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氣管總成及機動車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2:54:0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動車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排氣管總成及機動車。
背景技術:
排氣管總成一般由兩端的法蘭、中間段的排氣管路及波紋管組成。作用是引導廢氣流流向,並且能夠通過中間段波紋管吸收來自發動機的振動,避免其傳遞到與機動車的車架相連的消音器上。排氣管總成結構設計的好壞對排氣管總成強度、壽命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大多數法蘭直接焊接到排氣管路上,此種結構雖然也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振動,但如應用在發動機側,因發動機振動大,則經常會出現因發動機的振動而造成排氣管路與法蘭連接處開裂,從而產生質量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排氣管總成及機動車,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排氣管總成易因發動機的振動而造成排氣管路與法蘭連接處開裂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排氣管總成,包括排氣管路和與發動機連接的法蘭,所述法蘭與所述排氣管路之間連接有襯套,所述襯套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法蘭和所述排氣管路焊接,且所述第二端與所述排氣管路斜面配合。
優選地,所述第二端的外周設有外楔形面,所述排氣管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設有擴口型開口,所述外楔形面嵌入所述擴口型開口內。
優選地,所述第一端的內周設有用於引導經所述法蘭排出的廢氣流流向的內楔形面。
優選地,所述第一端與所述法蘭的內端面之間形成有供廢氣流流動的流動間距。
優選地,所述襯套的壁厚大於所述排氣管路的壁厚。
優選地,所述襯套為鋼質襯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排氣管總成,在排氣管路與法蘭之間增加設置一襯套,並將襯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與法蘭和排氣管路焊接連接,如此,可以加強排氣管路與法蘭之間的連接強度,通過該襯套能夠很好的吸收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同時,襯套的第二端與排氣管路之間形成斜面配合,使得襯套與排氣管路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進一步增加襯套與排氣管路之間的軸向連接強度,大大降低了排氣管路與法蘭連接處出現斷裂的可能性,進而可以有效保證排氣管總成使用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機動車,所述機動車包括上述的排氣管總成。
優選地,所述機動車為中重型貨車、客車、汽車或者摩託車。
本實用新型的機動車,由於使用了上述的排氣管總成,從而可以通過襯套很好的吸收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大大降低了排氣管路與法蘭連接處出現斷裂的可能性,通過有效保證排氣管總成使用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以實現增加機動車運行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排氣管總成的剖切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
10—排氣管路 11—擴口型開口 20—法蘭
21—流動間距 30—襯套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40—發動機 50—廢氣流
311—內楔形面 321—外楔形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1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排氣管總成,包括排氣管路10和與發動機40連接的法蘭20,所述法蘭20與所述排氣管路10之間連接有襯套30,所述襯套3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所述第一端31和所述第二端32分別與所述法蘭20和所述排氣管路10焊接,且所述第二端32與所述排氣管路10斜面配合。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排氣管總成,在排氣管路10與法蘭20之間增加設置一襯套30,並將襯套30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分別與法蘭20和排氣管路10焊接連接,如此,可以加強排氣管路10與法蘭20之間的連接強度,通過該襯套30能夠很好的吸收發動機40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同時,襯套30的第二端32與排氣管路10之間形成斜面配合,使得襯套30與排氣管路10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進一步增加襯套30與排氣管路10之間的軸向連接強度,大大降低了排氣管路10與法蘭20連接處出現斷裂的可能性,進而可以有效保證排氣管總成使用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其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排氣管總成主要應用在機動車上,機動車可以為中重型貨車、客車、汽車或者摩託車等。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端32的外周設有外楔形面321,所述排氣管路10靠近所述第二端32的端部設有擴口型開口11,所述外楔形面321嵌入所述擴口型開口11內。具體地,襯套30的第二端32設置的外楔形面321與排氣管路10端部設置的擴口型開口11嵌裝在一起,從而使得襯套30的第二端32與排氣管路10之間形成斜面配合,如此結構的設計,可以增加襯套30的第二端32與排氣管路10之間的接觸面積,加強襯套30與排氣管之間連接後的軸向連接強度,那麼當襯套30吸收發動機40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後,襯套30的第二端32也不會與排氣管路10之間輕易出現脫落或者斷裂,進而能夠有效保證排氣管總成工作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另外,排氣管路10相對於其擴口型開口11的另一端一般設計成折彎狀,以滿足各種機動車的安裝空間需求。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31的內周設有用於引導經所述法蘭20排出的廢氣流50流向的內楔形面311。具體地,襯套30的第一端31的內周設計成內楔形面311,如此,通過該內楔形面311可引導發動機40從法蘭20排出的廢氣流50流向,那麼可以避免因廢氣流50對襯套30產生過大的衝擊而造成異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收發動機40產生的振動,延長排氣管總成的使用壽命,同樣可以保證排氣管總成工作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31與所述法蘭20的內端面之間形成有供廢氣流50流動的流動間距21。具體地,該結構的設計,也即是保證襯套30的第一端31的端部不會超出或者貼合於法蘭20的內端面,這樣使得襯套30的第一端31的端面與法蘭20的內端面之間形成一定的餘量位置,該餘量位置即為上述的流動間距21,如此,可以保證廢氣流50在流經排氣制動閥後有一定的流動空間,減少廢氣流50在襯套30內造成過大的衝擊而產生異響。
優選地,所述襯套30的壁厚大於所述排氣管路10的壁厚。具體地,發動機40在工作中有較強的振動,則需與之相連的排氣管總成應有足夠的強度來滿足其振動要求。在排氣管總成的法蘭20與排氣管路10中間焊接襯套30,通過將襯套30的壁厚厚度設計成大於排氣管路10壁厚的厚度,如此,可以通過該襯套30有效的吸收發動機40在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時產生的降低噪音以及延長排氣管總成的使用壽命。
優選地,所述襯套30為鋼質襯套。具體地,鋼質材料製成的襯套30具有較佳的吸收振動的能力,同時不易因振動而輕易出現斷裂。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採用其他金屬材質生產製造襯套30,例如,不鏽鋼合金等,在此不再進行一一列舉贅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機動車,所述機動車包括上述的排氣管總成。
具體地,所述機動車為中重型貨車、客車、汽車或者摩託車等。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機動車,由於使用了上述的排氣管總成,從而可以通過襯套30很好的吸收發動機40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大大降低了排氣管路10與法蘭20連接處出現斷裂的可能性,通過有效保證排氣管總成使用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以實現增加機動車運行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綜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優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進以往技術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實用性,成為一極具實用價值的產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