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姓我國有多少(狗年話狗歷史上)
2023-11-07 01:59:28 4
春節越來越近了,市面上與生肖「狗」相關的東西可謂琳琅滿目。為了讓「頭條」也有點年味兒,上月末,「閒話」君寫了些「狗年話狗」系列的文章,沒想到關於「狗國」與「犬子」的內容,受到了吃瓜群眾們的熱情追捧,深感欣慰。眼見大街小巷的年味兒越來越濃,今天就來給大家聊聊歷史上「狗」姓那點事兒。喜歡的朋友,記得點擊關注一下「閒話」君的頭條號哦!
姓氏,是一個人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自歷史上的部落時代至現在,產生了許多姓氏,每一種姓氏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有些姓氏跟自然現象有關,比如風姓、雷姓、雲姓;而有些姓氏就和動物有關,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十二生肖,即有很多成為姓氏,如牛姓、龍姓、馬姓等,且人口都不在少數。但「狗」姓、「犬」姓就比較鮮見了,這類姓氏就和「操」姓、「死」姓、「屎」姓一樣,在現代人聽來,總有一種「忍俊不禁」的感覺。其實,作為一種姓氏,它們也是一種文化,是歷史的延續和反映。
中國姓氏中,與狗相關的主要有「狗」姓和「犬」姓兩種。狗姓,主要是漢族、傈僳族,地域上僅在河南郟縣和周口、山西長治、雲南瀘水等地。傈僳族的「狗」姓,應該最早是出自於一種圖騰崇拜,和他們族群的「鳥」、「雀」姓氏起源相似。漢族的「狗」姓,起源不詳;不過歷史上到是也有狗姓名人,據說,漢代的時候,有人名狗未央,見載於《印藪》,西晉還有叫狗劍的人,但之後的「狗」姓幾乎不見於史冊,不知道是不是改姓了。當然,也有人說「狗」不是姓氏,或者說是可能演變為姓氏卻並未發育成熟的「未熟姓氏」。
另外,就是「犬」姓,主要分布於河南濟源、山西平陸、湖南益陽、安徽淮南、臺灣南投及臺北、河北唐縣、江蘇濱海等地。據《殷商氏族方國志》載:「犬,子姓,商之屬國,故地在今河南永城西北太丘鄉太丘村,周人稱之為犬夷。漢明帝移犬右之點於大下,而為太丘,今之太丘集,宜周人所謂犬夷,商代犬侯古居。」由此,「犬」姓較之「狗」姓有更清楚的起源,概是源於商朝的屬國名。
無獨有偶,日本也有類似的「狗」姓,但不是直接姓「狗」或「犬」,而是稱「犬養」。日本的姓氏文化,起源要比中國晚,古代的日本,從天皇到「賤民」,一概有名無姓。直到明治八年(1875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強制性的《苗字必稱令》,規定了「凡國民,必須起姓」。而這個「犬養」是什麼意思呢,有吃瓜群眾笑說是「狗養的」,雖有辱罵嫌疑,但根據字面意思,倒也不失為一種合理地猜測。
其實,「犬養」本意並非指「狗養的」,由於日語的語序和漢語相反,「犬養」的真正語義是「養狗的」,這也就是說,「犬養」作為姓氏,其實來源於「養狗」這樣的職業。
日本有兩位「犬養」姓氏的名人,一位是犬養毅,日本近代明治、大正、昭和三朝元老重臣,綽號鬼狐,孫中山的革命密友,九一八事變後想用中國東北形式上的主權同中國換取東北經濟利益的實際支配權。於1932年5月15日被海軍少壯軍人為主的法西斯政變者闖入官邸槍殺身亡。
另一位是犬養健,日本的政治家和小說家,前首相犬養毅的第三個兒子,戰後任吉田茂內閣法務大臣。代表作有《一個時代》、《女優》。
由此可見,姓氏文化還真是博大精深啊。在現代,真不知道擁有稀有的姓氏,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例如「狗」姓,會給自身帶來心理上的壓抑或自卑感嗎?這小編就不得而知了,只是每種姓氏都是一種文化,如若各位吃瓜群眾身邊有稀有的姓氏,還請尊重它們的存在,尊重姓氏,就是尊重歷史。
當然,最後還是要祝各位吃瓜群眾狗年快樂,旺旺旺!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頭條號「朝野閒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