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11:34:36 2
專利名稱: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鑄造熔融物容器領域,具體為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
背景技術:
煉鋼的過程中時常需要轉運鋼水,鋼水在轉運時,將鋼水倒入鋼包中,鋼包的主要 作用是轉運鋼水,同時保證在轉運途中儘量減少溫度損失,為此鋼包需配備有頂蓋及相應 的加揭蓋裝置。現有的鋼包加揭蓋裝置體積較大,通常針對冶煉廠的不同工藝布置,在冶煉 廠施工時隨同其他冶煉設備一同安裝完畢,對於作業空間有限的冶煉廠,往往沒有足夠的 空間來安裝鋼包加揭蓋裝置,造成鋼水轉運時的溫度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的結構緊湊、體積小巧、適應性強的鋼包附屬 設備,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發明目的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包括插齒,插齒由互相垂直固定的底杆和插杆 以及連接底杆和插杆的斜拉杆組成,插杆有3根,插杆(10 分別固定在底杆的兩端和中 點,插齒構成「山」字型,其特徵是還包括立架和移動小車,立架由龍門架和滑軌組成,移動小車由左橫 梁、右橫梁、滾輪、連接梁、左立杆、右立杆、吊杆、左軸承座、右軸承座、轉軸、連杆、油缸座、 液壓缸和活塞杆組成,龍門架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滑軌固定在龍門架的頂端並和地面平行,左橫梁和右 橫梁都和地面平行,左橫梁和右橫梁兩端的下部都各安裝一滾輪,滾輪和馬達的轉軸連接 並由馬達驅動,馬達通過串聯了開關的主電路和電源連接,左橫梁和右橫梁都設於滑軌的 上方且都通過滾輪和滑軌滑動連接,左橫梁的一端的下部和左立杆的上端固定連接,右橫梁一端的下部和右立杆的上 端固定連接,左立杆的下端和右立杆的下端分別和插齒底杆的兩端固定連接,左橫梁上固定左軸承座,右橫梁上固定右軸承座,轉軸的兩端分別和左軸承座及 右軸承座滾動連接,連杆呈「L」型,連杆的頂點和兩端都開有通孔,連杆通過頂點處的通孔套在轉軸的 中部並和轉軸固定,左橫梁和右橫梁的中部通過連接梁連接,連接梁的中部固定一油缸座,油缸座上 連接一液壓缸,液壓缸的內壁和一活塞杆滑動連接,活塞杆的一端和液壓缸的內壁之間密 封且活塞杆沿液壓缸的內壁滑動,活塞杆的另一端和連杆的一端連接,連杆的另一端和吊 杆連接,吊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插齒底杆中點處的插杆上。所述的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其特徵是馬達選用液壓馬達。4[0013]所述的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其特徵是還包括限位控制電路,限位控制電 路由正轉控制接觸器、反轉控制接觸器、正轉啟動動合按鈕、反轉啟動動合按鈕、正向限位 行程開關、反向限位行程開關和總控動斷按鈕組成,正轉啟動動合按鈕、正向限位行程開關的動斷觸頭、反轉控制接觸器的動斷觸點 和正轉控制接觸器的線圈依次串聯連接,正轉控制接觸器的一個動合觸點並聯在正轉啟動 動合按鈕的兩端;反轉啟動動合按鈕、反向限位行程開關的動斷觸頭、正轉控制接觸器的動斷觸點 和反轉控制接觸器的線圈依次串聯連接,反轉控制接觸器的一個動合觸點並聯在反轉啟動 動合按鈕的兩端;正轉啟動動合按鈕、正向限位行程開關的動斷觸頭、反轉控制接觸器的動斷觸點、 正轉控制接觸器的線圈和正轉控制接觸器的一個動合觸點組成正向控制電路,反轉啟動動 合按鈕、反向限位行程開關的動斷觸頭、正轉控制接觸器的動斷觸點、反轉控制接觸器的線 圈和反轉控制接觸器的一個動合觸點組成反向控制電路,正向控制電路和反向控制電路互 相併聯後再和總控動斷按鈕串聯組成限位控制電路,限位電路並聯於電源的兩相相線上;反轉控制接觸器的另3個動合觸點依次連接主電路的兩相相線,正轉控制接觸器 的另個動合觸點分別串聯在主電路的各相相線上,且正轉控制接觸器的另個動合觸點都分 別設於反轉控制接觸器的另3個動合觸點和主電路相線連接點之間;正向限位行程開關的動斷觸頭固定在移動小車在滑軌上正向移動的極限位置處, 反向限位行程開關的動斷觸頭固定在移動小車在滑軌上反向移動的極限位置處;馬達選用三相電動機。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在鋼包小車的行進路線上搭建由龍門架和滑軌組成的支架, 在支架上安裝由左橫梁、右橫梁、滾輪、連接梁、左立杆、右立杆、吊杆、左軸承座、右軸承座、 轉軸、連杆、油缸座、液壓缸和活塞杆組成的移動小車,並進而完成整個插齒移動式鋼包加 揭蓋裝置的安裝。揭蓋作業時,使插齒的高度和鋼包小車的頂蓋高度相同,並使插杆對著鋼包小車 的行進方向。當鋼包小車行駛至插杆前時,隨著鋼包小車的繼續行進,頂蓋的吊耳套入插 杆中,此時通過液壓缸收起活塞杆,並通過連杆向上拉起吊杆,從而將頂蓋從鋼包小車上揭 開,鋼包小車繼續行進和頂蓋脫離,完成鋼包小車的揭蓋作業。加蓋作業時,同樣使插齒的高度和鋼包小車的頂蓋高度相同,並使插杆順著鋼包 小車的行進方向。當鋼包小車行駛至套著頂蓋的插杆後時,隨著鋼包小車的繼續行進,頂蓋 的位於鋼包小車的正上方,此時通過液壓缸推出活塞杆,並通過連杆向下放下吊杆,從而將 頂蓋置於鋼包小車上,鋼包小車繼續行進頂蓋和插杆脫離並蓋於鋼包小車上,完成鋼包小 車的加蓋作業。所述的移動小車可通過滾輪在滑軌上左右移動,為便於控制,馬達選用三相電動 機時還可以加裝限位控制電路,當移動小車移至滑軌的極限位置時自動停止。