆桿端面小孔與螺旋組件膠接為一體,而大頭插入套筒並與其端部內壁膠合一體,套筒另一端內壁裝有螺母並膠合為一體所構成,套筒上的螺母與扁絲槓之間為螺紋連接,在單扁絲槓一端裝有定位環。單扁絲槓通過具有半園形內孔的定向止轉螺栓,使單扁絲槓只能軸向傳動,而不能周向轉動。定向止轉螺栓的小頭裝入上筆桿用403膠膠牢,而帶螺紋一頭與下筆桿之間為螺紋聯接。
本設計運用了螺母定位轉動,帶頭單扁絲槓運動完成需要的動作合理的螺母及定位環,限定了單扁絲槓的上下行程,即保證橡皮在筆端伸出或縮回,以保證橡皮用到最大限度。轉動下旋扭則帶動螺母定位套筒轉動,則單扁絲槓與定向止轉螺栓之間產生扭矩作用,產生推力或拉力,即單扁絲槓伸出或縮回,使橡皮完成伸出或縮回動作。為了增加該筆的功能亦可在該筆的旋扭組件的頂裝上一毛刷,亦可以上述同樣的結構原理完成毛刷的伸出或縮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好,使用方便,可減少橡皮的浪費,可廣泛的為學生和科技人員及文化工作者所使用。
附圖1與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總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作一敘述,圖中所示活動橡皮筆的上筆桿(4)與下筆桿(10)是通過半園止轉螺栓連接,中間加一個墊圈(9)。該筆桿可製成三種系列產品1、普及型其材質可選用RPVC賽璐珞,製成各種顏色的筆。2、中級型其材質可選用硬質塑料,或塑料電鍍。3、高級型其材質選用不鏽鋼或鋁製品。
1、旋扭組合件的組裝首先將上旋扭(14)裝入下旋扭(17)將定位環(18)塗上(403)膠,裝入上旋扭(14)膠牢,保證上下旋扭之間能自由轉動。定位環(19)外面塗上(403)膠,裝入下旋扭中保證二個單面平行、膠牢。把螺母(7)塗上(403)膠裝入定位轉動套筒(5)使其二個端面平行膠牢。在單扁絲槓上按好定位環(13),用403膠牢,從套筒另一端裝入。把連結釘(2)塗上(403)膠,裝入套筒(5)膠牢待膠幹後再進行下一步組裝。
把上述組合件。裝入上筆桿內,將定向止轉螺栓(8)塗上(403)膠,裝上墊圈(9),裝入上筆桿(4)膠牢,使單扁絲槓通過定向止轉螺栓。在連結釘的伸出部分套上墊圈(2)塗上(403)膠裝入旋扭組件中用(403)膠牢,使其旋扭轉動自由。將裝好的毛刷的螺栓(16),裝入上旋扭(14),轉動下旋扭,使固定毛刷螺栓被裝入,毛刷塗上(403)膠與螺栓膠牢。將橡皮(12)固定圈塗上(403)膠與單扁絲槓(6)用(403)膠牢,在橡皮固定圈內裝好橡皮,把上筆桿與下筆桿旋合,整個組裝完。
使用時轉動下旋扭使套筒被轉動,通過螺母(7)與單扁絲槓的螺旋運動使橡皮完成伸出或縮回功能,由於定位環的作用,使單扁絲槓限制串動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活動橡皮筆,是由上筆桿(4)、墊圈(9)、下筆桿(10)、旋扭組件(1)及筆內設有的活動橡皮組成,其特徵在於a、在所述的上下筆桿內設有一個兩面具有凹形槽的橡皮定位環(13),其一面裝有能夠通過下筆桿(10)端頭小孔的園柱體筆式橡皮(12),而另一面裝有單扁絲槓(6)。b、上筆桿另一端設有連接釘(3),其小頭通過筆桿端面小孔與旋扭組件(1)膠接為一體,而大頭插入套筒(5)並與其端部內壁膠合一體,套筒(5)另一端內壁有螺母(7)並膠合為一體所構成。c、套筒(5)上的螺母(7)與單扁絲槓(6)之間為螺紋連接,在單扁絲槓一端裝有定位環。d、單扁絲槓(6)穿過具有半園形內孔的定向止轉螺栓(8)。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活動橡皮筆,其特徵在所述的定向止轉螺栓(8)其小頭裝入上筆桿用403膠膠牢,而帶螺紋一頭與下筆桿(10)為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活動橡皮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扭組件(1)其上端裝有一個毛刷。
專利摘要
活動橡皮筆,是由筆桿,旋鈕組合件及活動橡皮機構組成。藉助於筆上端旋鈕左右轉動,使橡皮在筆端完成伸出和縮回動作,該筆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節省橡皮消耗量。
文檔編號B43L19/00GK87203465SQ87203465
公開日1988年6月1日 申請日期1987年7月13日
發明者馮永川 申請人:馮永川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