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12:49:17 3
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磷泥池、汙水暗溝、折流式第一沉降池、折流式第二沉降池、折流式後續沉降池和回用水回收裝置,所述磷泥池連接有磷泥回收裝置,所述折流式第二沉降池分別與石灰乳配置池和絮凝劑配製槽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原有的曝氣溝改為汙水暗溝,改善了汙水處理現場環境,增設了一個折流沉降池,且在第二個折流沉降池處連接有絮凝劑配製槽,通過生石灰中和-絮凝平流沉降裝置來處理淨化溶磷廢水,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且回用水可以繼續用於車間生產或者廠區綠化用水,節能環保。
【專利說明】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處理裝置,具體是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黃磷是易燃物,一般存放在桶裡。在以黃磷為原料生產其他含磷產品的工廠,原料車間的廢水是工業廢水,主要汙染物是未能充分利用的溶磷,為溶解性固體、排放量大、治
[0003]理有難度,黃磷廢水經處理後其有害成分雖然會降低,但毒性仍較大,環境管理部門禁止含磷廢水排放,因此黃磷廢水的處理必須著眼於循環利用。常用的溶磷廢水處理工藝有生石灰中和-平流沉降法和斜板沉降-石灰(燒鹼)中和法,前者流程簡單,操作方便但是清理汙泥時易爆燃,需頻繁清理汙泥,出水水質差,回水管內壁易結垢,後者裝置少、佔地面積小,投資少,但是操作難度大、斜板易腐蝕、回水管內壁易結垢、設備維護維修工作量大,黃磷廢水經處理後其有害成分雖然會降低,但毒性仍較大,環境管理部門禁止含磷廢水排放,因此黃磷廢水的處理必須著眼於循環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採用生石灰中和-絮凝平流沉降法、出水水質好、零排放、處理效率高的溶磷廢水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磷泥池、汙水暗溝、折流式第一沉降池、折流式第二沉降池、折流式後續沉降池和回用水回收裝置,所述磷泥池連接有磷泥回收裝置,所述磷泥回收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粗磷回收槽、粗磷泵、精製鍋和磷貯槽,所述折流式第二沉降池分別與石灰乳配置池和絮凝劑配製槽連接。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磷泥池與粗磷回收槽之間設置有粗磷泵和斜板槽。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原有的曝氣溝改為汙水暗溝,曝氣溝雖能將廢水中的部分磷元素氧化去除,但由於是明溝,廢水的水蒸氣附帶著P205,氟化等汙染物逸出瀰漫在生產現場,特別是氣溫低時現場霧氣明顯,改為汙水暗溝後有效改善汙水處理現場環境;增設了一個折流沉降池,且在第二個折流沉降池處連接有絮凝劑配製槽,通過生石灰中和-絮凝平流沉降裝置來處理淨化溶磷廢水,不會產生爆燃現象,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且回用水可以繼續用於車間生產或者廠區綠化用水,絮凝劑的加入能使懸浮膠體粒子脫水,失去消化外殼而聚凝沉降,不但提高了懸浮物的去除效率,還能使池底汙泥更緊密,增加沉降池清理周期,便於汙泥清理及回收利用,節能環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1]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磷泥池1、汙水暗溝2、折流式第一沉降池3、折流式第二沉降池4、折流式後續沉降池5和回用水回收裝置6,所述磷泥池I連接有磷泥回收裝置7,所述磷泥回收裝置7包括依次相連的粗磷回收槽10、粗磷泵11、精製鍋12和磷貯槽13,所述磷泥池I與粗磷回收槽10之間設置有粗磷泵14和斜板槽15,所述折流式第二沉降池4分別與石灰乳配置池8和絮凝劑配製槽9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溶磷廢水進入磷泥池1,通過粗磷泵14抽到斜板槽15上部,同時在斜板槽15下部加入適量的水,防止過濾開始及結束後過濾的液態磷與空氣接觸而燃燒,將熔融的磷泥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粗磷回收槽10,沉降的磷再放回到磷泥池I中再重複操作兩次,然後粗磷回收槽10中的粗磷由粗磷泵11抽入精製鍋12精製,合格後存如磷貯槽13回收利用;磷泥池I的汙水流入汙水暗溝2,再流入折流式第一沉降池3中,廢水中懸浮物經過平流沉降再去除一部分,再進入折流式第二沉降池4與來自石灰乳配置池8的石灰乳中和,調節pH,石灰與氟化物反應去除氟化物,同時與來自絮凝劑配製槽9的絮凝劑混合,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發生絮凝作用而加快沉降分離,再流入折流式後續沉降池5進一步沉降分離懸浮物,最後流入回用水回收裝置6繼續用於車間生產或用於廠區綠化用水,整個過程達到零排放,且對汙泥進行了很好的處理和利用。
[0013]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14]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溶磷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相連的磷泥池(I)、汙水暗溝(2)、折流式第一沉降池(3)、折流式第二沉降池(4)、折流式後續沉降池(5)和回用水回收裝置(6),所述磷泥池(I)連接有磷泥回收裝置(7),所述磷泥回收裝置(7)包括依次相連的粗磷回收槽(10)、粗磷泵(11)、精製鍋(12)和磷貯槽(13),所述折流式第二沉降池(4)分別與石灰乳配置池(8)和絮凝劑配製槽(9)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溶磷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磷泥池(I)與粗磷回收槽(10)之間設置有粗磷泵(14)和斜板槽(15)。
【文檔編號】C01B25/04GK203959963SQ201420356913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日
【發明者】黃平娜, 張群新, 劉竣豪, 朱寶榮, 李德尹, 丘紅利 申請人:廣東梅雁吉祥水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