本實用新型針對煉鋼原有車間空間狹小的局限,採用移動小車移動的方式,也就 是將插齒置於移動小車上,加蓋後移動小車開走,不佔用吊包空間,使舊鋼廠的鋼包加、揭 蓋成為可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立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移動小車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移動小車的後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移動小車的俯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連杆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進行揭蓋作業的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限位控制電路的原理圖;圖8是用於限位控制電路的正轉控制接觸器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用於限位控制電路的中反轉控制接觸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用於限位控制電路的正向限位行程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用於限位控制電路的反向限位行程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包括插齒100、龍門架11、滑軌12、左橫梁21、右 橫梁22、滾輪23、連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5、左軸承座61、右軸承座62、轉軸 63、連杆64、油缸座71、液壓缸72和活塞杆73,如圖1 圖5所示,具體結構是插齒100由互相垂直固定的底杆101和插杆102以及連接底杆101和插杆102的 斜拉杆103組成,插杆102有3根,插杆102分別固定在底杆101的兩端和中點,插齒100 構成「山」字型。如圖1所示,龍門架11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滑軌12固定在龍門架11的頂端並和 地面平行,龍門架11和滑軌12組成支架,圖1中虛線雙箭頭所示為鋼包小車的行進路線。如圖2 圖4所示,左橫梁21、右橫梁22、滾輪23、連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 吊杆5、左軸承座61、右軸承座62、轉軸63、連杆64、油缸座71、液壓缸72和活塞杆73組成 移動小車,左橫梁21和右橫梁22都和地面平行,左橫梁21和右橫梁22兩端的下部都各安 裝一滾輪23,滾輪23和馬達M的轉軸連接並由馬達M驅動,馬達M通過串聯了開關的主 電路和電源連接,左橫梁21和右橫梁22都設於滑軌12的上方且都通過滾輪23和滑軌12 滑動連接,左橫梁21的一端的下部和左立杆41的上端固定連接,右橫梁22 —端的下部和右 立杆42的上端固定連接,左立杆41的下端和右立杆42的下端分別和插齒100底杆101的 兩端固定連接,左橫梁21上固定左軸承座61,右橫梁22上固定右軸承座62,轉軸63的兩端分別 和左軸承座61及右軸承座62滾動連接,連杆64如圖4所示,呈「L」型,連杆64的頂點和兩端都開有通孔,連杆64通過頂 點處的通孔套在轉軸63的中部並和轉軸63固定,左橫梁21和右橫梁22的中部通過連接梁3連接,連接梁3的中部固定一油缸座 71,油缸座71上連接一液壓缸72,液壓缸72的內壁和一活塞杆73滑動連接,活塞杆73的一端和液壓缸72的內壁之間密封且活塞杆73沿液壓缸72的內壁滑動,活塞杆73的另一 端和連杆64的一端連接,連杆64的另一端和吊杆5連接,吊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插齒100 底杆101中點處的插杆102上。本實施例使用時,在鋼包小車8的行進路線上搭建由龍門架11和滑軌12組成的 支架,在支架上安裝由左橫梁21、右橫梁22、滾輪23、連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 5、左軸承座61、右軸承座62、轉軸63、連杆64、油缸座71、液壓缸72和活塞杆73組成的移 動小車,並進而完成整個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的安裝。揭蓋作業時,使插齒100的高度和鋼包小車8的頂蓋81高度相同,並使插杆102 對著鋼包小車8的行進方向。當鋼包小車8行駛至插杆102前時,隨著鋼包小車8的繼續 行進,頂蓋81的吊耳套入插杆102中,此時通過液壓缸72收起活塞杆73,並通過連杆64向 上拉起吊杆5,從而將頂蓋81從鋼包小車8上揭開,鋼包小車8繼續行進和頂蓋81脫離,如 圖5所示,從而完成鋼包小車的揭蓋作業。加蓋作業時,同樣使插齒100的高度和鋼包小車8的頂蓋81高度相同,並使插杆 102順著鋼包小車8的行進方向。當鋼包小車8行駛至套著頂蓋81的插杆102後時,隨著 鋼包小車8的繼續行進,頂蓋81的位於鋼包小車81的正上方,此時通過液壓缸72推出活 塞杆73,並通過連杆64向下放下吊杆5,從而將頂蓋81置於鋼包小車8上,鋼包小車8繼 續行進頂蓋81和插杆102脫離並蓋於鋼包小車8上,完成鋼包小車的加蓋作業。實施例2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包括插齒100、龍門架11、滑軌12、左橫梁21、右 橫梁22、滾輪23、連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5、左軸承座61、右軸承座62、轉軸63、 連杆64、油缸座71、液壓缸72和活塞杆73,馬達M選用三相電動機,還包括限位控制電路 7,如圖7所示,限位控制電路7由正轉控制接觸器1、反轉控制接觸器2、正轉啟動動合按鈕 3、反轉啟動動合按鈕4、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和總控動斷按鈕6組 成,正轉控制接觸器1如圖8所示,反轉控制接觸器2如圖9所示,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如 圖10所示,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如圖11所示。