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連動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19:09:02 7
卡扣連動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卡扣連動結構,設置一可抽換模組內,用以將所述可抽換模組卡固於一機殼,這於應用在伺服器主機內的各個可抽換模組。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包含有一把手、一卡扣元件與一彈簧。本實用新型設計是利用設計在模組內的卡扣結構來卡固外部的機殼以連到固定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上,施力扳動所述可抽換模組上的把手即可連動所述卡扣元件並釋放所述可抽換模組。本實用新型特點在於利用將卡固結構設置在模組內部而不是在模組外,節省在模組外部設計卡固結構的空間,在機殼內空間受限的情況下仍可利用此設計,以方便固定與抽換所述可抽換模組。
【專利說明】卡扣連動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一種卡扣連動結構,尤指一中把手連動卡扣的隱藏式設計,其適應用 在伺服器主機內的各種可抽換模組上,可應用模組內部的固定結構來卡扣外部的機箱,並 利用連動結構連達成省力效果,可改善先前技術中模組體積較大以及機箱內部空間不足的 問題,尤指一種卡扣連動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電腦產業迅速發展,幾乎每個小家庭都有一臺以上的家用電腦主機,而因 應雲端時代的來臨,資料中心更是在高速擴張當中,而不倫是家用主機、大公司的大型電腦 主機又或是資料中心的伺服器主機,為了組裝容易以及方便拆裝來進行維護或更換,往往 將主機內的各種裝置設計成可抽換的模組,如:可抽換的風扇模組、硬碟模組以及電源模 組等。
[0003] 習知技術中的可抽換模組大多為利用模組本身的外殼上所做的固定機構來卡/ 扣/勾另外的固件而達成固定所述模組的目的,在即可內空間足夠的情況下,此先前技術 的方法並無問題,但主機機殼的體積日益縮減,故使用先前技術中的方法來設計可抽換模 組會有模組體積過大的問題存在。簡而言的,當主機機殼內的空間受限於設計或者加工上 的限制時,則有必要縮小模組的擺放空間,但又必須保有可供固定模組的固定裝置或結構, 而先前技術因為將固定結構設計在模組上故會造成模組的體積較大。又或者,當模組內的 空間需要儘可能的擺放更多的元件而無空間設計固定結構時,先前技術中並無滿足此需求 的設計。另外,先前技術中,模組的手柄與卡勾為個別獨立的設計,此方式不僅不方便使用 更會造成空間的浪費。綜上所述,習知技術並無法提出一種方便使用而又能儘可能的將可 抽換模組的體積有效利用的設計。
【發明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在於提供一種卡扣連動結構,其這應用在伺服器主機內的各種可抽換 模組上,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0005]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卡扣連動結構,用以將一可抽換模組卡固於一機殼上。所述 卡扣連動結構被安裝於可抽換模組的內部並包含有一把手、一卡扣元件以及一彈簧,這與 應用在伺服器主機或一般主機內的各種可抽換模組,如:可抽換的硬碟模組、風扇模組以 及電源模組等。
[0006]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卡扣連動結構,乃利用將固定結構設置在模組內部而取代先前 技術中將固定結構設置在模組外部的設計。使用上,在模組內部的卡勾會凸出於模組外並 與機殼卡合,進而固定所述模組。而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特點在於,透過將先前技術中分別設 置的把手與卡扣元件作一結合,將把手傳動時即可連動地將卡扣元件的卡勾退出於機殼上 的卡固孔,進而釋放所述模組,具有方便使用的效果。模組被釋放後,使用者便可施力抽出 所述可抽換模組進行替換或者維護等作業。需特別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保護的是以把手 連動卡勾的設計精神,故把手與卡扣元件及彈簧不限於一個,有時為了更加穩固的固定,也 可設計為兩把手控制一個卡扣元件,或是一把手控制兩個卡扣元件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範圍內。
[0007] 本實用新型被應用在機箱中的可抽換模組時,使用者只需將把手下壓傳動,即可 利用把手與卡扣元件的連動實際來使卡勾內縮並退出所述機殼,進而釋放所述可抽換模 組。而當使用者停止下壓所述把手後,彈簧即可頂持所述卡扣元件以使所述卡勾回復凸出 於所述可抽換模組的外的狀態。在實際應用上,施力下壓把手再往外施力即可抽出所述可 抽換模組,而安裝可抽換模組時,只需將所述可抽換模組置於這當位置再施力將其往內推 即可。本實用新型的重點在於其將固定結構設置在模組內部的隱藏式設計,故模組外部不 需設計有固定結構而使模組的體積可以被最佳地利用,故在機殼內空間受限的情況下,或 模組外部設計空間不足時,仍可利用本實用新型設計來固定與抽換模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裝置及其有益技術效果 進行詳細說明。