正轉啟動動合按鈕3、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的動斷觸頭51a、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 動斷觸點2b和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線圈Ia依次串聯連接,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一個動合 觸點Ic並聯在正轉啟動動合按鈕3的兩端;反轉啟動動合按鈕4、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的動斷觸頭52a、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 動斷觸點Ib和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線圈加依次串聯連接,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一個動合 觸點2c並聯在反轉啟動動合按鈕4的兩端;正轉啟動動合按鈕3、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的動斷觸頭51a、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 動斷觸點2b、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線圈Ia和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一個動合觸點Ic組成正 向控制電路7a,反轉啟動動合按鈕4、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的動斷觸頭52a、正轉控制接觸 器1的動斷觸點lb、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線圈加和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一個動合觸點2c 組成反向控制電路7b,正向控制電路7a和反向控制電路7b互相併聯後再和總控動斷按鈕 6串聯組成限位控制電路7,限位電路7並聯於電源的兩相相線上;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另3個動合觸點2c依次連接主電路的兩相相線,正轉控制接 觸器1的另3個動合觸點Ic分別串聯在主電路的各相相線上,且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另3個動合觸點Ic都分別設於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另3個動合觸點2c和主電路相線連接點之 間;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的動斷觸頭51a固定在移動小車在滑軌12上正向移動的極 限位置處,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的動斷觸頭52a固定在移動小車在滑軌12上反向移動的 極限位置處;馬達M選用三相電動機。其他結構都和實施例同。本實施例使用時,揭蓋作業和加蓋作業都和實施例1同。限位控制電路7用於控 制移動小車在滑軌12上的移動範圍,當按下正轉啟動動合按鈕3,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線 圈Ia加電,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動合觸點Ic都閉合,此時馬達M正向旋轉並驅動移動小 車在滑軌12上正向移動。當移動小車移至正向極限位置時,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的動斷 觸頭51a被移動小車撞開,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線圈Ia斷電,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動合觸 點Ic都斷開,馬達M停轉。欲使移動小車向反方向移動,可按下反轉啟動動合按鈕4,則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 線圈加加電,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動合觸點2c都閉合,此時馬達M反向旋轉並驅動移動 小車在滑軌12上反向移動。當移動小車移至反向極限位置時,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的動 斷觸頭5 被移動小車撞開,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線圈加斷電,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動合 觸點2c都斷開,馬達M停轉。馬達M也可選用液壓馬達。