[0009]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卡扣連動結構的立體圖。
[0010]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卡扣元件的立體圖。
[0011]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卡扣連動結構結合可抽換模組在固定狀態時的立體圖。
[0012]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卡扣連動結構結合可抽換模組在釋放狀態時的立體圖。
[0013] 圖中標記:1、卡扣連動結構;2、可抽換模組;11、把手;12、卡扣元件;13、彈簧; 21、螺絲軸;111、第一斜面;121、第二斜面;122、卡勾。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0015]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不同與先前技術的設計,用以改善先前技術中可抽換模組體 積較大,或機箱內空間不足的問題。在本實用新型中是以將固定結構設置在模組內部的隱 藏式設計來縮減模組的體積,以此設計方式來設計伺服器主機或電腦主機中的各種可抽換 模組時,因為避免了先前技術中需要在模組的外殼上設計有可供固定的結構,因而可使模 組的體積有效地被利用而不影響使用的方便性。另外,把手與卡扣元件的連動結合可方便 使用並有效利用空間。綜合來說,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兼具了縮小模組體積與操作方便的特 性,在機殼內空間受限的情況下仍可利用此設計來固定與抽換模組。
[0016] 以下將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進行一細部的說明。請參考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提 供一種應用在可抽換模組上的卡扣連動結構1,而可抽換模組2可為伺服器主機或電腦主 機中的硬碟,風扇或電源等。本專利的卡扣連動結構1包含有一把手11、一^^扣元件12以 及一彈簧13。所述把手11具有一第一斜面111並透過一螺絲軸21來樞接於一可抽換模組 2上。所述卡扣元件12具有一第二斜面121以及一卡勾122,所述卡勾122乃用以穿過可 抽換模組2的外殼而卡扣在機殼上。所述彈簧13設於所述卡扣元件12上,用來頂持所述 卡扣元件12以使所述卡勾122凸出於所述可抽換模組2的外並扣合於機殼上。所述卡扣 連動結構1為設置在模組2內部的設計因此可避免需在模組2外部設計固定結構,進而有 效利用空間並縮減模組2的體積。
[0017] 以下將對個別主要元件做一說明。請參考圖1,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具 體施例的卡扣連動結構的立體圖。由圖1可知,本專利的卡扣連動結構1為把手11連動卡 扣元件12的設計。此卡扣連動結構1乃是被設計在可抽換模組的內部,而把手11本身可 為可抽換模組外觀的肋條且透過一螺絲軸21來樞接於可抽換模組上。透過把手11的第一 斜面121與卡扣元件12的第二斜面121的配合,可在傳動把手11的同時使卡扣元件12的 卡勾122往模組內部內縮,進而釋放所述可抽換模組。而彈簧13可再將卡扣元件12頂向 模組外部,把手11也連動地回復原位。
[0018] 為了更清楚的看到本專利的卡扣連動結構的細部構造,請參考圖2,圖2所示根據 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的卡扣元件的立體圖。由圖2可知,卡扣元件12為一可活動的 卡固結構,彈簧13位於卡扣元件12與一模組內部的固定件的間,第二斜面121乃用來與把 手形成連動結構,而卡勾122乃用以穿過可抽換模組的外殼而卡扣在機殼上。需特別注意 的是,在圖2中的彈簧13雖為兩個,但本專利並不對彈簧13的數量多加限制,彈簧13的用 途為頂持所述卡扣元件12,使其凸出於可抽換模組的外而卡扣在機殼上,故彈簧13的數量 也可為一個甚至多個。
[0019] 以下將對本專利的卡扣連動結構的安裝環境做一描述。請參考圖3、4,圖3所示根 據本實用新型的卡扣連動結構結合可抽換模組在固定狀態時的立體圖,圖4所示,根據本 實用新型的卡扣連動結構結合可抽換模組在釋放狀態時的立體圖。由此兩個可看出本專利 的卡扣連動結構1應用於可抽換模組2時的相對位置。卡扣連動結構1位於可抽換模組2 的內部,卡勾122可穿出模組外殼上的一孔洞而卡固在機殼上以便固定所述可抽換模組2。 把手11可為模組2的外觀肋條的其中的一,而因為把手11乃樞接於模組2的一螺絲軸21 上,故可以傳動。
[0020] 以下將對本實用新型的卡扣連動結構的作動方法做一描述。請再圖3、4所示,由 圖3可看出,在固定狀態時,卡勾122會凸出於可抽換模組2的外以卡固在機殼上。而圖4 所示了當把手11被下壓轉動後,卡勾122被連動地往內縮回模組2的內的狀態,此即為釋 放狀態。而連動結構的設計是採用用第一斜面111與第二斜面121的匹配,當把手11被下 壓轉動時,第二斜面121會受一向內的作用力,進而使卡扣元件12往內縮回至模組2的內 部。而當使用者停止下壓所述把手11後,彈簧13即可頂持所述卡扣元件12以使所述卡勾 122回復凸出於所述可抽換模組2的外的狀態。在實際應用上,施力下壓把手11再往外施 力即可抽出所述可抽換模組2進行替換或者維護等作業。而安裝可抽換模組2時,只需將 所述可抽換模組2置於這當位置再施力將其往內推即可,相當簡易且方便操作。