權利要求1.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包括插齒(100),插齒(100)由互相垂直固定的底 杆(101)和插杆(102)以及連接底杆(101)和插杆(10 的斜拉杆(10 組成,插杆(102) 有3根,插杆(102)分別固定在底杆(101)的兩端和中點,插齒(100)構成「山」字型,其特徵是還包括立架和移動小車,立架由龍門架(11)和滑軌(1 組成,移動小車由 左橫梁(21)、右橫梁(22)、滾輪(23)、連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5)、左軸 承座(61)、右軸承座(62)、轉軸(63)、連杆(64)、油缸座(71)、液壓缸(72)和活塞杆(73) 組成,龍門架(11)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滑軌(1 固定在龍門架(11)的頂端並和地面平行, 左橫梁和右橫梁0 都和地面平行,左橫梁和右橫梁0 兩端的下部都各安 裝一滾輪(23),滾輪和馬達04)的轉軸連接並由馬達04)驅動,馬達04)通過串聯 了開關的主電路和電源連接,左橫梁和右橫梁0 都設於滑軌(1 的上方且都通過 滾輪(23)和滑軌(12)滑動連接,左橫梁的一端的下部和左立杆Gl)的上端固定連接,右橫梁0 —端的下部和 右立杆0 的上端固定連接,左立杆Gl)的下端和右立杆0 的下端分別和插齒(100) 底杆(101)的兩端固定連接,左橫梁上固定左軸承座(61),右橫梁0 上固定右軸承座(62),轉軸(6 的兩 端分別和左軸承座(61)及右軸承座(6 滾動連接,連杆(64)呈「L」型,連杆(64)的頂點和兩端都開有通孔,連杆(64)通過頂點處的通 孔套在轉軸(6 的中部並和轉軸(6 固定,左橫梁和右橫梁0 的中部通過連接梁C3)連接,連接梁(3)的中部固定一油 缸座(71),油缸座(71)上連接一液壓缸(72),液壓缸(7 的內壁和一活塞杆(7 滑動連 接,活塞杆(7 的一端和液壓缸(7 的內壁之間密封且活塞杆(7 沿液壓缸(7 的內 壁滑動,活塞杆(73)的另一端和連杆(64)的一端連接,連杆(64)的另一端和吊杆(5)連 接,吊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插齒(100)底杆(101)中點處的插杆(102)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其特徵是馬達04)選用液壓馬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其特徵是還包括限位控制電路 (7),限位控制電路(7)由正轉控制接觸器(1)、反轉控制接觸器O)、正轉啟動動合按鈕 (3)、反轉啟動動合按鈕G)、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和總控動斷 按鈕(6)組成,正轉啟動動合按鈕(3)、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的動斷觸頭(51a)、反轉控制接觸器 (2)的動斷觸點Ob)和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線圈(Ia)依次串聯連接,正轉控制接觸器 (1)的一個動合觸點(Ic)並聯在正轉啟動動合按鈕(3)的兩端;反轉啟動動合按鈕G)、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的動斷觸頭(5 )、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動斷觸點(Ib)和反轉控制接觸器O)的線圈Oa)依次串聯連接,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一個動合觸點Oc)並聯在反轉啟動動合按鈕的兩端;正轉啟動動合按鈕(3)、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的動斷觸頭(51a)、反轉控制接觸器 (2)的動斷觸點(2b)、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線圈(Ia)和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一個動合 觸點(Ic)組成正向控制電路(7a),反轉啟動動合按鈕G)、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的動斷觸頭(5 )、正轉控制接觸器(1)的動斷觸點(lb)、反轉控制接觸器O)的線圈Qa)和反 轉控制接觸器O)的一個動合觸點Oc)組成反向控制電路(7b),正向控制電路(7a)和反 向控制電路(7b)互相併聯後再和總控動斷按鈕(6)串聯組成限位控制電路(7),限位電路 (7)並聯於電源的兩相相線上;反轉控制接觸器(2)的另3個動合觸點Qc)依次連接主電路的兩相相線,正轉控制接 觸器(1)的另3個動合觸點(Ic)分別串聯在主電路的各相相線上,且正轉控制接觸器(1) 的另3個動合觸點(Ic)都分別設於反轉控制接觸器的另3個動合觸點Qc)和主電路 相線連接點之間;正向限位行程開關(51)的動斷觸頭(51a)固定在移動小車在滑軌(12)上正向移動的 極限位置處,反向限位行程開關(52)的動斷觸頭(5 )固定在移動小車在滑軌(12)上反 向移動的極限位置處;馬達04)選用三相電動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熔融物容器領域,具體為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一種插齒移動式鋼包加揭蓋裝置,包括插齒(100),其特徵是還包括立架和移動小車,立架由龍門架(11)和滑軌(12)組成,移動小車由左橫梁(21)、右橫梁(22)、滾輪(23)、連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5)、左軸承座(61)、右軸承座(62)、轉軸(63)、連杆(64)、油缸座(71)、液壓缸(72)和活塞杆(73)組成,移動小車通過滾輪(23)和立架的滑軌(12)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B22D41/00GK201823924SQ201020542260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6日
發明者吳松巧, 楊蘭生, 王軍, 甦震, 郭曉慶 申請人:上海國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