[0021] 需特別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保護的是設計在模組內部的卡扣連動結構以及以把 手連動卡勾的設計精神。故把手與卡扣元件及彈簧都不限於一個,有時為了更加穩固的固 定,也可設計為兩把手控制一個卡扣元件,或是一把手控制兩個卡扣元件等都在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範圍內。舉例來說,圖3與圖4的實施例所示的為一把手與一位於模組右端的卡 扣元件,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此設計,卡扣元件也可設於模組左端,甚至以一把手同時控 制左右兩端共兩個卡扣元件也可,一切都看使用者的需求而可更改設計方式。
[0022]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卡扣連動結構兼具了縮小模組體積與操作方便的特性。 以此方式來設計主機中的模組抽換系統的優點是:固定件位於模組內部,故可省去在模組 外設計固定結構的空間而縮減模組的體積或使模組的體積可以被最佳地利用,在機殼內空 間受限的情況下仍可利用此隱藏式設計來固定與抽換模組。在操作上而言,因為連動的設 計整合了把手與卡扣元件的功能,故以單手即可省力地完成釋放模組與抽出模組的動作, 相當易於使用。總結來說,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滿足了在機殼內空間不足時仍然具有能抽換 模組的設計的要求,在使用上也滿足了方便操作、省力且易於使用的使用者需求。
[0023] 由以上腳佳具體實施例的詳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特徵與精神, 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 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實用新型屬於申請的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因 此,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範圍的範圍應所述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 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權利要求】
1. 一種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可抽換模組,用以將所述可抽換模組卡固 與一機殼,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包含有 : 一把手,可傳動地樞接與所述可抽換模組,所述把手具有一第一斜面; 一卡扣元件,具有一與所述第一斜面相對應的第二斜面以及一卡勾,所述第一斜面與 所述第二斜面互相接觸; 一彈簧,設置所述卡扣元件上,用來頂持所述卡扣元件以使所述卡勾凸出與所述可抽 換模組外並扣合於所述機殼上; 其特徵在於:當所述把手接受一下壓力時,兼由所述把手的所第一斜面與所述卡扣元 件的所述第二斜面的連動,可使所述卡勾內縮並退出所述機殼,進而釋放所述可抽換模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具有一卡固孔,所述卡扣 系扣合與所述卡固孔中。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接受所述下壓力時,所述 卡勾內縮並退出所述卡固孔,進而釋放所述可抽換模組。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抽換模組包含有一螺絲軸, 所述把手樞接於所述螺絲軸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可以是一機箱的一堅隔 板。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箱可以是一伺服器的機箱。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箱可以是一個人電腦的機 箱。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卡扣連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抽換模組可以是一可抽換 硬碟或一可抽換風扇。
【文檔編號】G06F1/18GK203838620SQ201420043415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發明者】林俊成 申請人:加弘科技諮詢(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